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物》教材中基本上是用传统的达尔文的“进化论”来解释生物进化,没有涉及遗传漂变、基因频率、群体遗传学等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人类基因组、克隆等涉及现代生物技术的内容在教材中基本上没有反映。
原初一《地理》第一册在介绍马来西亚时,仍然说马来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锡、天然橡胶、棕油生产国,其实,现在马来西亚的锡产量已相当少,自20世纪90年代初已不是天然橡胶的最大生产国,至90年代中期,棕油产量也少于印度尼西亚。
在课程内容的改革上,教师面临着什么方面的问题?
课程内容的改变、课程内容选取标准的变化都导致了原有教育环境、教学方式、评价观念的变化,与教师自身的学科结构、知识蕴藏量等都可能存在着矛盾与冲突,教师面临着知识更新、观念更新、方法论重建等问题。
教师通常是问题的第一个遇到者,也可以成为问题的第一个解决者。
课程内容的改变必然导致教学环境、信息技术手段等方面的调整,而教师对新知识、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设计、合作关系等准备不足。
因此,要适应课程内容的改变,教师要主动适应,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在教学中反思,发掘自己的实践经验,走向专业合作,终身学习。
回顾几年来西昌市新课程实施中所走过的路,我们发现,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的课程结构在实施中,遇到了如下一些困惑:
——目前教师的综合素质还很难达到综合课程的要求,如艺术、科学、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
——教师习惯于单学科的教学,一时难以适应综合课的教学。
——现在规定使用的教材中仍以分学科课程为主,如音乐、美术、物理、化学、生物等分学科教材,未提供综合课程教材。
——不少学校难以编出校本教材。主要反映在对于课程价值观念上的处理、课程体例与结构的把握、内容的选取、课程的创新性等方面。
(摘自《西昌市课程改革2004~2005总结报告》,西昌市教科中心,2005年7月)
迄今,上述问题,现在还没有完全得以解决。在以后的实践中,我们应该采取的措施是: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摸着石头过河”。
六、区域性课程管理
1.从重点突破入手
在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对学校和教师的要求有:一用二学三资料。
(1)“一用”
即是试用新教材和《课程标准》。尤其是强调对《课程标准》的试用,把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落实在备课中,落实在课时教学里。
(2)“二学”
一是学习现代教育思想理论,转变观念,适应课程改革。理解课程改革的目的、意义、评价方法与尺度、教学改革的地位和作用。注意读书笔记的收集和整理。积极参加学校的常规教研和教育科研活动,参加教育科研部门举行的通识性培训和课题研究活动。主要学习材料:《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等政策理论性文件,以及地方教育研究部门编写的资料文献等。
二是学习《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在学期开始前必须完成第一次通读,掌握教材的体系、结构、功能、特征、编排体例、编写意图、新旧差异等。
(3)“三资料”
学校和教师要积累下列三方面的课程改革资料:
资料一:教材剖析。按要求填写《课程改革实验教材评析单元》。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过程,剖析新教材的材料选取、编写内容、编排体例,写出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使用的心得体会,提出自己的认识和见解。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收集课时或课文的教学案例、教学片断剖析。填写的《课程改革实验教材评析单元》,交学校检查登记。
资料二:案例分析。实验班级学生情况分析。内容为5个方面:学科知识体系掌握、学习能力的构建、每日各学科作业量和总作业量、学习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与成长心理。形式为:每学期总结1篇或书面案例分析1篇,交学校,由学校收存。
资料三:课堂评析。与原教材的课堂相对比,教师针对自己现在课堂教学情况,评析新课程中备课、上课、改作业等环节所要注意的事项,所要把握的要素,尤其是评析课堂结构的特征和课堂微观环节的实施要素,通过汇报课、说课、评课这三种方式来进行。
2.从教师培训入手
问题:部分学校的课程改革在一个比较低的层面上运行。一些教师“用旧观念去处理新课程,用新课程去适应旧观念”,在新教材的试用中,沿袭旧有方法进行教学;对《课程标准》的解读不深入;一些学校课改的实施与管理不到位,工作肤浅,流于形式。
对于这些情况,教师培训是解决问题的入手点。
通过培训,促进教师主动学习,走进新课程,深入课程体系,钻研书本,研究学生,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同时,改变所固有的、封闭的、拒绝新事物和新观念的心理意识,接受培训是提高理论素养的重要源泉。
在培训过程中学校要做的事:
拟订并实施教师的学科培训计划;整理编辑《课程导读提纲》,提供给教师阅读交流;制订《课程改革实验周记》,由学校教科室或者教导处按时填写;制订《课程改革实验教材评析单元》提供给教师填写。
《课程导读提纲》的主要内容:
——解读、试用和评价各学科新课程标准;
——通读、试用和评价各学科新教材;
——实施新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
——实施新课程的评价研究;
——在新课程实施中的自主参与教学课题研究;
——在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师专业发展与学校管理研究。
西昌市的经验表明,对“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这一专题培训,要达到教师能够理解意义和作用、基本掌握这一教学方法策略的要素、在课堂上能够具体实施展开、并取得初步教学效果的目标,一般的,校本培训一般需要三次11~15学时才可能实现。
第一次是整个学校教师参与的通识性培训,分2~3学时完成。由教研人员授课,教师听课、质疑,组织讨论座谈,教研人员在答疑中诠释课程改革的观念,表达自己的观点。内容是:组织起始年级的教师进行学科培训,学习新课程标准、通读新教材,训练单元或课时备课。
第二次是分学科组织的课堂培训,分7~9学时完成。每次均由骨干教师授课,按照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步骤去做、去领会。此阶段提倡“先模仿学习,后变革出新”,可以原汁原味地仿效。教师听课、反思,回到自己的课堂仿照实施,再由自己献课,学科教研组评课与座谈讨论。
第三次是教研科研指导部门举行的研讨培训,分2~3学时完成。在部分学科中抽取对小组合作学习有独立见解、有具体经验的教师上示范课,集中全校不同学科的教师听课与评课。以此课为素材,由教师分析授课片断,提出小组合作学习实施中的注意事项等。
(摘自《课程改革在西昌》,凉新出图(2003)第114号,2003年10月)
3.从专题研究入手
在教师培训中,要注意加强课程改革实验的研究,以专题突破的方式解决课程改革实践中的问题、矛盾。课程改革实验是一个改革创新的过程,要建立培训、教学和教研相结合的工作模式,及时发现和研究解决课程实施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学校要加强与上级教育科研部门的联系,借助专业引领的力量,在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形成课程改革实验的集中优势。
教育科研积极探索与实施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的变革,对学校教育教学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攻关,要特别关注一些关键问题和难点问题,例如课标解读、教材把握、教学过程、综合实践活动、考试评价,以及边远乡村和民族聚居乡镇的课程改革特点等。对于新课程实施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还需要立项子课题进行研究,力争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突破,并注意总结,积累经验,扎实提高专题研究的质量。
课题调研:民族聚居区课程改革不平衡性的动因与策略研究。西昌市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城区学校课程改革工作进程正常,能够按照省、州部署发展,学校课程改革也取得了经济的效果。但距离西昌市城区较远的农村、山区和彝区的学校则是另外一种境况。地处偏僻,信息闭塞,办学的经济条件较差,教师外出学习、交流提高较少,自我展示和自我实现的时间、空间与机会也少,教师中普遍存在着的教育思想观念相对滞后,教学方法比较传统,对现代教育教学发展的新动态、新成果知之较少,教学研究能力相对薄弱的现象,这些对课程改革的实施有着直接的影响。
就西昌市课程改革实验的深入开展而言,优化教学过程,优化育人过程,还有很多的理论探索性工作要做,还有很多的课堂实践规范需要去倡导、去落实,这里面有许多专题项目,这些都应该从强化教育科研这一途径去获得解决。
西昌市承担的“自主参与教学研究”、“民族地区教师综合培训项目”、“尝试教学应用研究”、“互动知会情感三维教学实验”等,分别是四川省教育厅、中央教科所等部门立项的教育科研课题,有的已经通过结题,有的正进入研究中期,或进入结题阶段。通过几年来课题研究,我市广大教师的现代教育思想理念在不断更新,教学实践的策略和方法模式在逐渐优化,这些,为今天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实验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从课堂调研过程反映出来,广大实验教师对“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课改很容易接纳,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容易进入课堂,传统教学“满堂灌”、“填鸭式”、课堂中的单向灌输、学生的被动接受等现象减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增多,主体、主导、主线的课堂要素显著增加。这些,都与这些年来西昌市开展教育科研,致力于提高教师的群体素养直接相关,是西昌市积极推行主体教育的现实反映。
4.从学校实际入手
(1)建立学校课改领导小组
学校的课程改革实验项目小组,由校长任组长,成员4~6人,由学校教导处和教科室参与组成。一般的,副组长为工作联系人。
在实验学校组织教师试用新教材的过程中,要坚持从本学校的教育教学实际出发,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长期任务与现阶段的中心工作联系起来,有机协调地进行,运筹好工作面。同时,加强与课程改革指导部门的业务联系,多活动,多交流,在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中,都获得提高。
学校还要定期召开新教材使用研讨会。以年级组、教研组、课题组、项目组等各种形式展开,确定专题和中心发言人,按照计划时间举行,例如每2周一次、每月一次,或每学期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