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身用药:全身用药的常用剂量为04mg/(kg·d),肌注,5日为一疗程,若单次剂量肌注常用1mg/kg或50mg/m2。
(2)局部用药:在阴道B超指导下,用20~22号细针穿刺羊膜囊,吸出羊水后再经宫颈注射MTX20~50mg入胚囊内。经阴道注射时可引起大出血,应慎用。
2介入治疗适用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大量出血病例要求保留子宫者。
采用Seldinger技术,先进行盆腔动脉造影,找到出血血管后用短效或中效栓塞剂进行动脉栓塞而止血,胚囊因局部缺血而萎缩。
但介入治疗的费用较昂贵,须在有条件的医院进行。
3手术治疗
(1)宫颈搔刮及填塞:要求保留生育功能、妊娠<8周、用MTX治疗后HCG明显下降或已有活动性出血者可试行宫颈搔刮术,清除妊娠产物,用纱条填塞宫颈管压迫止血,并给前列腺素或麦角新碱局部注射止血。
(2)子宫全切术:大出血危及生命。
(3)其他:也可酌情采用宫颈环形结扎术、双侧髂内动脉结扎术,以减少出血。
因宫颈妊娠保守治疗后功能恢复正常需8个月左右,故至少应间隔8个月后方再考虑妊娠,并注意有再次宫颈妊娠的可能。
四、腹腔妊娠
【概述】
孕卵在腹腔内生长发育称腹腔妊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腹腔妊娠。原发性腹腔妊娠指受精卵直接种植于腹膜、肠系膜、大网膜等处。继发性腹腔妊娠指输卵管妊娠、卵巢妊娠流产或破裂,或子宫存在缺陷破裂后妊娠胚胎落入腹腔,附着于盆腔腹膜及邻近脏器表面,部分绒毛组织仍可附着于原着床部位,并继续向外生长。腹腔妊娠由于胎盘血液供应不足,胎儿不易存活至足月。胎儿死亡后停留于腹腔可发生干尸化,钙化形成石胎,或形成尸蜡;若继发感染可形成脓肿。足月存活儿因羊水少可有畸形。
【临床表现】
1症状患者有停经及早孕反应,有腹痛及阴道流血。阴道流血停止后,腹部可逐渐长大。胎动时常感腹痛,并随胎儿长大,症状逐渐加重。
2体征
(1)腹部检查发现子宫轮廓不清,但胎儿肢体极易扪及,胎位异常,胎心清晰,胎盘杂音响亮。近预产期时可有阵缩样假分娩发动,但宫颈不扩张。
(2)盆腔检查发现宫颈位置上移,子宫比妊娠月份小并偏于一侧,胎儿位于另一侧。
(3)若胎儿死亡,妊娠征象可消失,月经来潮。粘连的脏器和大网膜包裹胎儿,胎儿逐渐缩小成为干尸或石胎。若继发感染形成脓肿,可向母体的肠管、阴道、膀胱或腹壁穿通,排出胎儿骨骼。
【诊断要点】
1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结合B型超声显像发现宫腔内空虚,胎儿位于子宫以外,X线腹部摄片见胎儿肢体伸展、胎体贴近母体腹腔等,可做出诊断。
2原发性腹腔妊娠的诊断标准
(1)双侧输卵管和卵巢必须正常,无近期妊娠证据。
(2)无子宫腹膜瘘。
(3)妊娠只存在于腹腔内,无输卵管妊娠的可能性。
【治疗方案及原则】
腹腔妊娠确诊后,应剖腹取出胎儿,对胎盘的处理应根据其位置、胎儿存活及死亡时间的长短来决定。若胎盘附着于子宫、输卵管或阔韧带,可将胎盘连同附着的器官一并切除。胎盘附着于肠系膜或腹膜等处,胎儿存活或死亡不久(不足4周),则不应触动胎盘,在紧靠胎盘处结扎切断脐带取出胎儿,胎盘可留在腹腔,需半年方自行吸收;若未吸收发生感染者,应再剖腹酌情切除或引流。若胎儿死亡已久,则可试行剥离胎盘,有困难时仍可将胎盘留于腹腔内,一般不做胎盘部分切除术。术前做好输血准备,术后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注:持续性异位妊娠指异位妊娠在经过保守治疗后,部分患者异位妊娠的病灶部位有残存的少量滋养细胞,这些残存的滋养细胞可能继续生长发育,最终可再次发生腹腔内出血。临床表现为异位妊娠经保守治疗后,患者有持续阴道流血或阴道流血停止后又出现,β-HCG持续不降或下降后又升高。因此,不论是保守手术或非手术治疗异位妊娠,都应密切监测β-HCG和病情变化。对保守手术的患者,若术中不能完全确定胚胎组织是否清除干净,术后可给予MTX预防化疗。
五、子宫残角妊娠
【概述】
子宫残角是子宫先天性发育畸形,为一侧副中肾管发育不全所致。残角子宫腔与另一侧发育较好的子宫腔不相通。子宫残角妊娠是指受精卵着床于子宫残角内生长发育。
【临床表现】
1症状
(1)停经及早孕反应:停经时间较长,常达妊娠中期,偶有达足月者,分娩期可出现宫缩,但胎儿多在临产后死亡。
(2)腹痛:部分患者可出现下腹隐痛,当发生破裂时,出现剧烈下腹撕裂样疼痛,并伴有内出血表现。
2体征子宫长大,一侧宫角明显膨大。当破裂时盆腔检查与输卵管妊娠基本相同,但内出血更为严重。
【诊断要点】
根据临床表现,B型超声显像可协助诊断。
【治疗方案及原则】
确诊后应及早手术,切除残角子宫。若胎儿存活,应先行剖宫产,然后切除残角子宫。
黄体破裂
【概述】
在女性的月经周期中,卵巢正常排卵后黄体逐渐形成。在黄体形成过程中,黄体可能发生破裂而引起出血,导致腹腔内出血。
【临床表现】
1症状
(1)腹痛:发生在月经周期后半期,为突发性,一侧下腹痛伴肛门坠胀感。
(2)阴道流血:部分患者有阴道流血,量如月经。
(3)休克:当出血量较多时,可出现休克的症状。
2体征盆腔检查宫颈轻度举痛及摇摆痛,后穹隆有触痛,子宫正常大小,一侧附件区压痛。腹部检查一侧下腹压痛,内出血多时可有压痛、反跳痛及移动性浊音阳性。
【诊断要点】
1临床表现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可做出初步诊断。
2辅助检查后穹隆穿刺可抽出血液;B型超声发现一侧附件呈低回声区,盆、腹腔内有无回声暗区或直肠子宫陷凹内积液;β-HCG阴性。腹腔镜检查可确诊。
在诊断黄体破裂时,注意需与异位妊娠、流产、急性输卵管炎等进行鉴别。
【治疗方案及原则】
根据出血量的多少可进行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
1.若内出血较多的患者休克,应进行抗休克治疗,并及时剖腹探查,修补或切除出血的黄体。
2.若患者的生命体征平衡,内出血不多,可采用保守治疗,患者卧床休息,给予止血药物,并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3对部分患者,有条件的医院可采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止血。
卵巢囊肿蒂扭转与破裂
【概述】
卵巢囊肿的蒂由骨盆漏斗韧带、卵巢固有韧带和输卵管组成,当患者体位突然改变或在妊娠期及产后子宫的大小、位置改变时,卵巢囊肿的蒂均易发生扭转,发生扭转后,囊肿可发生出血、坏死、破裂和继发感染。卵巢囊肿蒂扭转多发于瘤蒂长、中等大小、活动度好、重心偏于一侧的肿瘤。
【临床表现】
1症状有盆腔或附件包块史的患者突发一侧下腹剧痛,常伴恶心、呕吐甚至休克。当扭转蒂部自然复位或肿瘤完全坏死时,腹痛可减轻。
2体征盆腔检查宫颈有举痛和摇摆痛,子宫正常大小,一侧附件区扪及肿物,张力高,有压痛,以蒂部最明显。
【诊断要点】
1临床表现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可做出初步诊断。
2辅助检查B型超声发现一侧附件低回声区,边缘清晰,有条索状蒂。
本病在诊断过程中须与异位妊娠、急性附件炎等进行鉴别。
【治疗方案及原则】
确诊后应及早剖腹探查。术中若发现肿瘤完全坏死,应在根蒂扭转下方钳夹,将肿瘤和扭转的蒂一并切除,钳夹前不可回复扭转,以防蒂血管栓塞栓子脱落。若为不全扭转,肿瘤未坏死,可酌情剥除包块,保留卵巢,可进行快速冰冻病理检查,确定肿瘤的性质。
【概述】
卵巢囊肿可发生外伤性和自发性破裂。外伤性破裂常因腹部受撞击、分娩、性交、妇科检查及穿刺等引起。自发性破裂常因肿瘤生长过速,多数为肿瘤浸润性生长突破囊壁所致。
【临床表现】
1症状症状的轻重与破口的大小、流入腹腔囊液的性质和量有关。小囊肿或单纯浆液性囊肿破裂时,患者仅感轻度腹痛;大囊肿破裂或成熟畸胎破裂后,常致剧烈腹痛,伴恶心呕吐,有时可导致内出血、腹膜炎及休克。
2体征检查时可发现腹部压痛、腹肌紧张或移动性浊音阳性;盆腔检查原有的囊性肿块摸不到或扪及缩小低张的肿块。
【诊断要点】
1临床表现患者有附件包块,突发剧烈腹痛、腹膜炎样表现或休克等。
2辅助检查B型超声可发现附件区包块消失或缩小,盆、腹腔内有杂乱回声。后穹隆穿刺可抽出囊内容物。有条件者可进行腹腔镜检查。
【治疗方案及原则】
疑有肿瘤破裂应立即进行剖腹探查。术中尽量吸净囊液,并行细胞学查;彻底清洗盆、腹腔,切除标本送病理学检查。
子宫肌瘤红色变性
【概述】
子宫肌瘤红色变性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坏死,其发生的原因不清,常见于妊娠期和产褥期,非妊娠期的子宫肌瘤也可发生。红色变性可能是肌瘤体积迅速变化,小血管破裂,出血弥散于肌瘤组织内致切面呈暗红色、质软,如牛肉状。
【临床表现】
多在妊娠期或产后急性发作。
1症状下腹部突发疼痛,伴发热、恶心及呕吐。体温一般为38℃左右。
2体征肿瘤局部明显压痛,肌瘤体积可增大,白细胞明显增高。
【诊断要点】
根据临床表现,结合B型超声及白细胞检查可提高诊断率。
【治疗方案及原则】
子宫肌瘤红色变性以保守治疗为主,可给予对症治疗(止痛、止血、预防感染及补液等治疗),症状多在治疗一周左右好转,不需手术治疗。
若症状加重或缺血、坏死严重,或不能排除其他病变时,可行剖腹探查术,非妊娠妇女可酌情行肌瘤切除术或子宫切除术。一般妊娠期不行肌瘤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