书城成功励志智读历史做事先做人全集
45015600000041

第41章 恋爱婚姻(3)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考,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维境界。内心中留下的真正情感,常常会淹没伤害。因此,在一定的情况下,当对方需要你付出时,你仍然愿意给予。

诺贝尔以发明炸药名扬四海,他一生对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个人的爱情生活却甚不惬意。

青年时代,情窦初开的诺贝尔曾把自己炽热的恋情献给一位在药房工作的瑞典姑娘。正当他们对未来充满幸福的憧憬时,那位恋人竟因病早逝。突如其来的噩耗给诺贝尔的心灵造成巨大的创伤,在随后的20年时间里,他再也无心移情别的女性。

20多年后,诺贝尔因发明炸药声名鹊起,而在生活上却仍孑然一身。后来他终于鼓起勇气,刊出了一则措词相当含蓄的广告:“一位十分富有且受过高等教育、渐近老年的男士欲寻找一位中年女性,条件是能讲多种语言、能胜任秘书业务、能承担家务劳动。”不久,他便收到了奥地利的贝尔塔·冯·苏特纳的来函。贝尔塔来巴黎投奔了诺贝尔,几天工作,她以卓然不凡的气质和干练利落的作风给诺贝尔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然而没过多久她竟不辞而别,匆匆与别人结了婚。

贝尔塔出走两年后,诺贝尔在奥地利的巴登疗养院与年龄小他一半的索菲·赫斯女士邂逅。他们相处了将近20年。然而,索菲在1890年又嫁给了一位匈牙利骑手,临走时还得到诺贝尔的大笔馈赠。在他们结婚几周以后,那位骑手居然溜之大吉,而索菲不久就生下了一个女儿。诺贝尔获悉这件事后,特意在遗嘱中作出明确安排:索菲每年可获得50万克郎,用以维持生计和培养女儿。这确实令许多人费解。

有意思的是,与诺贝尔有过短暂相处的贝尔塔后来获得了1905年诺贝尔和平奖。

梵高的爱情

爱情诚可贵,但在有些艺术家的眼里,可能会把事业看得更重,甚至重于生命。

梵高生性怪癖,不善于与人交往。但是自从他认识了天真纯洁、无忧无虑的少女厄休拉之后,就完全改变了以往的个性。他卷入了爱的旋涡中,看到了平凡生活中的乐趣,并成为一个受人喜爱的人。当他向厄休拉求爱时,厄休拉告诉梵高,自己已在一年前就订了婚。这个打击几乎使他绝望,但他还梦想将厄休拉从别人的怀抱中夺回来。梵高努力地寻找着机会,直到有一天看到厄休拉紧紧依偎在一个瘦高个男人的怀里,彼此热烈地接吻。一切的梦想都幻灭了,梵高的心仿佛被人掏走了一样,他离开了英国,艰难地向依斯霍尔斯走去。

后来,绘画给梵高带来了欢乐,让他暂时忘记对她的思念,不再回忆痛苦的往事。几个礼拜下来,梵高反复地临摹作品,对那些模拟事物的大师的作品极为倾心。他不厌其烦地临摹着,他要完善自己的艺术技巧,并达到更高的目标。

梵高在叔叔家见到热情大方的凯表姐,她的美丽使他沉醉。凯是一个典型的荷兰女性,头发是深栗色,深蓝色的眼睛闪动着动人的光彩。他现在为厄休拉的拒绝而感到高兴,过去的爱是那么的肤浅,厄休拉只是一个无知的孩子,和凯相处要比与厄呆在一起更有价值。凯使他重新认识了爱情,理解了爱的真谛。梵高发现凯总是回避爱情和婚姻的话题,不给他表白的机会。一次午饭后,当梵高与凯在小溪旁的树荫下休息时,梵高终于忍不住向凯吐露自己的心声。凯很愤恨地离开了,躲到家中再也不愿见到他。巨大的悲伤充塞着梵高的心胸,使他的心灵备受摧残。梵高更加努力地工作,他没有奢求,只希望能独立地好好生活。

梵高在画素描时认识了曾当过妓女的克莉斯蒂娜。克莉斯蒂娜工作完之后,就给他当模特儿,有时还为他做菜、烧饭、洗衣服,让梵高体会到家的温暖。他们在一起聊天时,并没有感到阶层的鸿沟和差别。过了不久,两个需要安慰的人就同居了。对梵高而言,克莉斯蒂娜有着令人崇敬的品质,和克莉斯蒂娜在一起,使梵高增加了信心和力量。梵高不希望把她当作自己的情妇,他要和克莉斯蒂娜结婚,共同生活,互相关心,彼此爱护,能有一个和睦幸福的家庭,就算再辛苦他也觉得是愉快的。克莉斯蒂娜也想尽量做一个贤妻良母。他们不管别人怎么说,决定当梵高每月能赚150法郎时就结婚。

可是克莉斯蒂娜虚弱的身体需要大量的营养品,梵高为了绘画而把许多的钱花在买颜料和雇模特上,这使克莉斯蒂娜心疼不已,两人的矛盾日渐加深。由于最终梵高无法每月赚至150法郎,他与克莉斯蒂娜断绝了关系,结束了自己的爱情。在梵高心中,艺术永远排在第一位,比生命更加重要。

后来,在贫穷、失意和神经病间歇性发作的痛苦中,30岁的梵高向自己开了一枪,结束了短短的一生。但他留下的充满激情和生命的画一直感染着人们。

爱德华为爱舍江山

为爱可以不顾一切,为爱可以舍弃江山,从本文故事来说,看来绝不是一句假话。

英国国王爱德华八世(1894-1972年)狂热地爱上一名女子,而英国王室却拒不接纳这位曾两度离异、名叫沃丽丝·辛普森的美国人。国王无奈,只好于1936年12月11日逊位,他在电台向臣民宣布退位时才说:“没有这个我所爱恋的女人的帮助和支持,我将无法行使自己的国王职责。”王位由其弟继承,他则被封为温莎公爵。温莎公爵夫妻因勇开自由恋爱婚姻之先河、宣告西方包办婚姻之寿终正寝而被誉为本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夫妻。

爱因斯坦不该种下的爱情果

爱能成就一个人,也能毁灭一个人。尤其在不知不觉的毁灭之中,必有一方会品尝难以想象的苦涩。因此,应慎之又慎。

马利奇大学期间的学习成绩与爱因斯坦不相上下,数学功底深厚扎实,婚后一面操待家务照看孩子(结婚第二年生长子汉斯,1910年又添次子爱德华),一面同丈夫合作,从事研究工作,并成功地论证了其夫提出的相对论。孰料,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与贤内助通力合作的科研成果日趋辉煌,爱因斯坦变了。在仰慕他的年轻女性面前失于庄重,对妻子则冷漠无情:不准她再参与科研工作,甚至不许她在外人面前开口讲话,强迫她埋头家务。1919年,两人结婚16年之后,爱因斯坦终于抛妻弃子,与他的表妹结为夫妇。离婚后,马利奇身心遭受重创,不幸患了精神病。1948年,缠绵病榻的马利奇孤独地离开尘世。

进士和名妓

生活就是生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爱得真心,自然有甜蜜的美感,爱得轰轰烈烈也是对世欲的一种挑战。

晚明时期,名士辈出,竟相立奇标异,一反道学腐气,共同创造了一种颇类似于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思想解放的风范。在这些名士中,有一个人格外为世人所瞩目,他就是万历、崇祯两朝的清流领袖、东林党魁、大学士钱谦益。

钱谦益,号牧斋,明万历三十八年进士。其人思想激进,与阉党进行不遗余力的斗争,社会名望甚高。诗文并称于世,是当时的文坛耆宿。除了仕名、文名,钱谦益更有风流之名。如今,读过钱谦益诗文的人已寥寥无几,但是人们却都或多或少、或详或略地听说过他和柳如是的风流韵事吧?

明末,既是名士辈出的年代,也是名妓辈出的年代,这种景象在历史上是非常少有的,它几乎成为明代文化的一大特色。这些名妓,绝不仅仅是一些只知道情笑卖身、徒有美丽外表的风尘女子,她们的文化素养之深,即使是须眉男儿也要自愧弗如。她们中的杰出人物例如柳如是、陈圆圆、李香君、董小宛等,无不多才多艺、见识卓越。实际上,这些光彩夺目的女性,正是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发展到晚明时所必然产生的,同时,也表明经过王守仁、李卓吾、汤显祖等启蒙思想家的努力,晚明社会初步建立起了自由精神。

柳如是出身贫寒,8岁那年被父母卖到吴江的一家妓院。妓院鸨母为了将来能卖一个好价钱,开始教柳如是识字念书。柳如是天资极佳,灵气过人,尽管是在妓院里受的教育,聪明的她照样成为了一个出口成章、援笔立得的女诗人,更兼琴棋书画样样皆精。因此,她长大以后,立刻就以才色双绝闻名于江南。有多少富家子弟不惜重金意欲与她会上一面,但柳如是择客极严,单单用钱是绝对请不动她的,她要求客人必须具有与她相配的品位才学。因此,在她的周围始终聚集着当时社会的精英俊杰。1640年,柳如是主动登门拜访她仰慕已久的钱谦益,同他切磋诗艺。那天,他们两人你唱我和、各逞其才,相处十分融洽,彼此顿有相识恨晚之感。这时,钱谦益已经年至花甲,而柳如是却年芳廿四,但是,他们双方都不在意于这年龄的悬殊,只以品学取人,爱得热烈潇洒,成为一对奇特罕见的忘年情。

钱谦益不愧于士林中“广大风流教主”这一称号,为人行事确实无顾忌、超凡脱俗。他和柳如是相爱后所做出的一个决定轰动了整个士林,为此有的人佩服得五体投地,而另一些人大惊失色。这个决定就是,他要以迎娶正妻之礼公开地正式同柳如是这位青楼妓女结婚!这个举动之所以骇世惊俗,首先在于它是对封建道德秩序的大胆挑战。其次,它表现了钱谦益思想里的可贵的平等意识以及对所谓最低贱的妓女的人格上的尊重。再次,它还清楚地宣布了钱谦益对柳如是怀有的绝对真挚、郑重的爱情——因为,当时钱谦益早已有了正房妻子,但是他对柳如是的爱和敬重不允许他把她放在“妾”的位置上。尽管钱谦益知道这种做法会引起封建卫道士们莫大的恐慌和咒骂,但是在他看来一个志诚君子就应该凭一念之本心去做出决断,而不能被世俗评议捆住手脚。这真有一番“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的气概了。

婚后,他们不仅生活在一起,钱谦益还坦然地携着这个昔日的妓女出入政界。经常,钱谦益儒冠衣巾,而柳如是则着一身俊俏的武士装束,一老一少,如影随形地出现在各种社交场合,所到之处无不鹤立鸡群,令人刮目。

巴顿夫妻自资研发新坦克

真正热爱事业的人不惜一切地去追求理想。如果有一位贤内助,那么则更会是男人成功的有力支撑。

有着“战神”之称的美国名将乔治·巴顿(1885~1945年),从小就恪守着家族的信条:“勇敢战斗!千万不能辱没家族的荣誉!”在他斯巴达式的人生追求中,同样伴随着一支不同凡响的爱情协奏曲,帮助他走向成功的巅峰。

巴顿少年时代酷爱体育,饱读历史,他粗犷的性格、不凡的谈吐、俊美的脸型和充满阳刚之气的身体就如同大卫的雕塑,有一股令少女们心动的男子汉气概。

1902年夏天,巴顿一家来到圣卡特林纳岛度假,在这里,巴顿结识了富商之女比阿特丽丝·拜林·艾尔小姐。她身材苗条,面庞清秀,像天上的云朵一样纯洁。巴顿经常和比阿特丽丝一起玩耍。一天午后,在“捉特务”的游戏中,巴顿只身跑进岛上的原始森林中,不慎跌进一口废弃的陷阱中,身上多处受伤,但他忍着伤痛,用随身带的猎刀在井壁上挖出脚蹬,爬出了陷阱,终于脱险走出了森林。这次历险让巴顿因祸得福,他过人的意志赢得了比阿特丽丝的好感,两人从此陷入热恋。面对心爱的姑娘,巴顿豪情万丈地宣布:“我一定会成为一名出色的将军!”

巴顿考上西点军校后,痴情的比阿特丽丝周末常专程从波士顿赶到西点与巴顿约会。他们一起去攀登悬崖、郊游和野餐。

1909年,巴顿从西点军校毕业,打算与比阿特丽丝结婚。然而未来的岳丈艾尔却不同意,他不愿女儿嫁给军人担惊受怕。于是这对爱侣向固执的老头发起了轮番轰炸:女儿向父亲撒娇、恳求、软磨硬泡;巴顿则登门向老头雄辩地游说:“我之所以当一名军人,就像呼吸那么自然……实际上公民的最高义务和权利就是拿起武器保卫祖国。”坚冰被融化了,老头最后的疑问是巴顿是否同其他军人一样穷。孰料,巴顿的家庭竟然也拥有百万财产。于是一对富有的新人在谢里登堡的军营中举行了婚礼。

婚后,新娘子比阿特丽丝随巴顿来到军营,她放下大家闺秀的架子,在艰苦单调的军营内成为巴顿的贤内助。

为支持巴顿的事业,比阿特丽丝支持丈夫自己掏钱资助研发新式坦克,还说服陆军部的7位将军前来观看。为引起他们的注意,比阿特丽丝特意穿着时髦的衣服,驾驶坦克绕场一周。尽管这种坦克被将军们否定了,但她仍一如既往地支持巴顿的研究,甚至为缺经费的巴顿部队自掏腰包买坦克零配件。

在比阿特丽丝的支持下,巴顿在战场上建功立业,扬名世界。

霍桑贤妻相助

美国大文豪霍桑成名前是个海关的小职员,有天他垂头丧气地回家对太太说他被炒鱿鱼了。他太太苏菲亚听了不但没有不满的表情,反而兴奋地叫了起来:“这样你就可以专心写书了。”

“是呀,”霍桑一脸苦笑地答道,“我光写书不干活,我们靠什么吃饭呀?”

这时苏菲亚打开抽屉,拿出一叠为数不少的钞票。

“这钱从哪里来的?”霍桑张大嘴,吃惊地问。

“我一直相信你有写作的才华,”苏菲亚解释道,“我相信有一天你会写出一部名著,所以每个星期我都把家庭费用省一点下来,现在这些钱够我们活一年了。”

有了太太在精神与经济上的支持,霍桑果真完成了美国文学史上的巨著——《红字》。

拿破仑与黛丝蕾

爱有时的确如雾又如风,难以捉摸。但不管怎样,从内心中萌发而拥有的初恋,是很难能从心中抹去的,即使带着心中的伤痛亦会如此。

在法国的马赛,有一个绸缎商人,名叫佛朗斯·克来雷,他有一个儿子、两个女儿,儿子爱提安,长女朱莉,次女欧仁妮·黛丝蕾。

黛丝蕾和拿破仑最爱去的地方是花园的篱笆墙下。篱笆墙只有一人高,他们常常在晚上斜靠着茂盛的绿叶,抬头仰望天上点点星斗,仰望伸展无边的草原。夜是那么优美,那么恬静,人似乎能听到路边野草闲花的呼吸。年轻人沉浸在如诗如梦的意境当中。

有一次,拿破仑跟黛丝蕾谈起了关于命运的问题,他充满自信地说:“我知道我会做一番伟大的事业。上天生下我,就为的是统治与兴建一个国家。我是属于创造历史的那种人。”这番话,使黛丝蕾受到了极大震动,也使她对拿破仑产生了更深的崇拜之情,她接受了拿破仑的第一次亲吻,并以极大的欣喜迎接这早到的爱情。

但黛丝蕾的母亲提出了一项请求,就是让拿破仑等黛丝蕾满16岁时再结婚,拿破仑也给了她一个无言的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