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视台的《动物世界》节目曾播出过这样一组画面,一组颇有启迪意义的画面:在遥远的非洲马拉河两岸,青草肥嫩。草丛中的一群群羚羊,在美美地觅食。一只非洲豹隐藏在远处的草丛中,竖起耳朵,仔细地倾听。它觉察到了羚羊群的存在,然后悄悄地、轻手轻脚地、慢慢地向目标靠近。它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了,突然羚羊对危险有所察觉,立即纷纷奔跑逃命。与此同时,非洲豹像起跑线上的百米运动员那样,瞬时发力,箭一般地冲向羚羊群。它的眼睛死死地盯住一只未成年的羚羊,穷追不舍。羚羊跑得飞快,非洲豹跑得更快。在追与逃的拼搏过程中,非洲豹超过了一头又一头站在旁边观望的羚羊,却没有掉头改追离自己较近的猎物,始终如一、竭尽全力地朝着那头未成年的羚羊疯狂追。那只羚羊已经跑累了,非洲豹也累了。在累与累的较量中,它们比速度,拼耐力。非洲豹的前爪终于搭上了羚羊的屁股,羚羊倒下了。非洲豹迅速张开血盆大嘴,直朝羚羊的脖颈咬了下去……
为了生存的需要,非洲豹等肉食动物都知道,在出击之前要隐藏自己;在选择追杀目标时,总是瞄准那些未成年的,或老弱的,或落了单的猎物。
也许有人会问:非洲豹在追击过程中,为什么不改追其他离自己更近的羚羊呢?
动物学家解释说,因为非洲豹已经很累了,而其他的羚羊一点也不累。其他羚羊一旦起跑,也有百米冲刺的爆发力,瞬间就会把已经跑累的非洲豹甩在后边,使其望尘莫及。如果非洲豹丢下那只跑累了的羚羊,改追另一头不累的羚羊,以自己之累去追不累,最后肯定是一只也追不着。
其实,动物界这种普遍存在、世代相传的本能,颇能启迪人类: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将本身极其有限的资源集中利用,就必须在不同阶段锁定一个切实可行的核心目标,就必须毫不犹豫地放弃一切干扰实现核心目标的诱惑目标。如若不然,朝三暮四,见异思迁,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幻想十个指头同时按住十只跳蚤,其结果只能是一无所获,一事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