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佛教养生秘笈
44995400000006

第6章 养生长寿与慈悲心有关

佛学认为,长寿与“慈悲心”切切相关。

俗话说,“仁者寿”。这话一点也不错。宅心仁厚,宽于待人一定会有好报。长寿的人,一定是对人类和动物充满慈爱的人。今生短命的人,必然是反其道而行之者。

慈悲行善而短命的人,是因为其善业刚种下不久,还没有结果的缘故。行善而遭到恶报,应赶快忏悔过去的恶业,反省自己,绝不可怨天尤人,误解行善没好报。我们需要了解“心地”的原理。当我们耕耘土地,种植花木、瓜果时,为何要除掉先冒出来的杂草呢?这是因为土地里杂草的种子先落种的缘故。

因此,佛教认为,长寿的因缘可简单归纳如下:

长寿的因——仁爱心,慈悲或救护所有的动物,尤怜珍贵的野生动物,放生、宣扬放生戒杀的原理,施舍饮食(请人吃素食或以小米喂鸟)。

长寿的缘——心平气和,不动怒,生活有规律,调节饮食(不暴饮暴食),足够的营养,不过度劳累……

夭折的因——杀害动物,虐待动物……

夭折的缘——时常动怒,暴饮暴食,过度疲倦,结交恶友……

佛典上的确记载有仁者长寿的故事,而且中国民间也流传有仁者长寿的历史故事。现特向读者介绍一二。

佛典《譬喻经》第七卷上记载了一个小沙弥救蚂蚁而延年益寿的故事:

从前有五个人在离城不远的森林里修行,其中一位老师父证得了六神通,他的弟子是一个八岁的沙弥。那老师父因为揣度到小沙弥的寿命只剩下七天了。他心里想:“如果小沙弥在这里死了,他的父母一定认为我照顾不周才发生意外,心中就会怨恨我,而不会理解这是他自己的造化。”

因此,老师父就告诉小沙弥说:“你的双亲很想念你,你可以回去探望父母,过八天以后再来。”小沙弥很高兴地顶礼,辞别了老师父。

小沙弥在回家的半路上,天开始下大雨了。他突然看到雨水快要流进一个蚂蚁窝时,就急忙用土把雨水堵住,使雨水没有淹到蚂蚁窝里去。

小沙弥回家后,一切都很好,没有发生任何变故。到了第八天的清晨,他又回到师父那里。老师父看到小沙弥能够平安回来感到奇怪。他就注意观察原因,才知道小沙弥因为救了蚂蚁而延长寿命了。老师父说:“你做了大功德,你自己不知道吗?”小沙弥说:“我七天都在家里,哪里做什么功德?”老师父又说:“你的寿命本来只能活到昨天,因为你救了那么多蚂蚁,所以寿命可以延长到八十多岁。”

小沙弥听了师父这番话,对“善有善报”的原理更加相信,当然心中也很欢喜。于是他就努力用功修行,从不懈怠。

这是一个经佛典传诵流传很广的著名的佛教故事,对后人有很大的影响。

下面,再举一个历史故事,看看仁者长寿的实例:

刘璟是明朝人,他的父亲是当时一位赫赫有名的“大司寇”。刘璟年幼时体弱多病,他的五个哥哥都先后夭折了。因此,刘大司寇对他这个最小的儿子的安危十分关切,请了许多算命先生来看相,很不幸的是大家都说刘璟很难活过十九岁。

恰巧四川有位叫周士涟的著名相士来到京城,刘大司寇就请周相士到家里来给刘璟算命。周说:“你在十九岁那一年应有一个很难渡过的危厄,不过请你不要绝望,努力忏悔业障,广积阴德,可能扭转恶运。”

十七岁的刘璟听了周相士这一番话,就决心革除众恶,广行善事。而且以《功边格》和《太上感应篇》作为行为的准则,每天逐条检点反省自己。起了一个善念,他就在东边的墙壁上画一个红圈圈;动了一个恶念,则在西边的墙壁上记一个黑圈圈。尤其对杀戒和放生,特别力行,不敢稍怠。这样行了三年,竟然平安地渡过了十九岁的难关。

有一天,他坐船要渡过长江,看到渔翁抓到一只大乌龟。刘璟看到了,产生慈悯之心,就把它买来放生。那只乌龟好像很有灵性,一直跟在刘璟的船后送他,跟了五六里,还依依不舍。当天夜里,刘璟住在旅舍,梦见一位穿黑衣又矮又胖的道人对他说:“公子广行众善,三年从不懈怠。现在你已延寿增禄了。但是你的身体向来薄弱,难免要受寒暑的侵袭。贫道现在有小术相授,依照奉行,可保平安无病。”说完了,马上就教刘璟调息的要领。刘璟醒来,猜到这是神龟报恩。他就依照梦中所学的方法用功,果然健康情况一天比一天进步了。后来他请周士涟相士再来京城,以感谢昔日教诲的恩情。当天晚上,他和周相士同床睡觉,周士涟睡到半夜醒来,觉得刘璟鼻子的呼吸非常微细。第二天早晨起床后,周相士就向刘大司寇道贺:“这几年来,您公子的身骨改变太多了,我昨天跟他一齐睡,知道他已学会了乌龟的呼吸方法,这不但对健康有益,而且能使福寿绵长。这真是了行善的福报啊!”

后来刘璟活到九十岁,子孙都很贤明。

《大智度论》曰:“大慈以喜乐因缘与众生,大悲以离苦因缘与众生。”佛给予众生未来之欢乐,故为“大慈”;它为众生拔除痛苦,故名“大悲”。因此,佛教的道德准则不但体现于对自我修持的要求,而且还贯穿在人与人、人与众生之间的关系上,并希望和帮助他人得到快乐,希望和帮助他人解除痛苦。因此,它以利他为人生观,讲究施与恩惠,救除患难。

佛教以“缘起论”来解释慈悲和人生一切现象,“缘起”即“诸法由因缘而起”,一切事物的产生和消除,都是由相对的互存关系和条件所决定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也互相依存,形成一个社会人际网络。因此佛教要求:“出家人以慈悲为怀。”一个人想成佛,必须以众生为缘,依赖众生的帮助;同样,众生也需要你的帮助。

这种善恶慈悲观的具体实践就是“自我牺牲”,在佛教的“六度”中表现得最为完美。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都成为佛教徒道德责任和奉献精神之戒律,尤其是它的“布施”就是要用自己的智慧和体力去救助受苦受难的人,为了众生应不爱惜自己的财产甚至生命;“忍辱”就是对于一切有损于自己的言行,都要忍气吞声。这种自我牺牲精神在现实生活中确能触发人的善良动机,人的自我牺牲精神,对人际关系的和谐具有指导作用。

不难理解,即使在现代社会里,我们也应当有自我牺牲精神,以平等、博爱之心来待人处世,这不仅有利于良好社会道德风范的形成,而且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与心理健康的发展。

利他、平等、博爱、布施、忍辱这是佛教慈悲观的体现。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若能做到这些,胸襟自然会开阔,于人于己都不失为健康之举。

然而,在我们周围总不乏这样的人:待人处事,总以为自己吃了亏,一心想着要“捞回来”;有的人总认为提工资、分房子、评职称只有自己优先才行,他人不能超越自己;有的人以自己的少许“奉献”去追求名誉、利益……于是,他们心理上产生诸多不平,患得患失,其结果不仅人际关系处理不好,而且内心抑郁、工作消极、精神委靡;有的甚至吵闹、争斗,严重者轻生自杀……这些都是心理健康的大敌。要保持心理健康就应当有开阔的襟怀,乐于奉献,乐于吃苦,乐于忍辱。要知道,金钱、地位、名誉等等,都是身外之物。“奉献就是快乐之本”。更何况,奉献会使人心灵得到升华从而使心理健康得到根本保证。这样的人也就不会患得患失,人生态度也会由消极变为积极。以下便是奉献给大家的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

想一想:“我为别人做了什么?”

以自己的热情投入工作。

为素不相识的人提供必要的帮助。

坦诚地与同事们交谈自己的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