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EMBA前沿管理方法:整合管理
44997900000040

第40章 从顾客满意度看顾客整合的必要

顾客的满意度处在发展变化之中,不会一成不变的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企业必须尽可能地满足顾客的需要,而要做到这一点,顾客整合就显得十分必要。鉴于顾客对企业的特别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顾客满意”是企业营销中正确处理企业与顾客关系的基本原则。被冠以“经营之神”之称号的松下幸之助坚定的认为,真正的顾客导向,是企业成功的关键。他要求其业务人员对自己的顾客名单必须掌握精确的统计数字,他常说:“他们每天都要测量顾客的体温。”松下公司组织了严密的顾客俱乐部,随时了解顾客的需要和改进意见。顾客满意,就是要求企业一切为顾客着想,尽管顾客的类型相当复杂,要求也千差万别,但企业必须尽可能地满足顾客的需要。因而企业必须在认识上、政策上、目标上和行动上予以全面地贯彻这一营销理念。

①企业应当统一对“顾客满意”观念的认识。作为公共关系的主体,企业及其成员是否真正将顾客奉为上帝是建立良好的企业与顾客关系的关键所在。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到顾客的重要性,而且这种认识应当是企业所有成员的共同认识,而非仅仅是公关人员和认识或高层管理者的认识。只有全体成员都能正确地理解“顾客满意”,才能使企业在营销活动中真正贯彻这一理念。

②企业应当把“顾客满意”观念,在企业的方针政策中予以规定。顾客满意,通常被具体表述为“顾客总是对的”、“满足消费者的一切需要”、“向消费者提供及时、准确、礼貌、热情和周到的服务”、“即使顾客有无理行为,也要微笑服务”,诸如此类。只有在企业政策中详加规定,才能切实保证将“顾客满意”转化为员工的具体行为。

③企业应当在“顾客满意”观念指导下制定行动的目标和计划。政策中的目标不是直接的行动目标,必须将目标分解,将“顾客满意”转化为行动的目标。一个完整的目标和计划体系进一步规定了企业内部成员对履行“顾客满意”的责任和任务,使其具有更明确的方向。

④企业应当在所有成员的行为活动中全面推行“顾客满意”原则。美国公共关系学家穆尔在其《公共关系学》一书中指出:“仅有政策说明是不够的,即使政策表现了管理部门为公众利益服务的内容,要使政策有意义,必须让它体现为适当的行动。”在企业公关过程中,管理者要做表率示范、指挥协调、统一步调,全体员工各司其职,使每一个具体行动都能体现出顾客满意的意识。美国管理学家科特勒论“整体顾客满意”(TCS):

仅仅是顾客满意还不够,当出现更好的产品供应时,顾客就会更换供应商。在一项消费者商品种类的一览表中,44%宣称满意的消费者经常变换品牌,而那些十分满意的顾客却很少去改变购买。一项研究表明,75%的丰田产品购买者表示十分满意,而且这75%的顾客声称他们愿意再次购买丰田公司的产品。这一事实说明高度的满意能培养对品牌乃至企业的情感吸引,而不仅仅是一种理性偏好,并且这将建立起高度的顾客忠诚。一个企业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经营活动向顾客提供价值。企业应当把满足顾客价值期望的良好努力定量化。在市场供应关系中,没有充分的信息传递,没有融洽的情感沟通,商品交换关系就难以建立,更难以稳定和持久。顾客化营销可以为顾客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及服务,满足顾客的特殊需求。尽管顾客的类型相当复杂,要求也千差万别,但企业必须尽可能地满足顾客的需要。

奖励经常来光顾的顾客是增加他们的忠诚度的好办法。最好的顾客忠诚计划是努力获得更大的顾客份额,允许通过创造交互的环境发展关系。保留现有的顾客要胜于用大量的广告预算或间接的市场调查去争取新的顾客。增加顾客的转移成本是维系顾客的间接手段。对于那些能影响企业未来的主要顾客,必须制定直接、有效的管理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