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击球力量
击球员通过本身的动作作用于球拍,再通过球拍击打羽毛球,使球飞行。可见,使球飞行的力量由两方面组成,即人体的力量和球拍与球的弹性力。
1)人体的力量
人体力量是击打羽毛球的主要力量,击球力量的大小最终表现在球拍击中球瞬间挥拍的速度,而球受到的力量表现在飞离球拍时球的即时速度,其中的关系在后面将逐一介绍。
(1)挥拍时动力传递的一般规律
人们常用“挥拍”来表明人体作用于球拍的动作,因此初学者往往容易错误地理解为挥拍动作只是由手臂来完成的。实际上,挥拍动作是可以由整个身体参与完成的。但是,击球员击球动作的幅度,由于受来球速度的影响,不可能每次都动员全身发挥最大的力量来击球;又由于击球点千变万化,就更需要击球员以各种不同的动作击球,所以击球员也不需要每次都动员全身力量来击球。力量的传递是由身体离球拍的远端部分传向球拍,击球动作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等级:腕、指;前臂、腕、指;上臂、前臂、腕、指;躯干、上臂、前臂、腕、指;下肢、躯干、上臂、前臂、腕、指。例如,腕、指:搓球,勾球、扑球、推球;前臂、腕、指:推球、扑球、平挡、发网前球等。上臂、前臂、腕、指:挑高球,平抽、挡,接杀球等。躯干、上臂、前臂、腕、指:挑高球、平抽球、高球、杀球等。下肢、躯干、上臂、前臂、腕、指:发高球、高球、杀球等。
以上所举例子,有许多可用不同的击球用力等级完成,这是由于受时间因素的限制或是战术的需要。
(2)鞭击动作在羽毛球击球中的意义
一个羽毛球的击球动作是由身体的几个部分完成的,那么它们的力量是如何合成最后作用到球拍上的呢?根据鞭击动作的原理,当运动物体的一端突然受到制动后,被制动端的动量就会传给自由端,使远端的速度得到增加。这一程序经过几个传递,最终端力量的增加就很明显。
以羽毛球正手击高球为例,击球员侧身向前,持拍手肘关节弯曲,它的击球过程简单可以描述为:重心由后脚(右脚)转向前脚(左脚),腰、髋向左转,手臂等保持原位不动;腰部制动,肩关节开始内收,肩关节制动,上臂向上摆动,肘关节不动形成肘先行,手腕放松形成背曲,球拍后坠;肩、肘关节制动,前臂向前摆动,手腕继续保持弯曲;腕关节制动,前臂旋内并手腕前曲;手指紧握球拍,球拍迅速挥动击中球。
此时,整个身体、上臂、前臂、球拍呈一直线。
在完成击球动作的过程中,要掌握适当的制动时间,把上一动作的力量有效地传递到下一动作过程。这里特别要指出,以上提到各个制动不是完全停顿,而是仍保持一定的向前挥动,这就要原动肌、协同肌和对抗肌群的协调配合。
鞭击动作在击球中的意义在于:第一,可以有效地把身体各部分力量结合起来,加大击球力量;第二,即使是单有一个或三个部分的力量就能完成击球动作,也可以动员更多部分来完成,这样可避免局部负担过重;第三,可以减小动作幅度,在短时间内可以使球拍获取较大速度,动作也较隐蔽。
2)器械弹性力
受外力作用而产生形变的物体,在恢复原来的形状时,作用在与它相接触的物体上的力称为弹性力。在击球时,拍杆、拍面(弦)和球托、羽毛都会发生形变,这些形变产生的弹性力都会影响羽毛球的飞行速度。
恢复系数的大小取决于拍、弦和球的材料及拍弦的绷紧程度,如果受到的外力超过了球拍、弦或球的弹性限度,就会造成拍断、弦断或球损坏。
击球时器械的弹性力归根到底还是来自于人体力量,但是也不能忽视器械弹性力的影响。
(1)球拍的弹性力
羽毛球拍分握柄、拍杆、拍框,拍框内用弦线编织。球拍总长度不超过630毫米,拍框长不超过290毫米,宽不超过230毫米。现在球拍的材料主要是碳素纤维,也有部分采用铝合金的,材料的要求主要是质轻、坚固、有弹性。拍弦都用尼龙线。在球拍挥动时,拍杆会明显弯曲、形变。当击球者握紧球拍、制动球拍拍柄时,拍杆再弹回原状,回复越快,加上挥拍的本身速度,击球力量也就越大。与此同时,拍弦击到球时,拍弦也会形变,球托嵌陷到拍弦中去,到一定程度,拍弦回复原状时也会产生很大的反弹力。这就是为什么同样的挥拍速度,木制拍的反弹力不如碳素拍大、弦绷得松的拍反弹力不如弦紧的拍反弹力大的原因。
(2)球的弹性力
羽毛球是用16根羽毛插在羊皮包裹的半球状软木球托上,羽毛毛片按同一方向以一定角度重叠,整个球体呈圆锥形,这是羽毛球与其他圆形球的显着不同点。由于球体的羽毛部分受空气压力大于球托部分,所以羽毛球在飞行时都是球托在前、羽毛在后。又因为羽毛球在受击打时,羽毛部分受空气压力而变形,口径缩小,随着羽毛恢复原状,口径也是逐渐恢复,因此羽毛球在飞行时空气对球体的阻力逐渐增加,使羽毛球被击离球拍后先快后慢的减速特别明显。而用软木外包羊皮(或人造革)的球托在击打时也会变形产生弹性力,球托硬的弹性力强,软的弹性力差。
2.1.6影响羽毛球飞行速度的因素
1.击中球时球拍与球的速度
在分析研究击球力量时,可以把击球概括为羽毛球拍和羽毛球两者的碰撞运动。羽毛球从静止状态开始被击出后,本身就具有了一定的速度。在比赛过程中被双方运动员用拍对击,由于每次被击后改变飞行方向,而且受击打的力量不同,因而表现出快、慢不同的飞行速度。
根据力的公式F=ma得知,击球力量的大小与球拍的质量、球拍的速度成正比,也与羽毛球的质量和加速度成正比。
按照动量守恒原理可知,球拍击中球前,球拍与球的动量之和与球拍击中球后球拍与球的动量之和是相等的。
即击球后球拍速度越小,则球的速度就越大,假使球拍速度为零,那么球就获得最大速度。但在实际中,球拍击球时的动能不可能完全转换到球速上。这是因为在球拍与球碰撞时,有一部分动能转为弹性波消失而损耗,所损耗能的大小与球拍的制作材料的弹性恢复系数有关,也与球拍弦的材料和绷紧程度有关,也与羽毛球托的弹性有关。
2.击中球时球拍拍面的角度
击中球时,如果拍面不是正击球托,而是与击球方向有一定角度而形成斜面碰撞,那么这也会削弱击球力量。击中球时,拍面与击球方向夹角越小,击球力量减少越大。
3.球本身重力的影响
球的重力G是一个方向永远垂直于地面的恒量,所以球拍击球后,击球的力的方向与球的重力方向形成的夹角与球的飞行速度成反比,向上的夹角越大,重力G对球飞行速度的阻力作用也越大,而在向下飞行时夹角越小,球的飞行速度也就越快。
2.1.7击球力量的调节和控制
根据羽毛球比赛中击球特点和以上影响击球力量因素进行分析,如果用P代表球拍击中球时动量的损耗,那么击球前后球拍和球的动量可用下式表示。
从上式可以看出,在击中球的前后,球拍的质量m1和球的质量m2都不变,而只有球拍的速度和球的速度起了变化,击球前球的速度V1不受击球者掌握,击球员所能控制的是挥拍速度V′2、击中球时握拍的松紧和击中球时拍面角度。
1.为加大击球力量
①提高击中球时的挥拍即时速度。这样可以增加挥拍的工作距离,即在时间许可情况下,全身协调发力,运用鞭击动作的原理,把力量最终通过球拍作用到球上。如果动作僵硬不连贯,就不能把前面的力量传递到下一个环节。当然,增强力量素质,特别是肌肉快速收缩的能力,是提高挥拍速度、增大击球力量的基础。
②击中球时,球拍面要与击球方向垂直,避免斜面击球。由于击球者握拍姿势错误或是上手击球时前臂动作不充分,形成切击,削弱了击球力量的情况比较多见。
③击中球的瞬间要紧握球拍,起到固定支撑的作用,使球能获得最大的力量,但握紧球拍的时间至关重要,这也是所谓的发力时间要准。我们知道击球的最后是手腕的闪动,而手腕闪动是依靠前臂肌群,而握拍手指的屈指肌也是前臂肌群,因此过早握紧球拍就会影响手腕发力。
2.为减小击球力量
①控制挥拍速度。挥拍速度甚至可以为零,即只依靠来球的反弹力。
②控制握拍松紧的程度来调节击球力量大小,这在轻吊、放网、接杀球等击球中表现得特别明显。
③利用球拍斜面击球可起到以下几个作用:缓冲来球的反弹力,可使球恰到好处地越过网,也可控制改变球的飞行方向、弧线。例如网前搓球、接杀勾对角等。在快速挥拍时用球拍斜面劈杀、劈吊,能使击出的球的飞行速度、方向、落点变化多端,使对方难以判断,从而起到很好的假动作效果。
2.2羽毛球运动基本技术
羽毛球运动基本技术是指运动员运用自身的身体能力,合理、有效地完成击打羽毛球的方法。所谓“合理”,是指遵循人体运动学规律,符合生物力学原理;所谓“有效”,是指能充分发挥人体潜能并使其转化到掌握运动技能方面,尽最大可能提高做功效率。
2.2.1羽毛球技术名称分类
羽毛球技术可分为手法和步法。手法以不同的击球技术方法和球的飞行形式变化,在习惯上,根据不同的原则和角度可分为以下几类。
1.以击球点在击球者身体位置的方向分类①正拍。用掌心一边的拍面击球称为正拍。
②反拍。用手背一边的拍面击球称为反拍。
③头顶球。击球者用正拍拍面击打反手区的上手球,称为头顶球。
④上手球。击球点在击球者肩部以上。
⑤下手球。击球点在击球者肩部以下。
2.以击球者击球时在场上的位置分类
①前场。前发球线附近至球网。
②后场。从端线至场内约1米处。
③中场。前、后场区之间的区域。
④左、右场区。以发球区的中线为界,分为左、右两个场区。
3.以球的飞行弧线分类
(1)向上飞行
①高球。从场地一边的后场,以高弧度击到对方场地后场。
②平高球。从场地一边的后场,以较低的弧度(不让对方在半途拦截到)击到对方后场。
③挑高球。把球从前场或中场在低于球网处,向上以较高的弧度击到对方后场。
④放网前球。使球从本方网前击到对方近网区,使球带有旋转和翻滚飞行过网。
⑤搓球。用拍面切击球托,使球带有旋转和翻滚飞行过网。
⑥勾球。在网前使球以对角球路线击到对方网前。
(2)向下飞行
①吊球。从场地一边的后场,把球以向下飞行的弧线击到对方近网场区。
②杀球。从场地一边的中、后场使球快速向下直线飞行到对方场区。
③扑球。在近网高处把球以快速直线向下击到对方场区,如图25所示。
(3)平行飞行
①平射球。从场地一边的后场,以较平的弧度击到对方后场。
②平抽挡。击球点在击球员身体的两侧或近身,挥拍动作幅度较大的称为抽球,挥拍动作幅度较小的称为挡球,使球以与地面平行或向下飞行的弧线击到对方场区。
③推球。在靠近网的三分之一上部,使球以低平的弧线击到对方后场区。
综 合以上的名称,可以用两个或三个名称组合来表示某一击球在场上的位置和击出一球的形式,如正手杀球、后场正手杀球、头顶吊球、反手扑球、正手推对角、中场正手平抽等。
2.2.2羽毛球基本技术动作
1.握拍
在羽毛球各项基本技术中,握拍是最简单但又最易被初学者疏忽的一项技术。看起来,握拍很容易,谁都能抓起球拍挥舞几下,但要想提高球技,打起球来得心应手,就必须从握拍这最简单、最基本的一环学起。
(1)正手握拍
正手握拍的正确方法是,先用左手拿住球拍杆,使拍面与地面垂直,然后张开右手,使手掌下部(小鱼际)靠在拍柄底托,虎口对着拍柄窄的一面,小指、无名指、中指自然并拢,食指与中指稍稍分开,自然地弯曲并贴在拍柄上。在击球之前,握拍一定要放松、自然,在击球的一刹那才紧握球拍。
(2)反手握拍
反手握拍是指正手握拍把球拍框外转,拇指贴在球拍柄的棱上,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并拢。反手握拍时,手心与球柄之间要留有空隙,这样握拍有利于手腕力量和手指力量的灵活运用。
2.发球
发球是羽毛球的基本技术之一。羽毛球发球虽不能像乒乓球发球那样,使球产生各种旋转,但它可以通过不同的发球手法,发出不同弧度、不同落点的球来控制对方,为本方创造进攻得分的机会。因此,羽毛球的发球应引起初学者的充分重视。发球可分为正手发球和反手发球。一般来说,发网前球、平高球均可以用正手发球或反手发球的技术来完成;而发高远球,则必须采用正手发球。
1)正手发球
①发球站位。单打发球在中线附近,站在离前发球线约一米处。双打发球站位可靠近前发球线。
②准备姿势。身体左肩侧对球网,左脚在前,右脚在后,重心在前脚上或两脚中间,右手持拍向右后侧举起,肘部放松微屈,左手拇指、食指和中指夹住球,举在胸腹间。发球时,身体重心前移或保持在前脚。
用正手发球,不论发何种弧线的球,其发球前的姿势都应该一致,这样就会给对方的接发球造成判断上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