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军事工程建设(下)
44858100000005

第5章 金代界壕

修筑的起源和规模

金在灭辽以后,为北方兴起的较强大少数民族政权,在公元1126年攻陷开封,结束了北宋的统治,迫使宋高宗退守江南临安府,建立南宋政权。这样,金朝就雄踞淮河以北广大地区,和南宋、西夏形成三足鼎立局面。它不断积蓄力量,企图灭掉南宋和西夏,以统一全国。但为巩固后方,防止蒙古族的袭击,在全国的北部边防开始了军事设防。天眷元年(1138)之后,先在重要隘口构筑一些边堡和边城,初时各堡城的位置多偏重于便于生活、便于游牧的地方。因此,参差不齐,疏密不均,不便于作战的协同和对边防的守备,构不成完整的防御体系,往往给入侵者造成可乘之隙。在明昌五年(1194)以后,金朝在北方边境开始大规模地构筑连亘不断的以壕、墙(有的称堤)为主体,与边堡、边城相结合的线式防御工程。

金代的壕、墙、边堡、边城的边防工程建筑规模很大,其范围包括有东北路、临潢路、西北路和西南路。在东北路就构筑有两道筑垒防线。一道防线起于根河南岸,向西至额尔古纳河东岸而南,经满洲里之北,穿越俄、蒙境内一段再至肯特山东南麓。另一道是金章宗时所构筑,由今内蒙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起,经甘南县、科尔沁右翼前旗到右翼中旗的霍勒河与临潢路构筑的壕、墙相接,这就是《金史·地理志》所记的“东北路泰州婆鲁火所浚界壕”。临潢路所构筑的设防工程,东起科尔沁旗的霍勒河,经扎鲁特旗、巴林左旗,到多伦县的闪电河流域,与西北路的壕、墙相接。西北路和西南路的设防工程,由多伦县的闪电河西岸起,经阴山山脉的东端、化德县的西北境,到达包头市北边的阴山,形成比较完整的工程体系。这个设防工程的大体轮廓是由嫩江的中游起,沿兴安岭山脉东南转向西南,然后与阴山山脉相连而西向,直达黄河河套东部。

总之,金的界壕选择在它的外面不是山地就是高原,或者是广阔无垠的沙漠,所谓“莽黄沙,一望无际”,正是游牧部族的分布区域。而界壕的里面,河川纵横,土地肥沃,雨量和气温都适应农业耕作。所以城市、村庄星罗棋布,人口比较稠密。从军事观点来看,界壕是防守这些地区的天然防线,从政治上和地理条件上看,不仅保障着边境,而且对拱卫上京和中都的安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金代界壕(长城)的组成和结构

界壕由壕沟、主墙(堤)、副墙(堤)、边堡、壕堡组成。以壕和主墙为防御战斗的主体,城堡和边堡是防守士兵屯住的地方。

壕沟和主墙(堤),是界壕的主要部分。在主墙外面有长方形深沟,主墙的宽度为8~10米,高度为6~8米。它的顶部平坦,向敌的一方筑有女墙,主墙用黄土夯筑起来,但在沙地、山谷和石头多的地方,则用石块包砌,以增大厚度。

壕沟的深度约为4~5米,由壕沟底部到壕主壁顶部就有11~12米,相当于一般城墙的高度。壕沟是防止骑兵的主要障碍。

在主墙上构筑有女墙、马面、瓮门等战斗设备。

马面(敌台),在主墙上每隔130~150米即构筑一个马面,它比主墙稍高,突出部分的宽度为10~12米,长度约为12~15米。在马面顶上盖有板屋,是守卫人员休息的地方。马面的作用是增强主墙的稳定性,并能居高临下掩护主堤,使敌不易接近。

瓮门设在接近壕堡的主墙旁,在壕主墙上留一门,外面筑有拐尺形土台,左侧留出仅能容一人通行的小门。从外表看,它与马面形状完全一样,不了解实际情况就不会发现有瓮门。这门平时供打柴和修理壕壁人员出入;在战时利用副墙作战的守兵撤回,就迅速闭塞起来。

副墙(堤)。副墙是在主墙和壕沟外两个马面之间与壕的主墙成平行而构筑的。副墙的宽度约5米,高度约1米多。副墙也挖有壕沟,但比主墙前的壕沟较浅。副墙的作用,一是利用它进行战斗,可提高主墙的防御力,因为这种副墙并不妨碍主墙的射击,同时它比主墙上射击更能低伸些而不使敌人接近主墙;一种壕堡构筑情况示意图是防护作用,防止风沙积雪淹没主壕沟。

壕堡。壕堡是设置在主墙内侧的方形城堡。中央设有门,还筑有瓮城。在靠近主墙的堡墙两侧各开一个小门,以便迅速登城。堡墙周长约100米,高度和宽度与主墙相同。堡内筑有营房屯住守兵。壕堡的位置多在谷口或重要道路附近,堡与堡的距离远近不等,随着地势的险要而变迁,大约近的壕堡间相距约3~7公里,远的约有7~11公里。这样,接近的壕堡在发生情况时,就便于策应和支援。

边堡。是离开界壕的小型城堡,控制主要的道路干线。如内蒙古林东县庞家湾的边堡,每边长约220米,墙高3米多,墙厚约5米多。墙外有壕沟,堡内有营房。堡墙上构筑有女墙。

综上所述,金的界壕(长城)和边堡,是我国中世纪时伟大的国境筑垒设施之一。界壕(长城)的大体位置由嫩江中流起,沿兴安岭山脉的东南转向西南,然后和阴山山脉相连往西,直达河套的西面。从地理上讲,界壕是构筑在海洋河川和内陆河川的分水岭上面,在人文上,是农业和畜牧两族活动的接触线。从战略上看,界壕的构筑是当时蒙古族与女真族之间民族矛盾与民族战争的结果,同时与金的国势也相适应,它是对西北采取守势,对南采取攻势,而界壕正是当时金代在西北部国境的防守所必需。

界壕是由主壕、主墙、副墙、壕沟、壕堡、边堡以及马面、瓮门、女墙等组成。为了适应塞外环境,多做了一道副墙,形成两道壕两层墙。这比一般城墙更有利于防御战斗。副墙既可作战,又能起障碍作用。此外,界壕上筑的壕堡是壕墙的支撑点,界壕内的边堡构成了防御的纵深,更能增大防御的强韧性。

金代界壕(长城)形势示意图所有属于金代界壕(长城)的构建没有用砖,也少用石,多是以土垒或版筑。一般外壕宽5~6米,内壕宽10米乃至50~60米;副墙宽2.5~6米,主墙5~15米。在主墙或单线墙外附筑马面和烽燧台,伸出墙外4~5米,宽6~8米,高度一般超出主墙。马面多设在险要地段和城堡附近,其间距为60~150米之间不等。烽燧台间距更远,由250~2500米都有,多筑于河口、谷口,面向山冈或界壕转弯处。金代界壕(长城)有纵深,壕、墙并列,更增加了防御韧性。施工时,掘壕筑墙,就地取材,毕二役于一,有事半功倍之效,为前代不及,而为明代所沿袭。边堡的位置,没有发现筑于山顶之上的,一般在山下缓坡平台地上,这和“因边山险,以河为塞”的原则,迥然不同,除了自然地理本身的因素外,与当时战争攻、防手段以及交战双方的民族习性有关。金界壕虽称界壕,但并非金疆域的边界线,和长城一样,是根据国家战略的需要,在具有敌人威胁方向上构筑的防御性军事工程。金的胡里改路、蒲与路、临潢府路和西京路等,均有大片土地在界壕之外。仅以东北路招讨使所辖的蒲与路为例,据《金史·地理志》记载,它北部边境的火鲁火疃谋克,距其路治(今黑龙江克东县)三千里,即今外兴安岭南麓、俄罗斯的博姆纳克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