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奇妙的大千世界:不可不知的中外历史
44926400000075

第75章 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

1933年1月30日,德国柏林笼罩着一片病态的气氛。从黄昏到深夜,身着褐衫的纳粹冲锋队员乐极忘形地在大街上举行火炬游行。纳粹党(全称“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党魁希特勒刚刚接任德国总理,他站在总理府窗口,不断向游行者行纳粹举手礼。德国历史上最黑暗的篇章就这样开始了。

德国法西斯头子阿道夫·希特勒

纳粹党在德国上台,是德国垄断资产阶级在严重的经济危机打击之下,决心用对内加强压榨,对外进行战争来摆脱危机的结果。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对德国的打击极为沉重。1932年工业生产约比1929年下降了1/2。失业工人最高达800万。农产品价格暴跌,中小农户大批大批地破产。对外贸易骤减。黄金外汇储备1932年比1930年减少了近2/3。城市小资产阶级的处境也一落千丈,陷入困境。阶级矛盾不可避免地激化起来,阶级斗争迅速高涨。德国共产党提出了《德国人民民族解放和社会解放纲领》和《扶助农民纲领》,站在斗争前列,影响迅速扩大。在1932年11月国会选举中获得600万票,100个议席,成为国会第三大党。

在经济危机打击下,魏玛共和国陷入了严重的政治危机。自1930年3月社会民主党缪勒政府下台后,接连出现的天主教中央党布鲁宁政府、巴本男爵政府、施来希尔将军政府,都没有议会的多数支持,只能靠“紧急法令”来维持。它们越来越抛弃资产阶级议会民主的牌子,越来越与纳粹党勾勾搭搭。早已对议会民主制度不满的大垄断资本家、容克地主等反动政治势力,日益加紧反对议会民主制,并对纳粹党大力支持和资助。纳粹党在反动势力的扶植之下,加紧了夺取政权的活动。它打出蛊惑人心的“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旗帜,辅之以种种恐怖胁迫行动,裹挟了大批在经济危机下处境窘迫,心怀不满,而又在政治上走投无路或倾向保守的城乡小资产阶级、青年学生,以及一部分工人群众,势力大为膨胀起来。1932年7月,纳粹党在国会选举中成为国会第一大党,纳粹党头目之一戈林竟当上了国会议长。德国走到了历史的十字路口。

1932年7月选举后,希特勒就与巴本、施来希尔等商谈组阁,谈判没有成功。接着在1932年11月6日新的一轮国会选举中,纳粹党得票骤然减少了200万,而共产党和社会民主党的得票都增加了。纳粹党内因失利而激烈争吵,希特勒甚至准备自杀。在此关键时刻,垄断资本通过阴谋活动,把希特勒从后门送上了台。

1932年11月,即选举之后不久,以沙赫特、施略德尔、伏格勒、克虏伯、西门子等为首的一群德国最大的工业、金融界垄断巨头,联名上书兴登堡总统,要求“委托民族运动的最大的集团的领袖负责领导……总统制内阁”。其他一些极右保守势力,也大力主张让希特勒组阁。经过一系列幕后阴谋活动,兴登堡总统终于在1933年1月30日任命希特勒为德国总理。

希特勒上台后,法西斯的全面恐怖统治迅速在全国建立起来。法西斯首先制造了“国会纵火案”,镇压并取缔了德国共产党,接着又取缔了一切非法西斯的政党和团体,残酷迫害一切反法西斯人士和犹太人,取消了人民群众的一切民主自由权利,严厉推行毁灭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的文化专制主义。法西斯控制的“国会”通过《授权法》,使希特勒拥有不受宪法约束而颁行法令的独裁权力。1934年8月兴登堡去世后,希特勒集国家元首和政府总理的职权于一身,并拥有对武装部队的最高统帅权,至此希特勒的“德意志第三帝国”正式形成。在这个“第三帝国”里,党卫队、秘密警察四处横行无忌,监狱和集中营遍布各地,到处是一片恐怖。

德国法西斯迫害犹太人

法西斯为了准备战争,提出了“要大炮不要黄油”的方针,将国民经济置于法西斯国家的严格控制之下,逐步建立起一套为战争服务的经济体制。1936年,希特勒明确要求,德国经济和军队都要在4年内为战争做好准备。德国的军事支出到1938年高达国民收入的1/3。1935年德国宣布实行普遍兵役制,开始全面公开的扩军备战。最后,法西斯终于把德国引上了发动世界大战的道路。使德国人民跌入了黑暗的深渊,也给世界带来了空前的战争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