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EMBA前沿管理方法:整合管理
44997900000046

第46章 从人才结构角度整合人才

从人才结构角度整合人才,能使人才群体的整体效能大于各个人才作用之和,即1 1>2,使人才群体的整体效能达到最佳状态。

1.人才结构

个体人才总是在一定的群体中生存、发展和发挥作用的,这样就由若干的个体人才构成人才群体,例如领导管理集体、生产劳动集体、科研教学集体等。人才群体是个多维、多层次的复杂结构系统。个体人才是组成人才群体的要素,个体人才在群体中发生互相联系和互相作用,互相之间进行着信息和能量的交换。这种互相联系、作用、交换,不仅对个体人才的成长和作用发挥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而且对群体效能发生更大的影响。从系统论的观点看,个体人才的素质对群体的整体效能固然重要,但个体人才之间的结构对人才群体的整体效能影响更大。

群体人才的合理结构,也就是各种不同人才的合理组合。组合得好能产生奇效,使整体效能大于各个人才作用之和,即一加一大于二;组合得不好,会使各个人才的作用发挥受到限制,甚至产生内耗,个性人才的作用相互抵消,即一加一小于零。世界上大概没有万能的个体人才,但“万能”的人才群体是有的。“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就是这个道理。把各具特长的“臭皮匠”,科学地、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就可能出现奇迹。当今社会,是“综合的时代”,多种学科的综合、多种技术的综合、多种生产力要素的综合,形成了大科学、大工程、大生产。同时,也是多种人才综合的时代,由过去单纯重视个体人才作用,转变为更加重视人才组合的群体作用,这种人才组合成了大科学、大工程、大生产、大企业能否成功的关键。会组合人才的人才(管理人才)也就特别重要。20世纪40年代,美国能在短短三年时间里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个原子弹,关键是有善于组合人才的奥本海默这样的科学家和科技管理专家,他领导了18万人,把1万多名具有各种专长的科技人员合理地组合成一个整体,其中有世界上最杰出的科学家,例如英国的查德威克、意大利的费米、德国的贝蒂、前苏联的基斯卡柯夫斯基、奥地利的拉比、匈牙利的特勒以及美国各大学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实验物理学家、数学家、辐射化学家、冶金学家等。奥本海默在原子能方面的知识远不及他领导下的科学家,但他有多方面的才能善于组合人才。各个人才群体的性质、任务不同,它的最佳结构形式也不同。从普遍意义来说,各个人才群体都应搞好以下几方面的结构。

(1)专业结构

专业结构是指一个人才群体内应由具有哪些专业特长的个体人才组成,以及各类专业人才应有一个合理的比例。

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分化和不断综合,学科和专业越分越细,越分越多,一个人精通一门专业就要花去毕生的精力。尽管我们希望一个人要博学多能,但要求一个人在许多专业上都精通是不可能的。然而,现代的科学技术问题、经济问题、社会问题以及它们的管理问题,都带有高度的综合性,靠一两种专业人才是解决不了的,必须有多种专业人才进行综合研究、综合管理,发挥多种专业的综合效能,才能解决。这就需要由多种专业人才按照合理的比例,构成一个群体,得到最佳的群体效能。例如一个医学科研群体,不仅需要有多种医学专业人才,还需要有物理、化学、机械、电子等其他专业人才。如果仅有医学专业人才,许多现代化的医疗器械和电子医疗、科研设备,就不可能在医学研究上得到应用,医学就不可能借助现代化的仪器设备扩展视野和探索人体深部的秘密而得到发展。又如一个大型企业的管理集体,既需要技术专业人才,也需要经济专业人才,还需要管理专业人才。各类不同的人才在一个群体里工作,有利于专业知识的交叉和渗透,使各种专业人才得到新的营养,有利于突破专业的局限和专业的传统思路与传统方法,从而取得新的成果和业绩。

(2)能级结构

能级结构是指一个人才群体里应有高级、中级、初级不同能级的人才,并有一个合理的比例。

例如一个科研群体,不可能也不必要全部是高级研究人员(研究员、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等)。如果全是高级研究人员,群体的各个要素(个体人才)虽然最优了,但群体的整体效能并不最优,许多中级、初级研究人员可以做的工作以及技术辅助工作,势必要高级研究人员去做,这不仅浪费了人才,而且效果也不好。这个群体应该是既有高级研究人员作为学术带头人和指挥员,又有中级研究人员作为攻坚的骨干,还要有大量的初级研究人员作为生力军,还要有一定的技术辅助人员。这样才能构成一个整体效能较优的人才群体。生产群体、管理群体、教学群体等任何群体,都不要搞成同一能级的人,一定要梯次配备,形成能级链。

(3)智能结构

人才的智能类型,常见的有组织型、创造型(开拓型)、再现型。组织型人才,有很强的组织管理能力、识才用才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智能结构是指一个人才群体应由不同智能类型的人才组成,并有合理的比例。一个人才群体内不可都是一种类型的人才,应当既有善于组织管理的人才,又有思想活跃,经常能提出新观点、新概念,有所创新,有所发明,开拓前进的人才,同时还应有能够把领导者、组织者的意图和创新者设计的一套蓝图付诸实现的人才。这样,这个人才群体的整体效能就一定好。

(4)年龄结构

年龄结构是指一个人才群体应有不同年龄组的人所组成,同时也应有合理的比例。

群体内不同年龄的人,有不同的作用。既要有经验丰富、“老马识途”的老年,又要有年富力强、精力充沛、起“中流砥柱”作用的中年,还要有敢想敢干、奋发有为的青年。由此构成一个整体效能最佳的人才群体,并使其处于不断发展的动态平衡之中,所谓老年、中年、青年,是在一个群体内相对而言,不同任务、性质的群体,对年龄的要求不同。无论什么单位,都应把结构的重心放在中青年方面,一般来说,合理的年龄结构应是金字塔型或宝葫芦型。

(5)“源缘”结构

“源缘”结构是指一个人才群体的各种人才应来自“五湖四海”,即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单位,同时也要有个合理结构。

这是因为人才的组合与动植物界的近亲繁殖和远缘杂交的结果有类似之处。人才的“近亲繁殖”,例如高等院校的毕业生留校工作,单纯从本单位选拔干部或从个别单位大量调入人员等,很容易形成门户之见,对提高群体的活力和整体效能没好处。人才的“远缘杂交”,例如从多个地区、多个单位选拔调入人才,能够使群体富有活力和生命力,尤其对科研、学术群体来说,有利于加快人才的成长和提高科研成果的质量。

以上主要是从人才素质方面谈人才的群体结构。此外,人才群体还有个职能结构问题,如工人、管理人员、政工人员、后勤人员各占多大比例,这就是职能结构。合理确定这种结构,对群体的整体效能也很重要。

2.发挥人才群体优势

搞好人才群体的结构不是目的,目的是发挥人才群体优势,使人才群体的整体效能最佳。

外国有一则幽默:一个年轻的化学家怀着极其兴奋的心情去拜访一位年长的著名学者,他说:“我试制成功了一种新的万能溶剂,人们用它可以溶解所有的东西”。这位学者认为万能溶剂是不可能存在的,不相信这位年轻人的话,于是就诙谐地问道:“很好!不过,你将把它保存在什么地方呢?”这位学者的反问似乎无懈可击,极富哲理。但是,在组合理论发达的今天,我们且不说是否有万能溶剂的存在,只说这位学者的反问在哲理上已站不住了。就是说,万能溶剂虽然能溶解任何物质从而没有任何容器可以保存它,但它的组成成分可以分别保存,使用时再根据不同的溶解对象选定不同的组分组合方案(成份、比例等),现组合现使用。

要发挥人才群体优势,提高人才群体的整体效能和多种功能,就要搞好人才组合工作。这里要强调的,一是各单位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充分认识自己的人才优势,并把各种人才组织起来,发挥整体力量;二是要注意选拔善于组合人才的人才,这种人才能量极大,“能”就“能”在人才的整合上,现代企业的厂长、经理应是这样的人才,学校的校长、研究所的所长应是这样的人才,大工程的负责人和电影、电视、大型文艺节目的导演及负责人应是这样的人才,政府行政长官和现代战争的指挥员更应是这样的人才。各行各业有了大批善于整合人才的人才,发挥人才群体优势,提高人才群体的整体功能,事业的成功就大有希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