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对实验班级进行追踪调查
学校侧重于对学生情况调查,内容为5个方面:学科知识体系掌握、学习能力的构建、每日各学科作业量和总作业量、学习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与成长心理。形式为:每实验教学班抽样分析3名学生的《素质潜能袋》、学生座谈会、学校问卷等。
(3)文档建立与资料类别
包括学校建立《课程改革实验教师档案资料》,填写《课程改革实验周记》。《课程改革实验教师档案资料》的内容主要包含7个方面:教师基本情况、学科培训情况、新教材备课单元、课堂教学实施的心得与随想、教师对新课程新教材的认识和建议、课程改革的适应程度、中青年教师的成长与成熟。
七、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三级课程管理有利于增强地方、学校对课程的适应性,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课程功能。学校要利用自身的课程资源优势,积极参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
1.四个着眼点
——着眼于素质教育方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遵循素质教育的方向,根据国家教育方针、课程管理政策、课程设置计划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有利于更好地实现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着眼于本土特色。结合本地的优势和传统,具有浓郁的本土特色,反映本地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具体存在,使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更具有针对性,更具有特色。
——着眼于学生认知属性。充分考虑学生的发展需要,从学生的认知属性着眼,反映学生感兴趣事物和生活经验,科学地选定题目,编制课程的结构体系,合理选择与组织教学内容。
——着眼于课程学习方式。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实施,要积极探索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教师获得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验。
2.开发方案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包括如下一些内容:
(1)名称与所属门类;
(2)实施的可行性,包括理论、实践、师资、管理、物力等要素;
(3)达成的基本目标;
(4)内容的结构组成;
(5)具体实施时间表;
(6)评价方式与要点。
按照省州市课程改革管理的要求,一般的,在学年度的第一学期内完成《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在第二学期开展实施。
发现问题列举: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有待加强管理。
解决思路:支持有条件的学校开发校本课程,利用自身的潜在优势,服务与课程改革,但必须严格按照主管部门的政策,加强开发研制的过程管理,逐步走向规范。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是薄弱环节。作为一门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内容怎样优选?如何组织有效的课程实施?教师培训的内容和方式是什么?等等。这些问题都可以进行专题、专项目、专模块的研究。
八、西昌市课程改革的实践与启示
1.工作回顾
2002年1~4月,前期准备工作。
西昌市作为四川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之一,课程改革工作在2001年12月开始策划,经过认真的项目研讨、专家论证和组织筹备,于2002年2月正式拉开帷幕,先后主要经历了通识性培训、《课程标准》学习、学科实验教材培训等过程,现在,已经进入课程改革的实质性阶段,实验学校在进行实验教材的试用、学科教学过程分析、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资料信息反馈等,各项工作正按照预期计划开展,整个课程改革实验的运行动态正常。
——实验区确立与任务接受。由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牵头,协调组织市教育科研培训中心、市教师进修学校和一部分中小学的教育行政管理者、骨干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讨论研究,分析在我市率先开展课程改革实验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利与弊,并邀请了州教育局、州教科所参加,先后召开了两次会议。最后决定承担这一实验项目。该项目由市教育局承担,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牵头组织协调,市教育科研培训中心、市教师进修学校具体实施操作。
——组织学习考察。经省、州业务主管部门推荐,西昌市教育局先后组织了我市业务部门领导去国家教育培训中心高级研修班学习,组织部分学校领导和教师去先期进行课程改革试点的成都市郫县考察。
——课程改革方案设计撰写。
——市教育局建立3个小组。一是“西昌市课程改革实验领导小组”,由李月敏副市长任组长,张达尧、王曦任副组长。二是“西昌市课程改革实验师资培训指导小组小学组”,姜向平任组长,陈华刚任副组长。三是“西昌市课程改革实验师资培训指导小组中学组”,由陈学宏任组长,廖广发任副组长。(见西市教[2002]33号文件附件一)。
——省、州、市工作协调。
2002年4月~2003年8月,通识性培训各学校校长及管理者;市级培训各中学和小学的骨干教师和教研人员;校级培训学科教师;新教材试用。
2003年9月~2004年8月,学科培训(市级分中学和小学培训骨干教师和教研人员;校级培训学科教师);试用新教材。培训内容为:学习讨论新课程标准;学习理解新教材。
2004年9月~2005年8月,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进一步理解新教材;新课程标准试用;新教材试教;在新课程中的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探索构建新课程评价体系;启动校本课程;过程管理与指导。
2005年9月~2007年1月,课程改革实验阶段性评价;总结实验区阶段性的过程与成果。
2.基于质量追寻的三种学习方式
命题:课程改革坚持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核心,倡导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致力于学科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观点:素质教育更能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小资料
2002年9月21日,《中国教育报》在头版头条以《素质教育更能提高升学率》为题,报道了河北省衡水市抓素质教育,优化和改革课堂教学,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提高高考升学率的事实,接着又连续推出4个专刊,介绍衡水中学经验。这是现阶段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新动向,在全国基础教育领域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和关注。
质量来自于课堂教学。我们坚持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核心,优化教学过程,倡导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增强课堂教学过程的实效性,致力于提高学科教学质量,这是课程改革所追寻的一种教学实践观,也是西昌实验区课程改革管理思维创新的又一体现。
西昌市课程改革对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主要集中在三种学习方式上。
自主学习,这是实现学生素质发展的基本途径。首先需要贯彻主体性教学思想,主体参与,合作学习,差异发展,体验成功。倡导主动学习,真正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主体意识,激励主体潜能,弘扬主体人格。实现学生的主动学习是教学过程变革的根本任务,是优化课堂教学的根本定义。让学生独立地学,主动地学,创造性地学,强调学习过程的自主性、活动性、交互性,在很大程度上关注学生的自学实践能力。
探究学习,其教学内容和活动范围不局限在教材和教室的范围内,还包括学生的生活体验、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等。在课程改革实验中,我们正在进行一场“教学方法的变革”,进行导学方式的创新,由接受性学习方式转变为自主性学习,由自主性学习走向创新性学习。让学生掌握学习的过程和方式,增加学习材料的探究性,强化学习中的探究意识,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去体验和认识、发现和创造,去实现自我发展。
合作学习,是课程改革所提倡的重要教学策略之一。倡导合作学习,首要的是要实现教师观念的认同,自觉接纳和更新时代性的教育思想,实现观念的转变。教师由知识的讲授者、思想的布道者的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过程的促进者、指导者、咨询者、合作者、参与者。同时,合作不能没有活动,尤其是在互动中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往、交流与合作。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合作教学过程,要坚持活动教学的观点,教师“教”的活动服务于学生“学”的活动,围绕学生的学习活动展开来设计教学过程,以活动为教学的主要形式,实现教与学的参与互动,“以活动促学,用活动体验,在活动中发展”,真正做到让学生通过活动学习过程获得自主发展。
3.建立在教学创新上的教师专业发展
命题:追寻教学创新与教师专业发展的相互促进,在课程改革实践中追寻教学创新,通过教学创新实现教师专业发展。
观点:教学创新是教师专业的内涵性发展。
在课程改革实践中,教学创新是至关重要的,它决定着课程改革的进展水平,决定着学生、教师、学校的内涵性发展。教师素质结构、教师专业发展对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实现,对素质教育的深层次推进,以及对西昌市基础教育的可持续性跨越,都起着积极的效应。
教学创新依赖于教师的进取精神。教师是课程改革实验的具体实施者,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科学理论和教学艺术水平等直接影响到课程改革的运行质量。如果教师缺失时代所要求的精神风貌,不思或少思进取,其教学策略势必因循守旧,在教学改革中被动应对,就已经把自己定位在了“工匠型”的角色。当一个教书匠,这对教师的教学人生是一种悲哀,对学生的未来则是一场灾难。
教学创新以课程改革实践为载体。在课程改革中积极倡导教学创新,势必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以此为侧重,培养适应新时期西昌教育发展的教师队伍。课程实施的预期目标与实现程度,实验进行的过程与方式,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与质量效价,其关键都在教师。重视教师的主体地位,只有广大教师的有效参与,课程改革实验才有说服力;只有高素质的教师群体,才有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教学创新的过程,也是不断地铸造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的过程。这种育人育己的双重功能,决定了教师在课程改革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课程改革中的教育科研是教学创新的一个实现途径。通过课题(项目)的组织研究,例如在西昌市教育局承担、西昌市教育科研培训中心组织实施的“自主参与教学研究”、“互动知会情感三维教学实验”、“尝试教学应用研究”等课题实验过程中,我们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在一定水平上提高了教师群体的综合素质,有针对性地探索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途径,同时,也找到了西昌市素质教育进程中某些问题的解决方略。
致力于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学创新的实现目标之一。西昌市的实践成果表征在下列两个方面:
一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其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素质得到了积极的发展,学生对于学习的情感态度发生了积极的变化,学习内在动力上升。
二是广大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了,以及正在发生着积极的变化。教师的课例使人耳目一新,一部分教师的课(包括合格课、研究课、汇报课等)和学术研究成果,有了教学实践与教育理论上的创新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