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周龄前的鸵鸟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死亡率最高,所以这时期的饲养管理至关重要。假若育雏期间的饲养管理跟不上,不仅不利于鸵鸟的生长发育,而且会导致雏鸟成活率下降。下面将对鸵鸟育雏室及育雏栏、雏鸟的饲养及卫生管理作详细介绍。
(第一节)场地的要求
育雏室和育雏栏应建在孵化室附近,可方便孵出的雏鸟转群,减少应激因素。育雏室的大小为3米×3米,在地面上铺上较致密的网,使粪便落到下面,以减少粪便对鸟舍环境的污染。也可以直接在地面上铺上篷布,这有利于鸵鸟保暖。育雏室之间可以用活动的隔板隔开,当鸵鸟长大后可以撤除隔板,增加育雏室的空间。育雏室的地面应稍有坡度,坡面不应朝向鸵鸟舍的出口。出口处应稍高些,有利于清扫和排水。水泥地面不要太滑以防止出现交叉腿。地面15米以上的墙面用白色涂料粉刷。育雏室的墙角应建成圆形,防止天气寒冷时鸵鸟拥挤而窒息。
设计鸵鸟育雏室时应考虑到以下因素:
一、空间要求
雏鸟起初要求006平方米/只,以后每周扩大10%的面积,所以应设立活动挡板,随鸵鸟的生长而增大面积,减少鸵鸟因拥挤造成应激反厦。
另外,育雏室外应设有活动场地(30米长,5~6米宽),以便为鸵鸟提供足够的活动空间。同时,禁止鸵鸟在沙地或者草地上自由活动,因这些地上的某些东西有可能对幼鸟的肠道造成伤害。栏圈内应用布支起篷帐,避免其受阳光的直晒,遮阴篷布的高度根据鸵鸟的大小来确定。幼鸵鸟栏圈应有充足的饮水,装水容器应布局合理,每天至少供应两次水,并冲洗干净,料槽每天在加饲料前都应冲洗干净。
二、温度要求
刚出壳的鸵鸟要求环境温度为35℃,以后每周可以降低3℃,到第4周时,温度的变化对鸵鸟影响就不太大,白天可以让鸵鸟出来活动,但晚上要注意保温。
育雏室内一般用红外灯加热。所以,在一般情况下,室内的温度容易控制。取暖灯一般100w左右,悬挂绳索应可以上下调节,以满足幼雏的保温要求,另外,不要用白色光加热灯。
这种光线诱导幼雏互相啄咬,不利于幼雏的休息与睡眠,育雏支架周围也可以钉上篷布用于保暖。取暖灯的数量应根据温度情况而定,可以测试几次后,再确定灯的数量。
三、湿度要求
湿度不应超过60%。超过60%时,容易造成细菌和真菌繁殖。
四、通风要求
育雏室的通风很重要。因为它对室内温度、湿度及空气中的氨和氧含量有很大影响。
因为室外的空气湿度一般要比室内低,所以,通过定时通风换气来控制室内的空气湿度。
另外,雏鸟排出的尿液能产生大量的氨气,假若浓度过高会对鸵鸟产生伤害,有时甚至是致命性的,因此应通过定时的通风换气来排出氨气。
五、采光要求
鸵鸟对光线的要求在诸多因素中不太重要,一般成年鸵鸟每天应光照20小时左右,集约化饲养光线应暗些,这可防止鸵鸟相互啄咬。
六、卫生要求
前3周以内的幼鸵鸟搞好卫生是相当重要的。育雏袋应每天更换并保持干净,撤换的育雏袋应每天清洗一次,育雏舍应每天将粪便清除,并消毒。
(第二节)育雏栏的设计要求
鸵鸟双翼退化,双腿发达。所以,鸵鸟不会跳越和飞翔,但能快速奔跑和急速转弯,所以栏内不能有障碍物,围栏不能带有棘刺或倒钩。下面将对饲养场地和育雏栏圈逐一介绍。
一、饲养场地
不管是粗放式、半集约化或集约化饲养,其要求条件是基本相似的。
饲养场地应用普通铁丝(8#或10#)作围栏,每条铁丝间隔的距离为225厘米左右。最下面的铁丝应离地面045米,防止有时鸵鸟腿插入底部铁丝。
饲养场地应该在任何情况都排水良好,假若饲养场地铺上沙子更好。饲养场地应稍有一些坡度,保证潮湿时排水方便。饲养场地应栽树以便在炎热时供鸵鸟乘凉。鸵鸟饲养场地应远离主要交通要道,避免交通对鸵鸟的骚扰。
饲养场地应根据情况设立一个小的围圈,以方便捡蛋、饲喂、抓鸟或进行其他必要的管理。同时,最好将饲喂和饮水设施放在小围圈内,鸵鸟每天可以进入围圈内采食和饮水。周围应用比较结实的材料,如木头围圈。假若是集约化饲养,围栏的要求就有些不同,应在饲养场周围立齐胸高的木桩,并用铁丝连起来。 在任何情况下围栏距地面不少于045米,其一是避免鸵鸟腿卡在围栏上;其二是防止当捡蛋时或饲喂时受到鸵鸟的攻击。
二、育雏围栏
鸵鸟不会跳越也不会爬越,所以,鸵鸟的围栏高度到胸部就可以。6个月以下的鸵鸟,可以用12米高的鸡用或猪用铁丝网,上面再用2股铁丝网,每股距离为225厘米。防止鸵鸟跑出。另外,假若育雏小鸵鸟,铁丝网应到地面,最好埋在地下部分不少于15厘米,防止其他对鸵鸟有伤害的动物在下面打洞。
幼鸵鸟(4周龄以前)在天气发生变化时不知道保护自己。在野生条件下,是由成年鸵鸟来保护幼鸵鸟避免雨淋、炎热和寒冷的侵袭,所以,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当遇到寒冷或潮湿时,必须提供保温和避雨设施。育雏栏圈必须同育雏室连在一起,这样当天气不好时,可以将幼鸵鸟关进育雏室内。在夜里幼鸵鸟也应关进育雏室内,并保证育雏室温度恒定。
大一点的鸵鸟,5~10周龄,应设立一个棚子,并在周围加上护栏,在遇到不良天气时,鸵鸟可以进去。同时,应在四周挂上圈帘,根据气温的变化卷上或放下。10周龄以上的鸵鸟有能力适应不良天气。对幼鸵鸟来说阴雨和寒冷是造成死亡的重要原因。
饮水点和喂料设备应方便饲喂,饮水点周围应尽量保持干燥。
不管是饲养场地还是育雏栏之间,都应有人行道,用于工作人员运送水以及饲料等。另外,人行通道应同各栏圈、装卸点和其他管理设施连在一起,以便鸵鸟的转群或转运。当鸵鸟长到第6周至8周时,鸵鸟可以饲养在普通的栏圈里。
当大量饲养时,栏圈之间的通道宽度应允许运输车辆通过。
(第三节)雏鸟的饲养与卫生管理
6周龄以前的鸵鸟死亡率最高,所以这期间的饲养和卫生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一、雏鸵鸟的营养
雏鸟的营养及卫生管理是影响雏鸟存活率的两个主要因素,并且将直接影响鸵鸟饲养场的经济效益。给雏鸵鸟以高质量的饲料浆非常重要。料浆与切碎的苜蓿叶或其他营养丰富的粗饲料相混合,能基本保证雏鸟的营养供给。应特别注意的是:雏鸟饲料中不应含任何苜蓿茎和其他粗纤维饲料。因为这些物质将导致雏鸟的肠梗阻。苜蓿应将秆茎全部摘除,然后手工或用小切割机将其切碎。雏鸟浆料只能湿喂,不能制成干料饲喂。
新生雏鸟不必立即饲喂。因为雏鸟的卵黄在孵化期间没有被完全吸收,雏鸟出壳后,卵黄可继续供机体吸收利用。出雏12小时后再供给食物和饮水,尤其是在集约化饲喂的鸟群更应如此。每天应清理一次水槽并至少加水一次。对生长速度达到5克/天以上的鸟群应补充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可通过饮水添加。
除了浆饲料和清水之外,饲粮中还应以稀湿料的方式补充贝壳粉或石灰石粉。饲料中添加含钙物质,对于促进幼鸟骨质生长,尤其是6个月龄以下的幼鸟更加重要。因这一阶段是鸵鸟的快速生长期,骨骼生长速度快,钙质需要量大。
雏鸟和青年鸟腿畸形,可能是饲粮营养不平衡的直接结果。钙的不足、钙磷比例失调都将引起鸵鸟骨骼发育不良。饲料中添加微量元素及多维素可缓解或防止骨骼畸形的发生。
生产场家一般在鸟场中放置一些砂粒,让鸟群食入适当的砂子以帮助其消化食物。但也应防止食砂过多,造成肠梗阻。
随着雏鸟的生长,可以给其提供更多的粗纤维饲料,因这时雏鸟的消化能力开始增强。应注意的是添加的数量应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否则极易引起胃积食。4月龄以下的雏鸟不宜饲喂过多的粗纤维饲料,因鸵鸟的消化系统发育还不健全,不能适应消化过多的粗纤维饲料。
注意:绝不能让雏鸟食入发霉或怀疑有毒的饲料。
二、饲喂方式
在国外,鸵鸟的饲喂方式种类繁多,几乎每家都有自己的特色。有的放在地面上,有的在地上垫上橡皮垫,有的挂在树上等等。其最基本的原则是:花费少、效率高、浪费低、便于添料和清理料槽。直接将饲料放在地上是一种不科学的饲喂方法,会造成饲料严重浪费。
饲槽一般以挂在树上或围栏上较好,以防止鸟群奔跑时踩坏饲槽,碰伤鸟腿。饲槽离地面的高度可依年龄而定。成年鸟一般距地1~2米。饲槽的底部应钻孔以利于水的排出。四周用铁丝穿透绑吊在树上或栅栏上。不能使用破旧的水槽及饲槽,因它们中有一些脱落的金属碎片及其他异物,被鸵鸟吞食后,造成伤害,使其永久地失去种用及经济价值。在多雨地区,特别是在夏季,有些地区常常阴雨连绵,鸵鸟在下雨时不采食,只呆呆地站立在雨地里,所以必须在槽周围建造简易雨棚。一方面可以遮风挡雨有利于鸵鸟采食,另一方面也可以防止饲料被雨水淋湿而酸败。建造简易棚不仅可以减少饲料的浪费,也可以改善鸟场环境,提高其生产性能。
三、雏鸟卫生管理
前面曾提到,雏鸟的饲养及卫生管理是保证雏鸟健康生长的关键因素,所以这里要着重介绍雏鸟的卫生管理。
(1)育雏场地。应选择在地势干燥和尘埃较少的地方,以减少呼吸道病的发生。
(2)加强卫生管理。每天应清理垫料,保持空气干燥。每周都应用中等毒力的消毒剂将育雏舍冲刷一次,栏舍的内部应清扫干净,栏圈应及时清除粪便。栏圈应至少每天喷雾消毒一次。
(3)不应用稻草或者其他干草做铺垫材料,以免鸵鸟吞食后损伤消化道。
(4)每天至少供应三次清洁的饮水。
(5)所有的垃圾应搬运出去,而不应堆放在鸟舍内。
(6)每天都应保持鸟舍的通风和控制温度。
(7)患病和体质较弱的鸵鸟应当隔离饲养,不应同健康的鸵鸟混在一起饲养。
(8)因为鸵鸟的生长速度不一,所以,生长速度快的应同生长慢的分开饲养,但是,小鸵鸟中应混养几只较大的鸵鸟,以引导其采食和饮水。
(9)鸵鸟容易受到惊吓,所以,应尽量减少对其惊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