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智读历史做事先做人全集
45015600000014

第14章 人际交往(2)

有一段小插曲足以说明马歇尔对潘兴的深厚感情。1938年春,马歇尔前往病榻探望潘兴。潘兴若有所思地说:“乔治,总有一天你也会像我一样当上四星将军的。”马歇尔满怀激情地回答:“美国只有您有资格获四星上将衔,绝不可能再有另一个人!”听到马歇尔的肺腑之言,潘兴顿时热泪盈眶:“谢谢你,乔治!”

马歇尔拒绝当元帅后,为了表示对他的敬意,美军从此不再设元帅军衔。1944年底,马歇尔晋升五星上将——美军的最高军衔。

重视别人名字的钢铁大王

人人都有赢得别人尊重的需要。你只有真正地重视别人,对别人表现出足够的尊重,才能得到对方积极的响应和回馈。

美国著名企业家和慈善家安德鲁·卡内基——白手兴家的美国钢铁大王、哲学家和慈善家,受到了世人的广泛瞩目,有许多人公认卡内基是世界首富,在美国任何一个城市中,都有以他为名的图书馆。

1872年,他创办属于自己的钢铁厂,成为美国近代企业史上最有影响的“钢铁大王”、亿万富翁。1985年,美国评选历史上对美国社会影响最大的10名企业家中,卡内基列“汽车大王”亨利·福特、“石油大王”约翰·洛克菲勒之后,位居第三!

有人认为,安德鲁·卡内基就是认识到了要“重视别人的名字”这一点才成为钢铁大王的。

小时候,他曾经抓到一窝小兔子,但是没有东西喂它们。他就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他对周围的孩子们说:“你们谁能给兔子弄点吃的来,我就以你们的名字给小兔子命名。”这个方法太灵验了,卡内基一直忘不了。当卡内基为了卧车生意和乔治·普尔门竞争的时候,他又想起了这个故事。

当时,卡内基的中央交通公司正跟普尔门的公司争夺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的卧车生意。双方互不相让,大杀其价,使得卧车生意毫无利润可言。后来,卡内基和普尔门都到纽约去拜访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的董事会。有一天晚上,他们在一家饭店碰头了。卡内基说:“晚安,普尔门先生,我们别争了,再争下去岂不是出自己的洋相吗?”

“这话怎么讲?”普尔门问。

于是卡内基把自己早已考虑好的决定告诉他——把他们两家公司合并起来。他把合作而不竞争的好处说得天花乱坠。普尔门注意地倾听着,但是他没有完全接受。最后他问:“这个新公司叫什么呢?”

卡内基毫不犹豫地说:“当然叫普尔门皇宫卧车公司。”

普尔门的面孔一亮,马上说:“请到我的房间来,我们来讨论一下。”

这次讨论翻开了一页新的工业史。

真正的友谊不是表面上的公平互利

真正的友谊不是表面上的公平和互利,也是不需要花言巧语和金钱来装饰的。真正的友谊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关心,一种理解,一种不遗余力的支持,一种最大限度的谅解。

春秋时代,齐国著名的宰相管仲,辅佐齐桓公,使齐国成为东方的霸主。管仲有一个从小就在一起的好朋友,叫鲍叔牙。

鲍叔牙家比管仲家富有,他们曾经合作做买卖,每次赚了钱,管仲总是多分些,朋友都认为鲍叔牙糊涂,吃了大亏了。

“鲍叔牙真糊涂!跟管仲合作做买卖,表面说是合作,其实本钱都是鲍叔牙的;那么,赚了钱,管仲凭什么多分呢?至少也应该一人得一半啊!”

而鲍叔牙却回答说:“你们不明白,管仲的家境不好,他有老母亲要奉养,多拿一些是应该的。”

鲍叔牙的这番话,说得几位朋友无话可说。

管仲和鲍叔牙也曾经一同上战场。在打仗的时候,管仲总是躲在最后面,表现得一点儿都不勇敢,人们都对管仲很不满。鲍叔牙知道这件事之后,就对人们说:“管仲不肯拼命的原因,是他的母亲年纪大了,只有管仲这么一个儿子,万一他有个三长两短,他的母亲就没人奉养了。”这一番话,又使那些人无话可说。

后来管仲也曾经做过几次官,每次都因为表现不好而被免职了,大家都耻笑他。而鲍叔牙知道这事之后,就对人们说:“其实,管仲并不是不能干,只是运气不好;这些小事不适合他来做,他的能力很强,他可以做更大的事情。”

后来,管仲辅佐公子纠又失败了,而鲍叔牙辅佐的公子小白却接掌了齐国的政权,公子小白就是齐桓公。齐桓公即位后,立刻请来鲍叔牙,告诉他说:“我们国家经过这么久的混乱,现在总算安定下来,为了使全国百姓以后能好好过日子,我要请您做宰相,帮助我治理国家。”

想不到,鲍叔牙竟然拒绝了。他对大王说:“感谢大王看重我,要我做宰相。只是,我的能力实在无法担当这么重大的责任。”

“您不肯帮助我,我怎么能治理得好国家呢?”

“大王,我推荐一个人,他才是最适合的宰相人选。”

“谁?”

“管仲!”

“管仲?这个人我恨不得杀了他,您还要我请他做宰相?”

“大王,当时管仲要谋杀您,是为了公子纠的缘故。他辅佐的是公子纠,当然希望公子纠能够做齐国的国君,而您是公子纠的竞争对手,所以他只好想办法除掉您,并不是他对您个人有什么仇恨啊!”

“这……”

“大王您想不想使我们齐国强大起来,成为天下的霸主呢?”

“当然想啊!”

“那么您一定要忘掉过去不愉快的事,任用管仲;只有他才能够帮助您实现这个理想。”

“好吧!”于是,齐桓公接受了鲍叔牙的建议,以最隆重的礼仪,请管仲来做宰相。果然,齐桓公在管仲的辅佐下,将齐国治理成富足强大的国家。

后来,管仲曾对人说:“生我、养我的是父母,可是了解我、帮助我的,却是鲍叔牙呀!”

鲍叔牙是管仲的知己、知音和伯乐,管仲之所以能在我国春秋时期的历史舞台上演绎出一部威武雄壮、震古烁今的史诗般的大剧,鲍叔牙是起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的。由此,“管鲍之交”也成为我国历史上的一段佳话。

不喜欢与人斤斤计较的吕蒙正

做人做事还是宽容些好。我国有句古训:“欲乐,莫过于善。”这里的善就包含了宽容和豁达的意思。宽容和豁达是联系社会的金链,只有宽容才能让所有的人和谐共处。在生活中,一定要让自己豁达些,因为豁达的自己才不至于钻入牛角尖,也才能让自己不断进步。

宋太宗时期,有人上奏说在汴河从事水运工作的官吏中,有人私运官货到其他地方卖,影响到周围的一些人,众人颇有微词。听了这话,太宗向左右说:“要将这些吸血鬼完全根除实在不是容易的事,这就像以东西堵塞鼠洞一样无济于事。对此,不可以过于认真,只需将有些做得过分、影响极坏的首恶分子惩办了即可。如有些官船偶有挟私行为,只要他没有妨碍正常公务,就不必过分追究了。总之,这样做也是为了确保官运物资的畅行无阻呀!”

站在一旁的宰相吕蒙正也表示赞同,他说:“水若过清则鱼不留,人若过严则人心背。一般而言,君子都看不惯小人的所作所为,如过分追究,恐有乱生。不若宽容之,使之知禁,这样才能使管理工作顺利开展。从前,汉朝的曹参对司法与市场的管理非常慎重,他认为在处理善恶的执法量刑上应该有弹性,要宽严适度。谨慎从事,必然能使恶人无所遁形。这正如圣上所言,就是在小事上不要太苛刻。”

吕蒙正不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素以不喜欢与人斤斤计较而出名。他刚任宰相时,有一位官员在帘子后面指着他对别人说:“这个无名小子也配当宰相吗?”吕蒙正假装没听见,大步走了过去。其他参政为他愤愤不平,准备去查问是什么人敢如此胆大包天。吕蒙正知道后,急忙阻止了他们。

散朝后,那些参政还感到不满,后悔刚才没有找出那个人。吕蒙正对他们说:“如果知道了他的姓名,那么就一辈子也忘不掉。这样的话,耿耿于怀,多么不好啊!所以千万不要去查问此人姓甚名谁。其实,不知道他是谁,对我并没有什么损失呀。”当时的人都佩服他气量大。

视名誉为最珍贵的财富

名誉是最值得珍惜的个人财富,人们经常是直到失去了才发现它的珍贵。名誉是不可以贱卖的;好的名声也不是用金钱可以买到的。无论如何也不要毁掉自己的名誉。

1815年6月,威灵顿公爵统率反法联军在滑铁卢大败拿破仑军队,因此声名大噪。但他回到英国后并没有因此而自恃功高,仍旧谦恭待人。

长久以来,他就想买下自家旁边的一块空地,于是他让部下去跟地主商议买卖事宜。由于地主正好缺钱,加上知道买主是赫赫有名的威灵顿公爵,买卖很快就成交了。

当那位部下兴冲冲地回报已成交时,威灵顿问:“你用多少钱买的?”部下得意地说:“本来那块地值1500英镑,但我用1000英镑就买下来了。我报上公爵的名号,对方还吓得直发抖呢!”

威灵顿向来视自己的名誉为一生中最珍贵的财富,便打断了部下的话,斥责道:“你把我的名誉以500英镑的价钱贱卖了。”

第二天一早,威灵顿派人给那位地主送去了500英镑。

以廉明谨慎著称的名臣

为官廉明谨慎的人,往往能够保持冷静的头脑,不会为金钱所诱惑,而且也更容易得到有作为的上司的赏识和民众的拥戴。

是仪是东汉末北海营陆(今山东维坊市南)人。汉末大乱,他进乱江东,被东吴孙权征召,拜骑都尉。讨关羽时拜忠义校尉。后任侍中,封都亭侯,又拜尚书仆射。

南王和鲁王初封,是仪以本职兼领鲁王王傅。是仪认为二王地位太高,很不好。于是上疏说:“臣认为鲁王天生具有高贵的品德,文武兼备,当今妥善的办法是,应当派他镇守四方,作为国家的屏障。宣扬他的美德,广泛显耀其威望,这是国家良好的制度,全国人民的期望。只是臣下言辞粗俗,不能完全表达出这些意思。我认为对二王的地位应有所降低,以端正上下的等级秩序,申明教化的根本。”接连上书三四次。作为王傅,他忠心耿耿,动辄规谏劝止;对上勤勉,对他人恭敬谦让。

他不治自家产业,不受人恩惠,所居的房子刚够自家居住。他有位邻居盖起大宅院,孙权外出时看见了,便问这所大宅院的主人是谁,左右随从回答说:“大概是是仪的家。”孙权说:“是仪很俭朴,肯定不是。”一询问,果然是别人的房子。是仪就是这样被孙权所了解信任。

他从不穿华贵的衣服,不吃讲究的饭菜,能够忍受清贫,家中没有储蓄。孙权听说后,来到他的家中,亲自看看他们吃的饭菜,并亲口尝过,非常感叹,当即增加他的俸禄和赏赐,扩大他的田地、宅邸。是仪多次推辞,对这样的恩宠深感不安。

是仪经常向孙权提出建议,从不谈论他人的短处。孙权常责备是仪不谈论时事,是非不明,是仪回答说:“圣明的君主在上,臣下尽忠职守,唯恐不能称职,实在不敢以臣下愚陋的言论,干扰圣上的视听。”

他为国家服务数十年,未曾有过过错。一位官员普遍告发将相大臣,有些人,一个人便有三四项过错,唯独没告发过是仪。孙权感叹说:“假使人们都像是仪一样,还用得着法令科条吗?”

和是仪一样,胡威也是以廉明谨慎著称的名臣之一。

胡威是淮南寿春人。他父亲胡质在三国魏政权中以忠正清廉著称,年轻时与同乡人蒋济、朱绩在长江、淮南一带都很有名气,出仕三国魏政权,官至征东将军、荆州刺史。胡威自小就砥砺自己的志向。胡质担任荆州刺史时,胡威自京城洛阳前去探望父亲,由于家中贫困,没有车马以及僮仆,只是自己单身骑驴前往。每到一个客站,胡威就自己放驴、取柴做饭,吃完后再与旅伴一起上道。到达荆州后,胡威拜见父亲,在驿站中停留了十余天,然后向父亲告辞,父亲赐他一匹绢以供路途上使用。胡威说:“您为人清高,不知是在何处得到此绢的?”胡质说:“这是我俸禄的结余,以作为你路上的开销。”胡威这才接受这匹绢,告辞返京。胡质帐下的都督在胡威未出发前,就请假还家,暗中置下路上所需物品,在百余里外等候胡威,邀胡威作为旅伴,事事都帮助胡威。一起行走数百里后,胡威心中疑惑,就引他说话以得知实情,既知他是父亲帐下的都督,就取出父亲所赐给的那匹绢偿付给都督,向他道谢后与他分手。以后,胡威在其他信中将此事告诉胡质,胡质责打都督一百杖,除去他的吏名。胡质父子如此,因此名誉广为人知。

胡威以后出任侍御史,历任南乡侯,安丰太守,迁任徐州刺史。他勤于处理政事,治理得法,当地风化大行。以后胡威奉召入朝,晋武帝司马炎与他谈论过去的事情,于是感叹他父亲胡质的清廉作风,对胡威说:“你与父亲相比,谁更清廉?”胡威回答说:“我不如父亲。”晋武帝说:“你父亲在哪方面比你强呢?”胡威回答说:“我父亲的清廉行为唯恐别人知道,我的清廉行为唯恐别人不知道,因此,我远远不及父亲。”晋武帝认为胡威的回答直率而且婉转,谦和而又恭顺。胡威又迁任监豫州清军事、右将军、豫州刺史。以后,他又奉召入朝担任尚书,加奉车都尉。

遵守诺言得到他人的尊重

不管你在什么情况下办什么事情,总要对自己所说的话负责。你用自己的行动说服别人的异议,让他们亲眼看到你所做的都是为了他们的利益。为了遵守诺言,你可以放弃其他,给人一个可信的形象。

汉灵帝末年,华歆、王朗一同乘船逃难。有一个人要搭船,华歆很为难,王朗说:“希望你大度一些,搭搭船有什么不可以?”后来强盗追来,王朗想把搭船的人扔掉,华歆说:“我刚才之所以犹豫,正是因为这个,既然已经接纳了他,他把自己托付给我们了,怎么能由于危难而抛弃他呢?”世人以这件事判断华歆和王朗的好坏。

信守诺言是人的美德。但是有些人在生活或生意上经常不负责地许各种诺言,而很少能兑现,结果毫无必要地给别人留下恶劣印象。如果你说过要做某件事情,就必须办到;如果你办不到,觉得得不偿失,或不愿意去办,就不要答应别人。

不仅对朋友、对同事是如此,对下属也是如此,即使在小事上也不例外。

战国时期,魏文侯出去狩猎,回来时与狩猎的官员约好下一次狩猎的时间。

不料,到了约定的那一天,一大早就风雨交加,使狩猎无法进行,只好取消,文侯准备动身去告诉狩猎的官员。

大臣们惊讶地劝阻道:“狩猎场的官员总知道这种天气不能打猎吧,不必通知了。”

“话是没有错,但不能实现约定要跟别人解释。”文侯说。

“既然这样,何不派个人去传达呢?”

“但是日子是我定的,应该由我实现约定,所以我得亲自去解释。”

文侯说完便走进雨中。

自此之后,文侯一言既出,臣下便坚信不疑,他的威信日益提高。

地位高了,往往容易为所欲为,不把部下放在眼里,这是为官者的大忌。

凡是与部下约定了的事一定要兑现,若因客观情况实在不能兑现,就得通知被约的部下,最好是亲自通知,这样才能使下属觉得被尊重,进而愿意为你出力。

被人遗忘时的胸怀大志

对于命运的变化无常,我们感叹得太多了。发不了财的,升不了官的,都会埋怨命运不好。然而,如果仔细想一想,过失还是在于我们自己。如果缺乏努力和意志,如果不肯牺牲和劳动,你自己就会一事无成。在被人遗忘的时候,也不要放弃努力。应当发扬不屈不挠、始终不懈、坚韧不拔的精神;应当不顾一切,勇往直前!

尤利塞斯·格兰特是西点军校培养的众多伟大人物之一。但一度他几乎被人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