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心理学
44996000000014

第14章 知觉

一、知觉的概念

(一)知觉定义

知觉既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在脑中的反映,也是人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过程。人们通过感官得到外部世界的信息,这些信息经过头脑的综合与解释等加工,产生了对事物整体的认识,就是知觉。知觉以感觉作基础,但它不是个别感觉信息的简单总和。知觉是按一定方式来整合个别的感觉信息,形成一定的结构,并根据个体的经验来解释由感觉提供的信息。它比个别感觉的简单相加要复杂得多。例如,当我们行走在美丽的校园中,不仅看到各种形状,听到许多声音,闻到各种气味,而且认识到这是美丽的校园,在我们头脑中产生了花园、树林、鲜花的整体形象。这就是知觉。

首先,知觉是人对感觉信息的组织过程,我们的头脑总是不断地对感觉信息加以组织的,知觉很重要的特点就是把感觉到的个别信息整合、组织起来,形成稳定、清晰的完整映像。例如,视觉刺激是一个复杂的序列,被我们知觉为金黄色、天蓝色,或斑斓的色彩,组织成有意义的色彩。

其次,知觉的组织功能依靠过去经验。过去经验使我们得出不同的知觉结果。例如对手写体“13”有英语字母经验的人很可能知觉为字母“B”。

最后,知觉是人对感觉信息的解释过程。我们总是力图把知觉结果归为某一类或者说出它的名称或赋予它某种意义。例如,对图形“△”,我们力图把它知觉为三角形。

(二)知觉与感觉的关系

感觉与知觉存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

首先,知觉和感觉一样,都是刺激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而产生的,都是我们对现实的感性反映形式。离开了刺激物对感觉器官的直接作用,既不能产生感觉,也不能产生知觉。

其次,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依赖于感官,是对感觉的深入。知觉的产生以头脑中的感觉信息为前提,并且同感觉同时进行。

第三,知觉与感觉也存在一些明显的差异。例如,感觉是对刺激个别属性的反映,而知觉则是对刺激物的整体反映。要形成知觉,还必须依赖于个体已有的知识经验。如,当我们在商场中时,听到各种声音,闻到各种气味,见到各种颜色,这就是属于感觉层次,然后我们一想,这些要素组合成一个整体就可能产生这是一个商场,这就是形成整体的知觉。但知觉却不是各种感觉的简单总和。因为在知觉中除了包含感觉之外,还包含记忆、思维和言语活动等等。知觉属于高于感觉的感性认识阶段。

(三)知觉的信息加工原理

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物,大脑的识别过程要经历三个阶段即分析、比较和决策。

把信息从感觉存储中抽取出来,把它分解为各个组成部分是识别过程的第一阶段即分析。例如,将刺激“H”分解为“|、——、|”三个组成部分。将抽取出来的信息与头脑中储存的记忆编码相匹配是第二阶段即比较。经过比较后,就进入第三阶段,需要对到底哪一个编码能给出最佳的匹配做出判定。例如,确定出识别系统的输出,如认识了刺激“H”是英文字母表中的第8个字母等等。

头脑中的记忆编码在识别客体时特别有用。大脑识别客体时,方式非常灵活。感知的客体是多种特征按照一定的连接方式形成的整体,通常在识别时倾向于把客体分解为若干较小的特征,个别抽取这些特征。因此,当感受器接受一个输入信息后,神经系统就进行特征分析,找出输入信息的特征,然后把与储存在头脑中的各种特征进行比较匹配。如果匹配适合,那么,这个刺激也就被识别了。由于头脑中客体的内部表征是特征的集合,因此至少要考虑特征内容、关键特征以及特征的整合方式。

知觉的形成主要是系列加工和平行加工的结果。感觉信息在头脑中一级一级地加工就是系列加工。在系列加工中,每一级的加工都有重点,突出感觉信息的某一特征。同一种感觉信息进入多个皮质代表区进行不同性质的加工就是平行加工。例如,视觉信息进入六个皮质代表区进行分析就是一种典型的平行加工。

二、知觉特性

(一)知觉的选择性

知觉的选择性是指面对纷繁复杂的各种感觉信息,从背景中把少数事物区分出来,从而对它们作出清晰的反映。我们在进行知觉时,尽管接受很多信息,但是我们总是把一些知觉为对象,一些知觉为背景。例如,当我们注视教师板书时,黑板上的文字被我们清晰地知觉到,而黑板附近的墙壁、挂图等好像退到它的后面成为模糊的背景。知觉的选择性依存于下列两个条件:一是对象与背景之间的差别。对象与背景之间的差别越大,对象从背景中选择出来就越容易;反之,则越困难。二是注意的选择作用。当注意指向某个事物时,该事物便成为知觉的对象,而其他事物便成为知觉的背景。当注意从一个对象转向另一个对象时,原来的知觉对象就成为背景,知觉对象便发生了新的变化,可以知觉为黑色背景上的白色花瓶,又可以知觉为白色背景上的两个侧面人像。又可以知觉为翘鼻子的少妇,又可以知觉为一位老太婆。因此,支配注意选择性的规律,也是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分出的一条规律。

(二)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的整体性指人将知觉对象中的许多个别孤立的部分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知觉的对象有不同的属性,由不同的部分组成,但我们并不把它感知为个别孤立的部分,而总是把它知觉为一个有组织的整体。知觉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形成和组织起来的;知觉不是知觉对象各部分简单的相加,而是各部分有机组成的。知觉的整体性体现了超越各部分刺激的简单相加之和而产生的一种整体的知觉经验。在刺激不完备的情形下,知觉仍可保持完备性。知觉的整体性对于由各种刺激所引起的感觉来说,起一个组织作用。

(三)知觉的理解性

人都是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来理解事物的。人在知觉某一事物时,通常要在内心说出它的名称,用词来概括它,用词来标志它,使它具有一定的意义。如我们经常会看着天上的云,想要说出它像什么,如果别人说像一只狗,这时,我们会很自然地赞同这一说法,把它知觉为像一只狗。人对于知觉的对象总是以自己的过去经验予以解释。知觉的这一特性称为知觉的理解性。在言语知觉中,知觉的理解性是很明显的。

知觉过程是无休止地在我们真正知觉到的与我们想要知觉到的差异之间作修正的过程。知觉的理解性有利于我们从背景中区分出知觉对象,有助于我们形成整体知觉,从而扩大了知觉的范围,使知觉更加迅速。

(四)知觉的恒常性

知觉的恒常性指知觉对象的物理性质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时,知觉形象并不发生相应的变化,而是保持不变。例如,同一人,从不同的距离、角度和明暗条件下去看他,虽然视网膜上的人像各不相同,但仍将其知觉为同一个人。知觉恒常性也非常普遍,而视知觉的恒常性最具有代表性,视知觉的恒常性主要包括大小、形状、明度和颜色恒常等。

1.大小恒常性

大小恒常性在日常生活很常见,但是我们几乎没有意识到,而是认为它很自然地发生。大小恒常性指在适当的观看距离变化范围内,仍然把一个事物知觉为大小不变的事物。对人的观察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当我们处于2米、6米、18米的距离观看同一个人时,在视网膜上的人像大小随距离增加而变小,但是我们对此人大小的知觉却不变。

2.形状恒常性

形状恒常性指观察物体的角度发生变化时,我们仍然把这个物体感知为一个特定的形状。观看乒乓球拍时,有不同的视角,乒乓球拍的平面与视线垂直时,视网膜上的视像形状才与实际形状较为一致。但几乎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我们感知的乒乓球拍形状都不会发生变化。

3.明度恒常性

物体的亮度随阳光照射以及处于不同的光线位置,它的物理亮度随时变化。但是在心理上,我们仍然知觉为亮度不变,这是明度恒常性现象。明度恒常性现象在日常生活中也很普遍。例如,一个穿蓝衣服的人从建筑物中走到广场时,其物理亮度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我们仍然知觉为蓝色。

4.颜色恒常性

颜色恒常性指在一定程度的变化范围内,物体照明的颜色改变了,但是我们仍感知为特定的颜色。例如,在蓝色背景下和在白色背景下,同一种红衣服的红色已经发生了变化,但是我们仍然知觉为红色。

知觉恒常性在各个领域非常普遍,例如听声音时,尽管方向发生变化,但是我们仍然知觉为同一声音,这是方位知觉恒常性的表现。同时,知觉的恒常性对人的心理发展、适应机能非常重要。设想假如不存在知觉恒常性,你最熟悉的朋友,在距离你5米、10米、20米时,你要花大量的心理资源来重新认识他,那生活将是多么的累啊!正是有了知觉恒常性才使我们能够很好地适应这个瞬息万变、纷繁复杂的世界。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明确,知觉的恒常性仅在一定范围内起作用,假如我们无论在何种情况下,知觉都不发生变化,那么我们也不可能认识到丰富多彩的世界。

三、知觉规律

知觉与感觉一样,同样存在诸多规律。这些规律为我们更好地感知世界,提供了很好的支持。在知觉规律的研究中,格式塔心理学家贡献突出,他们系统地研究并总结出了关于知觉组织的规律。

(一)知觉组织的规律

1.接近因素规律

接近因素规律认为距离上相近的物体容易被知觉组织在一起。在听觉上,时间上接近的声音容易形成一个整体。接近因素规律体现了在感知时时间和空间上的接近性质。

2.相似因素规律

相似因素规律认为凡强度、大小、颜色、形状等相似的物体容易组织在一起。例如“万绿丛中一点红”就说明一点红色在一片绿色中,显得特别突出,因为这一点红色与其他的很不相似,而其他的绿色则很相似,容易知觉为一片。

3.完整倾向因素规律

完整倾向因素规律认为知觉印象随着环境情况而出现可能有的最完善的形式,使我们尽可能地把图形看作是一个“完好”图形的趋向,即把不完全的图形视为完全的图形,无意义的图形看作有意义的图形,一个“完好”的图形是匀称、简单而稳定的。闭合仅是完整倾向的特例。我们的知觉对不完满的图形或残缺的图形,有一种使其完满的倾向,即填补缺口的倾向。我们在知觉时,倾向于把它组合成一个封闭的完形。三个圆圈都有缺口,但都被看成圆。

4.好图形因素规律

好图形因素规律认为知觉客体时,我们倾向于从良好的角度来认知。良好的标准通常体现在简明性、单纯性、规则性、对称性等方面。我们容易从图形是一个长方形中放置了两个大小不同的四边形的角度去认识它,而不容易看成一个方框内有八条线。其原因是前者看起来更规则,因而更良好。

5.好的连续因素规律

好的连续因素规律指人们在感知事物时,倾向于把图形看成一个连续平滑的整体。我们容易把此图形看成是曲线AB、C D等两条曲线构成的,而不是看成BC和AD两部分构成。究其原因,是AB比AD更具有连续平滑性,同理,其他线条也是如此。

6.共同命运因素规律

共同命运因素规律考察的是运动方向。共同命运因素规律认为具有相同运动或者变化方向的物体倾向于看成一个整体。尤其整体有部分向共同的方向移动,则共同移动的部分通常感知为一个整体,而未动的部分感知为另一个整体。

7.定势因素规律

定势因素规律认为定势是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由于定势的作用,先前知觉的组织形式会对随后的知觉产生相同的影响。从左向右看ABC三行的圆点后,再接着看D行,很容易把D行也看成是成对的,实际上,D行圆点并不是两两接近的。

8.经验因素规律

知觉总是带上先前经验的烙印,经验因素规律认为过去经验是知觉整体化的重要因素,知觉的组织性与人的知觉的以往历史有直接的联系,人总是习惯于以过去的经验来认识新的事物。(Wer theimer,1923),学习过英语的人容易把它看成“W”和“M”。这都体现了以往经验对知觉的影响。

(二)视空间知觉规律

从生理上讲,我们的视网膜是二维的,也没有专门的距离感受器,但是我们却产生了空间知觉,同时,单眼的人也会产生空间知觉,可见人们的视空间知觉也存在一些规律。这些规律主要体现在依赖生理线索、单眼线索和双眼线索来产生视空间知觉上。

1.生理线索

生理线索主要是指视空间知觉受到人眼生理结构的影响。如:人眼水晶体曲率可以自动调节,它由睫状肌进行调节。一方面,睫状肌在调节时产生的动觉,给大脑提供了物体远近的信息:看近物时,水晶体较凸起;看远物时,水晶体比较扁平,但这种调节一般只在10米内有效。另一方面,人的双眼具有协调作用,这种协调更有助于空间知觉的产生。

2.单眼线索

单眼线索指当人只用一只眼睛时也能感受到方位的深度,这主要是经验的作用。依赖于刺激物本身的特点,视空间知觉的单眼线索很多,主要有对象的相对大小、遮挡、结构级差、空气透视、明亮和阴影、线条透视、运动视差等几种。

(1)对象的相对大小

距离知觉的线索之一体现在对象的相对大小方面。小气球好像离我们远些,大气球好像离我们近些。

(2)遮挡

通过物体之间遮挡关系的判断,能使我们获得物体之间的空间关系。因此,物体的遮挡是距离知觉的一个线索。一般而言,如果一个物体遮挡住了另一个物体,那么,遮挡物看起来近些,被遮挡物则觉得远些。假如,没有物体遮挡,那么判断远处物体的距离关系就比较困难。

(3)结构级差

很多同样或类似的物体,集成一大片平面景观时,物体的疏密程度所产生递增和递减或者影像大小的递增和递减都会成为视空间知觉的线索,利用这样的线索进行空间知觉就是结构级差。当你站在一片田野上向远处观察,你就会看到愈远的菜花越小越密,越近的菜花越大越稀疏。在任何表面上,随着距离的增加,都会产生远处密集和近处稀疏的结构密度级差,这种结构级差是距离知觉的一个线索。

(4)空气透视

空气对我们的视空间知觉会产生重要影响。由于空气的蓝灰色彩的作用,使物体越远,能看到的细节变少,边缘不清楚,颜色变淡,苍白,灰蒙蒙、蓝莹莹。产生了细节、形状和色彩的衰变现象,这就是空气透视。空气透视与空气本身的质量也存在很大关系,一般而言,空气透明度越大,看到物体就觉得越近,空气透明度越小,看到的物体就觉得越远。桥越往海中延伸就越蓝,细节越不清楚,边缘也越模糊。

(5)明亮和阴影

光和阴影是我们视空间知觉的重要线索。特别对我们感知体积、强度、质感和形状方面产生显著的影响。暗淡和阴影部分更远,明亮和高光部分更近。这样的知觉线索在美术作品中体现得最充分,这样可以加强我们的远近和立体感效应。杯子的右侧部分阴影浓密,光线暗淡,这说明右侧离知觉者较远。

(6)线条透视

线条透视是指根据物体在视网膜上的几何光学投影原则来表现物体的距离。视角大小的变化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简而言之,同样大小物体,视角比例大,视像也大,则更近;视角比例小,视像也小,则远。在高速公路上你可以看到,近处的两条绿化带距离宽些,远处的窄些,更远处则汇合成一点。这便是线条透视的视觉效应。铁路上的铁轨也存在明显的线条透视效应。

(7)运动视差

运动视差指观察者处于运动状态时,运动速度快且与观察者运动方向相反的物体,被知觉为距离观察者更近;运动速度慢且与观察者运动方向相一致的物体,被知觉为距离观察者更远。这是因为,在运动中观察物体时,头的运动会导致物体与视野的关系的变化。坐在高速公路上奔驰的汽车上,运动视差非常明显,此时,观看窗外景物,近处的栅栏向后飞驰而过,较远的一些树木、人群向后缓慢移动,远处的高山则向着我们相同的运动方向移动。

这些距离知觉线索,并非单一地对我们的视觉起作用,更多的时候,多个线索综合起作用,使我们对视空间的知觉判断更丰富、更准确。

3.双眼线索

人的两眼并非紧密地挨在一起,人的两眼之间大约有6~7厘米的距离,因此,两眼见到的物体就有差异,这些差异信息在大脑皮层的整合下,就给我们提供知觉线索。除此之外,两眼看事物时,两条视轴要辐合在一起,这就给大脑提供了另外一些信息,这些信息也成为知觉的重要线索。因此,双眼线索主要指双眼的辐合作用和双眼视差的作用。

(1)双眼的辐合作用

双眼辐合主要指两眼视线向注视对象的合拢。看近物时双眼视线向正中聚合对准物体,看远物时,两眼视线趋于平行,眼睛肌肉在控制视线辐合时,产生的动觉,给大脑提供了物体远近的线索。不过辐合作用所提供的距离线索作用有限,一般在几十米的范围内。

(2)双眼视差

人的两只眼睛相距约6~7厘米。因此,你立一支铅笔在你眼前30厘米时,当闭上左眼,单睁开右眼时,就发现铅笔偏右,反之则偏左,这也说明当用两只眼睛同时看物体时,两个视线落在两个视网膜的部位上便不完全相同,也不完全重合。这种双眼视差是空间知觉的主要线索。

(三)听空间知觉规律

听空间知觉是我们获得外界信息的又一重要方式。通过听知觉,我们不仅接受声音,而且还获得声音的方向和声源远近。那么听觉又是通过哪些线索来获得听空间知觉呢?与视知觉类似,听觉线索主要包括单耳和双耳线索。

1.单耳线索

一只耳朵丧失了感受声音的能力,单耳还是能获得有关声音的一些线索。不过显然,单耳在判断声音的各种属性上能力有所减弱。例如,单耳能有效地判断声源的距离,但却不能有效地判断声源的方位。单耳在判断声源的远近时,仍然以声音的强弱来决定:强觉得近,弱觉得远。一只耳朵,要更准确地判断声音的方位时,需借助头部和身体转动的线索。

2.双耳线索

听觉方向定位要靠大脑两个半球的协同工作,对声源远近和方向定位,靠双耳的协同工作才能获得准确的判断。空间知觉的双耳线索主要包括时间差、强度差、位相差等三种。

(1)时间差

如果声音从一侧传来,那么声源到达两耳的距离就存在差异,如声源在左侧,那么到达左耳的距离近于右耳,如果声源在右侧,则到达右耳的距离近于左耳。正是这个距离差异导致了两耳感受声音刺激存在着时间差异,这成了判断声源方向的主要线索。

(2)强度差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会随着传播距离的远近而衰减。一般而言,传播的距离越远,强度就越弱。这也是双耳进行听觉判断的主要线索。耳朵与声源同侧获得的声音较强,耳朵与声源异侧,由于声波受头颅阻挡,加上距离增加,得到的声音较弱。这样,声源的位置就被定位了。

(3)位相差

位相差主要指同一频率声波的波形的不同部位作用于两耳,内耳鼓膜所受声波的压力就产生了差别,通过此位相差,来判定声音的方位。两耳听到声音的强度差与声音的频率高低有关。波长较长的低频声音,空气中干扰因素以及头颅的阻挡作用小,两耳听到的强度差也较小,虽然这种差别很小,但它是低频声源定位的主要线索。两耳感受刺激的强度差是高频声音方向定位的主要线索。高于3000赫的声音,两耳强度差较大,易于定位。声源偏离正中方向3度时,刺激两耳的时间差为0.03毫秒,人就能感觉到声音偏向一侧。时间差越大,感到声音偏向侧面的角度越大。处于两耳轴线垂直平分面上的声音,到达两耳的强度差和时间差相等,难于分辨其方向,此时一般通过转动头部来形成时间和强度差来确定声源位置。

(四)时间知觉的规律

时间知觉的规律很多,这里仅介绍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具有代表性的两种规律,即Tau效应和Kappa效应。

1.Tau效应

Tau效应指时间知觉对空间知觉的影响。时间知觉和空间事件是可以互相影响的。赫尔森和金(Helson&Kins,1931)最早发现Tau效应。例如,有A、B、C三个彩色的小灯。让它们排成等边三角形,当点亮A灯和B灯之间的时间间隔大于点亮A灯和C灯的时间间隔时,人们觉得AB两灯之间的距离似乎要大于AC两灯之间的距离。这个效应可以用来装点城市的夜景。

2.Kappa效应

Kappa效应指空间事件对时间知觉的影响。例如,将A、B、C三个灯泡排成一行,使A、B之间的距离大于B、C之间的距离。由于A、B之间的空间距离大于B、C之间的空间距离,尽管开亮A灯泡和B灯泡之间的时间间隔等于开亮B灯泡和C灯泡之间的时间间隔,但是人们会觉得A灯泡和B灯泡之间亮的时间间隔要长些,B灯泡和C灯泡之间的时间间隔要短一些。表现出空间知觉对时间知觉的影响。Kappa效应也在城市的霓虹灯装饰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为美化城市生活发挥了直接的作用。

(五)运动知觉的规律

运动知觉是个体对物体空间位移特性的反映。对客观事物的变化速度的知觉,要通过多种感官的协同活动而实现。物体的运动知觉在本质上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下进行的。在进行运动知觉时,经验要依据运动知觉的参考系来感知物体运动的状况,这个参考系就是物体的运动背景。运动知觉对象和背景的相互关系提供了物体运动变化的诸多信息。例如,出现位移时,往往倾向于把知觉对象看作运动的,而背景则被当作固定的;靠在一起的两个物体同时发生位移,较小的物体易被看作是运动的;一个小物体在大背景中运动时,比起大物体在小背景中运动看起来要慢得多;一个物体通过一个平滑不变的背景时看起来显得慢,而通过一个多样化的背景时由于提供了较多的参考点看起来就显得快;明暗各处不尽相同,发生位移时,较暗的物体易被看作在运动;选择的参考系不同,运动知觉也不同,被注视的物体倾向于运动的,不被注视的、模糊不清的部分被当作固定的背景。

运动知觉通常分为真动知觉和似动知觉。真动知觉指物体以一定速度和轨迹作连续位移。似动知觉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人们把客观上静止的物体看成是运动的,或把客观上不连续的位移看成是连续运动等心理现象。在运动知觉中,出现了一些奇特的现象及规律。

1.PHI现象

PHI现象也称为似动现象,主要指原先静止的两条线,在一定条件下知觉为单线移动的现象。A、B两条线,当两次呈现时间间隔为60ms时,引起A线向B线运动知觉效果。格式塔心理学家对似动现象进行了精心研究。他认为似动现象不能用眼球运动来解释,因为似动现象所需间隔时间为60ms,眼球运动所需时间为130ms,在60ms短时间内,不可能产生眼球的运动;似动现象不可能由推理而产生,人们不是因先看到A线先在此处,后在彼处,于是推想A线移动了;似动现象不能用错觉来解释,因为被试虽然知道了实验里面的详细情形,还是看到了似动的现象;似动现象也不是因为人们对A、B两线中间的空隙没加注意引起的。因为,即使让被试集中注意A、B两线的空隙,似动现象不仅不减,反而更显著;似动现象也不是由于后象所致,因为,两线距离较大,眼球又未移动,视网膜上先后接受刺激的部位不近,故由刺激而留下的痕迹也不接近,无法用视觉后象解释似动的原因;似动现象也不是被试注意点由一处转移到另一处所致。因为有时注意点虽不移动,似动现象仍然发生,有时同一区域内几种似动现象同时发生,动的方向又各不相同,这些情况用注意点转移无法解释。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似动现象是一个格式塔,是一种突现的现象,似动现象的关键在于两个刺激在时间上发生了一种动的交互作用。似动现象对丰富我们的生活起了重要作用,弹页动画书、电影、电视就是典型的例子。

2.自主运动

在暗室里,如果出现一个微弱的、静止的光点,注视这个光点几分钟,这时光点会古怪地动荡起来。这种现象就是自主运动。自主运动只有在刺激物孤立的情景中产生。由此,对自主运动产生的原因有多种解释。一种观点认为,自主运动是由于人在看物体时,眼睛不随意地运动着,注视时仍有微弱的颤动,这些运动导致人们觉得亮点在运动。注视这张图你会看到它在运动。另一种观点认为自主运动是视野中缺乏参照物的原因,因为视野里有了参照物,自主运动就会消失。也有人认为,自主运动的产生是眼睛的不随意运动和缺乏参照物两者综合作用的结果。

3.诱导运动

由于运动物体的作用而将不动的物体看成向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的反方向运动的现象就叫做诱导运动。诱导运动更容易在没有更多的参考标志的条件下发生。当船静止停靠在码头时,这是你只看河中流动的水,就会感觉船在向上游运动。两个物体中的一个在运动,人可能把它们中的任何一个看成是运动的。晚上观看月亮的移动,也容易发现诱导运动现象。我们把月亮看成在云彩后面移动,也可以把云彩看成在月亮前面移动,相对于人来说月亮并没有移动,只是运动着的云彩诱导出静物月亮好像在运动,这就是诱导运动的知觉效果。

4.运动后效

运动后效在亚里士多德时代就有了文字记录,也称瀑布效应或视觉运动后效。运动后效主要指当注视一个运动的物体一段时间后,再看一个静止的物体,觉得静止的物体向运动物体相反方向运动。在看流水时也会产生同样的效应,凝视河水流动,然后再看一个固定处,例如看河岸,仿佛它们朝相反的方向流动。用螺旋图案的转动,最容易演示运动后效。螺旋图案转动时,看起来像是朝外膨胀,停下来又好像朝里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