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智读历史做事先做人全集
45015600000010

第10章 做事心机(4)

十分遗憾,我等一致反对出版大作,因为此小说根本不可能赢得广大青少年读者的青睐。作品又臭又长,徒有其名而已。

(5)福楼拜,法国著名小说家。

作品:《包法利夫人》

退稿时间:1856年

退稿信:

整部作品被一大堆甚为精彩但过于繁复累赘的细节描写所淹没。

(6)威廉·福克纳,美国作家,1949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951年获美国全国图书奖,1955年和1963年两次获普利策奖。

作品:《圣殿》(本书后来成为作者最为走俏的作品)

退稿时间:1931年

退稿信:

我的天,我可不敢将手稿变成铅字,否则,你我两人都难逃法网。

(7)约翰·多斯·帕索斯,美国30年代著名作家。

作品:《伟大的日子》

退稿时间:1958年

退稿信:

我对书中那些与情节无甚关联的细节描写深恶痛绝。

(8)安妮·弗兰克,德国犹太女作家。弗兰克在推翻纳粹政权后将自己的亲身经历记录成书,译成30多种文字,畅销全球。

作品:《密室》即《安妮·弗兰克日记》

退稿时间:1952年

退稿信:

姑娘,恕我直言,你似乎缺乏一种将你的作品提高到比“新奇”更高一个层次的能力。

(9)弗拉迪米尔·纳博科夫,生于俄国的美国后现代派小说家兼诗人,成名作为《洛丽泰》。

作品:《洛丽泰》

退稿时间:1955年

退稿信:

……

在生活中毫无限制地投入和付出

在生活中,要敢于坚持走自己的路。不要让别人偷走你的梦。尽快树立起你的梦想,并赋予它强大的力量吧,不要让任何人将它“偷”走,它会对你起作用的。

各种各样的“梦想”一直推动着人类前进。数年前,马丁·路德·金又给“梦想”之词增加了更大的深意。马丁·路德·金在他著名的《山之极顶》的演说中宣布:“我有一个梦想。”

这个梦想深深地震动了美国人的心灵,这个梦想需要几百万个脚步去丈量。另外一个有着梦想并看到梦想实现的人,是个喜欢抽雪茄的、精力充沛的小个子,他的爱的源泉从未干涸过。他就是戴克斯特·雅各,一个有着极强的家庭观念和坚定的传统信仰的人。

戴克斯特拒绝了耶鲁大学给他提供的奖学金,因为他急于走上通向成功的道路。他的自由企业梦想开始于一罐Kool-Aid饮料,这种饮料很快变得广受欢迎,并且利润极大。

这个早期尝到的成功使他完全相信了自由企业制度。戴克斯特还成功地干过汽车推销员,西尔斯公司等公司的内部推销员,以及一个建筑公司的定量工作人员。

但是,戴克斯特和他忠诚的合伙人波德埃,直到在一系列条件促使下,于1965年11月1日联合建立了密歇根艾姆卫广告公司之后,他们才开始了事业上的突飞猛进。他们的发展和成就一直稳步向前,并且成果蔚为壮观,虽然这一切得之不易。

今天,他们事业的发展规模,使他们完全可以接受三星级发行商的头衔。戴克斯特也曾有过希望破灭、梦想破碎的过去,但他们一直以巨大的热情投入到每天十几个小时的工作中,辛勤的劳动终于换来了梦想成真。今天,雅各的公司已遍布全球,他们的职员已达几万。

但是,戴克斯特的成功,并不仅归功于他组建艾姆卫之后所做的事情,还要归功于他早年建立的基础。这些基础就是以诚实、个性、爱心、忠诚、团结以及对自己能力的信仰构成的精神支柱。

在戴克斯特的头脑里,他一直确信成功会向他招手,于是,他为此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当机遇来临时,他紧紧抓住,使梦想变成了现实。

戴克斯特知道他的梦想一定能实现,因为他的梦想从诞生起,就一直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然后他培育它、浇灌它,使它渐渐长大、成熟。最后,它终于变得强壮有力,支撑戴克斯特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在成功的路途中,戴克斯特的职员们为他们的事业付出了他们的勤奋和努力,因此,他们必然得到了很多——经济保障,宽敞、漂亮的住房,游泳池,大型汽车,汽车房,钻石戒指等等。

波德埃这样来总结他们的梦想和成功:“如果你为自己要付出的和要做的设置了一个限度,那你就只能达到这个高度。”

戴克斯特正是由于没有给自己定下一个限度,而是毫无限制地投入、付出,所以他的成功便没有止境。

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功效

一个善于动脑、思路灵活的人,总是能够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使其发挥最大的功效,以最大限度地为自我发展提供最为广阔的空间。

在古代非洲北部、靠近地中海的地方,有一个强大的国家,这就是迦太基。

迦太基的前身是位于地中海的名叫腓尼基的国家。迦太基的创始者是腓尼基国的公主狄多。狄多非常美丽,父母把她看作掌上明珠。但是,他们违背了她的意思,硬要她嫁给一个她并不爱的人,而她另有所爱。为了追求真正的爱情,狄多带了细软和一些随从,离开了故土,逃向远方。经过辗转奔波,一行人渡过地中海,来到了富饶的北非。

她决定定居下来,就与当地的酋长谈判,向他购买一块土地。首长只肯出售一块公牛皮能够围住的土地,狄多答应了。

一张公牛皮能覆盖多少土地?公主让人把公牛皮切成一条一条的细绳,再把它们连接起来,连接成了一根很长的绳子。她在海边把绳子弯成一个半圆,一边以海为界,圈出了一块相当大面积的土地。

狄多公主巧妙地解决了一个极大值的问题。首先,公牛的牛皮面积是一定的,用牛皮圈地;把牛皮剪成细绳加以围地,就能圈出比用牛皮覆盖出的面积多得多的土地。第二,以海边为界,这就节省了一圈牛皮,使省下的牛皮可以圈出更多的土地。第三,狄多圈出的形状是一个半圆。在各种形状中,周长一定的情况下,圆有最大的面积。因为依海,省下了海岸线,因此圈成半圆,其面积是最大的。

酋长见狄多公主圈走了他很大的一片国土,很是心疼;但他是个讲信用的人,只能由狄多公主去圈地。

狄多公主在这块土地上苦心经营,日益兴旺发达,后来,这个地方发展成为海上重镇迦太基。

诺贝尔面对突如其来的惨祸

古罗马哲学家塞尼卡有句名言:“真正的伟人是像神一样无所畏惧的凡人。”坚韧不拔的勇气是实现目标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条件,它也是开发抵御挫折潜能的必要条件。勇气与追求的紧密结合,便开发出了百折不挠的巨大力量。

1864年9月3日这天,寂静的斯德哥尔摩市郊,突然爆发出一连串震耳欲聋的巨响,滚滚的浓烟霎时间冲上天空,一股股火苗直往上蹿。仅仅几分钟时间,一场惨祸发生了。当惊恐的人们赶到出事现场时,只见原来屹立在这里的一座工厂已荡然无存,无情的大火吞没了一切。火场旁边,站着一位30多岁的年轻人,突如其来的惨祸和过度的刺激,已使他面无人色,浑身不住地颤抖着——这个大难不死的青年,就是后来流芳百世的大化学家诺贝尔。

诺贝尔眼睁睁地看着自己所创建的硝化甘油炸药的实验工厂化为灰烬。人们从瓦砾中找出了五具尸体,其中一个是他正在大学读书的活泼可爱的小弟弟,另外四人也是和他朝夕相处的亲密的助手。五具烧得焦烂的尸体,令人惨不忍睹。诺贝尔的母亲得知小儿子惨死的噩耗,悲痛欲绝。年老的父亲因受刺激引起脑溢血,从此半身瘫痪。然而,诺贝尔在失败和巨大的痛苦面前却没有动摇。

惨案发生后,警察当局立即封锁了出事现场,并严禁诺贝尔恢复自己的工厂。人们像躲避瘟神一样避开他,再也没有人愿意出租土地让他进行如此危险的实验。这一连串挫折并没有使诺贝尔退缩。几天以后,人们发现,在远离市区的马拉仑湖上,出现了一只巨大的平底驳船,驳船上并没有什么货物,而是摆满了各种设备,一个青年人正全神贯注地进行一项神秘的试验。他就是在大爆炸后被当地居民赶走了的诺贝尔!

大无畏的勇气往往会令死神也望而却步。在令人心惊胆战的实验中,诺贝尔没有连同他的驳船一起葬身鱼腹,而是经过多次试验,他发明了雷管。雷管的发明是爆炸学上的一项重大突破。随着当时许多欧洲国家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开矿山、修铁路、凿隧道、挖运河都需要炸药。于是,人们又开始亲近诺贝尔了。他把实验室从船上搬迁到斯德哥尔摩附近的温尔维特,正式建立了第一座硝化甘油工厂。接着,他又在德国的汉堡等地建立了炸药公司。

一时间,诺贝尔生产的炸药成了抢手货,源源不断的订货单从世界各地纷至沓来,诺贝尔的财富与日俱增。

然而,获得成功的诺贝尔并没有摆脱挫折。不幸的消息接连不断地传来:在旧金山,运载炸药的火车因震荡发生爆炸,火车被炸得七零八落;德国一家著名工厂因搬运硝化甘油时发生碰撞而爆炸,整个工厂和附近的民房变成了一片废墟;在巴拿马,一艘满载着硝化甘油的轮船,在大西洋的航行途中,因颠簸引起爆炸,整个轮船葬身大海……

一连串骇人听闻的消息,再次使人们对诺贝尔望而生畏,甚至简直把他当成瘟神和灾星。如果说前次灾难还是小范围的话,那么这一次他所遭受的已经是世界性的诅咒和驱逐了。

诺贝尔又一次被人们抛弃了,不,应该说是全世界的人都把自己应该承担的那份压力给了他一个人。面对接踵而至的灾难和困境,诺贝尔没有被吓倒,没有被压垮,更没有一蹶不振,他身上所具有的毅力和恒心,使他对已选定的目标义无反顾、坚忍不拔。在奋斗的路上,他已习惯了与死神朝夕相伴。

炸药的威力是那样不可一世,然而,大无畏的勇气和矢志不移的恒心最终激发了他心中的潜能。他最终征服了炸药,吓退了死神。诺贝尔把挫折踩在了脚下,赢得了巨大的成功,他一生共获专利发明权355项。他用自己的巨额财富,创立的诺贝尔科学奖,被国际科学界视为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誉。

莫尔斯和电报的诞生

莫尔斯的成功经历启示我们,远大的思想与目标、毅力结合在一起时,才能产生无穷的力量。要想获得事业上的成功,只有能力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远见和毅力。一项成功的事业,往往需要经过多年的奋斗才能结出硕果。

1832年10月2日傍晚,行驶在大西洋中的“萨利号”邮轮上,正在进行一场极常见的小小的魔术表演。谁会想到,这次纯粹为了排解旅途烦闷的小把戏,不仅改变了一个人的半生命运,而且还掀动了人类通信进步的契机!

表演者是个叫杰克逊的医生。他在桌子上放了一块马蹄形的铁块,上面密密麻地缠着绝缘铜丝,旁边放着电池和铁钉。铜丝一通电,那马蹄铁仿佛有了一股无形的力量,把铁钉牢牢吸住;电源一切断,铁钉立即从马蹄铁上掉下来,那股无形的力量马上消失了。

杰克逊望着惊奇不已的观众,解释说:“这就是电流的磁效应。当电流通过线圈,电就转化为磁,马蹄铁就产生了磁性,所以吸引了铁片……现在,电的应用时代已经到了。电的力量很大,传递速度很快,它能够传递信息……”

“用电来传递信息,这真是个绝妙的主意,杰克逊先生,是否有人把它变成了现实?”问话的是一位享誉美国画坛的画家——41岁的莫尔斯。

杰克逊一耸双肩,遗憾地回答:“没有。”

“噢”,莫尔斯不由得心中一亮,一个伟大的想法产生了:“我为什么不去试一试呢?这又有什么难的?我一定能成功。”

回到美国后,莫尔斯丢开了画笔,全身心投入到电报的研制中。他的画室变成了实验室:画架上摆满了电线、电池,地上铺满了各种铁匠和木工的工具。

莫尔斯研制电报机的消息不胫而走,人们对此议论纷纷。

有的惊疑:“你已经40多岁了,还改行?”

有的则为他惋惜:“这么有名气、有造诣的艺术家,竟然放弃自己的光明前程,丢下画笔,胡思乱想搞什么发明!”

莫尔斯对人们的议论一笑了之,专心致志地做实验。

三年时间过去了,莫尔斯的积蓄花光了,吃饭和实验都成了问题。莫尔斯没有其他路可走,只好重操旧业,到纽约大学当美术教授,白天上课,晚上研究电报。

研究到第五个年头,一天,莫尔斯接通电流后,望着啪啪作响的电火花,陷入了沉思。突然灵感来了:电火花是一种信号,没有电火花也是一种信号,没有电火花的时间间隔长,这又是一种信号。三种信号有各种不同的组合,每一种组合代表一个数字或一个字母。这样只要用一根电线,通过接通或切断电流,就可以把信息传到另一端。

莫尔斯为自己这个天才想象激动得不能自制,他终于解决了如何用电信号表示数字和字母这一关键问题。按照这个设想,他很快编出了世界第一本电报编码,即后来人们所称的使用至今的“莫尔斯编码”。

发明电报编码后,莫尔斯一鼓作气,根据这个编码开始设计和制作电报机。

1837年9月4日,莫尔斯终于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电磁式电报机,它能在500米范围内有效工作。

发明成功了。但由于通信距离短,没有企业家肯投资。

莫尔斯没有灰心,他深信电报总有一天会占领市场,于是,他忍痛卖掉了自己身边唯一值钱的东西——几幅祖传的珍藏了多年的名画,作为继续试验的费用。

1841年,莫尔斯在威尔父子的协助下,改进了发报和接收装置,在传播线路上添加了一种能起接力作用的继电器,解决了电流逐渐减弱的问题。可供实用的有线电报机终于诞生了。

莫尔斯和威尔带着改进后的发明,来到华盛顿,向国会提出建立一条华盛顿至巴尔的摩之间的实验电报线路的议案,要求拨款三万美元。

莫尔斯的议案受到很多议员的嘲笑。有的议员说:“把钱投在一个充满幻想、不着边际的计划中,这是白白浪费纳税人的金钱,不如给钱让莫尔斯建造一条通往月球的线路。”

有的议员说:“我们不需要电报,永远也不需要,有驿站马车和通信机就足够了。”

为了说服这些议员,他们到国会做表演,回答议员们的问题。议员们眼见为实,一些议员开始赞成了。

国会对议案展开了几次激烈的辩论,最后热衷于马车和通信机的保守派占了上风,议案未获通过。

莫尔斯和威尔伤心极了。威尔只好回到父亲的工厂里,莫尔斯则跑到欧洲去推销,结果是处处碰壁,狼狈而回。

此时,莫尔斯已51岁了。他贫病交加,一贫如洗。为了活下去,他重新拿起画笔。可是,由于长久不动笔,画技大不如以前,他画的画无人问津。

莫尔斯在饥饿线中挣扎着,呻吟着。

后来在科学舆论的压力下,有关电报实验线路的议案又被重新提交国会讨论。

1843年3月3日晚上,美国国会再次讨论莫尔斯的方案。原计划8点付诸表决,结果,国会一直争论到深夜12点,互不相让,最后表决,才以微弱多数通过莫尔斯方案。

1844年5月24日,莫尔斯心情激动地坐在华盛顿国会大厦联邦最高法庭会议厅中,右手紧握电键,当着众人的面,向40英里外的巴尔的摩发出了历史上第一份长途电报:“上帝创造了何等的奇迹。”

电报终于诞生了。莫尔斯艰苦奋斗了12个春秋,终于将他的思想变成了现实,他胜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