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医儿科处方手册
44839400000042

第42章 免疫性疾病(5)

(6)丹参注射液(片、口服液):注射液:6岁以下2~4ml,7~9岁6~8ml,10~14岁8~10ml,每日1次。稀释后静脉滴注。片剂:每片含生药1g。每次6岁以下1片,7~9岁2片,10~14岁3~4片,每日3次。口服。口服液:每ml含生药1.8g。每次6岁以下5ml,7岁以上10ml,每日3次。口服。用于风热伤络证、血热妄行证而有血瘀者。

(7)犀角地黄丸:每次1~3岁1/2丸,4~6岁1丸,7~9岁1.5丸,10~14岁2丸,每日2次。口服。用于血热妄行证。

(8)云南白药:每次6岁以下0.1g,7~9岁0.2g,10~14岁0.25~0.5g,每日4次。口服。用于瘀伤血络证。

(9)雷公藤多苷片:1~1.5mg/kg·d,分3次。3个月为1个疗程。饭后服用。用于湿热内蕴,瘀伤肾络证。

3胃肠积热证:下肢皮肤满布瘀斑紫斑,腹部阵痛,口臭,纳呆,腹胀,或齿龈出血,大便溏,色暗红或紫褐,或便下蛔虫,舌红,苔黄,脉滑数。治宜泻火解毒,清热化斑。

基本处方葛根芩连汤和小承气汤加减。葛根15g,黄芩9g,黄连3g,大黄6g,枳实15g,玄明粉5g(包煎),炒延胡索10g,生甘草6g。加水煎服。

备选处方

(1)元胡止痛片:每次1~3岁1片,4~6岁2片,7~9岁3片,10~14岁4片,每日3次。口服。用于胃肠积热证且有气滞血瘀者。

(2)木香槟榔丸:每次6岁以下1~2g,7~10岁2~3g,11~14岁3~6g,每日2~3次。口服。用于胃肠积滞证。

(3)荜铃胃痛冲剂:每次6岁以下1/3袋,7~10岁1/2袋,11~14岁1袋,每日3次。开水冲服。用于胃肠积热证且有气滞血瘀者。

(4)葛根芩连冲剂:每次1~3岁1g,4~9岁2g,10~14岁3g,每日3次。开水冲服。用于胃肠积热证偏于肠道湿热者。

(5)三九胃泰颗粒:每次1~3岁1/3袋,4~6岁1/2袋,7~9岁2/3袋,10岁以上为成人量,每日2~3次。开水冲服。用于胃肠积热证且有气滞血瘀者。

(6)止血片:每次1~3岁1片,4~6岁2片,7~9岁3片,10岁以上可按成人量,每日3次。口服。用于胃肠积热、热伤血络证。

(7)枫蓼肠胃康颗粒:每次6岁以下1/3袋,7~10岁1/2袋,11~14岁1袋,每日3次。开水冲服。用于胃肠湿热证。

4湿热痹阻证:皮肤紫斑尤多见于关节周围,伴关节疼痛,肿胀灼热,四肢沉重,偶见腹痛,尿血,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数。治宜化湿清热,蠲痹止痛。

基本处方四妙丸加减。苍术10g,黄柏6g,牛膝10g,薏苡仁15g,秦艽10g,木瓜10g,赤芍10g,鸡血藤10g,紫草10g,桑枝10g。加水煎服。

备选处方

(1)三草汤加味:紫草15g,仙鹤草15g,茜草15g,鸡血藤12g,生薏苡仁15,生牡蛎20g(先煎),海风藤15g,生甘草3g,加水煎服。用于湿热痹阻证。

(2)秦艽四物汤:秦艽10g,赤芍10g,当归10g,川芎10g,生地10g。加水煎服。用于湿热瘀阻证。

(3)白虎加桂枝汤加减:石膏20g(先煎),桂枝6g,知母10g,黄柏6g,桑枝15g,甘草3g。加水煎服。用于风湿热痹证。

(4)瘀血痹冲剂:每次6岁以下1/3袋,7~9岁1/2袋,10~14岁1袋,每日2~3次。口服。用于风湿热痹兼有瘀血者。

(5)湿热痹冲剂:每次6岁以下2片,7~9岁3~4片,10~14岁5~6片,每日2~3次。口服。用于风湿热痹证。

(6)丹参口服液:每次6岁以下5ml,7岁以上10ml,每日3次。口服。用于瘀伤血络证。

(7)正清风痛宁胶囊:1mg/kg/次,每日2~3次。3个月为1个疗程。饭后服用。用于湿热内蕴,瘀阻血络证。

5肝肾阴虚证:起病较缓,皮肤瘀斑,色暗红,时发时隐,或紫癜已消失,但伴有腰脊酸软,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头晕耳鸣,血尿较长时间不消失,尿检有红细胞管型及蛋白尿,舌暗淡红,脉细数。治宜滋阴益肾,活血化瘀。

基本处方知柏地黄汤加减。知母10g,黄柏10g,熟地黄10g,山萸肉6g,山药12g,泽泻10g,丹皮10g,茯苓10g,枸杞子10g。加水煎服。

备选处方

(1)茜根散:茜草15g,生地10g,当归10g,黄芩6g,黄连3g,栀子10g,女贞子10g,墨旱莲15g,制鳖甲20g(先煎),地骨皮10g。加水煎服。用于肝肾阴虚火旺证。

(2)大补阴丸:熟地黄10g,制龟板20g,知母10g,黄柏6g,丹皮10g,牛膝10g,猪骨髓、蜜为丸,每次服3~9g。每日2次。用于肝肾阴虚证。

(3)六味地黄丸:浓缩丸。每次6岁以下4粒,7~10岁6粒,11~14岁8粒,每日2次。口服。用于肝肾阴虚证偏于肾阴亏虚者。

(4)维血宁冲剂:每次1~3岁5g,4~6岁10g,7~9岁15g,10~14岁20g,每日3次。口服。用于阴虚血热证。

(5)知柏地黄丸:浓缩丸。每次6岁以下4粒,7~10岁6粒,11~14岁8粒,每日2次。口服。用于阴虚火旺证。

(6)二至丸:蜜丸。每次6岁以下1/3丸,7~9岁1/2丸,10~14岁1丸,每日2~3次。口服。用于肝肾阴虚证。

(7)火把花根片:每次6岁以下1~2片,7~12岁3片,13岁以上3~4片,每日2~3次。3个月为1个疗程。口服。用于湿热内蕴,瘀伤肾络证。

(8)金水宝胶囊:每次6岁以下1粒,7~10岁2粒,11~14岁3粒,每日3次。口服。用于肺肾阴虚证。

6气不摄血证:病程迁延,紫癜反复出现,色泽淡紫,面色萎黄,尿血,神疲乏力,食欲不振,口唇指甲色淡,舌淡,苔薄白,脉缓弱。治宜健脾养血,益气摄血。

基本处方归脾汤加减。党参10g,白术10g,熟地黄10g,龙眼肉10g,白芍12g,黄芪15g,当归10g,茯神10g,神曲10g,大枣5枚。加水煎服。

备选处方

(1)补阳还五汤加味:黄芪20g,地龙10g,赤芍12g,当归10g,川芎10g,鸡血藤12g,炙甘草5g,大枣5枚。加水煎服。用于气虚血瘀证。

(2)八珍汤加味:党参10g,白术10g,熟地黄10g,白芍12g,香橼5g,当归10g,茯神10g,神曲10g,炙甘草5g,大枣5枚。加水煎服。用于气血不足证。

(3)归脾丸:每次6岁以下2g,7~10岁4g,11~14岁6g,每日2~3次。口服。用于气不摄血证。

(4)参苓白术丸:每次6岁以下2g,7~10岁4g,11~14岁6g,每日2~3次。口服。用于脾气不足证。

(5)阿胶补血膏:每次6岁以下10g,7~9岁15g,10~14岁20g,每日2次。口服。用于脾气虚弱,不能摄血证。

(6)血宝胶囊:每次6岁以下1粒,7岁以上2粒,每日3次。口服。用于肝肾亏虚,气血不足证。

警示

1急性期应注意休息,减少运动,尽可能明确引起本病的各种致敏原,避免给予能引起过敏的药物、食物。饮食宜清淡,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消化道出血应禁食。积极防治控制感染,如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支原体感染、HP感染、龋齿、鼻窦炎及肠道寄生虫病等。

2对于单纯皮肤紫癜者,可以不使用激素治疗。对于伴有严重胃肠道症状或关节症状,采用一般对症疗法不能控制者,可使用短程泼尼松治疗。

3定期复查尿常规,监测有无肾损害,如出现肾损害按照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