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EMBA前沿管理方法:整合管理
44997900000057

第57章 整合知识,实现知识资本运营高效化

资源只有转化为资本,才能具有价值增值和创造功能。整合知识就必须通过必要的手段和措施,使静态的知识要素转化为现实的资本形态,实现价值增值和要素自身的复制及无限制使用。

1.知识向资本转化

知识作为人类思维对客观物质世界的真实反映与理解,是无形的,必须借助于一定的物质手段和物质载体才能表现出来。作为无形生产要素的知识,其重要性只是到了知识经济时代才被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然而,它的产生与作用历史却相当久远。

作为生产要素的知识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而生产要素(Factor of Prouction)是指从事产品生产而投入的各种经济资源。

知识要素从其他生产要素中分离出来是知识经济时代要素演变的重要特征。知识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其他要素的配置都将以知识要素为核心,形成知识主导型的资源配置方式和产业结构特点。

知识要素将成为重要的商品和市场竞争的主要因素。未来的竞争将是获取高质量的知识信息的竞争。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论知识和信息:

谁拥有信息、知识,控制了网络,谁就拥有了整个世界。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信息将是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哪个国家掌握了高质量的知识要素,哪个国家就拥有了经济发展的主动权和国际竞争的优先权。正是因为网络市场的不断发展,使知识要素的市场配置功能得到强化,知识向资本的转化具备了市场条件。

知识资本作为一种新型的资本形态,它的存在和界定,一直是经济学家和有关研究部门关心的重点,形成了形形色色的看法和观点。

马克思认为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表明资本首先应该具有价值增值和创造功能,也就是对自身的扩张与复制。

2.知识向资本转化的条件

知识要素从其他生产要素中分离出来,独立成为一种重要的要素,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是知识经济时代形成的重要标志。而知识向资本的转化,则直接导致知识资本作为一种新型的资本形态成为社会经济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知识要素虽然可以从其他要素中分离出来,并成为首要的主导性力量,但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那就是知识要素转化为资本。当然,这里的资本已与传统的资本概念不一样了。美国著名经济学大师杜尔阁论知识转化为资本:

资本是积累起来的流动的价值。没有知识的进化和流动、积累,就不可能有知识的资本的转化。因为任何状态,不投入生产运动的知识是不可能成为资本的。在知识经济时代,资本已经成为在不断运动过程中能使价值增值和要素无限复制的要素及要素组合,是一种动态的财富和权利。谁拥有了资本,谁就拥有了动态的财富和客观要素复制、价值创生的选择权利和机会。知识向资本的转化既是一个社会经济运动的过程,又是知识要素自然发展的必然结果。必须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市场条件和生产力发展水平下,才能实现。

(1)社会条件

知识向资本的转化必须具备一定的社会条件。知识向资本的转化不可能发生在农业经济或工业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社会经济体系中,因为在土地、工业资本占主导地位的社会经济体系中,知识要素必须依赖于其他生产要素,才能投入到生产系统中,完成经济活动的循环。否则,知识要素就不可能进入社会经济循环,发挥生产要素的基本功能和作用。

只是到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要素才从其他生产要素中独立出来,成为一种首要的具有主导作用的要素,其他生产要素依附于知识要素,受知识要素支配。谁拥有和控制了知识要素,谁就拥有了进行资源配置的主动权和选择权利与机会。在这个时代,知识要素无需依附于其他生产要素而投入经济循环,实现在运动中价值增值和要素的无限制复制与使用,为知识向资本转化提供社会条件。

(2)生产力条件

知识向资本的转化必须以生产力高度发展为基本条件,没有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信息通信技术、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就不可能有知识要素的跨区域、跨国界流动,知识要素的无限制复制和使用就缺乏必要的生产技术保障。知识要素的跨区域、国界的全球性流动配置,是实现知识全球化、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先决条件。因为知识经济是以知识的广泛使用和在更大范围内流动配置为基础的经济形态。没有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就不可能使知识要素独立出来,也不可能使知识要素实现动态流动,就不可能使知识转化为资本。

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因为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知识要素能借助先进的高新技术手段实行跨区域、跨国界流动配置,使知识要素在经济循环运动中实现增值和要素的无限制复制与使用。

(3)市场条件

仅仅具备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如果没有较为完善的市场体系,知识向资本的转化也不可能。因为高技术条件下的市场分割和市场失效都使知识要素在流动中缺乏真实的市场信息——价格、利率、汇率、税率引导,就不可能实现正常的价值增值、要素复制与无限制使用。

3.知识向资本转化的手段

知识经济时代具备了知识向资本转化的社会条件、生产力条件和市场条件。但知识向资本转化的实现仅仅具备了一定条件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通过必要的手段和政策措施,使静态的知识要素转化为现实的资本形态,实现价值增值和要素自身的复制及无限制使用。知识要素要成为能够增值的资本,必须通过一定的手段来实现,这些手段和手段组合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知识要素作为生产要素的一种,其所有者、经营者、控制者的权利义务关系必须通过特定的制度安排加以规范。即通过法律、法规和制度手段对知识要素的所有权、经营权、控制权、收益权、处置处、管理权加以规范,使知识要素的产权明晰,特别是最终产品剩余索取权的赋予和保护至关重要。

——摘自美国《哈佛商业评论》杂志要实现知识要素高资本形态的顺利转化,还必须使知识要素与其他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组合。离开其他要素的配合与拉动,知识要素要实现顺利流动,并在流动中完成具有效率的配置是困难的。任何一种知识要素,其社会价值和自然特性要充分实现和表露,最终还是要通过土地、劳动、物质资本、企业家才能等要素的运动表现出来,并形成知识商品,完成生产过程的循环。

知识要素向知识资本的转化,除了要有实现的手段以外,还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对于不同的行为主体,依据自身在知识要素向知识资本转化过程中的预期目的、自身行为方式及权利义务配置,采取符合自身特点与预期目标的对策措施。

对企业而言,知识要素向资本的转化,既可以带来发展的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如何利用知识要素向资本转化的市场赢取获利机会,并把可能的市场风险、成本降低到最低程度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应考虑的重要方面。企业应根据自身所处的产业层次,利用知识要素转化的契机在较短的时期内,进行知识要素的低成本复制和无限制使用,借以增大企业现有资本吸收知识要素的能力,实现价值增值。同时,企业应抓住知识要素资本化的机会,实现产业升级,把一些不适应市场竞争的产品项目淘汰或进行更新换代,保持产业和产品上的技术、知识、信息优势,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通过市场手段对企业自有的知识要素及资本转化能力进行正确的评估,采取相应的措施,实现知识资本向知识产品转化,获取增值利益。企业还必须防止知识资本化带来的经营风险,因为随着知识资本化过程的加快,一些传统的产品和技术将会失去市场竞争优势,率先实现转化的企业能获得市场竞争的相对优势,给转化滞后的企业以沉重的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