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军事工程建设(下)
44858100000006

第6章 元代军事工程

新兴的蒙古贵族在攻占金朝中都,迫使其迁都南京后,进一步加强军事力量,企图征服金国,在原来军事基础上,征汉人为兵,称为“汉军”。又把征服西夏、金所俘虏来的能工巧匠集中起来,令他们制造金属兵器和火器,使它的武器装备从落后状态发展到当时较先进的水平。再加上强大骑兵的远战和袭击能力,军事力量强大无比。在13世纪中,蒙古骑兵几乎踏遍欧亚广大地区。由于大骑兵的流动性,不太重视筑垒,但在攻坚和攻城以及野战作战中,也自有一些蒙军独特的战术。

元代城池构筑和攻城作战

(一)元大都的兴建

宋开禧二年(1206),蒙古族首领铁木真在斡难河(黑龙江上游支流)畔即汗(蒙古族最高统治者称谓)位,称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古帝国。蒙古中统元年(1260),忽必烈继任汗位于滦水之北,名其地为开平府(内蒙古正蓝旗东)称为上都。中统五年(1264),忽必烈定燕京为中都,作为他的陪都。至元八年(1271),蒙古统治者改国号为大元,次年决定改中都为大都,从上都迁都于此,从而燕京(北京)取代了长安、洛阳、开封等古都的地位,成为一个多民族国家的统治中心。它不仅利于元朝统驭全国,而且利于吸收中原先进的文化。

大都,蒙古语叫“汗八里”,意思是汗的城。它不是利用旧城改建,而是完全新建。燕京在金末曾遇到蒙古军的重大破坏。据《元史》记载“发侍卫兵万人完都城”,从至元四年(1267)开始,到至元二十七年(1290)才完成城墙的建筑,内部陆续兴建。元朝定都大都后,即为它的统治政治、军事、经济中心。除城垣坚厚,防御设施完备外,突出的是以此为基地设水陆驿站,与全国紧密联系,军事上意义甚大。此种驿站,均为当地民户任之,也叫“站赤”,它的户籍独立编制,归兵部统领。

新建的大都,在原燕京城东北郊,分为大城和皇城。大城为方形,周围长约30公里。东、西城相当于北京内城东、西城的旧址,南城位于今东、西长安街一线。北城在今德胜门、永定门外,那里至今尚存有元大都遗址。大城系以土夯筑,因周围长,故工程巨大。大城内为皇城,皇城以万岁山、太液池为中心,池东有周长九里的宫城,是帝后居住的所谓大内。起初无城墙,仅为军士环列守卫,后来以砖石修了一道长10公里的围墙,名肖墙,俗称红门阑马墙,就是皇城。大城有11座城门,南为顺承门、丽正门、文明门;北为健德门、安贞门;东为光熙门、崇仁门、齐化门;西为肃清门、和义门、平则门。城门外都筑有瓮城和吊桥。

大都城内,皇宫和官署在前,左为太庙,右为社稷坛,背后为市场,是按照先秦文献《考工纪》“左祖右社,面朝背市”的帝王都城而设计的。城中有居住区50坊,大街宽24步,小街宽12步,整齐规整,犹如棋盘。大都的修筑,军事上的着眼,和历代城垣设计大体相似,无特异之点。惟建立后,元统治者将全国制兵器、制火药、制船的工匠集中到大都落户,成为军事工业和造船业中心;并开凿通惠河,导昌平自浮泉水汇入瓮山泊,经高梁河通入城内积水潭,然后穿城而出,沿闸河旧道,在通州张家湾注入白河。因大都地势高出通州20米,又在沿河设闸坝或斗门调节水位。通惠河的元大都形势示意图开凿,不仅有军事意义,而且对于南粮北运,供应大都需要,尤其具有重要意义。

大都建成后,没有经过大的作战,只是至元十九年(1282),因军民反对元统治者残酷统治,一个叫王著的千户(军官),联合80余人,趁忽必烈暂住上都,从健德门突入大城,计诱宰相阿合马并击杀了他,一时大都城内民心大快。元末,爆发全国性农民起义,至正二十八年(1368),朱元璋派大将徐达北伐,兵临大都城下,元顺帝不战而逃,放弃大都,大都遂为明军攻占。

(二)元代攻城作战和对城池的加筑

元代攻城作战,依仗其大骑兵的迅捷优势,不硬攻,不强攻,而是调动敌军,乘虚袭取。如金正大八年(1231),窝阔台遵照成吉思汗遗策,攻取汴京,就是避险迂回,调动敌军,乘疲攻破的。成吉思汗临终前说:“金精兵在潼关,南据连山,北限大河,难以遽破。若假道于宋,宋、金世仇,必能许我,则下兵唐、邓,直捣大梁。金急,必征兵潼关,然以数万之众,千里赴援,人马疲敝,虽至,弗能战,破之必矣。”窝阔台就是这样率军绕过潼关,取道汉中,经唐(河南唐河)、邓(河南邓县)直抵金之汴梁(开封)。元军围城后,在城的四角安置炮百余座,昼夜不停,反复更换,轮番轰击,金军也以“震天雷”、“飞火枪”还击,双方伤亡都很大。两年后,金军士气、物资经不起元军的围攻,汴梁被元军攻破,元军乘胜连下洛阳,又围金哀宗于蔡州(河南汝南),在南宋军协助下,又破蔡州,金宣告灭亡。

元代凡占领的城池,都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加固,以利防守。如元代在统治广西桂林的80余年中,曾两次加筑桂林城垣,把城墙加高加固,内外三重,全部用大石垒砌,以糯米石灰嵌缝,加筑的城高两丈多,城墙上宽3丈多,可以驰马。

蒙(元)军在长城的作战

长城的修建和加强,为历代防北方少数民族袭扰的需要,蒙古族兴起于北方,长于骑射,故终元一代,对长城没有搞过什么工程,惟在和金、宋作战中,多次进出长城。他们攻取长城作战的手段,一是利用降将开关,一是袭取关口,然后保障大军入关。如金崇庆二年(1213),成吉思汗率军再次进攻金的中都,连克德兴、怀来、延庆诸地,进逼居庸关。居庸关有南、北两口,北称北口,即今之居庸关,南称南口,即今南口。两口相距20公里,两山夹峙,中为深涧,悬崖绝壁,堪称天险,素有“铁门”之称。金军依此要隘,把关门用冶铁封固,并布铁蒺藜百余里,作为障碍。元军至怀来,无法前进,适有部将多次入使金朝,知有小路可容一骑通行,如果秘密前去,当日可到南口。成吉思汗于是留下一部兵力在北口和金军对峙,自己率大军西行,绕过紫荆关,从间道奔袭南口,紫荆关金军发现后,元军已越过,迎战不利,元军遂占南口,两面夹击,一举夺占居庸天险。

蒙(元)军对江、河地区的作战筑城

元军以骑兵见长,不利于江河、湖泊地区的行动,但为了在战争中取胜,他们也不断采取了一些和筑城有关的攻城手段。如公元1234年,宋军收复汴京,不久又攻入洛阳,蒙军见汴、洛失陷,迅即南下攻洛阳,守军被迫撤退,蒙军继续进攻汴京,决黄河以灌城,宋军民死伤惨重,溃败南逃。又如宋端平二年(1235),元(蒙)军攻宋之郢州(湖北钟祥)。郢州位于汉水下游和大洪山之间,城池坚固,战船密集,元(蒙)军屡攻不下,其将塔思曾造木筏攻城。江淮平原河网稠密,湖泊纵横,很不利于蒙(元)军行动。如宋嘉熙二年(1238),蒙将察罕统兵号称80万,进围庐州,蒙军筑坝高于城楼,奋力攻城。宋军以油灌草,焚烧蒙军,并发炮击坝,乘胜出击,蒙军败走,宋军又以舟师控扼淮水,蒙军被迫后撤。

元军围困襄、樊作战的筑城

忽必烈即蒙古大汗位后,由于蒙军在四川战场上的失败,逐步把战略重心移向襄、樊战场。

宋景定二年(1261),宋骁将刘整以泸州(今四川泸州市)降蒙,向忽必烈建议取襄阳之策,认为:“攻蜀不若攻襄,无襄则无淮,无淮则江南唾手下也”。但襄阳城高池深,与樊城相依,汉水环绕,不利于蒙军行动。且襄元军围困南宋襄、樊形势示意图阳还可得江陵支援,如强攻襄阳,必不能得心应手。忽必烈决定用围困战略,派诸将围襄阳而不攻,目的待其弊而自败。1263年,忽必烈利用刘整重贿襄阳守将吕文德,在襄阳城外设置榷场,进行互市。此后,蒙军借口安丰(今安徽寿县南)榷场为盗所掠,要求对襄阳榷场筑土墙自保,得到应允,遂筑土城于鹿门山(襄阳南15公里)。继又筑堡于白鹤山(襄阳南5公里),派兵戍守,目的在割断宋军南北联系,并不时派出游骑,在襄阳城外四处抄掠。榷场筑墙筑堡,遂成为围攻襄阳的起点。元至元四年(1267),蒙军又进一步在襄阳东面白河口(白河入汉水处)、西面的万山(城西5公里)等处,开始修筑堡垒。至元六年(1269)初,蒙古又派重臣史天泽至襄阳,令民兵两万在襄阳城外筑起长围,构成对外正面,以阻南宋援军。复在近城的岘山、虎头山构筑城寨,并联之以旧有堡寨,形成对内正面,紧逼襄阳。是年终,蒙军又在汉水西岸筑新城,和鹿门山城遥遥相对,成为蒙军控制汉水通道的主要据点。同时在汉水中筑台,和夹江堡相呼应。又在汉水中树木栅,遮断南北水路。至此,蒙军对宋军长期围困的筑垒工程全部完成。

当蒙军进行围困筑垒的同时,驻襄阳宋军曾多次向蒙军出击,但均以失败告终。南宋见仅靠襄阳守军,无法打破蒙军包围,曾多次派援军进攻,也多未奏效。至元九年(1272),宋京湖制置大使李庭芝在房州造轻舟百艘,募民兵3000,由民兵部辖张顺、张贵率领,轻流入江,斩断蒙军水中铁链,转战60公里,进抵襄阳。张顺战死,张贵派兵泅水入襄阳,约定郢州发兵来夹攻,至期张贵率民兵突破蒙元军防线,但援军不至,以众寡悬殊,全部牺牲。

蒙元军在长期围攻襄阳作战中,知道“襄樊两城,汉水出其间,守兵植木江中,联以铁锁,中造浮梁,以通援兵,樊恃此以为固。”于是,决定先攻樊城,至元十年(1273)初,蒙元军派水军排除水中障碍,乘风纵火,烧宋军船只百余,断其与襄阳联系,分兵五路攻城,运土填城脚,竖云梯,以回回炮击毁城之角楼,并焚毁外栅,突入城内,攻取了樊城。蒙元军在攻破樊城后,移回回炮于襄阳城东南隅,炮石重75公斤,击发,声如雷鸣,一炮击中襄阳谯楼,城中军民惊慌失措,宋军守将遂以城降元。

襄樊之战,攻守双方都曾采用各种筑垒手段,说明因火器、火药的发展,筑垒相应地有了较大发展。

§§第四章 明清军事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