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EMBA前沿管理方法:整合管理
44997900000027

第27章 在流通渠道的改革中进行物流整合

货畅其流,流速要快,才能使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迅速变换,由生产领域进入消费领域。流通渠道的新形式——配送成为物流整合的新生宠儿。

1.传统流通渠道

流通渠道是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在其形态变换中由生产领域进入消费领域的路线。一方面,它是商品实体运动的渠道,在商品使用价值形态上联结着生产和消费,规定着商品流通的路线和方向,起着分配商品实体的作用;另一方面,它同时是商品作为一定价值运动的渠道,在商品价值形态变换中联结着生产和消费,不仅起着实现商品价值、再分配商品价值的作用,而且也可以起到再分配社会各阶段人员和各类组织的货币收入的作用。

2.流通渠道的整合

从“重生产、轻流通”到重视流通,进而到“以流通启动生产”,流通日益显示出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的巨大作用。随着改革的深入,流通观念在不断更新、深化,一个有多种经济成分、多种所有制形式和多种购销方式为主要特点的多渠道流通格局正在建立。它们使流通渠道得以拓展,流通内涵得以丰富,流通功能得以强化并完善,流通业的规模也日益扩大,各种形式的流通组织更增强了流通的实力,使流通效益显著提高。

从现阶段来看,整合后的流通渠道主要有如下特点:

(1)直接流通渠道增加

即通过产需双方长期的固定协作关系建立起来的没有中间经营环节,商品从生产企业直接流向消费领域。主要是厂家直销和部分零售自采。

(2)批发环节重组

传统的一、二、三级批发体系已经解体,小批发、批零兼营和各种类型批发市场、中心市场发展较快。

(3)现代新型流通形式出现

该流通形式由各种服务公司、信托公司、贸易中心、配送中心等为生产企业和消费单位开展代购、代销、代储、代运和配送等服务性业务。

3.配送对流通渠道的影响

作为流通领域的一种新形式,配送及配送中心实际上已经构筑了一条更为通畅的渠道。因其天然的诸多优势,逐步受到社会各方的关注。

配送是按用户的订货要求,在配送中心进行分货、配货工作,并将配好之货送交收货人的一种特殊送货形式。从事配送活动的专职流通企业——配送中心,它在全面配货的基础上,完全按用户要求(包括种类、品种搭配、数量、时间、地点等),将货物从配送中心一直送到用户的仓库、营业场所、车间乃至生产线的起点。

可见,配送实质上是一种送货到户式的服务性供应,既是一种“门到门”的服务,又是一种现代化送货方式,是大生产、专业化分工在流通领域的反映。配送完善了输送及整个物流系统,它将支线运输和小搬运统一过来,使输送过程得以优化,提高了末端物流的经济效益;配送使分散库存得以集中,而通过集中库存的规模经济优势,使企业单位存货成本下降,解放出大量储备资金,在加强调控能力的同时,实现企业的低库存或零库存;配送提高了企业生产的供应保证程度,这种保证不只是数量的保证,也是规格、品种等质的方面的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企业的生产需要。因此,配送不仅只是一种服务性供应的工作方式,更是一种重要的流通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