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曹操的故事
44847000000013

第13章 重入官场

赋闲在家的日子,曹操并没有意志消沉,而是修身养性。他始终记得桥玄对自己说的话:“天下即将大乱,唯独你曹操是那个可以平定天下的人。”

一个胸怀远大抱负的人,无论身在何处,都能够坚持自己的梦想,不断磨炼自己的心志,这就是他们能够成功的原因。

而上天也没有让曹操等太久,这天午饭过后,曹操与卞姑娘来到花园之中抚琴,此时的卞姑娘已经成了曹操的妻子。当下两人共奏一曲,好不动听。

一曲奏罢,一个下人走到曹操身边,对他说道:“少爷,老爷在书房等您。”

此时父亲应该在休息才对,召我去书房肯定是有什么急事,于是,曹操赶紧起身往父亲的书房走去。刚一走进书房,见父亲和颜悦色地看着自己,道:“阿瞒,朝廷有好消息来啦!”

“什么好消息?”曹操问。

前一段时间就听说朝廷召集公卿大人,推荐精通《尚书》、《毛诗》、《左传》这些书籍的人担任朝廷议郎,曹操对于这些书籍都非常熟悉,所以曹嵩一直认为这是曹操重返官场的好机会。

不过曹操对这件事却不怎么上心,从议郎官职上被罢免了,又去做议郎,这是费的哪门子心啊?曹操对父亲耸耸肩膀,说出了心里话:“我反正是不想去做了。”

曹嵩听了大骂曹操糊涂:“阿瞒,让你现在去做议郎,并不代表让你一辈子做议郎,先在朝廷为官,才能伺机而动,整天待在家里,难道等皇上来请你做官吗?”

听了父亲的教诲,曹操才幡然醒悟,于是,父子俩都开始关注这一次公卿大人的推举,而这天曹嵩终于等到了好消息。他激动地对曹操说:“阿瞒,朝廷已经议定,征召你做议郎,相信不久圣旨就会到了。”

曹操默默地点点头。

过了几日,圣旨一到,曹操便赶赴长安任职去了。经过之前的事情,曹操对于官场争斗有了全新的认识,但是他还是本着一个议郎官职的本分,为朝廷的事情出谋划策。

不过此次曹操出任议郎之后,倒没有遭到什么人的报复,于是,他在议郎的位置上,平稳地度过了两年。

公元182年,也就是曹操再度出任议郎官职的第二年,南方大旱,这时,南方已经出现了叛乱的苗头,于是皇上将大臣们都召集到一起,商量这件事情。有的大臣认为不要发救济粮过去,因为即使发过去了,也会被叛乱的人枪到,到时候不但灾民得不到粮食,反而将反贼给养肥了来和朝廷作乱。

对此曹操却有不同意见,他认为南方之所以会出现叛乱,就是因为天下大旱,百姓没有粮食吃,只要救济粮发过去,百姓有饭吃了,就不会造反了。

汉灵帝虽然一直在位,但也一直昏庸无能,根本拿不了主意,议了一会儿便感觉累得不行,要回去休息了。

散朝之后,曹操对这件事仍然无法放心,回到家里之后,他连夜写出一则奏章,恳请皇上体谅百姓疾苦,速速发粮!

曹操饱读兵书,知道百姓对于天下的意义,如果一个君王失去了百姓的心,即使他有再多的军队,政权也是不稳固的。所以,他上书劝谏皇上一定要以百姓疾苦为出发点,只有安抚好了百姓,才能着手进行别的事情。

曹操的这则奏章最后是否为皇上采纳,已经不得而知,但我们从这件事情上可以看出,曹操在年轻的时候,已经对统治天下的根本方针,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

随着南方大旱,汉室在各地的统治矛盾渐渐凸现出来。终于在公元184年,从颍川开始爆发了黄巾大起义。此时参加起义的成员都是农民,起义军个个头戴黄巾,故称为“黄巾军”。

消息传来,朝廷一片大乱,汉灵帝与大臣们商量过后,决定任命曹操为骑都尉,率领大军与皇甫嵩一起前往颍川镇压起义。

得到任命之后,曹操心中不禁豪气万丈。此刻他不得不佩服父亲的高见,在议郎这个位置等待多年之后,终于等到了曹操想要做的事情。

所以,面对起义军的强大阵势,曹操没有丝毫的恐惧,他反而想快点出发,与起义军决战高下,才知道谁是当今真正的英雄。

3月,曹操率领大军从长安出发,直抵颍川。虽然曹操之前从来没有领过兵打过仗,但是他不但精通兵法,处事也非常灵活,懂得将书本经验融入实地作战。所以,在别人眼里,曹操就像一个老将一般,决事果断、处事精明,更为难得的是,曹操不但能够运筹帷幄,上阵杀敌更是凶猛无比,几个月下来,很多黄巾军只要一看见曹操的帅旗,就马上转攻为守,不敢与曹操直接对抗。

3月出征,未到7月,颍川的黄巾军几乎被汉军打得落花流水。

这天晚上,曹操和几个一同前来镇压黄巾军的将军一同商量如何将黄巾军剩余的力量全线击破。

现在黄巾军已经被汉军围堵在了一个小城之中,拒不出战,如果和他们耗下去,汉军没有足够的粮草。

大家商议了一会儿,曹操忽然说道:“不如我趁夜带上一千精兵前去,悄悄放火烧了他的粮草,反贼没有粮草做后盾,负隅顽抗也是死路一条!”

此计一出,大家都认为好,但是粮草乃是大军的血液,起义军必然派重兵把守,一千精兵如何够用?

曹操却胸有成竹地说:“包在我身上!”曹操说这个话并不是没有根据,因为在这之前,他已经派出好几个探子,打探到了起义军的粮草所在地。

当晚半夜三更之时,曹操便带着他的一千精兵出发了。快到起义军粮草库时,一千精兵分成了左、中、右三路。

右边一路往城墙下去大声叫骂,中间一路到城墙后面去偷偷翻墙,而左边一路则直抵粮仓。

如此一来,起义军忙着应付城墙前后,等到醒悟之时,粮仓已经被曹操的一把大火烧了个精光!这就是兵法上说的“虚虚实实,实实虚虚”,早在少年时代,曹操就对袁绍用过这一招。

失去了粮草的起义军再也无法抵抗太久,终于在8月被汉军大败。

初次征战,曹操便得胜而归,这不仅仅是为朝廷立下了功劳,也是他人生跨越出的非常重要的一步!

得胜归来的曹操,终于将自己的才能展现在世人面前,朝廷为了嘉奖他,立即给他升官进爵,封他为济南相,让他去做“市长”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