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作为学生思想品德成长的主要园地,学校工作之重在于教导学生,引导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以人为本,以德育为核心”是当前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一个重要取向。针对中小学德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现象,变革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加强学校德育管理,加大班主任工作和政教(德育)处工作的力度,各个方面协调,形成教育合力,这是现实背景下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一、德育工作的虚实观
1.问题
德育是关于人的思想道德建设的教育,在学校各项工作中具有统领性的地位。教师、教育管理者自身在价值观念上存在着偏差,对于学校德育就有着不同的认识水平。“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以此概括一些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的实际存在,虽然有一些片面,却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学校德育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之艰难。
就学校德育工作的一般做法而言,为了突出德育之“实”,学校多以专门的机构、专门的人员、专门的科目、专门的活动、专门的环境来予以体现。这种情况,在许多学校都是存在的,只是具体做法的大同小异,各种方法之间并无本质上的差异。
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是很多的,方法是多样化的,这里面有许多经验值得总结,有许多方法值得归纳,有太多的问题、矛盾需要研究,因为,人的属性构成是多样的,人的主体性强弱是不一致的,德育工作,是人的培养的具体工作。
可是,在不断地评估、评选、创优等活动之后,人们会发现,德育原来如此之“虚”:形式主义、道德说教过多,有其名而无其实的活动太多、过于泛滥,理论说教与具体实际分离,“教”与“育”、“知”与“行”脱节严重。于是,基于道德底线、人格伦理、回归生活世界、淡化“教育痕迹”之声不绝,然而,这些又常常被社会行为生活中的潜规则所击溃,社会生活受利益平衡法则制约。例如,表现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对于《学生守则》、《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落实,在会上经常宣讲,在行动上难以从根本上落实,“人人负责却人人都没有负责”。在德育形式上的泛化掩盖了人的道德价值的真实流露,最终造成了对学校德育工作及其管理的低效性,学校德育无法取得期望的效果。
某中学接到上级通知,现阶段要对全校学生进行“四五”普法教育。《通知》对学校普法教育的具体过程做了规定:学校规定购买上级有关部门印发的“四五”普法资料,组织学生学习阅读,学校负责思想德育的教师或领导进行普法知识演讲,接下来是每一学生做一张试卷,开卷考试,要求学校上交一份“四五”普法教育工作总结和考试答题卷,最后,上级有关部门对学校普法教育工作进行考核、评优。
接到通知后,校长犯难了:购买资料是没有问题的,可是课表上的课时已经排满,怎么抽出时间让学生学习阅读呢?如果把任务交给思想品德课的教师,可《思想品德》书上的内容已经很多,课时计划已经很紧,再加入额外的内容,会让教师为难吗?安排德育处的教师举办专题演讲,也同样面临着学生听演讲的时间安排问题。校长在考虑再三后决定:还是由德育处负责,在学校教学区走廊宣传栏上出一期“四五”普法教育黑板报,再选择某一天下午放学前留下部分班级的学生进行考试,德育处根据《通知》要求写(炮制)一份总结。
在开卷考试中,德育处教师在台上念答案,学生在台下据此填写试卷。很快,考试任务完成了,“四五”普法工作也完成了。
一个月后,学校获得了市上的“四五”普法教育工作一等奖。
2.把握
从落到实处、取得实效的角度看,学校德育之“虚”与“实”,更主要体现在学校如何对思想道德教育进行专业化的实施与管理上。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道德既表现为一种非权力性的社会规范,也表现为每一个人对自己、对他人的一种价值态度,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一种理解和把握。
因此,学校德育功能的发挥,一方面有赖于人们在日常活动和交往之中对既存道德价值的判断、选择和遵循,另一方面则需要人们面对现实而不是超越现实、面对功利(含有经济属性的、利益属性的事件)却要超越功利的道德感悟。
学校是儿童青少年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道德时刻渗透在他们日常的学习、生活之中,通过活动和交往,他们自然而然地就能够感受到道德价值,形成道德行为习惯。从这个意义上说,道德体现在活动交往之中,道德教育也无须进行刻意的渲染、策划。
可是,如何提取学习活动、生活琐事中的思想道德价值,使之集中为有较高的教育性,达到感悟人性、选择道德行为、培养价值观的作用,对此,却又需要一定的设计和适当的安排。经过策划的德育教育活动与之随意的生活渗透和环境作用,其教育意蕴却是泾渭分明的。对道德教育作出这种专门化、专业化的设计和安排,正是学校作为专门的育人机构的基本职责。基于此,学校德育工作要求“实”,即实际、实在、实效。
从表现形式上看,仅仅是为了突出德育的重要性、为“突出”而工作,而作出“活动式”的设计和安排,这样的学校德育工作则是形“实”而质“虚”。
教育活动尊重和发挥人的道德主体性,潜移默化地产生教育影响,德育过程与人的品德发展过程相统一,学校德育则形“虚”而质“实”。确立以人为本的育人观念,为培养具有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思想道德素养的人,学校德育工作需要务实,要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层面抓起,从班级德育建设做起。把握道德生成的机制,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依此而调整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进行必要的机构优化、师资培训、德育课程设计,如此,学校德育则形、质皆具备,这样的工作肯定是实在的,会取得实效的。
学校德育何以能够做到形质具备、“虚”“实”相宜呢?
在现实背景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德育为核心”、“教师专业发展”就是很好的命题,是基于主体德育价值观的学校思想教育平台。主体德育价值观的真实底蕴在于:以概括化、普遍化的社会主义德育价值体系和德育课程目标为指导,从学生的品德发展水平与道德实际存在出发,由学生、教师、家长、教育管理者和社区其他成员共同确定学校的德育活动方案,从人的发展需要和具体的社会生活环境出发,根据主流的社会意识形态特征、学生关注的热点以及学校、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确定教育活动的内容、方式,撷取道德学习的素材;从教育内容和活动主题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体差异和本校实际,行之有效地选择和运用教育形式与方法。通过有计划开展的学校主体德育活动,将道德价值观渗透在学校的所有课程和一切教学活动中去,并力图营造出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氛围与环境,这是学校德育落实“以人为本”、“以德育为核心”的普遍要求。
二、学校的主体德育
培养和发展人的主体性是教育改革的一个主题,也是深化当前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主体性道德教育,就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教育者通过启发、引导受教育者内在的教育需求,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各种教育活动,从而把他们培养成为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
1.德育实践的不协调性
就整个社会意识而言,人们对于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习惯养成教育是持积极态度的,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是一致认同的,对德育的重视程度已无可争论。
但是,在特定的学校情境下,许多学生在讲究社会公德、关心他人、遵守学校纪律等方面,大都能够做到,表现出言行一致,然而,一旦走出校园,离开师长,其表现情况却并不一样。在学校与在家庭,学生在关心他人、自我约束方面的双重性人格特征,滋长了自我价值中心和不诚信意识,这对于学生思想、品德、心理的成长,是很不利的。
对此现象,多年从事思想品德教育的人士认为,根子还来源于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危害学生自身和社会的未来。
在德育实践中的不协调性,主要表现在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不一致性。例如,教师是这样教育学生的:遵守公共秩序,在上公共汽车时不要拥挤,上车后不抢座,窗口买饭自觉排队,在公共场所主动为老弱病残孕提供方便;而一些父母、爷爷、奶奶却是另一番话语:与人交往时,要放聪明些,不要老是吃亏。又例如,学校寝室、校园生活区管理规程要求学生爱护公共财物,不喧哗、打闹,爱护环境清洁卫生和秩序,不乱扔果皮纸屑等,而学生在家里,却不会力所能及地帮助家长做家务,不会整理自己用过的物品和自己生活的环境,自己的衣被自己不会洗,不会自我料理,许多自己的事却不能自己做,不会整理床铺,不会洗晾、叠齐衣被等。家长为孩子提供了许多物质上的满足,一些本来该由学生自己动手的家务事都由家长包揽下来。但事实上,这就造成了学生行为心理的任性、自我中心意识的主体人格,自我约束力很差。
这些事例表明,家庭教育的不当言行是造成学校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品德教育效度不高、乃至于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家庭、学校的教育要能够配合一致,要从细小的生活事例中加强行为塑造。要求学生有更多同情心,不要太自私,主动关心他人,在面对一些身临其境的事件时,多为别人想想,增强自我约束力。
2.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在学校教育环境下,在培养人才和不断完善自身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本学校教育特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体现在学生、教师、员工的精神面貌、思想意识氛围、行为方式、校园环境呈现等方面。由此可见,校园文化包括学校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以及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人的素养。
在学校德育实践中,校园文化能够发挥正向性影响,能够有效地熏陶、感染学生,提升素质教育的实践水平。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对于素质教育含义下的主体德育,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上的意义,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在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中,应注意以下方面:
(1)有效性表现在积极参与上
校园文化建设的效度,在于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实践表明,单靠教师、少数学生干部是不能建立起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的。
有效性的表现之一是学生的积极参与,这是一个基本条件。学生是德育过程的主体,是校园中的大量人群,基于德育方向的校园文化建设,需要调动、激活这一人群的主体性。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用自己的双手来创设有特色的、且为自己所喜爱的文化环境。
例如,可以首先从教室文化、墙壁文化、课桌文化的设计开始,恰当选择字画、导语、名言警句、阅读角、专栏、盆花等,恰当布置,定期变换,努力呈现给学生一个喜爱的、有强烈感召力和引导奋发向上的氛围环境。教室、课桌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第一环境媒介,是重要的育人场所。优美的、高雅的、富有现代教育特性的校园环境文化能陶冶师生的情操,沟通师生的心灵,激发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
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传统,在这些传统中,有一些是推动学校不断发展的因素,这些因素需要教师和校长认真地去总结、挖掘和提炼,这是建设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所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在校园环境文化建设上,要组织学生参与,即便是找几个担任思想品德课程和美术课程的教师就可以完成的简易布置设计,也应该“小题大做”,让一大群学生来做。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亲自动手参与,进行过程性尝试,去体验、发现。如此,不仅完成了教室环境的精心设计和布置,使一块墙壁、一个角落都具有协调的美感,富有思维启迪性,也使学生从中受到教育,获得美与心灵的感悟。
其次,是报栏出刊。黑板报和墙报是校园环境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是“校园的眼睛”。许多教师把布置和更换黑板报、墙报的任务交给少数能写善画的学生去做,觉得简便易行,有质量水准,自己也放心。但是,那些没有参与的学生,如果对这些黑板报、墙报不感兴趣,那么再美再好的黑板报、墙报对于整个校园的教育活动又有什么意义呢?每个人都有“把自己才能表现出来”的良好愿望,而黑板报和墙报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施展才能的舞台。所以,为办好黑板报和墙报,充分发挥其作用,要强调形式的参与性。
教师应采用学生轮流或小组轮流的形式出刊,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在参与中表现自己。实践表明,学生都是有个性的,有思想的,有文艺潜能的。在参与过程中,许多学生表现出了自己的观点、理想、美感。通过这些方式,培养学生创造的个性,让有限的校园空间成为无限的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