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决定一生的8种理念
44978200000018

第18章 不懈汲取,弱势也可转为强势

1.有选择进行阅读

学而不思则罔。如果你想从读书中获得更多的益处,便应当在读书的时候,多问自己一些“为什么”。比如你可以问自己:“为什么我要读这本书?”每个人读书的动机不同,所以读书时要因人而异。如果你把自己读书的动机弄清楚了,那么你就可以更有目的性地选择对于自己有意义的书来读。

你想专门研究某一学科的知识吗?那么,你就要专门找一些这样的书来读。在确定了读书的方向之后,你就应当尽快地去实施这个计划。你应该明确自己的读书计划,包括杂志、百科全书、索引、参考书等。同时你只需要读那些与你的学科有关的内容,而不必整本书都读。如果一个人研究某一种学识,每本书都是整本地去读,那便是浪费时间的做法,除非那本书是专门讨论你这门学科的。

有一次,发明家爱迪生想要了解一下打字机某一部分的构造。告诉他的助手说,到图书馆里去,将凡是论述这种机器的书全都找出来,送到他的办公室里。于是,他的助手替他找了几尺高的书。

一般人认为,这么多的书得花多少时间才能读完啊!难道他值得为了这一件事,坐下来花大量时间读完这许多书么?绝不能这样,如果这样做,不知要花多少个星期。聪明的爱迪生只在每本书中选读他所需要的,而忽略其他的。他这样去做,只花了一下午工夫,他就将他所要了解的,从这些书中找出来了。

如果你只是情有独钟于某门学问,那么就应当专门选择与此有关的书读,而忽略其他对你无用的材料。

2.要树立终生学习的思想

无论你承认不承认,你一辈子都在学习中度过。有时是有意识的,有时则完全是无意识的。有意识地学,是先有目标,然后才行动。因为方向明确,所以可以少走许多弯路。是不是每个人都会有意识地去学习呢?难说。

孔子曰:三人同行,必有我师。只要你愿意学,机会多的是。为人处世中,愿意学习和不愿意学习,其结果大不一样。有的人先天条件好,因而自得其满,这些人往往一事无成。所以说,劝人学是件善事,听人劝是件好事。

七十二贤之一的子路以勇武刚直、擅长治政而著名。但他在刚刚见到孔子的时候,根本不知道学习的重要性。

孔子见子路来见他,以为他是为求学而来的,所以迎头便问:“你爱好什么?”子路没弄清楚孔子的意思,贸然回答:“我爱好长剑。”孔子摇了摇头,说:“我问的不是这个。我是说,你是个有能力的人,假如再加上勤学好问,成就将不可限量。”

子路理直气壮地说:“南山上的竹子,本来就直挺挺的,用不着矫正。砍来当箭用,可以射穿犀革。由此看来,本质好就行了,做学问又有什么用呢?”

孔子进一步解答道:“不错,砍了竹子,是可以当箭用的。但如果在它的一端束上羽毛,在另一端装上金属的箭头,并且磨得十分锋利,难道不会射得更加深入吗?”

子路听了,恭恭敬敬地行了个礼说:“我十分愿意接受您的教育!”

学而知之,是自古以来治学立身的良训,也是为人处世中能够有所成就的根本之策。像子路刚开始那样,根本就不懂得学习的重要性的当然很少,但我们大多数人只是满足于一知半解或是浅尝辄止,这也是一种很可怕的心理状态。

学习主要在于一个“勤”字,只有肯于坚持勤学苦练、持之以恒,才能真正成为有用的人才。

3.要有吃苦的心理准备

学习很苦,但是不苦是难以学到真正的知识的,要把苦学变为乐学,才能提高效率,学到真本领。

或许你很疲倦,被一天的工作弄得筋疲力尽了。因此,你想好好休息一下,放松自己,完全忘记工作。你或许想到森林中漫步,或许想到海边去散心。如果这些你都做不到,那么,就以读书来作为消遣吧。在这种时候,不必非要选择一本有教育价值的书,而是去挑选一本你所爱读的,例如,侦探小说、故事、诗歌、幽默小品等。总之,尽量选择一种轻松点的读物,它能刺激你的情绪,并使你对它产生兴趣。

无论你的兴趣是偏好于哪种读物,在你疲倦的时候,最好是选那些合乎你兴趣的书籍和杂志,穿上宽松便服,放松地坐在沙发上,使自己忘掉一切。这种短暂的休养可以调节你劳累的身心,使你重新变成一个活泼开朗的人。

至于你需要的书籍是锻炼思维的,还是增进学识的,是讨论修养的,还是关于娱乐的;是让你兴奋的,还是某种励志书籍,在读书之前,不妨征求一下朋友的意见,告诉他们你所想看的是哪一方面的书,认真地听取他们的建议,从而选择合乎你心情的读物。这样,读书对于你,就具有新的意义了。

据说拿破仑读书的兴趣极广,涉及各种学科门类,如炮兵学、宪法、哲学、历史、传记、财政、犯罪学、天文学、地质学、气象学、人口增长、人口死亡率以及宗教,等等。

当然,一个人在短时间内要想对这许多科目都产生兴趣,自然是不太切合实际的。不过米切尔告诉了我们一个对于读物养成广泛兴趣的方法,他自己就实行了这一方法并且极有效果。他给自己订了一个非正式的计划,规定自己每年必须读几种新科目,不管自己能从这些科目中得到多少益处。

我们都知道,一口是不能吃成胖子的。在读书上也是如此。对于任何科目,先应该选择一些浅显易懂的书去读。如果你拿了一本书看不懂,这并不是说这个科目对于你太深了,而是这本书太深的缘故。你可以去选一本比较浅显而你又能看得懂的书。你可以诚实地告诉图书管理员,你希望找一本看得懂的书,而不是看后仍云里雾里、不知所云的书。对于一个科目表示无知,并不是可耻的事。在了解一门学科之初,无论是什么人,都应当从最基本的书读起。

善读书,而不惟书,把“有字之书”与“无字之书”相结合,这是获取更多精神财富、成就大事的一条准则。

4.在逆境中学习

任何成功的人在达到目标之前,大都遭遇过失败。

挫折是你发现思想的特质。如果你真能了解这句话,它就能调整你对逆境的反应,并且能使你继续为目标努力。挫折绝对不等于失败,除非你自己这么认为。

然而,挫折并不保证你走向成功,它只是提供成功的种子,你必须找出这颗种子,给它养分并栽培它,否则,它不可能开花结果。

你应该感谢你所处的不利环境,因为如果你没有和它作战的经验,就不可能真正了解它。

当你遇到挫折时,切勿浪费时间去计算你遭受了多少损失,相反的,你应该算算看,你从挫折中可以得到多少收获和资产。你将会发现你所得到的,会比你所失去的多得多。

有一个名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哪一个聪明者不承认,挫折和逆境给其带来的锻炼的价值。”

挫折通常会使我们心烦意乱,我们应该学习去了解发自内心深处的轻声细语,并分析导致我们遭到挫折、甚至失败的原因。

爱默生认为:发烧、肢体残疾、冷酷无情和失望、失去财富、失去朋友,都像是一种无法弥补的损失。但是,平静的岁月,却展现出潜藏在所有事实之下的治疗力量。朋友、家人的死亡所带来的似乎是痛苦,但这些痛苦将扮演着导引者的角色,因为它会使你的生活方式发生重大改变,终结幼稚和不成熟,打破一成不变的工作、家庭或生活形态,并允许建立对人格成长有所助益的新事物。

“它允许或强迫你形成新的认识,并接受对未来几年非常重要的新影响因素。原本应该在阳光下种植花朵——种植那些缺乏伸展空间,而头上又有太多阳光的花朵的男男女女,却种植了一片孟加拉榕树林,它的树阴和果实,使四周的邻人们因而受惠。”

时间对于保存这颗隐藏在挫折当中的等值利益种子,是非常冷酷无情的,找寻隐藏在新挫折中的那颗种子的最佳时机,就是现在。你仔细检查一下过去的挫折,并找寻其中的种子。有的时候,我们会因为挫折感太过强烈,而无法马上着手去找这颗种子。但是,现在你已有更高的智慧和更多的经验,足以使你轻易地从任何挫折中,学习它能教给你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