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走向人本主义教育的学校管理
44848400000016

第16章 以人为本的教学目标管理(3)

(4)创造

创造与思考有许多共同之处,但它以扩散思维为主,产生具有独创性的新观念。当然,它也离不开集中思维,此外还包含有积极性、持续性等态度因素。

2.技能的侧重

(1)技能

书写、计算、测量、实验都属技能。技能既包括有知识和理解,也包括有行动和操作的自动化。就技能的本质而言,它主要是指后者。技能还可分作身体运动的技能和智力的技能两类。技能是从操作熟练程度上来评价的。

(2)技艺

技艺包括作品、表演等形式。图画、书法、作文等以作品的形式表现,唱歌、声乐、体操、舞蹈等以表演的形式表现。作品和表演不同于其他教学目标,但无疑它们也是学习成果的体现。在作品和表演中凝聚有学生的知识、理解、思考、态度和鉴赏力等因素,但更重要的,它是通过动作技能实现的。

3.情感态度的教学

(1)态度兴趣

态度是从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表明人对事物的富有情绪色彩的感受与认识。这种感受与认识有推动人朝着一定方向去行动和思考的作用。例如,对学习持积极态度,就会推动学生努力学习取得进步。因此,态度应是主要的教学目标之一。态度的形成和改变与知识体系的建构相关,与学生的经验组成相联系。

兴趣实质上和态度是一回事,但情感色彩更浓,使人有选择地持续倾向于某种活动或事物,表现出更多地关心和爱好。所以对体育运动、艺术、文娱,以及不同学科的这种选择性的态度,通常称之为兴趣,而不说是态度。

(2)行为习惯

行为习惯包括卫生习惯、学习习惯等。习惯属于广义的态度,是一种行动的、实践的态度,即自动地实践某种活动的倾向。习惯和技能有密切关系,它是借助一定操作活动实现的。

(3)鉴赏

鉴赏是对文学、艺术、音乐等价值评价与选择有关的倾向性。鉴赏不仅和认识有关,而且与态度兴趣相应,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能够左右人艺术的、道德的行为。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也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目标。因为鉴赏的发展与提高对于丰富充实人们的精神生活,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桥本重治认为这些目标是相互关联着的,没有一种教学目标与其他教学目标毫无关系、独立存在。我们应当从这些目标的相互关系上去理解它们。但是,作为学习评价目标,是从它们各自不同的主要方面考虑的。

一般来说,认知方面的目标适于用测验法来检查,态度与技能方面的目标,适于用观察法、问卷法或评定法等来检查。

为了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果,如何确定评价目标,采用什么方法,首先要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充分地理解,然后才能判断什么样的内容,以什么样的目标来评价检测为合理;此外,还需深刻了解作为评价学业成就的主要工具——测验法,以及测验法的各种题目类型。其他的评价方法如:观察法、问卷法、评定法等,要理解其性质、功能和编制方法。如此,才能使各种评价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更好地管理教学过程,评价学生学业成就。

五、发展性教学的目标管理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课堂教学是落实教学过程的基本形式,是教学目标的具体化展开,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

课堂教学是以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为指导的,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作为现代人应具备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根本目的,以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实现教学过程各要素及其组合优化为基本特征的教学实践活动。

1.遵循主体发展的目标要素

——科学的教学目标。目标准确、全面、具体,不仅有认知目标,还有思想品德、情意等目标。目标具有层次性,符合各类学生实际。课堂一切活动都围绕目标进行,教学目标统领教学各个环节,贯穿教学始终。

——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尊重学生,倡导教学民主,首先落实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民主、平等上;课堂气氛既是紧张的,严肃的,又是和谐的,愉悦的;课堂内既有大量的信息交流,又有充分的情感交流;课堂充满生气,充满活力。

——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教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指导学生开展具有一定深度、广度的学习活动,形成个人独立学习与同学间合作学习、全班共同学习的动态组合。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积极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

——充分的思维训练。教学过程是师生思维互动的过程,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教师不断启迪学生的思维,创设学生思维相互碰撞的条件,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教学方法最优化,手段现代化。根据需要选择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注意各种方法的综合运用,实现教学方法的最优组合。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包括标本、模型、挂图、录音、录像、计算机等现代信息技术设备的选择性运用,充分调动学生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

2.坚持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观

——全面发展的质量观。人的发展是现代教育的根本任务。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是进行完整的人的发展的教育教学活动。课堂教学的目标是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又是自身发展的主体。其主体性(包括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差异性应受到充分的尊重,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民主合作的教学观。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课堂教学过程,不仅是受教育者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又是一种复杂的心理体验过程,一种在一定时空范围内社会化的实践过程,是师生之间多向、多形式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互动过程。学生尊敬教师,教师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形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使教学活动成为师生共同探索、共同享受成功喜悦、实现教学相长的活动。

——优质高效的质量观。课堂教学追求的目标是以尽可能少的时间投入和精力消耗,让学生收到尽可能多的实效。课堂教学应体现教学方法的优化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实现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

3.贯彻发展性的目标导向原则

发展性的教学目标是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扬弃性地应用一般教学目标体系,包括各目标体系的学说、原理、要素、模式、方法,服务于教学过程,对教学进行评价,促进学生主体的一般性发展。

在此基础上提出的目标导向原则,应该是各个教学目标体系对一般教学规律的集中反映,是对人本主义教育原理和方法论的遵循。贯彻以人为本的目标导向原则,在课堂教学实施中应该重视以下方面:

——目标控制原则。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使师生的教与学心理同步,思维定向,使师生的活动有共同的指向,成为教学过程中的行动方向。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调控教学的行为,使教学活动沿着预定的方向顺利进行,直至目标的实现。

——主体参与原则。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发挥学生主动精神,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充分认识自我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地学习,独立思考,勇于尝试,大胆质疑,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创造精神。

——面向全体原则。面向各类学生,面向全体学生。因人施教,分层推进,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发展。

——知情并重原则。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索、创新的能力),开发智力,同时要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知情结合,知情并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情境开放原则。教学过程不应该是封闭的,应用一般目标体系不应该是僵化的。在贯彻“教学三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基础上,变革课堂教学模式,树立开放意识。紧密联系生产、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经济生活的实际进行教学,把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充分体现“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精神。

六、教学目标管理的四个环节

教学目标的制订,仅仅是教学过程管理的一个计划性环节,教学目标的实施、教学目标的表现效果才是主要方面。教学目标的实施,要求落实在教学过程的备课、上课、批阅作业、教学反思等四个环节之中,每一环节都应该有具体的任务,有不同的反馈-矫正措施。

1.备课:课前期的准备要求

课前期的准备是上好课的前提。要从以下方面做好课前准备:

(1)认真参加教学研究

年级备课组是开展年级教学研究活动、制订年级教学计划、进行年级备课的基本组织形式。其主要任务是根据教学设计的思想和要求,制定学年、学期、单元(或章节)的教学目标,研究教学内容,确定重点难点,交流教学设计,开展说课、评课。每个教师都必须在认真参加集体备课活动的基础上,设计出符合教学实际的、有自己特色的教学设计。

(2)认真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在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针对教师自己的教学特点和优势的基础上,把握学生的知识、能力、思想、情感和学法等实际,根据大纲(或课程标准)要求,分解教学内容,组织教学内容,确定恰当的教学起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

一个完整的课堂教学设计包括四个方面: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设计、反馈评价设计。教师应在学段、学年、学期教学计划的基础上进行单元(或章节)教学设计和课时设计,形成具体的课时施教方案。

——教学目标设计。

——教学内容设计。包括对教材内容的增删和重新组合,重、难点确定及处理,课外、课内练习材料的选择等。

——教学过程设计。课堂教学是由组织、认知、方法、情意四项活动组成。这四项活动功能各异,而又彼此联系、相互作用。

课堂组织:组织活动是使课堂教学有序、顺利进行的保证。其设计内容包括:学生课堂学习活动和教师的教学活动;活动的内容、形式、时间、场所、步骤;课堂教学环节的安排、过渡与衔接。

认知活动:认知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基本活动。其设计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学习起始状态的诊断和设计;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学生活动的内容、活动方式(组织形式)、活动时间、活动的过程、学法指导及调控措施等内容。

教学方法: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师所长和学生实际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选用恰当的教学媒体。教学过程所应用的信息技术手段的优选、软件资料的选择。

情意交流:教学过程不仅联系认知过程,与学习习惯养成紧密相关,同时也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情意交流和个性展现的过程。一切教学活动都离不开情意因素的参与和推动,而情意发展本身也就是教学过程的重要内容。应根据课堂教学的具体要求设计出有利于学生知、情、意、行和谐发展的教学过程。情意活动包括:教学活动情境化,将教学活动置于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境之中;教学活动情感化设计,发掘教材的情感因素,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和情感体验。

——反馈矫正设计。主要是指作业和练习题的编拟、布置、批阅、讲评四个方面。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理解、识记、掌握的程度究竟怎么样,是通过作业练习及其评价来获得信息的,这即是反馈。通过反馈学习,调整教学内容、方法、速度,对认知基础进行补充或强调,发展学生的认知建构,这即是矫正。

反馈矫正是教师调控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课堂教学中的反馈矫正设计,包括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等方面的设计。

2.上课:课堂教学目标的实施与达成

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各项教学目标都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实现。课堂教学必须紧张有序,课堂教学过程应是师生之间信息、思维、情感、人格、精神的交互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的自我价值、创造精神和人格魅力得到充分展示。教学中应努力做到科学性、教育性、艺术性的统一。

怎样上好课?这是教师的一个永恒话题、一个永远值得探索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