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轻松看透经济,实现你的财富自由
44836200000009

第9章 汇率———一把斧头两只羊的游戏(1)

什么是汇率———一把斧头两只羊

今天,我跟大家谈一谈汇率。

很多朋友一听汇率就觉得高深莫测,其实很简单。

我们在一般市场上买东西,每一件商品都有标价,要么是人民币标价,要么是美元标价,总之,总有一种货币来量度它,这就是货币的价值尺度。

而在货币市场上,你面前并排放着美元、英镑、欧元、人民币、日元……请问,它们多少钱一张?你会发现,它们都是钱,再也找不到可以衡量它们的价值尺度了。

进而,你会突然发现,货币市场,是一个失去了价值尺度的原始市场。交易的形式又回到了物物交换,没有了价格,都变成了兑换比率。

在原始社会,如果1把斧头可以换2只羊,那么斧头兑换羊的比率为1∶2;

在货币市场,如果1美元可以换6元人民币,那么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为1∶6。

影响汇率的因素

货币市场既然也是市场,就有和市场一样的规则。影响汇率的因素无非就是:

第一,质量。比如欧洲,政局稳定、物价平稳,因此,欧元保值能力强,就受欢迎;反之,一些国家战乱频仍、通货膨胀严重,它的货币也不受欢迎。

第二,数量。如果一种货币质量很好,大家都争着兑换,是不是一下子就变得紧俏了?于是就升值了;相反,大家都抛售一种货币,这种货币在市场中就会过剩,于是就贬值了。

第三,销量。如果某种货币用途很广,比如中东地区的石油都必须用美元结算,而且美元几乎在全世界都能花,当然受欢迎。你会追捧一些地域狭小、使用范围很有限的小币种吗?

第四,升值预期。请注意,我这里说的是“预期”而不是“空间”。有升值空间不一定马上升。而预期是别管该不该升值,只要大家觉得它该升值了,就一定会抢购,结果必然升值。比如前一段人民币的升值过程就引起了广泛关注;再比如,每个国家银行的存款利率比别的地方高,或者某个国家的项目明显利好,或者某个地区出台了鼓励引进外资的优惠政策等,都会引起升值预期。

如果大家都认为某种货币要升值,比如人民币,它是不是很受欢迎?如果某个国家银行存款利率比别的地方高,你是不是很想兑换它的货币呢?

总之,货币市场也是市场,具有一切市场特征。在普通市场上有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的现象,在货币市场,同样可以通过对以上几方面的炒作,或发布欺诈信息,获取暴利。

浮动汇率———自动平衡器

我们已经知道,进口和出口各有利弊,热衷或偏废哪一方面都不好。而且,人为地调整进出口不会有什么效果,之前我们提到的利益集团总是会为自己的利益左右公共政策。那么,如何调控呢?浮动汇率就是一个很好用的工具,它在国际贸易中起到了一个自动平衡器的作用。

如果A国的商品物美价廉,其他国家就想多买。你买人家的东西,总得用人家的钱吧。你多买,他多买,A国货币是不是就紧俏了?一紧俏是不是就升值了?一升值对于进口国就等于涨价了,对吗?一涨价别的国家就买不起了,A国就出口不了,对吗?

相反,如果B国的商品质次价高,就没人买,B国货币就没人要,别的国家的1个美元能兑换一堆B国货币,这样呢,对于别的国家就显得B国的商品也就不算贵了,多少也能出口一些。

总之,理论上的浮动汇率制就像在各国门前设立了一个自动升降的门槛。既不能吃得太多,也不能失血过多。

因此我们说,国内市场中商品的供求平衡依靠价格杠杆调节,而在国际贸易中,各国之间的贸易平衡则依靠汇率浮动得以调节。

汇兑风险———易变的财富

浮动汇率制度确实不错,但是也带来不少麻烦。

假如你是一个商人,今天向美国发送了一批价值1亿美元货物,但是,轮船的行进、出关入关手续、对方验货的时间等可能要花三个月的时间。而在此期间汇率的变化对你的收益有着很大的影响。

如果你和美国公司用美元结算,现在美元和人民币的汇率是1∶7,你本应该收入7亿元人民币。三个月以后美国人如约付款1亿美元。假设这时候人民币升值了,汇率变成了1∶5,你最终可以在国内兑换5亿元人民币。而你2亿元平白的损失就叫“汇兑风险”。

当然了,如果三个月后人民币贬值了,汇率变成了1∶9,你就可以兑换成9亿元,比预计多赚了2亿元。

汇兑风险来源于汇率市场的波动。如果你不是炒外汇的,只想集中精力做进出口贸易,汇兑风险非常让人头疼,不管是赚是赔,总感觉像在赌博。

有的朋友说,如果我就和美国人直接以人民币结算不就没有风险了吗?好主意!不过这等于把风险转嫁给了美国人,他们可就不愿意了。

那么,有没有办法化解风险呢?请听下回分解。

外汇储备与通货膨胀———多余的就是有害的

按说外汇储备与国内通货膨胀应该是不搭边的事情,但是,如果一个国家实行外汇管制的,这两件事情就有关系了,并且关系还十分密切。

外汇管制的好处毋庸置疑。一是可以保护自己的货币发行权,以免本国经济受他国控制;二是可以有效阻断外国货币的波动(比如外币通货膨胀)对本国经济的影响。但是也会带来负面影响。

我问大家一个问题:在中国,人们在街头是不能用美元购物的。但是,如果你和朋友们做国际贸易挣了4万亿美元,怎么办呢?是不是要去央行换成人民币呀?

如果你是央行行长,如果按1∶6兑换,怎么样才能拿出24万亿的人民币呢?如果你不是神仙,估计你就只有印钞票了。

OK,奇特的现象出现了———

1.外国人用纸换取了价值4万亿美元的商品,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2.政府拥有4万亿美元的储备,国际地位迅速上升,老有面子了。美国人热情了,希腊人来了,非洲的中国油田建起来了,叙利亚枪声一响,油田归别人了。

3.而老百姓呢,多拿了24万亿人民币,却发现国内市场的商品没有怎么增加,买什么什么贵,于是通货膨胀了,连同你以往的存款一起,财富缩水了。

朋友们,这就是为什么中国老百姓参与了国际生产,却没有享受到相应成果的原因。

有人问,那多少外汇储备合适呢?

问题的核心是要弄清楚我们为什么要储备外汇。储备外汇主要是为了购买自己本国没有的商品。从国家的角度看,只要储备能够维持购买发展所必须商品的外汇量就够了,多余的外汇都是有害的。

汇兑避险———提前或延期支付

汇兑风险来自于交易时间与支付时间时间间隔内汇率的变化。如果之间没有时间差,或者汇率不变化,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有一种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别等三个月以后再货到付款,“麻利儿地”现在就付,省得夜长梦多。不过这好像只适合卖方市场货物紧缺的时候。

如果做不到这点呢?三个月后汇率又真的不合适,怎么办?那你就把外汇在手里再多捂一阵吧,等觉得汇率合适了再兑换成本币。

有的朋友说,你这叫什么办法,一点科技含量也没有。对,是简单了些。

想知道其他的办法吗?请听下回分解。

汇兑避险———利用贷款避险

当你在为汇兑风险发愁,在为是否向美国发送价值1亿美元货物而左右为难的时候,突然有一个朋友给了你一个建议。

他说:朋友,不就是1亿美元吗,你今天只管发货,我先借给你1亿美元,你该干吗干吗吧。等到3个月后,美国人支付你1亿美元的时候,再还给我不就行了。

你一听,哎,是呀!发货当天收到美元,汇率没变;三个月以后还是还朋友美元,也不存在兑换问题。这个方法不错!

可你总是心里总是过意不去,就说:哥们,谢谢你帮忙,这样,这1亿美元算我贷款,我到时候按银行的利息给你。

可是你转念一想,何必欠他一个人情呢?我直接到银行办理3个月的1亿美元的短期贷款不就行了!

问题就这么轻松解决了。但是不要忘了,贷款是有利息的。因此,是否选择这种避险方法自己要计算一下成本,如何理财也很重要。

现在我们讨论一下如何处理贷出来的这1亿美元。

如果你投入再生产,时间就是金钱,没说的。如果暂时不需要投入生产呢?

如果放在银行,你会有储蓄利息,当然它赶不上商贷利息,因此可能还会亏一点利差。

如果你绕过银行,直接放贷,说不定能持平。

如果你有好的短期投资项目,说不定还能赚一点。

总之,是商人就要精明些,精打细算才能发大财。

汇兑避险———在远期市场避险

当你向美国发送价值1亿美元货物的时候,内心充满了惆怅,生怕3个月后汇率变化给自己带来损失。心想,要是能找个人,愿意在三个月后仍然按今天的汇率和我兑换人民币就好了。有这种人吗?上哪里去找呢?

好的,我来回答你的这两个问题。

第一,一定有这种人,并且不在少数。因为除了极特殊的情况,大家对未来汇率变化的判断一定存在分歧。就像炒股票一样,同一只股票你认为还要跌,可有人认为该抄底了,无论你什么时候挂单,挂多少,都有人和你交易。

第二,这种人一定在外汇的“远期市场”。因为大家对未来汇率变化都无法预测,都想有一个稳定的汇率环境,因此,很多商人就聚在一起相互签订兑换货币的日期、金额、汇率等协议,这就形成了外汇的远期市场。一旦双方签订协议,不管亏了赚了,谁也不许反悔,必须在约定的日期进行交易。

你一定又会问第三个问题,这个市场在哪里呀?我这么忙,怎么会有时间去逛远期市场啊?

别担心,现在的银行都会提供这种业务。你只需要和银行签订合同就可以了。银行的金融市场部门会罗列出很多时段的汇率,你可以挑选,选定以后,银行会将你的这张单子要么拆分成小块,要么与其他单子合并成大块,一天24个小时和世界各地的外汇远期市场和其他金融市场进行交易。所有这些复杂的操作你都不需要知道,只需到期按合同和银行兑换就可以了。

汇兑避险———在期权市场避险

当你准备向美国发送价值1亿美元货物的时候,内心一定犹豫不定,生怕3个月后汇率变化给自己带来损失。

正在这个时候,有一位大哥对你说:“兄弟,发货吧,3个月后汇率一定会向有利于你的方向发展。”

你一定觉得好笑,心说:“不是你的钱,你当然不害怕了。”

但是那个人又说:“如果汇率变化有利于你,赚了算你的;如果汇率变化不利于你,我去找人,以咱俩协商的汇率和你兑换。口说无凭,立字为证。但是,你得交点保护费,大约在你保额的1.5%上下。”

有人打保票这多好呀。保护费一交,你就发货了。三个月后,1亿美元到账。

如果汇率有利于你,那你就在家偷着乐吧;

如果当时汇率不利于你,要赔了。不用担心,拿出字据,找那位大哥,按合约的汇率兑换就可以了。

你头脑中一定有三个问号:

第一,这位大哥是谁呀?

第二,我交的保护费是干什么的?

第三,他找的那个和我兑换外汇的“倒霉蛋”是谁?

好,我来回答你的这三个问题。

第一,这位大哥的名字叫“期权市场”。上次我们讲到,对未来汇率的变化大家存在分歧,因此,投资者、投机者、生意人等,大家凑在一块,担保、交易都方便,于是便形成了货币的期权市场。

第二,你交的保护费叫“权利金”,保证你行权时别人不能赖账。权利金中的一部分给了那些你行权时和你交易的“倒霉蛋”。

第三,那些“倒霉蛋”就是预测失败的人。但是,如果他们预测对了,就可以赚取你权利金的一部分,在他们眼里,你不过是个神经质的“小傻瓜”。

OK,按说你做到这些就已经算是避险了,但是你还可以再做一步,把从期权市场兑换出来的人民币再拿到现货市场,兑换成美元,和1亿美元的差值就是你多赚的美元,等到汇率再有利于你的时候,再把美元兑换成人民币,你不就赚了?!

大家发现了吗?在期权市场,汇率变动不利的时候,你反倒可以盈利,而且,变动越剧烈,收益越大。

好了,朋友们,这就是我要和大家分享的“在期权市场避险”。

汇兑避险———经营国际分散化

此前我们讲了很多关于汇兑避险的方式,貌似科技含量很高,但是也确实复杂,有没有更容易理解操作的方式呢?跨国企业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尝试。那就是“经营国际分散化”。

也就是说,企业将设计、采购、生产、销售、财务等分散在世界各国。因而,企业管理部门能及时发现位于世界各地各分厂的成本变化和利润变化。这些变化将极大地刺激企业去改变经营策略。

比如,一家美国公司发现人民币升值后,中国工人的工资吃去了很大利润,因此就可以缩减中国工厂规模,把销售重点放在中国,而将印度的工厂规模扩大。这样,不仅能避免汇率变动带来的损失,而且还能从中获利。

相反,如果一个企业没有经营国际分散化,而是一个纯粹的国内企业,那就只能承受汇兑风险的全部结果了。

汇兑避险———筹资分散化

俗话说,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货币也是一样。大家发现没有?各个币种的比值是此消彼长的。

比如你手里的钱全部是100万美元,如果欧元升值,美元就会贬值,你就会遭受损失。如果你事前把其中的50万美元兑换成欧元,那么,无论欧元或是美元升值还是贬值,而你手中货币的购买力是几乎不变的,对吗?这就是货币一篮(揽)子政策,目的就是为了冲抵汇率变动带来的损失,适应货币多元化的趋势。

汇兑风险———互换货币

我问大家一个问题,30年前,如果你的产品出口日本,挣来的是日元呢?还是美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