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好员工与企业一起成长
44975900000002

第2章  爱公司就等于爱自己

不管从事什么工作,都应该积极投入其中,奉献自我,实现自身的价值。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能找到令自己满意的工作已是难上加难,但人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兴趣是可以培养的,如果用心去做一项工作,一定能从中收获乐趣。

大部分的员工做的都是比较基础的工作,如果你因为自己的工作很基层就不想做,或者不做好,那么上司和老板也会因此而轻视你,甚至也可能看不起你。

在公司里,任何一道工序都有存在的道理,任何一份工作都有它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上自老板的决策,下到清洁员的工作,都是必不可少的,都属于公司这条船上的一部分。

不要为薪水而工作

在薪水和工作之间,我们首先应该更关注工作本身,而不是薪水。

一个人薪水的提高是靠他的职业素养,靠他的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

老板凭什么给你高薪水,因为你的水平能给他带来更多的价值,他欣赏的是你的本领。在一个公司,你最关注的应该是提高技能,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使自己变得更加优秀,这样你的薪水自然会升高。

我们经常听一些员工抱怨现在的工资太少,尤其是一些刚参加工作的员工,把薪水看得很重。这叫过于注重眼前利益,过分关注脚下,忽视对远方的眺望。

在此,我提醒大家,不要只为薪水而工作,因为薪水只是工作的一种报偿方式,虽然是最直接的一种,但也是最短视的一种。一个人如果只为薪水而工作,没有更崇高的目标,并不是一种好的人生选择,受害最深的不是别人,而是他自己。

[想一想]薪水在你工作的动机中占多大的成分?

假如不给你工资,你还愿不愿意在这家公司工作下去呢?把薪水看得太重,你就不会好好工作,因为你的心思不在工作上,而在钱上面,天天想着怎样捞更多的钱,不会去思考如何通过提高工作技能和提升岗位级别来增加薪水;如果你只考虑到薪水,你就会不断地跳槽,跳来跳去,一晃就是几年,最终可能一事无成。

面对薪水不高、处境不顺而深感压力和忧虑时,可以退一步想想,想想那些农民朋友,一年辛辛苦苦,能挣多少钱,甚至那些昧心的包工头还要拖欠工资。

你说你付出了很多的代价,难道他们就没有付出代价?

他们起早贪黑,天天干的是脏活累活,吃的穿的有你好吗?

所以,退一步海阔天空。

这里主张退不是消极的退,而是以退为进,以守为攻。

在退的过程中积蓄力量,凝聚实力,厚积薄发。

这里的退可以说是一种自我安慰,但积极的自我安慰也是一种前进的动力。

看得起自己的工作

不管从事什么工作,都应该积极投入其中,奉献自我,实现自身的价值。

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能找到令自己满意的工作已是难上加难,但人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兴趣是可以培养的,如果用心去做一项工作,一定能从中收获乐趣。

如果不用心,是不会爱上什么工作的,这势必影响你的职业发展,并且常常会影响你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

我们知道,大多数的职业经理人都是一步一步爬上去的,绝大多数的人都不可能乘着电梯很快抵达成功的顶峰,都是需要一步一步爬着楼梯上升。

卡莉曾是惠普的总裁,她的第一份工作就是接电话,日本邮政大臣野田圣子的第一份工作是扫厕所,蒙牛董事长牛根生的第一个岗位是洗瓶子。

当然,你可能是大学生,甚至硕士、博士,起点可能要高很多,机会可能就会好很多,但基层的心态仍然不可忘却。

蒙牛集团董事长牛根生创业之前是伊利的副总裁,他是从一个洗瓶工一步一步成为副总裁的。1983年,郑俊怀与牛根生几乎是前后脚进入伊利的前身——呼和浩特市回民奶食品总厂。

不过,郑俊怀是作为企业最高领导人坐在主席台上,而牛根生是作为一名洗瓶子的工人站在车间里。

十几年后,牛根生当了伊利的副总裁,可以和郑俊怀同坐在主席台上。

[想一想]如果你是牛根生,被分到了刷瓶子的工作岗位,你会怎么办?

自暴自弃?还是努力工作?20年后,当我们再来回首这段往事的时候,我们无法猜想牛根生刚进伊利时在想什么,但洗瓶工这个职位没有谁会说是一个很有发展前景的工作,没有谁会承认这是一个技术含量很高的工作,没有谁会相信这是一个不可替代的工作。

可牛根生非常珍惜这份工作,没有抱怨工作的“低级”并消极对待它。

你可能不喜欢你所从事的工作,但我们身在职场,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随意选择自己工作的权力,大多数的人都不能“按需分配”,都是“身不由己”去从事一项工作。

我们的传统是“干一行,爱一行”。

也就是说要认真对待工作,恪尽职守,爱岗敬业。

爱公司就等于爱自己

从某种意义上说,爱公司就等于爱自己。

如果一个员工连自己都不爱,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但爱自己需要载体,需要表现的媒介,而公司就是一种介质,一个平台。

在公司工作,你只有通过爱公司才能体现出对自己的爱,你只有在这个平台上舞出你最好的舞姿,获得别人的掌声和鲜花,你才能更好地爱自己。

我们常用的比喻是,公司是一艘船,员工是舵手,不管舵手的技术有多好,也只有在船上才能发挥。

任何一种素养、一种能力、一种精神都是通过具体的行为结果表现出来,否则,就是自吹自擂,虚假浮夸。

如果你要让自己变得优秀,要实现自己的职业夙愿,就必须爱企业,爱自己的岗位,爱自己的工作,时刻铭记与企业风雨同舟。

也就是说,你要通过努力和适当的方法在你的工作岗位上表现出优秀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操守。

[想一想]不管你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你坚信对得起自己的公司吗?

你表现出了优秀的职业素养了吗?

你像爱自己一样去爱公司去了吗?不管你在哪个公司工作,都要看得起自己的公司,爱自己的公司,要维护公司的形象,要有公司荣誉感。

你要让自己感到,在这样的公司工作是一种荣誉,这样才会体会到自己的尊严,别人也会更加尊敬你。

要爱业,就得满腔热情,全力以赴,好好工作,给上司以支持,给同事以帮助,为客户着想,为公司分忧,像老板一样思考,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维护公司的利益,与公司风雨同舟。

明确自己的职场目标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那些船只失事后在海上漂浮多日而身边淡水消耗殆尽的人,或者在沙漠中迷路的人,其对水的渴望是一般人无法想象的;那些人才知道“持久欲望”的滋味。

人没有食物可以活许多天,没有水却只能活几天,而没有空气则只能活几分钟。

当这些生活的基本必需物被暂时剥夺后,人便会发现内心激起了最强烈和最自然的情感和欲望,而这些情绪和欲望会转化成不断要求得到满足的职场激情。

在此刻,我们才具备了在职场上追求成功的最佳状态。

作为一个员工,如果你想在职场获得成功,以实力赢得在船上的位置,你就要先明确你想做什么,想要争取在船上的位置是什么。

也许你以为有了热切的向往时,你已经产生强烈的欲望了,但是如果和其他有真正强烈持久欲望的人一比,你会发现你所表现的不过是对心仪事物的“愿望”,跟那些完全被激起来的欲望相比,你的“愿望”只是如影子一般虚幻。

一位老师带学生在深湖上泛舟,突然间将学生推下了船。年轻人沉入了水里几秒钟后冒出水面来喘气。老师不待他吸足气,又用力把他按了下去。年轻人又冒了出来,却又被按了下去。他第三次冒出来时几乎没有了力气,这次老师把他拉了上来。

当这个年轻人缓过神来时,老师对他说:“告诉我,在拉你上来之前你最最想要的是什么?”年轻人答道:“哦,老师,我最想要的是呼吸空气。对我来说,当时没有任何别的欲望了!”

然后老师说:“那就让你将来对事业的需求就像人需要空气一样强烈。”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年轻人当时的处境,当成功的欲望像年轻人需要空气一样强烈时,可以肯定的是,我们就会在职场上获得成功。

[想一想]扪心自问,你有没有对在工作中取得成功有强烈的欲望?

如果不成功怎么办?结果会不会很严重?

别让眼前利益挡住你的视线

一名员工向一个成功的企业家请教成功之道。

企业家拿了3块大小不等的西瓜放在那名员工面前:“如果每块西瓜代表一定程度的利益,你选哪块?”

“当然是最大的那块!”那名员工毫不犹豫地回答。

企业家笑了笑,说:“那好,请吧!”

企业家把最大的那块西瓜递给青年,而自己吃起了最小的那块。

企业家很快就吃完了,随后拿起桌上最后一块西瓜得意地在员工眼前晃了晃,大口吃了起来。

青年马上明白了企业家的意思:企业家吃的瓜虽然不比员工的瓜大,却比青年吃得多。如果每块代表一定程度的利益,那么企业家获取的利益自然比员工多。

很多时候,我们发现眼前的利益就是最大和最好的,可过了眼前,发现并非如此。

眼前的利益很容易遮住我们的目光,使我们看不到前面更多的利益,等到发现的时候,已是后悔莫及。

我们要有大的目标,在实现大目标的过程中,重要的是要提升个人的实力和影响力,这样才会更多地拥有。在提升自己实力的过程中,你需要不断地付出,要敢于放弃眼前的利益。我们有一个词语——舍得,不舍怎么得呢?

[想一想]你理解舍得的真正含义吗?

当被眼前的利益挡住视线的时候,你能看清楚未来吗?

假如给你两种选择,一种是现实利益,一种是未来理想,你会做什么样的选择呢?中国的文字真是太不简单了,两个字就概括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在工作中,我们何不借鉴这样的理念呢?短时间内你可能会失去,但长远看,你的收获一定是最多的。

相反,如果你不敢放弃,注重眼前利益,未来你的成长和收获往往会受到限制。

所以,我们一定要铭记,从长远的角度出发,爱公司就等于爱自己,为公司谋福利就等于为自己谋福利。

要想和公司风雨同舟,就千万不要被眼前的短暂利益挡住了视线,那将是件得不偿失的事情。

卓越员工思想清单:

◆不要只为薪水而工作,因为薪水只是工作的一种报偿方式

◆大多数的职业经理人都是一步一步爬上去的

◆从某种意义上,爱公司就等于爱自己

◆让你将来对事业的需求就像人需要空气一样强烈

◆千万不要被眼前的短暂利益挡住了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