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中的“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逐次增加1个单位消费品的时候,虽然带来的总效用仍然是增加的,但带来的单位效用是逐渐递减的。打一个通俗的比方,当你肚子很饿的时候,有人给你拿来一笼包子,那你一定认为吃第一个包子的感觉是最好的,吃得越多,单个包子给你带来的满足感就越小,直到你吃撑了,那其他的包子已经起不到任何效用了。我们平常都说“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就是边际效用在起作用。
我们日常生活中,也经常说某些人贪得无厌,实际上就是一种边际效用的结果,人往往在自己挣到第一桶金的时候格外兴奋,但随着规模越来越大,收益越来越多,人反而对自己越来越不满意,总觉得与别人相比,收益太少。
在博弈过程中,明智而谨慎的人总是讲究见好即收;精明而狡诈的人,一旦有了第一桶金,就会敢于用这一桶金去攫取十倍的利润,一旦达到目的,他不是见好即收,而是再次下注,去追寻更多更大的利益。对于以天下为目标的某些野心家来说,他们既有积极主动,先发制人的,也有隐忍潜伏,在关键时刻给对手一击,从而赢得最后胜利的。历史上的司马懿就是一个后发制人的高手。
司马懿是河内温县人,出身世家大族。少年时的司马懿即聪明多谋略,博学多闻,很想干一番大事业。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对司马懿这种有野心有抱负的人来说,正是出人头地的时候。
可惜他的机会不好,在他磨刀霍霍,准备出山大干一番的时候,那位号称“治世之能才,乱世之奸雄”的曹操已经统一了黄河流域。司马懿被迫到曹操手下打工,但也是心有不甘。相传曹操曾梦见三马同槽,认为日后必然有人篡夺自己所创立的基业,又从面相上觉得司马懿有反叛之心,对司马懿是小心提防。好在司马懿和曹丕的关系非常好,总是受到这位未来主子的保护,终于留下了小命。
司马懿在新主子手下地位节节高升,也显示了惊人的才干。曹操死后,曹丕嗣位为丞相、魏王,封司马懿为河津亭侯,转丞相长史。公元220年十月,汉献帝禅位于魏文帝曹丕,司马懿被任命为尚书。不久,转督军、御史中丞,封安国乡侯。221年,又迁侍中、尚书右仆射。224年改封向乡侯加给事中,录尚书事。
司马懿和诸葛亮曾经数次对阵,在所谓的封建正统史书和历代小说中,总是把诸葛亮描绘得神机妙算,司马懿糟糕一团。事实上是这样的吗?我们以他的几次对阵为例,看看司马懿和诸葛亮到底谁才是真正的博弈高手。
226年,曹丕病死,子曹睿继位。诸葛亮认为,曹魏政权的更迭,新君刚立,是北伐的一个有利机会,于是在227年率蜀军北驻汉中。鉴于司马懿善于用兵,诸葛亮采用“反间计”。他派人散布司马懿谋反的谣言,同时又四处张贴司马懿兴师废君的榜文告示。
曹睿果然信以为真,而朝中大臣又纷纷落井下石,司马懿险些人头落地,幸亏大将军曹真还算理智,上书求情,四十九岁的司马懿只好回家颐养天年。司马懿一落难,228年春,诸葛亮率军北伐。由于多年努力训练,蜀军士气旺盛,阵容整齐,北伐进展顺利,曹魏所属南安、天水、安定三郡都叛魏响应诸葛亮,魏天水将领姜维也投向诸葛亮,诸葛亮赢得开局的胜利。
诸葛亮的进攻和得手,一时震动关中,使曹魏政权十分惊恐,魏明帝急忙亲自率军西镇长安,同时启用司马懿,又派大将张?协助他率军阻止诸葛亮。
诸葛亮出祁山,屯兵西县,命马谡为前锋,王平为副将,督诸军与张?战于街亭。马谡喜欢高谈阔论,照搬兵书,弃城不守,上山扎营,结果被司马懿和张?断其水源,军心动摇,大败而逃,街亭失守。魏军直奔诸葛亮所在的司令部西城。历史上著名的空城计就出现在这里。按照传统的说法,空城计是诸葛亮人生上的一个亮点,其实却是诸葛亮和司马懿的一场心照不宣的双赢博弈:
仔细分析这两位对阵的博弈高手,就可以看出谁更厉害。司马懿能临危受命被任命为“平西都督”,统率十几万大军,在某种意义上讲,竟全靠的是诸葛亮的“功劳”。因为满朝的文武,此时只有他司马懿可在疆场上与诸葛亮一较高低。有诸葛亮一天在,他司马懿便一天在朝中有用,政敌就奈何他不得。而如果诸葛亮完蛋了,魏国面临的大敌也就不复存在了。
既然魏国不再有致命的死敌,自己也便失去了独特的价值,就很可能会在动不动就激烈“内耗”的朝廷中,再一次被政敌们置之死地。而正如小说中所描绘的,司马懿宣布后撤,诸葛亮埋伏的小股部队再摇旗呐喊一阵,无疑正给了司马懿一个看穿敌人圈套,早早撤出了埋伏圈的借口。
这一仗,表面上诸葛亮赢得不费吹灰之力,实际上却为自己树立了一个大敌。从此,司马懿成为魏国的栋梁,牢牢控制了一支精锐的魏国力量。
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出师,魏明帝派司马懿迎击。司马懿深知蜀军的粮食供应困难,于是扎营坚守,拖延时日。诸葛亮佯装退兵,司马懿谨慎尾随,但不主动出击。魏军将领多次请战,均遭司马懿拒绝。于是魏军中有人讥笑司马懿“畏蜀如虎”。
司马懿派大将张?出战,结果被蜀军射死,损失3000多人。此后魏军坚守不出,蜀军粮食匮乏,自动退军。这一仗,表面上又是蜀军赢了,但蜀汉既没有消灭魏军主力,反而帮助司马懿消灭了一个比他资格更老的同僚,谁占了便宜,一目了然。
234年,诸葛亮开始了第五次也是最后的一次北伐。蜀军攻占了渭水南岸的五丈原,与司马懿对峙于渭水。诸葛亮分兵屯田,准备打一场持久战。魏军方面,司马懿仍坚守不战,以待蜀军粮尽疲惫。对于这场博弈,双方的统帅都是非常清楚的。
对于远道而来的蜀军来说,速战速决是他们的唯一选择。如果双方大打出手,司马懿肯定要吃大亏,蜀军最怕的就是魏军不战,使蜀军空耗粮食,正因为知道自己的弱点,诸葛亮才摆出要打持久战的架势,派人屯田。
其实,十万大军在外,派一部分人临时屯田,以当时生产力如此低下的水平,根本解决不了问题,诸葛亮自己也明白。因此,在双方对峙一百多天后,首先沉不住气的是诸葛亮,他派人给司马懿送去一套妇女的服饰,讥笑他胆小怕战,试图引诱司马懿出战。
而对司马懿来说,魏军兵多粮足,打得起消耗战和持久战,与其冒着上当的风险去取胜,还不如坐着看对手坐以待毙。所以,他就是闭门不战。当诸葛亮挑衅,魏军将领叫嚷着出战时,他却滑头地说要上书请示魏明帝。古人说: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司马懿明显就是在拖,以拖待变,以拖战胜。结果呢?魏军不费一枪一刀,让诸葛亮吐血而亡,从此,蜀国国势日蹙。这就是后发制人的巨大威力。
司马懿在生命的最后两年,导演了兵变,为司马家族替代曹魏政权奠定了基础,其手段仍是忍辱负重,后发制人,而且是不动则已,一动则制人于死地。其心肠之狠毒,手段之高明,一直为后世野心家所崇拜。
魏明帝死后,司马懿受命和当年的同僚曹真的儿子曹爽一起辅政。可惜当时的君主曹芳年幼,而曹爽是一个草包,这就给隐忍潜伏、不甘居他人之下的司马懿一个攫取最大利益的机会。对他来说,辅政大臣也好,太尉也好,都是他人封的,随时会失去,只有把整个天下都纳入自己手中,才能使自己拥有安全感和满足感,而且曹氏家族一代不如一代,似乎也不配拥有天下。为此,他一直在寻找最佳时机。但对拥有强大势力的曹氏家族来说,司马懿的成功几率实在太小,其博弈矩阵如下:
从矩阵可以看出,只要曹氏盯着他,司马懿明攻也好,智取也罢,都不可能获胜,只能是死路一条。但如果曹氏不提防,司马懿公然发难,机会也是一半对一半。只有设法让曹氏掌权的曹爽不提防,智取政权,才能取得胜利。
正因为如此,司马懿在失去兵权后,闭门装病,曹爽没有上当。司马懿索性佯称病危。曹爽派即将上任的荆州刺史李胜假借去太傅府辞行,一探究竟。司马懿假装勉强坐起,却穿不上衣服,又想喝粥,却连粥都咽不下。李胜说荆州,司马懿左一个并州,又一个并州。他终于使曹爽上当,最后趁曹爽外出打猎时一举控制京城,又是恐吓,又是许诺,让草包曹爽自投罗网,交出兵权。从此,曹氏政权就牢牢控制在司马家族手中。司马懿也成为后发制人,却能获取巨大利益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