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改变习惯,改变一生
44971200000076

第76章 大病求医,小病求己

人体本来就有对各种疾病的防御能力,学会提高抗病功效人自然就不容易得病了。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某人在屋檐下躲雨,这时他看见观音菩萨正撑着伞走过。于是,这人就说:“观音菩萨,您普度一下众生吧,带我一段如何?”观音菩萨说:“你看,我在雨里,你在檐下,而檐下无雨,所以你不需要我度。”听观音菩萨这么说,于是这人就立刻跳出了屋檐,站在雨中说:“现在我也在雨中了,该度我了吧?”

观音菩萨说:“现在,你在雨中,我也在雨中,我不被淋,因为有伞;你被雨淋,因为无伞。所以不是我度自己,而是伞度我。你要想度,不必找我,请自找伞去!”说完便走了。

到了第二天,这人又遇到了难事,便去寺庙里求观音菩萨。他走进庙里,发现观音的像前也有一个人在拜,而且那个人长得和观音菩萨一模一样,丝毫不差。

这人觉得有些奇怪,便问道:“你是观音菩萨吗?”那人答道:“我正是观音菩萨。”这人又问:“那你为何还拜自己?”观音菩萨笑道:“我也遇到了难事,但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是啊,遇到事的时候,求天、求地、求他人都不如求自己。然而,对于身体健康也是这样,有时一些疾病其实也不必去求救于他人,求救于医生的,自己完全可以依靠自身的能力把它治愈,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人体自愈能力。

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人体具有抗病防病能力的免疫力,只要人的免疫力强就不会得病,其实这种观点是有道理的。在现实生活,我们就可以从动物和植物身上看到许多自愈的例证,比如:——受伤的枣树皮能够自己长好;——断了尾巴的壁虎可自行接起来;——小狗、小鸡的腿折断了,过一段时间就会自动地长好。其实,动植物如此,人体也是如此,也一样存在着极强的自愈能力:——有时,干活时不小心伤了腰,不吃药、不打针,休息几天,腰就不疼了;——有时,不小心碰破了手脚,过几天它自己也会长好。——有时,感冒发烧了,一些小病小灾,根本无须吃药,挨几天也会慢慢地好起来。其实,这些都是人体的自愈能力在发挥作用。很多人在发烧时,第一反应就是吃退烧药。发烧,其实是人体的免疫细胞和外来的病菌进行抗争的过程。很多时候,一些父母都会发现自己的小孩子每经过一场发烧之后,就会像长大许多一样。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都明显的提高了,这就是因为发热加快了脑细胞的代谢和新生。

相反,如果轻易地制止发烧,反而抑制了孩子生理系统的成熟和成长,对小孩子的生长发育也是不利的。

事实上,发烧把孩子的脑子烧坏,只有温度达到41.6℃以上时才有可能,一般的发烧是不会烧坏身体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发烧会把身体储藏的养分耗尽,从而导致身体衰弱。所以,在发烧时候,所要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要及时地补充足够的能量。例如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

自愈力是机体的自然愈合能力,是指依靠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清除病原微生物的能力,是每个人机体内都有的自身完备的调控体系,它与身体的修复系统、排毒系统、神经系统、抗氧化系统、抗压力的应急系统共同合作,完成保卫健康的任务。

一般人拉肚子,直觉想到是不是吃坏肚子了?其实,门诊中多数腹泻病例都是病毒引起的,细菌感染的比率反而较低。对于病毒性感染目前无特效药物,以对症处理为主,病程比较短,可以自愈。不过,不论是病毒或细菌造成,腹泻的症状都类似,许多人一拉肚子就服用止泻药了事,可能导致更严重的胀气或肠阻塞。

腹泻,其实就是人体自我防御的表现,就像气管吸入异物后会引起咳嗽一样。因此,对于那些排泄物有异臭的腹泻,医生多半会建议不要急于止泻。因此,腹泻时如果过早地使用止泻药,实际上是干扰了机体的自我平衡能力。

在我国的传统中医中,中医通常把自愈力称为“真气”、“元气”、“正气”、“肾气”、“阳气”等,而称致病力则为“邪气”、“阴气”、“瘴气”等,认为“邪不压正”、“正气充盈,百病不侵”,就是这个道理。因此,中医也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就是“三分治,七分养”,强调的就是不要过分依赖药物。

在这里,所谓的“养”,指的就是养元气,目的就是为了激发人体自我修复的能力,一旦这种能力被完全激发出来,我们就可以百病不生、长命百岁。

当我们得病的时候,不要把医生当成唯一的救命稻草。要知道,把自己的身体交给别人,结果通常是不尽如人意。俗话说:“解铃还须系铃人。”这世上从来没有什么包治百病的神医,其实人体自身就是最好的医生。我们要做的就是正确的使用自己的身体,要彻底清除隐患,把自身的自愈潜能完全激发出来,自己成为自己的医生,不花钱或少花钱,就能把病治好。

但是,人体具有自愈能力并不是就万事大吉了,自愈能力的作用也是相对的。如果得了重病光靠自愈力硬抗也是不可取的,所以应视人的病情而定,若是小病我们可以依靠自愈能力,是大病就要求救于医生了。

总之,为使自己更健康,就要多接近自然,多吃些苦!

记住:“享福的人”离疾病更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