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终的原因是什么呢?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三种:一是诸恶莫作;二是众善奉行;三是自净其心。善终不是可以凭侥幸能够获得的,一定要广修善业才能达到。善终与往世的善业有关,但最主要还在于我们今生的好德与宁静的心灵。“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第一要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第二要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第三要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此三事,名为净业。”好善乐施,又当心境平静。世人奔波一生,心乱如麻,于此应当更加注意。“醉生梦死,恒言也,实至言也。世人大约贫贱富贵二种:贫贱者,因朝忙夕忙,以营衣食;富贵者,亦朝忙夕忙,以享欲乐。受用不同,其忙一也。忙至死而后已,而心未已也,资此心以往,而复生,而复忙,而复死。死生生死,昏昏蒙蒙,如醉如梦,经百千劫,曾无了期。朗然独醒,大丈夫当如是矣。”广修众善,救度众生,而且心境安宁的人,因此而获得大善终的事例非常之多。即使普通世人,若向善修善业,心无牵挂,也会得到延年益寿、安祥而终的福报。这在前面也举出了不少例子,这里不再重复举例。
在生死这一关前,许多人仍是穿不透这一关,因而要受无限的痛苦。在这里,要详细地说说这一点。前面我们已经提及:世事无常,人生也是如此。“正如成熟的果子面临掉落的危险,出生的人始终面临死亡的危险。”我们却不能因此而畏死。“夫死由生来,宜畏于生,吾若不生,何由有死!见其初生,即知终死,宜应论生,不应怖死。”又有言云:“万物皆变迁,生而复又灭。不为生灭恼,才能有安乐。”可笑的是,有人生于世中,不求正道,却惶惶然逃避死亡。从前,有四大梵志,聚在一起商量道:“当死亡来临时,连豪门贵族也难避免。不过,我们从现在开始躲藏起来躲开死亡的阴影吧。众人一起行动,一人跑到高空中来避死;又一人跑进大海中来躲死;又一人跑进须弥山中来逃死;最后一人隐身闹市中来求生。然而,四人最后都命终而亡。死怎么是可以躲得开的?死其实就是因缘的消散。因缘聚时,就是生;因缘散时,就是死。一切都是无常,一切都是空,一切都是无我,一切都是苦。生又何欢,死又何惧。可叹世人看不透因缘聚散,因而摆脱不了苦恼与悲伤。舍卫城中有一个长者,财宝无数,不过却没有儿子,他怕死后家财被官府收没,便皈依三宝,精进修道,祈求得子。夫人怀了孕,果然生了一个儿子。儿子长大了,就早早地娶了一个妻子。新婚夫妇结伴在林中行走,当时林中有一种无忧树的花,纯白鲜艳而花瓣却呈现粉红色,妻子请求丈夫去摘这种花。丈夫就爬上树去采花。树枝很细,马上断折,丈夫坠落下来摔死了。父母听说了这一件事,跑进林中,抱着儿子的头使劲摇晃,然而儿子早已死了。父母非常伤心,哭泣不止。人们见了没有不为之叹息的。这时,佛陀与阿难进城,见到长者的儿子摔死了,就对长者说:“人有生死,物有成败。时至命尽,是躲不掉的啊。因而不要有忧念,不要悲伤。这个儿子是从天上来到你家,而今寿尽就由你家去了天上。他其实不是天的儿子,也不是你的儿子,只不过依着他的因缘而生死罢了,就好像住店的旅客一样,行止皆因缘而定啊。死者不可离,去者不可追。请不要悲哀。”
或许有人对自己的死亡存在一种盲目的不在乎,“死去原知万事空”嘛。可是,他们对亲人朋友的死亡却悲伤不已,看不得亲近之人的命终景象。其实,这是很错误的,因为一不利于死者往生净土,二不利于己身健康。《临终正念诀》云:“凡人临命终时,欲得往生净土者,须先准备,不得怕死贪生。常自思念我现在之身,多有众苦,不净恶业,种种交缠,若得舍此秽身,即得往生净土,受无量快乐,见佛闻法,离苦解脱,乃是称意之事。如脱臭敝之衣,得者珍御之眼。放下身心,莫生贪者。才有病患,便念无常,一心待死。须嘱家人,看病人、往来人,凡来我前,但为我念佛,不得说眼前闲杂之事,家缘长短之事,亦不须软语安慰,祝愿安乐,此皆是虚华无益之语。教记取阿弥陀佛,守令气绝。更或有明解净土之人,频来策励,如此者,千万往生,必无疑虑也。”因而,面临亲友死亡之局面,最好不要惊慌悲伤,要从容镇定,念佛不止。这在佛经里早有开示:逝者已矣,来者可追。勘破无常,珍惜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