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曹操的故事
44847000000032

第32章 曹操的儿子

根据用史记载,曹操夫人众多,一共为他生养了25个儿子,至于女儿的数目,就没有明确的记栽了。

在他的25个儿子当中,卞夫人生养的就有4个,分别是曹丕、曹彰、曹植和曹熊。

其中曹熊很小就夭折了,曹彰也只活了三十几岁。而余下的曹丕、曹植都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人物。

但是,曹操最喜欢的却不是这两位中的哪一个,他最喜欢的儿于要属曹冲了。“曹冲称象”的故事大家都听说过,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曹冲从小就聪明伶倒,属于可造之才。

试问哪个父亲不喜欢这样的儿子呢?

不过,曹操喜欢曹冲也并不是完全因为他的聪明,还因为他能将自己的智慧运用到待人处事上。

有一次,曹冲跑去家中的仓库里找东西,忽然发现库吏脸色苍白,整个人好像丟了魂一般。

曹冲觉得奇怪,便问他怎么啦?

曹冲打小就深得家丁们的喜爱,大家都愿意和这个小孩儿亲近,见曹冲问起,这位库吏就将事情的原委告诉了他。

原来,曹操的马鞍放在仓库里被老鼠咬坏了,民间相传,如果衣服被老鼠给咬破了,是非常不吉利的象征。所以这位库吏非常害怕被曹操处死,于是他想自己去自首,但是他又害怕即使是去自首了,也不能逃脱被处死的惩罚。

曹冲听完他的话以后,对他说:“如果你愿意相信我,你就先躲起来,三天之后再去自首吧!”

第二天,曹冲趁父亲在家,便拿刀子将自己身上的衣服给刺破了,看上去就像被老鼠咬了一样。

他穿着这件衣服在家里走来走去,样子十分难过。

曹操见了,赶紧问他发生了什么事情?

曹冲回答父亲说道:“我的衣服被老鼠咬破了,民间有个传说,衣服被老鼠咬破了,是不吉利的象征,恐怕有什么不吉利的事情要发生在我身上了!”说着,他哭丧着脸,非常难受。

曹操闻言笑了,安慰他说:“那都是别人说来骗人的,儿子你不要相信,更不值得为那样的话而烦恼啦!”

又过一天,三天时间已到,库吏便按照曹冲的话去曹搡跟前自首。曹操一听,恍然明白了昨天曹冲为什么要那么做了,想到这里,他不禁哈哈大笑起来:“我儿子身上的衣服有时候都会被老鼠咬破,何况我的马鞍呢?”

于是,库吏没有受到一点儿惩罚。

从这件事情可以看出,曹操对曹冲的智慧和他那颗仁爱之心的欣赏。在大臣们面前,他也从来没有掩饰过自己对这个儿子的疼爱,多次说想要传位给他,可惜曹冲13岁就夭折了。

而另一个得到曹操欣赏的,就是以文章动天下的曹植。小时候的曹植并不像曹冲那样才智出众。他小时候非常喜欢武艺,并且依靠自己的勤奋刻苦精通了各门武艺。尤其以剑术、刀法和骑马射箭最为突出。

少年曹植经常跟随父亲出征,而且很少打败仗,这一点曹操非常欣赏。

在多年的戎马生涯中,曹植还曾写下诗篇感叹这种虽然颇具风险、但实则自由无縛的生活,这篇词的名字叫做《白马篇》: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胡虏数迁移。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操看了以后,大加赞叹,甚至不相信是自己的儿子曹植所作,但是,接下来的一件事让他对这个儿子的看法完全改变了。

公元210年,曹操在邺城建立的一座铜雀台完工,为了纪念这个工程的完工,曹操特地召集了一批文采非凡的人登上铜雀台,然后每人写一篇词赋。

笔墨端上来之后,各人坐在各人的位置上,开始提笔写作词赋。曹操则在周围观看,只见曹植只是思索了片刻,便开始在白纸上书写,中间完全没有停顿。

当他起身交卷的时候,很多人甚至还没有开头。曹操将曹植的文章拿在手中默念,只见行文流畅,文采飞扬,浅吟处莫不让人心绪平静,而激昂处莫不让人感觉旭日陡升,天下大亮!

“好,好!”曹操激动地说,他彻底地为自己儿子的才华所折服。

见曹植文武双全,曹操便有了破格擢升曹植为太子的想法。曹操一生爱惜人才,经常不拘一格提拔人才,虽然他的这个想法于宗制法礼不相符,但是他并不以为然,倒是众大臣一直坚决反对,所以这个想法迟迟没有成为现实。

从客观上来说,曹植虽然文武双全,但性格放纵,更不知节制自己的行为,所以不一定是个好君王。

有一次,曹操本来打算让曹植带兵出征,能够让他单独带兵,不但是信任他的一种表现,更是考验他的方式。此时的曹植已经成为曹操心中的太子人选,所以这次让他带兵出征,意义更加不同。让人失望的是,曹植在出征前一晚,居然喝得酩酊大醉,曹操几次派人来催,都没有将他叫醒。最后曹操亲自来催,见曹植依旧昏睡不醒,身上还散发着浓浓的酒味,他心中非常生气,立即取消了让曹植带兵的决定。

从这件事我们似乎可以看到曹植和几千年后的李白有些相似,在政治上两人都没有实现自己的抱负,在文学上却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曹丕和曹植的权位之争,最后由曹丕取得胜利而告终。但是,成为皇上的曹丕并没有放弃对曹植的迫害。他见经常有人告发曹植喝酒骂人,便想个办法,以谋反罪将曹植抓了起来。

当初曹植便是以文采好而被曹操特别赏识,还动了新立太子的心思,所以,曹丕就突发奇想,说如果曹植能够在七步之内做出一首好诗,那么他就不追究曹植的谋反罪。

他料定这个弟弟文采再好,也不能七步成诗吧,到时候他就有理由将曹植发配到边疆去,永远也无法再和他作对了。

曹植见哥哥真想惩办自己,心头千思万绪,也非常难受,他想了想,在七步之内做出了这样一首诗: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这首诗影射了他们兄弟之间的斗争,让曹丕一时间无言以对。最后,他只好依照自己说过的话,将弟弟降职了事。

说起曹操这个儿子曹丕,性格应该和曹操是最相像的,大胆狠辣,用计颇深。

其实他也是个文武双全的才子,但是他的兄弟们实在太出众了,所以他非常不显眼,在曹操众多的儿子当中,他只有一个引人注目的身份,那就是他乃曹操的长子。

最开始他被立为曹操的接班人,完全是靠了祖宗法制里“长为继承”的便宜。但是后来,当曹操想要改立接班人的时候,曹丕工于心计的本事才显露了出来。

最后在司马懿、吴质等大‘臣的帮助下,他最终战胜了曹植,确保了自己的世子地位。

曹操去世后,曹丕逼迫献帝禅位,自己做了皇帝,国号魏,史称魏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