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钢琴上的黑白左右手
44972100000105

第105章 细节与小事

有时候,一些细节与小事也能影响甚至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清朝杭州有个商人,名叫史键。他认为经商靠的是天时、地利、人和,而在这三者中又以人和最为重要。于是,当他决定再扩大经营时,最先想到的便是要招一名称心如意的好帮手。

如何才能找到个好帮手呢?史键想出了一个选人的办法。他贴出布告,说明本店招收徒弟的具体条件。经过初步的考察,他确定了三个面试对象,说好了在三人之中取其一。

到了面试那天,来面试的三个人一进门,史键便让他们一起先到厨房吃饭,而后再面谈决定去留。

当第一个面试者饭后来到店前时,史键问他:“吃饱了没有?”

答说:“吃饱了。”

又问:“吃什么饭?”

答说:“吃饺子。”

再问:“吃了多少?”

答说:“一大碗。”

史键说:“你先休息一下。”

史键又问第二个:“吃了多少个饺子?”

答:“40个。”

最后问第三个:“吃了多少个饺子?”

答:“第一个人吃了50个,第二个人吃了40个,我吃了30个。”

史键当场决定留下第三个人,随即将前两个人打发走了。

史键为什么要留下第三个人呢?他认为:第一个人也许很豪爽,但只管埋头快吃,却不细心,不计数,既不知己又不知彼;第二个人只记住自己吃多少,却不管别人,是明于知己,暗于知彼;唯独第三个人可谓既知己又知彼,这正是生意人必须具备的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重要素质。果然,第三个人被雇用后,精明能干,会经营又有头脑,很快变成了他的一个得力帮手。

前不久,我们沈阳市一家新建的酒店在报纸上打出招聘公告,因为待遇优厚,报名者踊跃。初试、面试后,数百名报名者只剩下30多名,可是酒店只要20名员工。主管把这30多人都召集来,一一谈话,凭良心说,这些人条件基本差不多,没什么大的差别。多出的10名,一时不知道应该去掉谁。

主管想了想,灵机一动,就宣布说:“为了庆祝开业,今天我代表酒店请大家吃顿饭。”

30多人围坐在一起,第一道菜上来了,是红烧鲤鱼。鱼很大,一条鱼铺满了整个盘子。开始的时候,大家都很拘谨,不好意思吃,主管就带头拿起筷子,在鱼背上夹了一块肉,说:“大家随便点,以后我们可能就是一家人了,每天都要在一起工作,一起吃饭。不要客气!”

主管一发话,气氛就活跃起来,大家拿起筷子,开始吃鱼。有人夹鱼背,有人夹鱼头,有人夹鱼尾。有的人一次夹一大块,有的人一次只轻轻夹一点。一条鱼的正面很快就消灭了。

第二道菜又上来了,是清炖黄鱼。鱼很小,十几条才装满盘子。有的人上来就夹条大的,吃得很快,鱼肉没吃净就连鱼带刺一起吐了出来;有的人只夹小的,吃得慢而细,把鱼肉吃净再吐出鱼刺。

接下来有炒菜、凉拌菜、三鲜汤,大家各取所好。有的规规矩矩,只吃自己眼前的菜;有的毫不客气,伸长手夹别人眼前的菜;有的兼顾全席,桌上的菜每样都吃一点;有的挑挑拣拣,只夹自己喜欢的菜吃;有的吃饭静悄悄,有的喝汤“兹兹兹”;有的把碗里的饭吃得一粒不剩,有的把饭粒掉在饭桌上。真可谓众生百态,都被主管尽收眼底。

第二天,酒店把录用名单公布于众。有一位落选者不服,就质问主管:“大家条件实在是差不多,你又没有加试,凭什么选的人?”

“怎么没有加试?昨天晚上我请你们大家吃饭时,我对你们每个人都一一测试了。我选人的原则很简单:就选那些在餐桌上吃鱼头鱼尾、吃小鱼、不挑挑拣拣、不掉饭粒、知道兼顾别人的人,我相信他们会成为酒店的好员工。”

落选者想起自己昨晚在饭桌上的表现,有些发窘,但又马上为自己辩解道:“这都是些生活的细节和小事,怎么能用它来检验一个人呢?”

主管看看他,反问道:“一个又一个生活的细节和小事,加起来不就是完整的人生吗?我想,一个在饭桌上只顾自己的人,在工作中是不会首先照顾别人的。”

无论是在比较公正的环境里,还是在不够公正的环境里,与其埋怨别人对自己的待遇不够公正,倒不如脚踏实地从细节和小事做起,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