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心理学
44996000000006

第6章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理学在许多人心目中都带有某种神秘莫测之感。的确心理现象具有最独特的性质,是世界上最纷繁复杂和奇特多变的现象,也被誉为“世界上最美丽的花朵”。心理现象具有三大特性:首先是无形。心理现象是方是圆?人们不得而知。其次,心理现象无色无味。既不香,也不臭,完全是最中性无味的一种现象。第三,心理现象时刻变动不居。人们的心理随时受外界刺激和内在影响不断地变化。一个人刚处于兴奋状态,可能一会儿就变得沉思起来,再一会儿又可能显得非常平静。看不见、摸不着、千变万化的心理现象又是人们最熟悉、体验最多的现象,也是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们特别关心并不断加以探讨和解释的现象之一。在今天,心理学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每一个方面,因此,我们想知道,感觉是怎样产生的?知觉又是怎样使我们认识事物的?为什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注意到了一些事物而又忽略掉了另外一些事物?为什么我们记住的事物会经常回忆不出来?为什么某人在思考和解决问题时总是表现非凡?性格和气质类型又怎样影响了你的人际交往?在引诱面前为什么有一些人坚忍不拔,而一些人却抵不住诱惑?你怎样识别高兴与悲伤?又怎样运用这些心理学基本原理来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竞争能力、适应能力?等等。

要回答这些问题,首先就要明确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对该问题的回答意味深长。一方面要完整精确地回答这个问题非常困难,另一方面,我们又不得不面对它。同时,回答这个问题时还涉及我们是否有看问题的系统观和多角度观。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我们可以从历史角度、动态—稳态角度、个性角度和意识性角度来做出不同的回答。

一、历史发展角度

在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上,处于不同历史阶段的学者,由于受到当时社会生产条件和整个社会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限制,对心理学产生了不同的认识。

在古希腊早期,人们认为心理的主题是“灵魂”。人们主要探讨灵魂的本质及运用过程。例如:古希腊米利都学派的创始人泰勒士认为:灵魂、神,大概是指活动的活力或生命,是水造成的,并认为,万物由水生成,消灭后复归于水。赫拉克利特却认为人的身体是土,人的灵魂是纯净的火,是人体中最热烈的部分,灵魂受潮就入睡,全部潮湿就死亡,最干燥的灵魂最有智慧。在古希腊中期,亚里士多德对心理的认识有所发展。他认为灵魂是生活的动力、生命的原理,是身体的形式,灵魂与身体统一而不可分割。灵魂是整体的,不可分割,它以整体性发挥功能。灵魂具有三个等级:植物只有滋长的灵魂,动物既有滋长的灵魂也有感性灵魂,人类既具有滋长灵魂,也有感性灵魂,还有理性灵魂。灵魂具有动求功能和认识功能。心理学的“灵魂”主题一直持续到公元14世纪左右。其余波一直延续到17世纪左右的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在17世纪40年代爆发了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以后,对心理学的认识就由灵魂主题转向了认识论主题,转向了探讨知识经验是怎样产生的问题。

例如,英国的联想主义心理学家们“以经验为基础,以联想为工具,来揭示观念的形成和发展规律”。霍布士坚持知识观念来源于感觉经验,反对笛卡尔的天赋观念。詹姆斯·穆勒把感觉和观念看作心理的元素,认为一切复杂的心理现象都是感觉和观念通过联想形成起来的。拉·美特利是一个彻底的感觉主义者,认为一切知识都来自感觉,没有感觉就没有思想,同时他也反对在感觉问题上的怀疑论和不可知论,指出感觉是完全可靠的。他说:“真正说来,感觉是从来不欺骗我们的,除非是我们对各种关系下的判断太仓促。”

反对知识经验来自感觉的观点形成了理性主义心理学的思想。例如,莱布尼茨认为人具有天赋的理性能力和理性原则,感觉经验不是知识的来源,而只是起到媒介作用。通过它使人觉察出先天固有的理性原则,使心中不清晰的知觉变成清晰的观念。通过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争论,人们对心理学的主题的认识越来越清晰和深化。

在科学心理学诞生时期,心理学的研究主题集中在意识上。美国心理始祖詹姆士认为“心理学是关于心理生活现象及其条件的科学”。后来进一步认为“心理学是对意识状态的描述和解释”。意识状态是指感觉、愿望、情绪、认识、推理、决心、意志以及诸如此类的事件,它们必须在可能的范围内进行解释,要解释它们的原因、条件和直接后果。因此,詹姆士提出了著名的意识流学说。他反对冯特把心理现象分析为感觉和情感等元素的观点。认为意识不是一些割裂的片断,而是一种整体的经验,一种川流不息的状态,也叫意识流、思想流或主观生活流。并且这些意识流具有私人性、常变性、连续不断性、自身以外的对象性、选择性等特点。詹姆士关于意识选择性的这些说法,随着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兴起,重新受到了人们的重视。

心理学的创始人冯特认为心理学是研究直接经验即意识的科学。

随着行为主义的兴起,心理学的研究主题又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研究意识转而研究行为。华生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行为。古斯里认为条件作用是人类一切行为的基础,而刺激与反应的接近则是条件作用发生的普遍原则。因此心理学就是研究刺激与反应的联结。托尔曼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整体行为,而且这种整体行为具有目的性和认知性。整体行为并不是各部分之和,它有自己的描述性和规定性。整体行为有它自身的特征。整体行为总是坚持指向一定的目标——对象。整体行为为实现指向目标——对象,总是选择一定的途径和方式。整体行为在指向特定的目标——对象时,总是选择那些较短的路径或较容易的手段,即所谓最小努力的原则。

斯金纳认为心理学应当是一门直接描述行为的科学,要研究行为,只需观察和研究行为本身,假设根本就是多余的。要使心理学成为一门描述行为的科学,就需要使用客观的方法,找到决定某一行为的特定因素,以此来分析行为,并把决定行为的先行影响与后继的行为之间的关系及其性质确定下来。建立起了行为的实验分析体系,提出了与经典的条件反射不同的操作性条件原理来解释人类的行为。

1908年在奥地利西部的萨尔茨堡召开了一次在心理学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大会即第一次国际精神分析大会,会议决定出版关于精神分析的年鉴,同一年弗洛伊德组织的“心理学星期三讨论会”改为“维也纳精神分析学会”。由此,心理学研究的另一个主题“无意识”诞生了。这一年也标志着精神分析学派的形成。弗洛伊德认为,精神分析的对象是无意识现象和内容。弗洛伊德曾断言:精神过程本身都是无意识的,有意识的精神过程不过是一些孤立的动作和整个精神生活的局部。弗洛伊德认为,无意识的精神活动远比有意识的精神活动重要得多。

荣格认为应该把情结和集体潜意识作为心理学研究的重点。荣格认为情结是一些相互联系的潜意识内容的群集,人人都有情结,只是在内容、数量、强度和来源等方面各不相同。情结的主要来源是:童年期的心理创伤,与本性不和谐的道德冲突等等。情结具有自主性,并有强烈的情绪和情感色彩,也有自己的内驱力,对人的思想和行为有很大的影响,足以影响意识活动。情结是“梦和症状的缔造者”,是“通往潜意识的捷径”。情结属于个体潜意识的范畴,它可以把个体潜意识及其被压抑的内容与集体潜意识及其原型联结起来。而集体潜意识是指在漫长的历史演化过程中世代积累的人类祖先的经验,是人类必须对某些事件做出特定反应的先天遗传倾向。它在每一世纪只增加极少的变异,是个体始终意识不到的心理内容。集体潜意识的主要内容是原型,是一种本原的模型,其他各种存在都根据这种原型而形成,它深深地埋藏在心灵之中。当原型不能在意识中表现时,就会在梦、幻想、幻觉和神经症中以原型和象征的形式表现出来。主要的原型是人格面具、阿妮玛和阿妮姆斯、阴影和自性。

阿德勒认为个体是一个与社会、与他人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一个有自己独特的目的、寻求人生意义、追求未来理想的和谐整体。阿德勒反对把性本能视为人类行为的根本动力。他把社会的价值观念、人的社会性视为行为的动力,并认为在自卑感及其补偿、侵犯驱力和男性反抗、追求优越等方面表现出人类行为的动力特征。为了克服自卑感,儿童用先天的“侵犯驱力”来寻求补偿,使自己的人格在文化与顺应中得到发展。自卑感是推动每个人去获取成就的主要推动力。一个人感到自卑,才会千方百计地去寻求补偿,否则他就会得心理疾病,甚至失去生活的勇气。心理治疗和儿童教育的目的是给人提出目标定向,这种目标就是追求优越。因此,羡慕别人、胜过或超过别人、征服别人等都是这种追求优越的人格体现。追求优越的结果有双重性,一方面它可以激励人去追求更大的成就,使人的心理得到积极的成长;另一方面也会由于追求个人优越而忽视社会和他人的需要,从而产生“自尊情结”,使人变得缺乏社会兴趣,妄自尊大。由于个体所处的环境条件千差万别,因此,每个人追求优越的目标不同,这就形成了个人追求优越目标的不同生活风格。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兴起与发展,认知在心理学中更受重视。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心理学是意识的科学、心的科学、行为的科学。心理学既研究客观经验也研究主观经验,所以不仅需要客观研究和量的测定,还应进行质的分析与推测。行为也是格式塔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格式塔心理学家把行为作为研究的中心点,因为“从行为出发比较容易找到意识和心灵的地位”。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使行为环境与意识有同等的意义,必须加上一类知识,包括我的意欲、志向、成功失败、欢喜忧愁、爱恶以及我之所以这样做而不那样做的缘故。

皮亚杰从儿童心理学角度,根据心理发生学的分析,提出了自己的心理学的研究主题。皮亚杰认为认识既不来自客体,也不来自具有自我意识的主体,认识是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产物。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依赖动作或者活动来实现,认识来源于动作。动作既是感知的源泉又是思维的基础。主体要认识客体就必须对客体施加动作从而改变客体。主客体的关系是一种双向关系:客体作用于主体的同时,主体也作用于客体。通过这种相互作用,主体实现了对客体的适应。在“同化于己”和“顺应于物”的作用中,通过“动作内化”和“图式外化”的两极转化的双向建构的综合决定了心理水平发展的高低。

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主要是研究高级层次的思维策略与初级信息加工的关系,把人的认知过程和计算机进行功能比较,用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语言来模拟人的思维策略和初级信息加工过程,这是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研究的出发点,也是其最显著的特色。

20世纪60年代诞生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把人的本性,人的潜能、价值、需要和自我实现,寻找人的存在感,发现学习的自由等作为研究主题。例如:

马斯洛强调要以健康的人或自我实现的人作为研究的对象。

罗杰斯认为人的行为是理性的,伴随着美妙的和有条理的复杂性,向着他的机体奋力达到的目标前进。他趋向于把人类本性解释为生长和发展,并把发展过程理解为生物和非生物两个方面。他认为,“形成中的定向趋势”,使得生物体朝着越来越复杂、相互关联和顺序的方向发展。这种发展趋势可能会受到不利环境的抑制,但只要生存着,它就不会毁灭。同时,罗杰斯也认为低级需要获得基本满足后高级需要才会促使生物体向着更远的目标自我实现发展。

罗洛·梅把个人的存在视为其全部哲学的基础,他把主客体关系的分析作为理解人的存在的必要条件。人既是主观的,也是客观的。因此,在对人的研究中,应该首先关注我们自己的主观经验,然后以尽可能客观的方式来研究人。罗洛·梅认为人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这是因为人类的存在是多样性的,其中既有物质性的一面,也有精神性的一面;既有理性和意识的东西,也有非理性和无意识的东西;既有外部自然和环境的影响,也有内部心理活动的作用。因此,研究人必须在承认人的基本存在的基础上进行。

从历史发展角度来理解心理学研究对象,可以看出,随着心理学的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越来越全面、深入。

二、动态—稳态角度

当代心理学的一种流行观点是把个人的心理现象看成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并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可以从动态与稳态的角度来认识。从动态—稳态的维度看,可以把人的心理现象区分为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

(一)心理过程

心理过程是最动态的,主要指心理操作的加工程序,包括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

1.认知过程

认知过程是指个体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和言语等。通过眼、耳、鼻、舌和皮肤等五官,我们感知到周围的事物,记忆保存感知过的经验。思维对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加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多数的认知活动通过言语活动表现出来。

2.情绪过程

情绪过程是指个体对待他所认知的事物、所做的事情以及他人和自己的态度体验。个体在认知周围世界的时候会产生愉快或不愉快以及喜、怒、哀、惧等情绪和情感。一般认为情绪和情感的分化从乳儿期开始,大致的分化到两岁左右完成。刚刚出生的乳儿情绪和情感基本上是未分化的。布瑞吉斯认为,初生儿只有“一般性激动”;林传鼎教授认为,初生儿有“愉快”和“不愉快”之分;华生认为初生儿有惧、怒、爱三大原始情绪。但不论哪种主张都认为孩子情绪和情感的分化极差,大约要到两岁左右才能逐渐分化出成人所有的各种基本的情绪和情感反应。但这些情绪和情感反应的起因和表现特征却随孩子年龄和经验的增长而不同。

3.意志过程

意志过程是指趋向目标追求时的意识活动,也指人有意识克服内心障碍与外部困难而坚持实现目标的过程,还指人为了实现预定目的,自觉地组织、调节自己的行为并克服困难联系的心理过程。人不仅能认识世界,对事物产生某种情绪体验,而且能以自己的意志来选择环境、建构环境。

人在达到一定的目的过程中,遇到不同难度、不同性质困难,因而表现出不同水平的意志活动。意志是意识的能动作用,只有人才有意志活动,人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预先确定一定的目标,有计划地组织自己的行动来达到这一目的,这就充分表现了人的意志活动。因此,要注意把意志与意识区别开,可以说,所有的意志活动都需要意识的参与,但并非所有的意识活动都需要意志活动的参与。

在心理过程中,认知过程、情绪过程与意志活动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它们紧密联系,相互作用。首先,个体的情绪和意志受认知活动的影响,谚语就有“知之深,爱之切”。意志的产生以认识过程为前提,“知识就是力量”则说明认知对意志行动的重要影响。其次,个体的情绪和意志也影响着认知活动,愉快的情绪、饱满的精神能提高认知活动的效率。马斯洛就认为,当人产生高峰体验时,认知会变得超越起来。人在认识中遇到困难,意志可以帮助我们克服并促进认识。相反,消极、萎靡不振、畏难苟安就会阻碍认知活动。最后,情绪与意志也是密切联系、相互作用的。情绪既可以强化意志力,也可摧垮意志力。意志则可以控制、调节自己的情绪,使其服从于理智,以利于认识活动。

(二)心理状态

心理状态是指心理活动在一段时间里会出现相对稳定的持续状态。例如,在思维活动时可能会出现顿悟状态或刻板状态;在情绪活动时可能会产生某种情调和激情状态;在意志活动时可能会产生优柔寡断或果断的状态,等等。心理状态是心理过程的相对稳定状态,其持续时间可以是几个小时、几天或几个星期。它既不像心理过程那样变化不定,也不同于心理特征那样持久、稳定。

(三)心理特征

心理特征是指心理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特点,心理特征具有极强的稳定性。例如,有的人的思维经常是敏锐、精确的,有的人的思维经常是粗略的;有的人短时记忆力强,有的人短时记忆力差;有的人情绪稳定,有的人情绪易波动;有的人做事经常是果断的,有的人做事经常是迟疑不决的等等。

在人的心理生活中,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是密切联系着的。

首先,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是在心理过程进行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如果没有对自己和周围世界的认知,情绪和意志行动、个体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便无由形成,也无法表现出来。

其次,心理过程的进行受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的影响和制约。心理过程的进行总是带有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的印迹。

第三,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也是密切联系的。心理特征是个人经常的、稳定的特征,心理状态是相对可变的、流动的。心理状态是一种介于心理过程与心理特征之间的相对稳定状态。心理状态持续时间变长,有可能转化为心理特征。心理特征会明显影响心理状态。例如:外向、反抗的人受到挫折时多半会产生发怒等心理状态。

三、个性的角度

个性是指一个人在其生活、实践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带有一定倾向性的个体心理特征的总和,指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独特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特征。人是社会的人,在社会中承担一定的权利、角色和义务,从而实现自身的潜能。个性贯穿着人的一生,影响着人的一生。正是人的个性倾向性中所包含的需要、动机和理想、信念、世界观,指引着人生的方向、人生的目标和人生的道路;正是人的个性特征中所包含的气质、性格、兴趣和能力,影响和决定着人生的风貌、人生的事业和人生的命运。从个性的角度来看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则可以将其看成包括了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部分。

(一)个性倾向性

个性倾向性是指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它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人对认识活动的对象的趋向和选择。个性倾向性是以人的需要为基础、以价值观为指导的动力系统。个性倾向性是人活动的动力来源。

个性倾向性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它较少受生理、遗传等先天因素的影响,主要是在后天的培养和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个性倾向性中的各个成分并非孤立存在的,而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和互相制约的。其中,需要又是个性倾向性乃至整个个性积极性的源泉,只有在需要的推动下,个性才能形成和发展。动机、兴趣和信念等都是需要的表现形式。而价值观属于最高指导地位,它指引和制约着人的思想倾向和整个心理面貌,它是人的言行的总动力和总动机。

(二)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心理特征主要指个体身上经常的、稳定的心理特征,主要包括气质、性格和能力。个性心理特征首先表现出极其稳定的特点,例如,气质的变化是缓慢的,因此是相对稳定的。其次,个性心理特征是多层次、多侧面的,是由各种复杂的心理特征的独特结合构成的整体。这些层次包括,第一,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的潜在可能性的心理特征,即能力;第二是气质,主要是指在心理活动中所表现出的动力特征,如心理活动的内、外向性;第三是性格,主要指完成活动任务习惯化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特征。性格是个性的外显表现,是显露的气质的外形,是在社会实践中对外界现实的基本态度和习惯的行为方式。例如:性格节俭,吝啬,自由散漫,为人残忍……个性心理特征的成分不是孤立地存在的,是错综复杂、相互联系、有机结合的一个整体,并对人们的行为进行调节和控制。

四、意识角度

从觉知性的角度来看,可以把个体的心理现象区分为意识和无意识。

(一)意识

意识是指我们现时觉知到的心理现象。在意识状态下,我们能够觉知到外界环境,如感知到各种形状、动作、山峦、江河、人群等等,能够觉知到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还能觉知到“自我”与“非我”的相互关系。意识使人能够认识事物、评价事物、评价自身,并实现对环境和自身的能动的改造。

(二)无意识

无意识是指潜伏在意识之下难以被觉知的心理现象。例如我们能意识到梦的内容,但意识不到梦的产生和进程。我们的自动化了的活动,在通常的情况下是觉知不到其中的结构的。无法回忆起的记忆或无法理解的情绪通常也属于无意识的范围。偶尔,无意识中的一些东西也会闯入意识之中,诸如失言或说溜了嘴、笔误,会把个体无意识的欲望泄露出来。总之,无意识也是人的心理活动。

在人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意识活动和无意识活动是紧密联系着的,它们都属于人的心理现象。

在从不同角度分析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的基础上,可以把心理学定义为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及其规律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