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智读历史做事先做人全集
45015600000004

第4章 英雄本色(3)

那是第一次中东战争停火期间,以色列抓紧时间扩编国防军。其时,国防军负责人找到以色列某一派武装“伊茨尔”的领导人贝京,要求整编“伊茨尔”。国防军领导人估计,贝京绝不会将自己亲手创造的武装拱手相送,对于贝京这样一个野心勃勃的年轻政治家来说,交出武装,就等于交出权力,很可能就此断送自己的政治生命。但是,贝京的回答却让他大吃一惊:“‘伊茨尔’,应该参加国防军!”在贝京的影响下,以色列其他小武装也很快加入了国防军。

有趣的是,之后贝京走私武器,运军火的轮船被国防军击沉。贝京及其同伙被释放后,“伊茨尔”的成员怒不可遏,贝京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通过地下广播电台声泪俱下地咒骂本·古里安是“策划”谋害他的“傻瓜、白痴”,还夸口说,要是他愿意的话只需在“挥手之间”便能消灭本·古里安。

他警告本·古里安及其追随者,“如果我们举手反对政府,他们注定要毁灭自己。那些不立即释放我们军官和士兵的人,注定要毁灭自己。”声明还撤销了前不久发布的要求“伊茨尔”部队参加国防军和宣誓效忠政府的命令。

在当晚召开的人民理事会上,本·古里安针锋相对地指出:“有人用一支枪可以杀害几个人,‘伊茨尔’走私5000支枪足以葬送整个国家!”他的另一句话使“伊茨尔”人永远对他恨之入骨:“感谢上帝,加农炮击中了那艘该死的船!”这句话使整整一代“伊茨尔”人都憎恨本·古里安。贝京的助手对贝京说:“我们干脆找机会干掉本·古里安吧,让他尝尝我们的厉害。”

贝京的回答让他的下属们大吃一惊:“不,我们不能这么做,犹太人已经遭受了外人太多的欺负,不能再同室操戈了,在此危难之时,更应如此!”

这句话确实显示了贝京的政治家风度。

以色列成立后,贝京组建了“自由运动党”。他长期处于在野地位,在1973年自由运动党联合其他小党成立了“利库德集团”。1977年5月,贝京在大选中击败工党,终于出任总理,圆了他的梦想。这和他豁达的处世方式是分不开的。

获得世人尊敬和称颂

华盛顿任职与辞职,都是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不为个人索取什么,可谓大义所在,义不容辞。他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正是其任职与辞职的本质所在,也正是他获得世人尊敬和称颂的重要原因之一。

华盛顿是美国独立战争时期大陆军总司令,美利坚合众国的第一任总统。他作为当时美国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在美国和世界历史上都产生过重大影响。

华盛顿是一个能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伟大人物。在美国独立战争取得胜利后,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对美国总统这一职位,他曾几辞几任,皆大义所为,充分表现了他作为一个伟人的坦荡胸怀和崇高品格。

华盛顿出生于一个种植园主家庭。长时期种植园的生活,使他对英国的殖民政策甚感不满,认识到北美殖民地除独立外,别无出路。为了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他毅然站到了反英的前列。在战火的洗礼中,他逐渐成长起来,担任了美国独立战争时期大陆军总司令,为美国的独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独立战争胜利后,华盛顿以其卓越功勋而成为美国最高领导者,本应是顺理成章之事,一些阶层和集团也欲效仿英国君主制,希望他“登基”称“国王”,他统率的军队也表示支持,然而华盛顿却坚决反对。

他奋笔疾书:“让我恳求你们,如果你们对你们的国家还有一丝尊敬之情,如果你们还为你们自己和你们的子孙后代着想,或者你们尊重我的话,那么就从你们的头脑中彻底清除这种念头。我认为这个念头包藏着可能降临我国的巨大灾难。”

他主动辞去了大陆军总司令职务,不当国王当农夫,返回蒙特维尔农庄与家人团聚,恢复了一个平民的身份。

隐退之后,他却发现当时的美国联邦政府是“一个半死不活的、一瘸一拐的政府”,意识到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果实正“濒临混乱和毁灭的边缘”。于是,华盛顿决心改变这种状况而再度出山。

1787年,他主持召开了“宪法会议”;1789年,又因其特殊地位、荣誉和声望而当选美国第一任总统。上任后,就以卓越的才能解决了许多棘手的问题,从而使美国政府得到了真正的健全。

华盛顿连任两届美国总统之后,于1796年11月发表了《告别书》,主动离开了政治舞台,又回到山庄,再次过上了宁静的生活。

然而在1798年美法关系恶化、战争一触即发之时,他又应召准备出山统率全军御敌。后来虽然因危机很快过去而未成行,但他为国效力不计个人得失的精神,令人敬佩。

漠视名利为社会作贡献

一个人只要为社会作出了真正的贡献,给人民带来了利益,即使不树碑建馆,也会永远留在人民心中。

马克思逝世后,年迈的恩格斯独自肩负起指导国际工人运动的责任。他以火一般的热情为国际无产阶级解放事业操劳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赢得了国际先进工人的衷心爱戴和敬仰。在巨大的荣誉和声望面前,恩格斯一如既往,保持着谦虚谨慎的作风,反对以任何形式推崇和颂扬他个人。

1893年秋,恩格斯去瑞士、奥地利和德国做旅行和访问。这些国家的工人群众出于对他的热爱,纷纷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会。恩格斯再三说:“这完全不适合我。”在苏黎世、维也纳和柏林,他不得已到集会上讲话时,总是指着悬挂在会场上马克思的像说,他只是作为马克思的战友来接受大家的欢迎,分享马克思的荣誉。在谈到他自己时,他说:“如果说我在参加运动的50年中的确为运动做了一些事情,那么,我并不因此要求任何奖赏。我的最好的奖赏就是你们!到处都有我们的同志:在西伯利亚的监狱里,在加利福尼亚的金矿里,直到澳大利亚。……这使我感到骄傲!”

1890年11月下旬,在恩格斯70寿辰前夕,贺信和贺电雪片似地从欧美各国向伦敦瑞特琴公园路122号飞来。倍倍尔和李卜克内西等打算专程从柏林来向他祝贺。恩格斯一再表示这完全是不必要的,他无论如何不能接受。倍倍尔再三坚持,并说明来伦敦还要会见英国工人运动的领导人,恩格斯才勉强同意他们来参加他的家宴,并表示只此一次。马克思的幼女、英国工人活动家爱琳娜在《德国社会民主党人》月刊上发表了一篇祝贺他寿辰的文章,恩格斯看了很不高兴,批评她不该“过分地颂扬我”,说要对她“训一训”才好。

第二年冬,伦敦德意志工人共产主义教育协会歌咏团为恩格斯71寿辰准备了一场音乐晚会,邀请恩格斯出席。恩格斯当天才得知此事,他为自己未能及时阻止而感到不安,便立即给歌咏团写了一封信,找了一个托辞谢绝了他们的邀请,并告诉他们:“马克思和我都从来反对为个别人举行任何公开的庆祝活动,除非这样做能够达到某种重大的目的。我们尤其反对在我们生前为我们个人举行庆祝活动。”

恩格斯生前反对人们以任何形式推崇他个人,也“从不考虑死后的荣誉”。他在晚年曾经多次表示,自己作为马克思的一个不大出色的战友和助手,得到了过多的荣誉和过高的评价。他对梅林说:“历史最终会把一切都纳入正轨,但到那时我已幸福地长眠于地下,什么也不知道了。”他不需要后人为他树碑建馆。他曾经表示,希望他故乡自有的房屋有朝一日能成为党的印刷厂厂房。

致力慈善事业与世界和平

卡内基之所以受到世人的尊敬,不仅是因为他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更重要的是因为他在事业成功之后,毫不犹豫地将赚得的庞大财富,几乎全部捐献给了社会公益事业。

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的后半生,主要致力于慈善事业与世界和平。

卡内基早在33岁的那一年,就在日记上写了下面的一段话:“对金钱执迷的人,是品格卑贱的人。如果我一直追求能赚钱的事业,有一天自己也一定会堕落下去。假使将来我能够获得某种程度的财富,就要把它用在社会福利上面。”

1900年,年逾花甲的卡内基已经功成名就,他踌躇满志,决定心安理得地退休,用自己的巨额财富去做他早已想做的事情。这一年,他在《财富的福音》一书中宣布:“我不再努力挣更多的财富。”于是,他毅然从他那蓬勃发展的钢铁事业中引退,以5亿美元的价格将卡内基钢铁公司卖给金融大王摩根。然后,他就开始实施他的把财富奉献给社会的伟大计划。

1901年,即他引退后的第一年,他首先拿出500万美元为炼钢工人设立了救济和养老基金,以向帮助他取得事业成功的员工们表示感谢。接着,为帮助有志上进而家境贫穷的年轻人,在纽约市捐款建立了68座图书馆。这个图书馆建设事业持续了16年,他总共捐资1200万美元,兴办图书馆3500座。

第二年,他捐款2500万美元,在华盛顿创立“卡内基协会”,由美国国务卿约翰任会长,主要用来发展科学、文学和美术事业。该协会曾建造一艘“卡内基号”海洋调查船,修正了世界航海图。此外,还在加州山顶上建造威尔逊天文台来观察太空。对这个协会,卡内基在随后的一些年里一再追加资金,累计捐款达7300万美元。

与此同时,卡内基在他的第二故乡匹兹堡创办了“卡内基大学”。后来,又在美、英各地捐资创办了各种学校和教育机构。这类用于建造教育设施的捐款,达9000万美元之巨。

在随后的几年中,卡内基又设立了若干项基金。他捐资500万美元,设立“舍己救人者基金”,对在突发事件中为救助他人而牺牲或负伤的英雄及其家属予以奖励或救济。他捐资3900万美元,设立“大学教授退休基金”,以保障教育家的晚年生活。他还设立了“总统退休基金”和“作家基金”,对美国总统或作家的晚年给予资助。此外,他向11个国家提供了“卡内基名人基金”,并以1000万美元设立“卡内基国际和平财团”,专门资助为世界和平作出贡献的人们。

漠视荣华富贵为民族利益而奋斗

人生在世,要为了荣誉——国家的荣誉、民族的荣誉而奋斗。这种荣誉促使我们漠视荣华富贵,去追求正义和真理;这种荣誉激励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和障碍,义无反顾地去为了理想而奋斗。

西蒙·波利瓦尔是拉丁美洲人民敬仰的民族英雄。200多年前,在他的领导下,南美洲人民奋起推翻了西班牙的殖民统治。西班牙经营了300多年的殖民大帝国,在各地人民起义的冲击下崩溃了。一系列新兴的独立国家纷纷建立,基本上形成了今天拉丁美洲各国的政治格局。人民授予玻利瓦尔以“解放者”的称号,并将一个新独立的国家定名为“玻利维亚”,以永久纪念他的功勋。

1808年,拿破仑派军队侵入西班牙,后来法军几乎占领了整个西班牙,西班牙的中央政权实际上不存在了。西班牙本土的丧失,削弱了它在海外的殖民统治,这为酝酿已久的拉丁美洲人民大起义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时机。1810年4月,当这一消息传到委内瑞拉首府加拉加斯城时,市民们立即行动起来,成立了自己的执政委员会。1811年7月5日,委内瑞拉第一共和国宣告成立。出身当地土生白人巨富家庭的玻利瓦尔加入了共和国军队,任卡贝略港城防司令。一年后,新生的共和国在西班牙军队的镇压下遭到失败,起义的民众遭到血腥的大屠杀,玻利瓦尔被迫逃亡。他从失败中得出教训:革命战争必须进攻。不久,玻利瓦尔就在哥伦比亚组织起一支数百人的爱国军队,重返委内瑞拉。1813年8月,玻利瓦尔攻占加拉加斯,重新建立委内瑞拉共和国。但是,第二共和国也仅生存了不到一年的时间。1814年,西班牙王室在拿破仑被英、俄、奥等国联军战败后,恢复了在本土的统治。殖民军得到新的增援,卷土重来。共和国再遭失败,玻利瓦尔又一次逃亡海外。在连续的失败面前,玻利瓦尔毫不气馁,于1816年再次组织起两支远征军,打回南美大陆。玻利瓦尔率军在委内瑞拉东部登陆,宣布建立第三共和国。

1819年5月,玻利瓦尔采取了出奇制胜的大胆战略,避开强敌扼守的加拉加斯,他率领部队沿一条荒僻小路翻越高耸云端的安第斯山,突袭哥伦比亚。经过殊死的战斗,解放了哥伦比亚首府波哥大。根据玻利瓦尔的建议,“大哥伦比亚共和国”宣布成立,玻利瓦尔当选为共和国总统。此后,玻利瓦尔挥师乘胜前进,连下委内瑞拉、厄瓜多尔、秘鲁等地。1825年,玻利瓦尔的战友苏克雷将军在上秘鲁建立了一个新共和国——玻利维亚。

玻利瓦尔领导的南美独立战争胜利了。他的业绩不仅在拉丁美洲,就是在全世界也令人瞩目。如果说华盛顿身后只耸立着一座丰碑——美利坚合众国,那么,玻利瓦尔身后却有五座: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包括今巴拿马)、厄瓜多尔、秘鲁和玻利维亚!

西蒙·玻利瓦尔1783年7月24日出生在加拉加斯。他两岁半的时候失去了父亲,9岁又失去了母亲。两个姐姐出嫁了,西蒙和哥哥一起住到外祖父家。不久,外祖父也去世了。玻利瓦尔兄弟俩分别交由两位舅舅监护。西蒙的监护人当时到西班牙去了。他只好同代理监护人卡洛斯舅舅生活在一起。后来,卡洛斯把他交给了著名教育家西蒙·罗德里格斯。

西蒙·罗德里格斯曾长期在欧洲留学,大量接触过法国启蒙学者的著作,并亲眼目睹了法国大革命当中许多激动人心的场面。他试图把玻利瓦尔培养成一个不受贵族腐败风气影响、朴实自然、崇尚理性、善于思考、不盲从、具有民主思想并且自食其力的有用之材。

可是,玻利瓦尔在罗德里格斯身边的时候不长。1797年,罗德里格斯即因参与反对西班牙人的活动而被驱逐了。

1799年,西蒙·玻利瓦尔第一次来到欧洲,他在这里接受了比较系统的教育。1802年,他辗转到达巴黎。在大革命的感召下,他开始关心政治。他出席了各种各样的沙龙,结识了许多进步朋友和知名学者。尤其使他兴奋的是,他竟与老师罗德里格斯重逢了。师生俩结伴而行,赴意大利游历。在法国大革命和古老的意大利文明面前,玻利瓦尔想起了自己那戴着镣铐的祖国。一股前所未有的爱国之情使他激动。他在老师面前发誓:“我在您的面前宣誓,……以我的名誉向祖国宣誓:不打碎根据西班牙政权的意志压迫我们的枷锁,我誓不罢休!”

玻利瓦尔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遭受过无数次的失败和挫折,但他在失败和挫折面前从未低头。他曾对战友说:“一件事情要做好,必须做两遍;就是说,第一遍教会第二遍。”他的敌人也知道,“他打了败仗比打了胜仗更危险”。

玻利瓦尔是位藐视困难的勇士。他说:“对于魔鬼,我们习惯于走到近处去观看它可怕的模样,可是我们走近了,鬼也就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