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二十岁以后一定要上的88堂成功课
44969200000067

第67章 创新思维是领袖与跟风者的最大区别

创新性思维的特点在于创新,它在思路的探索上、思维的方式方法上和思维的结论上,都能提出新的见解,作出新的发现,实现新的突破,具有开拓性和独创性。可以说,是否具有创新思维是领袖和跟风者的最大区别。

跟风者遵循现存常规思维的思路和方法,重复前人、常人过去已经进行的思维过程,思维的结论属于现成的知识范围,而创新思维所要解决的是实践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创新性思维不局限于某种固定的思维模式、程序和方法,它既独立于别人的思维框架,又独立于自己以往的思维框架。是一种开创性的、灵活多变的思维活动,并伴随有“想象”、“直觉”、“灵感”等非规范性的思维活动,具有极大的随机性、灵活性,它能做到因人、因时、因事而异,并能解决各种新问题。

现代社会充满竞争,而这种竞争主要是创造力和创造性的竞争,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来自比竞争对手更快的革新。所以,现实的情形是要么革新、不断创造,要么就是跟风,等待死亡和破产。以菲尔·奈特为例,正是他的不断革新,才使他开创了鞋类王国。

1964年,菲尔·奈特在美国与田径教练鲍尔曼合伙开办了一家蓝带体育用品公司,开始自己制造运动鞋。1972年,为了扩大公司在美国社会的影响,奈特改用希腊神话中胜利女神的名称,正式把“蓝带体育用品公司”改名为“耐克公司”。奈特还买下了一位技术员发明的新型运动鞋的专利权,加以改进后命名为耐克运动鞋并将其推向了市场,受到热烈的欢迎。

20世纪70年代末期,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跑步健身逐渐成为美国人的时尚,这种时尚的流行,对耐克的产品更新影响甚大。耐克公司已注意到普通大众对运动鞋的需求是一个潜在的巨大市场,不仅仅要博得运动员对耐克鞋的好感,而且要让普通大众也喜爱耐克鞋。奈特已把这种观念深入到耐克的新产品开发之中。在奈特的策划下,一种适合普通大众的跑步鞋被推向市场,受到欢迎,市场占有率高达50%。

在这种情形下,奈特认为不能只吃老本,要在原有的运动鞋的基础上,投资研究适合不同年纪的人的运动鞋,留心他们到底喜欢什么样的款式,针对他们的喜好去设计,而他也发现了运动鞋消费模式的变化:对于流行品牌运动鞋,中产阶级比谁都热衷于购买,他们的消费能力比较高,重视生活品位和质量,喜欢一些较为优质的运动鞋,更加轻巧、舒适,更加美观,而牌子当然要知名。

鉴于此,提高运动鞋的档次,生产质量更佳且更昂贵的运动鞋成了奈特下一步要做的事情。为此奈特投入了巨额的研究经费,造出了上百种新型运动鞋,满足了顾客的需求。因此,耐克公司击败了所有的竞争对手,包括当时占统治地位的阿迪达斯公司。

在运动鞋市场获得成功之后,1981年,奈特进一步把鞋的种类进行扩展,生产更多元化的鞋类产品。公司向运动鞋以外的鞋类市场进军,包括轻便的小童鞋、工作鞋等,结果公司的利润如同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不仅如此,很早以前,奈特就开始重视研究开发和技术革新工作,公司致力于寻求更轻、更软的跑鞋,让它不但对穿用者有保护性,也给运动员或业余爱好者提供跑鞋工艺所能制作的最先进产品。

奈特正是凭借着这种创新的精神,才能雄霸在美国的鞋类市场上。在各种类型的广告中,随处可见耐克的“红勾”标志。哲学家查提尔说过:“当你只有一个点子时,这个点子就再危险不过了。”没有创新的意识和思想,人们永远只会做一个跟风者,墨守成规,千篇一律。

不难发现,我们周围有两种类型的人:一种人不加分析地接受现有的知识和观念,思想僵化,墨守成规,安于现状,这种人既无生活热情,更无创新意识;另一种人思想活跃,不受陈旧的传统观念的束缚,注意观察研究新事物,这种人不满足于现状,常常给自己提出疑难问题,勤于思考,积极探索,敢于创新。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应该学习后一种人,培养和锻炼创造性思维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