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佛教养生秘笈
44995400000029

第29章 中国佛教的名山与名寺

山山桑枯绿浮空,春日莺啼谷口风。二十里松行欲尽,青山捧出梵王宫。

——王安石

1.中国的四大佛教名山

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是指:山西的五台山、四川的峨眉山、安徽的九华山和浙江的普陀山。明代以来更有“金五台、银普陀、铜峨眉、铁九华”的说法。中国佛教徒一向有寻师求法的传统,自唐代禅宗兴盛以后,这种风气愈加盛行。禅僧们因到处寻师访友,求法悟证,脚行天下,云游四方,所以又有“行脚僧”、“游方僧”、“云水僧”等名称。僧人们参拜的主要地方是或有尊宿大德、或有佛教圣迹,殿堂宏伟、风景秀丽的佛教圣地,后来,主要集中在由北到南、由东到西的四大名山。这四大名山至今仍然是佛教徒参拜的圣地和旅游者的游览胜地。

(1)五台山

五台山为四大名山之冠。位于山西省五台县东北隅,从北岳恒山蜿蜒而来,由五座山峰环抱而成。五台耸立,峰顶平坦,如垒土之台,故称“五台”。五峰之内,称为台内;五峰之外,称为台外。五台山又名清凉山,相传是文殊菩萨显灵说法的道场。自北魏以来,经过长期的扩建,五台山逐渐成为我国最大最多的佛寺建筑群。现在台内有寺院39处,台外有8处。最重要的寺院是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殊像寺和罗喉寺,合称“五大禅处”。寺院中保存了大量的雕塑、碑刻、墓塔、佛经等,都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因为五台山被传为文殊菩萨的说法道场,所以,佛寺中普遍供奉文殊菩萨像。

(2)峨眉山

峨眉山位于四川省峨眉县城西南七公里,因山势逶迤“如螓首峨眉,细而长,美而艳”,故名。峨眉山最初流行道教,称为“虚灵洞天”。唐代时,佛教日盛。宋时,因传说一采药老人在山上见到普贤菩萨瑞像,而于公元968年在此塑造普贤菩萨像。公元980年,又造巨型普贤铜像,建阁安置,并将白水寺改名为白水普贤寺。此后,峨眉山便被称为普贤菩萨的圣地了。峨眉山风景秀丽,素有“峨眉天下秀”的美誉。到明清时,佛教大盛,山上梵宇琳宫,大小寺院近百座。现存主要寺院有报国寺、万年寺、洪椿坪(千佛庵)、金顶普光殿、伏虎寺、白龙寺等。

(3)九华山

九华山位于安徽青阳县西南二十公里,山上99峰并列,其中,天台、莲花、天柱等九峰高出云表,故名“九子山”,素有“东南第一山”之称。因李白在其诗中将九峰比做莲花,此后便逐渐称为九华山了。

相传在佛祖释迦牟尼入灭1500年后,地藏菩萨降迹新罗国(今朝鲜中部)为王子,叫金乔觉,出家后号地藏比丘。唐高宗时来到中国,在九华山结庐苦修。地藏比丘在此山苦修数十年,于唐玄宗开元年间七月三十日跏趺坐化,时年99岁。死后肉身不坏,相传山上著名的“月(肉)身宝殿”就是地藏的成道处。后世遂以此日为地藏菩萨应化中国的涅槃日,九华山也逐渐成为地藏菩萨显灵的圣地了。九华山现存寺院98座,著名的有百岁宫、东崖寺、祇园寺、甘露寺及化城寺、月身宝殿等。

(4)普陀山

普陀山在浙江省普陀县位于舟山群岛中的一个小岛上,原名小白华,又名梅岑山。因《华严经·入法界品》中有观音菩萨住在普陀洛伽山之说,故借用普陀以名此山。相传唐大中元年(847年)有一印度和尚在普陀山潮音洞前,亲见观音菩萨现身说法,于是就地结茅,以此地为观音菩萨显灵之地。五代时,日本僧人慧锷从五台山请观音像回国,途经普陀山,被大风所阻。据说他祈请观音,观音显灵说不愿去日本,于是便在潮音洞前的紫竹林内建造了“不肯去观音院”。此后,普陀山便成为观音菩萨的说法道场,闻名海内外。普陀山寺庙众多,其中,普济、法雨、慧济称为“普陀三大寺”。另外还有潮音洞、梵音洞、南天门、千步沙等胜地,洞幽岩奇,银涛吞沙,佛寺庄严,有“海天佛国”之称。

2.中国佛教的七大名寺

(1)玄中寺

坐落在山西省交城县西北的石壁山中,又称石壁寺,是中国汉传佛教重要教派——净土宗的发源地之一,也被日本佛教净土宗和净土真宗视为祖庭。1983年,玄中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庙。

玄中寺建立于北魏延兴二年(472),历时四年,476年竣工。

面积6000平方米,四面石壁陡立,翠柏环布,为风景幽雅的佛教圣地。主要殿堂万佛殿、东西配殿、善法殿在清同治、光绪年间毁于火,千佛阁残存。

隋大业五年(609),道绰禅师来到玄中寺,继承昙鸾念佛教义,皈依净土。

唐以后,玄中寺改为律宗道场,兴建了“甘露戒坛”,与当时西都长安的“灵感坛”、东都洛阳的“会善坛”并称全国三大戒坛。后来该寺两次遭受火灾,殿宇被毁。修复后于金末再遭兵火,化为灰烬。元代(公元1206—1368年)改称“龙山护国永宁十方大玄中禅寺”,并由朝廷捐助重修。明清两代,又多次修建。清末以来,因战乱频繁,殿堂、文物遭损,僧人离散,寺院几近荒废。

新中国成立后,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对中国佛教净土宗的著名道场——玄中寺的状况十分关注,自1954年起,先后六次拨款,陆续进行修缮,于1956年完成。新建并重建了玄津桥、大雄宝殿、七佛殿、千佛殿、祖师殿、碑亭和僧舍,修复了天王殿、山门和白塔,还发掘、整理了寺内文物,改善了交通条件,使这座具有1400多年历史的古刹焕然一新。

1955年所重建善法殿五间,五脊六兽悬山式,万佛殿五间,九脊十兽歇山屋,千佛阁三间硬山工,东西配殿各五间,飞檐斗拱,棂花装修,雕梁画栋,油饰彩画,莫不具备。殿内木雕佛造型生动,金碧辉煌。寺东山巅两层八角白色秋容塔,叠涩重檐,砖座宝顶,中空置佛,塔身挺秀。殿阁内供木雕、泥塑、铁铸佛像共七十余尊。

从佛教的传承关系来看,玄中寺同日本佛教净土宗和净土真宗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这两大宗派都继承了昙鸾、道绰、善导三祖的净土法门体系,都尊昙鸾、道绰、善导为他们的祖师,视玄中寺为其祖庭。

新中国成立以来,这两大宗派的信徒多次来中国访问,朝拜玄中寺。1957年,以全日本佛教会会长高阶珑仙为团长,菅原惠庆、竹村教智、冢本善隆为副团长的日本佛教访华亲善使节团与我国佛教界四众弟子一道,在寺内举行了庆祝古刹重兴及昙鸾、道绰、善导三祖师像开光法会。菅原惠庆长老一生曾八次参拜玄中寺,1963年来寺时还将脱落的牙齿埋于祖师堂前的树下。1982年菅原长老圆寂。第二年,其弟子遵照他生前的遗愿,将其部分骨灰送至玄中寺安葬。由此可见,玄中寺在当代中日佛教关系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2)草堂寺

草堂寺位于陕西西安南秦岭山脉的圭峰北麓,即户县境内的草堂村。它是西安远郊的一座著名古寺,为中国佛教三论宗的祖庭,也是华严宗的祖庭。

据说原为南北朝十六国后秦姚兴的“逍遥园”故址、西域高僧鸠摩罗什译经之地,是我国首创翻译佛经的国立译坊。寺曾用名“栖禅寺”,后改称“草堂寺”,这是由于当时全国各地高僧云集于逍遥园,姚兴便在园内设寺,寺内临时构筑一堂,全以草苔覆顶,草堂寺由此得名。据记载,鸠摩罗什在逍遥园内与弟子翻译的经典计97部凡425卷,其中包括《中论》、《百论》和《十二门论》等“三论”。经道生、僧肇等人对它们的大力弘传,形成了早期的三论宗,故草堂寺遂成为三论宗最早的开山祖庭。鸠摩罗什入寂于后秦弘始十五年(413),并葬于草堂寺,建塔一座,名为“鸠摩罗什舍利塔”,此塔尚存寺内。

魏末周初,大寺一分为四,草堂寺即其一。唐初,草堂寺荒芜。天宝初年,飞锡法师住寺弘扬净土。唐宪宗元和年间,圭峰宗密禅师住持草堂寺,大振宗风,中兴草堂。唐末寺毁。宋乾德四年(966)改为清凉建福院。金明昌四年(1193)辨正大师增修讲所,梁栋宏丽,楹檐宽敞,复称草堂寺,曾作亭覆护罗什舍利塔。元代,皇太子五年内曾四度下旨对寺进行大规模修葺,逍遥园、栖禅寺、草堂寺之名并用。清雍正十二年(1734),罗什门人僧肇被封为“大智圆正圣僧”,易名圣恩寺,然民间仍然以“草堂”为寺名。同治以后,寺宇全毁,现建筑为后来所修。寺内有正殿五间,内供如来佛,佛像前放鸠摩罗什楠木座像一尊,高1.9米,高鼻深目,神态端庄,稳坐莲台,凝望远方,再现生前讲经念佛风姿。寺院南边有12间碑廊,墙上嵌以历代名人、学者游草堂寺书写的诗词和重修草堂寺的碑文21块。钟楼一间,置放明钟一口,鼓楼一间,内竖《禅师传法碑》,元代至正十二年(1352)建的敕封大智圆正圣禅师僧肇碑;唐太宗赞罗什法师诗碑和历代文人游寺题诗碑记等。

寺内的鸠摩罗什舍利塔造型奇特,是用砖青、玉白、墨黑、淡红、浅蓝、赫紫、乳黄等各色大理石雕刻镶砌而成。高2.33米,分八面十二层,因而又称“八宝石塔”。塔上都是屋脊形的盖和圆珠顶,盖下有阴刻的佛像,中间为八棱形龛;塔底是须弥山座,经历一千五六百年仍基本完好。寺周多树木,塔前有古柏两株,小井一眼,人称“二柏一眼井”,为此寺景点之一。塔后有茂盛修竹一片,竹林中有烟雾井一口,每逢秋冬之晨,井内雾气上升缭绕,直向帝都长安飘去,著名的长安八景之一“草堂烟雾”由此得名。

草堂寺还是著名华严宗五祖宗密出家常住的地方,宗密圆寂后葬于东山圭峰,世称“圭峰禅师”。故草堂寺又是华严宗的传法宝地。

(3)天台寺

天台寺又名“地藏寺”,“地藏禅寺”位于九华山的天台峰顶,海拔1306米,为九华山位置最高的寺院。因天台是佛教徒朝拜地藏圣迹必到之地,所以往往将天台称为九华山主峰,有到九华“不上天台,等于白来”之说。

地藏寺历史悠久,相传唐时金地藏曾在此居住,留有“金仙洞”遗迹。宋朝高僧宗杲笔下的天台寺已是“踏遍天台不作声,清钟一杵万山鸣”了。后寺废毁。明洪武元年(1368年)居士陈履泰捐资,住持僧昭莲重修,但十分简陋,仅是“茅屋几间草色青”。据《九华山志》载,明朝诗僧智仁曾在此寺著《雪华集》;明末清初有工于诗、书、画的默安禅师长期居此,使寺院有“诗寺”之称。嘉靖年间(1522—1566年),寺僧玺玉,巡山护林,几十年如一日,享年110岁,其事迹流传甚广。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僧尘子重建,名曰“活埋庵”。至清朝中叶,天台峰周围48座寺院已形成“八刹”,香火甚旺,咸丰年间毁于兵燹。光绪十六年(1890年)重建,1920年住持彻德重修“天台正顶”,始为今日规模。1921年住持僧茼田重修天台石板路。1936年大国师章嘉呼图克赠匾额一块,今已佚。1939—1949年住持僧义方重整仪轨,大振山门。

1955年青阳县人民政府拨款给佛教界重修天台寺。这座寺院原来是四层木结构走马通楼,长期以来,因受湿润空气和山泉流水影响,底层地板和立柱都已腐烂。为维持原来面貌,九华山管理处从1980年起动工改建。在极其困难的施工条件下,以最原始的搬运手段,把六百多吨建筑用料运驮到天台峰上,将底层的木结构换成混凝土结构,上面三层木结构仍然保存原有风格。这一处理方式,大大延长了原来建筑的寿命。1983年重修佛像,上漆贴金。该寺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现已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从古拜台向上,走完十王峰下一段弧形山路,沿龙头峰下的青龙背旁向前即至天台正顶,到在天台寺前,至寺前回首一看,左有龙头峰,右有龙珠峰,对面十王峰。龙头峰下为青龙背,在门旁骈立如屏,又名“玉屏峰”。龙珠峰,又名“天台冈”,上有一颗巨大滚圆的岩石,名“龙珠”。传说九华是“活的龙脉”,青龙居此高处,这颗“龙珠”,则是它戏耍的宝物。十王峰迎面而来,谓之“十王朝地藏”。寺前岩壁上,有“非人间”等巨字摩崖石刻,寺门在龙头峰、龙珠峰间的渡仙桥下,由桥底登石阶十余步,即进入寺门。拱形桥上的横梁镌“中天世界”四个大字。全寺由三组民居式殿堂组成。横卧岭凹间,东面以峰脊(青龙背)为屏障,南以玉屏台作为墙身,西面和北面以突兀的巨岩为连接点,在凹陷地上筑高八米的石台基,构成平整的平面;殿宇的底部架空,下置蓄水井,整个建筑借高耸的悬崖峭壁隐蔽,既防风寒,又十分坚固。山门在大殿山墙南面,是一直径3.4米的卷拱下洞。进深4.2米,进寺门,过弥勒像后,一目了然,三进殿堂通连,宽敞、明亮、整齐。大殿(亦为万佛楼)宽10米、深13米,各种木质佛雕像悬满梁间,被香火熏得似铁铸一般。

出弥勒殿角小门,上冈头,可见岩石上有一凹下的巨大脚印,传说为地藏足迹。有路可行至捧月亭。亭建于龙珠峰上,高丈许,呈六角形,于清乾隆二年(1737年)用花岗石琢成,亭内石雕佛像、神台,前设石凿香炉。旁有平台,不大,四周是悬崖绝壁,有铁栏杆环护。前人池州太守李鉴溪曾作有《捧月亭赞》以纪其胜,称在台上能摘星、揽月,是观月出、看云海的佳境。在栏杆下一尺多处的悬崖下有“猕猴石”,似猕猴爬山。从寺后小门可到天台最高处——云峡。二块巨大岩石,并峙如门,只容一人通行,右边岩石上直镌“云峡”二字,左边岩石横刻“三线天”三字。在此处看日出,观云海,无比瑰丽、壮观。“天台晓日”胜景,为“九华十景”之一。

每逢晴日,停立在云峰之上,拂晓前,凝视东方,启明星尚未坠落,曙光初露,眨眼间,一轮红日跳出山顶,天地一片光明,九十九峰清晰可辨,如在眼前。置身其中,确有“一莲峰簇万花红,百里春阳涤晓风。九十莲华一齐笑,天台人立宝光中”的美妙感觉。

(4)少林寺少林寺有“禅宗祖廷,天下第一名刹”之誉;是中国佛教禅宗祖庭,位于河南登封城西少室山。南北朝时,天竺僧人佛陀到中国,善好禅法,颇得北魏孝文帝礼遇。太和二十年(496),敕就少室山为佛陀立寺,供给衣食。寺处少室山林中,故名少林。据佛教传说,禅宗初祖菩提达摩在华以4卷《楞伽经》教授学者,後渡江北上,于寺内面壁九年,传法慧可。此後少林禅法师承不绝,传播海内外。北周建德三年(574)武帝禁佛,寺宇被毁。大象年间重建,易名陟岵寺,召惠远、洪遵等120人住寺内,名“菩萨僧”。隋代大兴佛教,敕令复少林之名,赐柏谷坞良田百顷,成为北方一大禅寺。唐初秦王李世民消灭王世充割据势力时,曾得寺僧援助,少林武僧遂名闻遐迩。高宗及武则天亦常驾临该寺,封赏优厚。唐会昌年间,武宗禁佛,寺大半被毁,迄唐末五代,寺渐衰颓。宋代略有修葺。元皇庆元年(1312),世祖命福裕和尚住持少林,封赠为大司空开府仪同三司,统领嵩山所有寺院。一时中外僧众云集,演武礼佛,僧众常有两千人左右。元末农民起义,红巾军至少林,僧众散逃。明代先後有八位皇子到寺内出家,屡次诏令大修,寺院规模有所发展。清代康熙、雍正、乾隆诸帝亦很关心少林寺,或亲书匾额,或巡游寺宇。1928年因遭兵燹,天王殿、大雄殿等许多建筑、佛像、法器被毁。寺内现存有山门、客堂、达摩亭、白衣殿、地藏殿及千佛殿等。千佛殿内有明代五百罗汉朝毗卢壁画。寺旁有始建于唐贞元七年(791)的塔林,有塔220馀座,还有初祖庵、二祖庵,以及附近的唐法如塔、同光塔、五代法华塔、元代缘公塔等。寺内保存唐以来碑碣石刻甚多,重要的如《唐太宗赐少林教碑》、《武则天诗书碑》、《戒坛铭》、《少林寺碑》、《灵运禅师塔碑铭》、《裕公和尚碑》、《息庵禅师道行碑》和近年建立的《日本大和尚宗道臣纪念碑》等。该寺近年来曾屡加修缮,古刹更为可观。现存建筑包括常住院及附近的塔林、初祖阉、二祖庵及达摩洞等。

少林寺常住院建筑在河南登封少溪河北岸,寺院宏大。从山门到千佛殿,共七进院落,总面积达3万平方米。山门的正门是一座面阔三间的单檐歇山顶建筑,它坐落在2米高的砖台上,左右配以硬山式侧门和八字墙,整体配置高低相衬,十分气派。门额上有清康熙亲笔所提“少林寺”三个大字,更添一道辉煌的风景。

在少林寺西约300米的山脚下,有一塔林,这是唐以来少林寺历代住持僧的葬地,共250余座。这是我国最大的塔林。塔的大小不等,形状各异,大都有雕刻和题记,反映了各个时代的建筑风格,是研究我国古代砖石建筑和雕刻艺术的宝库。

(5)法门寺

法门寺塔坐落在陕西省扶风县城北10公里的崇正镇,是隋唐佛教四大圣地之一。寺的历史悠久,相传始建于东汉,初名阿育王寺。阿育王是古天竺的国王,笃信佛法,在世界各地建立了84000座塔,其中有一座就在扶风,故称扶风一塔。因为有了塔,才修建一座寺庙,名阿育王寺,塔也称阿育王塔。寺和塔屡经兴改,多次重修。隋开皇三年(583年)重修时改名“成实道场”,大业末年又毁于火,重修后改名法明寺。至唐武德八年(625年)始改称法门寺,塔也称法门寺塔。

法门寺是我国境内珍藏释迦牟尼佛真身舍利的十九座寺庙之一,佛骨藏于塔下地宫。北宋邵博所撰《闻见后录》说:“寺有古塔四层,瘗佛手指骨一节,唐宪宗盛仪卫迎入禁中。塔下有芙渠,每芙渠一叶,上刻一施金钱人姓名,殆数千人,宫女名为多。又刻白玉石像,瘗佛指骨节置金莲中,隔琉璃水晶匣可见。”唐代帝王崇尚佛祖,曾先后举行七次迎送佛骨法会,将藏于塔下地宫的佛骨迎入宫中供瞻,然后送回地宫封供。

据历史文献记载,法门寺塔原为四层木塔,下有地宫,除藏有佛骨之外,还有唐皇室施舍的大量金银珠宝、法器、锦缎衣饰等供品。明隆庆三年(1569年)关中大地震,法门寺塔被震塌。万历之年(1573年)由乡绅杨禹臣、党万良等主持募捐集资,奏请重建新塔。万历七年(1579年)神宗准奏,赐银数万两以资建塔。历时30年建成。新建塔为楼阁式砖塔,平面八角13层,高60余米,名为释迦牟尼真身宝塔。塔的第一层四面均有题匾,分别为“真身宝塔”、“美阳重塔”、“舍利飞霞”和“浮图耀日”。塔身的第一层檐下,用砖刻制出垂爪柱、帐幔和斗拱、椽子等构件。从第二层到第八层檐下均刻出额枋、斗拱,以叠涩出檐。新修后的塔是法门寺的中心,使寺庙更显得雄伟壮观,加之相传古典剧目《法门寺》的故事背景就取材于此。寺内殿基址上还保留了当年刘瑾跪印的痕迹和贾桂站立的印迹,使法门寺更加名扬四海。

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关中又发生地震,法门寺塔开始倾斜,经多次整修无效。1976年松潘大地震又波及宝塔,1981年又逢大雨,倾斜的塔身终于倒塌大半。1987年有关部门进行发掘,在地宫中发现许多珍贵的文物,有4枚佛指舍利,还有唐皇宫迎送舍利的供养品金银器121件、玻璃器20件、瓷器16件、石器12件、铁器16件、漆木器和杂器19件、珠宝器400件、锦绫等珍贵丝织品700余件。其中多是稀世珍宝,如双轮十二环纯金锡杖、四轮十二环金花银锡杖、鎏金珍珠装捧真身菩萨像、金丝袈裟和精致的金银茶具等。这些都是国之瑰宝,是研究佛教史、工艺史、饮茶史的重要资料。

(6)青龙寺

青龙寺位于西安市东南郊铁炉庙村北的乐游原上,距市区约3公里,是久负盛名的大寺。始建于隋文帝杨坚开皇二年(公元582年),原名灵感寺,唐景龙二年(公元711年)改名为青龙寺。青龙寺是唐代著名的佛寺之一,在9世纪初达到鼎盛,它是日本佛真言宗的祖庭,是日本人心中的圣寺。日本平安朝时期(9世纪初至中叶),大批留学僧人入唐求法,其中以空海最为有名。空海在青龙寺拜惠果法师学习真言密教传,空海苦心学习中国佛教密宗文化,又努力钻研中国汉学。他学识渊博,造诣深厚,在佛经、诗词、梵文、书法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公元806年他回国后,带走大批佛学经典和其他书籍。在日本奈良东大寺建立了日本的密宗——真言宗。设立道场,弘扬密宗,成为日本留学僧人中少有的佛学大师,成为开创“东密”的一代大师。1982年青龙寺修建了“空海纪念碑”。

(7)天童寺

天童寺位于浙江宁波以东鄞县天童乡太白山麓,号称“东南佛国”,为我国“五大丛林”之一。始建于西晋永康元年(300年)。它从义兴结庐至今近1700年。天童寺建筑面积约4.5万平方米,建成殿屋999间,规模宏伟,建筑华丽,佛像高大,为国内罕见。

相传,西晋僧人义兴和尚云游到此,开山搭庐,潜心苦修。渺无人烟的山中有一小孩每天给他送斋送水,最后寺院建成。一天,小孩向义兴和尚告辞:“我是太白金星,玉皇大帝见你精进虔诚,派我变做童子照顾你,现大功告成,我去了。”说完腾云而去,后人便以太白名山,以天童名寺。

天童寺寺院殿堂顺着山势,由低渐高,从寺前的六塔到天王殿到佛殿到法堂再到罗汉堂,整个建筑梯级布局,错落有致。中轴线由南向北依次为外万工池、七塔苑、内万工池、照壁、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先觉堂、罗汉堂,均重檐歇山顶,筒瓦骑缝,并饰以鸱尾脊兽。天王殿、钟楼、东禅堂等重建于1936年。

寺内佛殿前有清顺治帝书“敬佛碑”、“康熙帝书”、“名香清梵”匾、雍正帝书“慈云密布”匾,及宋、元、明、清碑刻30余方。

天童寺四周群山环抱,重嶂叠翠,古松参天,有“深径回松”、“凤岗修竹”、“双池印景”、“西涧分钟"、“平台铺月”、“玲珑天凿”、“太白生云”等十大胜景。宋王安石在鄞县任县令时,曾留下描绘天童的名句:“山山桑枯绿浮空,春日莺啼谷口风。二十里松行欲尽,青山捧出梵王宫。”十分贴切。同时,天童禅风远播海外,在日本和东南亚相当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