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轻松看透经济,实现你的财富自由
44836200000004

第4章 货币———“富二代”的双刃剑(3)

第三,因为要积攒财富,所以不会去奢望享受生活,因而新产品和奢侈品的市场很小,导致科技停滞,且不能转化成为生产力;

第四,假如你是中国的领导人,你印的钱总是被人存起来,不能有效地流通刺激生产,你会怎么办?只能不停地印钱,这样,通货膨胀率会越来越高,钱也越存越不值钱,生活水平就一直无法提高。

必须强调的是,“超前消费”不等于“浪费”,因为一个人再有钱也无权浪费。从更加宏观的角度看,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

国人的经济信心、货币的流动性和经济发展

中国历来都有勤俭持家的传统。当你看到菜市场上的老年人为一点菜价斤斤计较的时候也许会不理解,但我多少会理解一些,因为,我是“70后”,经历过苦日子。

那个时候,人们挣钱不容易,一分钱掰成两瓣花,喜欢花钱的人都被称为“败家子”。

请问,在这种情况下,商业会发达吗?当然不会,因为市场很小。制造业会发达吗?当然也不会,因为商业不发达,生产多了也卖不出去。

因此,物质生活极其匮乏,物价很高,水果只能给客人吃,自己舍不得吃。人们没有信心赚取更多的钱,对富裕的生活也不抱什么奢望。

因此,货币的流动性很差,形成消费、商业、生产、就业的恶性循环,好日子好像遥遥无期。

后来改革开放之后,突然发现自己也可以吃水果了,家里好像有点钱了,开始买电视机、自行车,后来又换成了彩电,又买了房子。过去总舍不得打车,现在逐渐发现,到超市购物、打车也并不会对自己积攒的财富有所冲击。因此,就有了消费的习惯。现在偶尔也敢自己买票坐飞机了,对生活越来越有信心。

有一次,一个银行的小姑娘希望我办一张信用卡。我以一种帮忙的态度开始填表,但是当她看到我是“70后”的时候,就吃惊地说:“啊,你是‘70后’?算了,你不用填了,领导说只要‘80后’的。”很显然,我遭到了年龄歧视。因为贫困的记忆使“70后”不可能像“80后”一样“潇洒地”赊账消费,更不能成为“月光族”。听说“90后”更是对生活充满信心,因为他们根本没有物质匮乏的记忆。他们有信心,明天会挣得比今天多,喜欢超前消费。

他们的消费行为大大增大了货币乘数,货币的“流动性”非常好,形成了消费、商业、生产、就业的良性循环,好日子好像刚刚开始。

从分享刚才的经济现象,我们似乎发现,人们越喜欢消费,也就是说货币的流动性越好,经济发展就越好。只要大家一起想过好日子并付之于消费的行动,好日子就来了。如果大家一起恐惧贫困的日子,比着不花钱,也就是说货币的流动性变差,穷日子就真的来了。

难道货币的流动性越好,经济就越能发展吗?

津巴布韦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不到一津元就可以兑换一美元。2008年7月16日,津巴布韦官方公布,该国通货膨胀率已达到2200000%。人们用1亿津元也仅够买一个鸡蛋。这个数字还可能每天都在增长,为了避免通货膨胀的伤害,公司每天需要发两次工资,而工资就像烫手的山芋,几个小时就可能大幅贬值,因此人们拿到工资就立即冲向商店去抢购商品。这就是“流动性过剩”,是由于人们根据过去一段时间的生活经历,对通货膨胀产生预期导致的,是经济衰退乃至崩溃的预兆。

这个昔日的“南非粮仓”,由于“流动性过剩”,现在有近1/4的人口处在严重饥饿当中。“过犹不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企业家与消费者的鱼水情———涸泽而渔要不得

如果我说企业家和消费者之间是鱼水情,你们同意吗?好,我们来分析一下。

请问诸位,你们想不想成为企业家?为什么想?因为能挣钱。假如你是一位出色的企业家,想不想挣很多钱?挣那么多钱能花得了吗?当然不能,因为一个人的消费边际递减,也就是挣得越多,消费占所有收入的比例越少。那么,随着时间的流逝,企业家的钱就会越积越多。如果全社会的钱是一个固定数,钱就会越来越多地聚集在企业家的手里,而消费者手里的钱就会越来越少,因而消费者购买商品的能力和欲望就会越来越小,市场越来越萎缩。因而,企业产品的销售就会越来越困难,最终破产。

因此,企业与消费者的关系是鱼水情,企业家可不能涸泽而渔呀。

那么,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

第一,企业家将手里的钱分给社会上钱少的人。估计没什么企业家愿意这样做,不过没关系,国家可以通过税收来引导企业。比如,企业捐助公益事业后可以少交税;企业家去世之后其子女如果继承遗产,必须交付高额税收等。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总是听说企业家回馈社会的原因。

第二,国家多印一些钱,通过合理方式分给钱少的人。这样,一方面可以维护市场的购买力,维护企业的销售环境;另一方面可以稀释人们手里钱的含金量,尤其是企业家手里的钱。我们此前讲过,通货膨胀是一种税收。

准世界货币———最受欢迎的“欠条”

我们开篇就讲过,货币的多少与财富是无关的,那么货币是什么呢?它不过是一张欠条而已。出口国赚取的外汇不过是进口国打的一张欠条,意思是,你啥时候想要我的东西就可以拿这些欠条兑换。

既然每个国家都可以打欠条,你更喜欢谁的欠条呢?

首先,得是信誉好的国家,对吗?碰上不讲理的,“要货没有,要命一条”的主儿,那可真没地方喊冤。

再者,得是地大物博的国家。他即便没有产品,也有矿产资源,总之能把等价的财富兑换回来,不太亏。

其三,通胀率低的国家。假如你手里的欠条本来今年可以兑换一头牛,明年只能兑换一只鸡了,那你肯定不干。

第四,能兑换有用东西的货币。如果你手里有大量东南亚的货币,而只能换回热带水果,那就不划算了。而美元呢,原来可以兑换黄金,后来可以兑换石油。因为国际原油市场都必须用美元结算,这是军事后盾的力量。

说来说去,只有科技领先、经济发达、社会稳定、军事强大的国家的货币,才有可能成为准世界货币。

货币的信用———国品如人品

从货币的发展历史我们了解到:

人们最初相信实物,随后相信贝壳,进而相信金银。为什么?因为我们相信,它们是稀缺的。

再后来,世界进入了信用货币时代,相信纸币了,为什么?因为我们相信,纸币是稀缺的。也就是说,我们相信,国家不会乱印钱,对吗?

之前我们提到,为了社会发展的需求,每年国家增发一部分货币是有道理的,可增发多少就没定论了。基本上,要遵守四个原则:

第一、低调。最好是别让大家知道。

第二、一点一点印。要采用温水煮青蛙的方式,让大家慢慢适应。

第三、不能超过大家的忍耐极限。各国政府常年偷偷印钱的经验告诉我们,每年的通货膨胀率不超过5%就行了。5%是什么概念?如果你现在有100万元存款,15年后的购买力相当于现在的不到50万元。

通货膨胀水平反映一个政府的自律能力和对金融的管理能力,而有很多政府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1985年玻利维亚年通货膨胀率高达23000%。1975年买一幢住宅的费用,1985年只能买一瓶啤酒。不过这还不算最厉害的,1923年,德国平均每两天物价就要上涨一倍,工人每天的工资必须支付两次,拿到钱后要在一小时之内花掉;在通货膨胀时期的津巴布韦,一个鸡蛋要1亿元,点钞机成为最为紧俏的日用品。工人薪水还不够每天的交通费,纷纷要求雇主改用粮食布匹之类实物支付工资。

当这个社会上“吃公粮”的人太多或者过于穷奢极欲,政府只能靠印钱来供养他们的时候,通货膨胀就不可避免地要汹涌奔腾了。如果大家再也不信任用你印的钱了,你的钱也就不能叫“通货”了。当大家被逼得开始用金银或实物进行交易的时候,你可就真的穷得只剩下钱了。

国品如人品,国力同能力,国家的信用也有好坏之分。反映在货币上,就是货币的信用等级。

我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市场上有两种货币,一种信用好,一种信用差,你会选择哪一种?如果市场上可以自由兑换货币,还有人要信用差的货币吗?那发行信用差的货币的政府还怎么收“铸币税”呀?他们能答应吗?

因此,货币信用差的国家肯定是不能自由兑换货币的,对外汇肯定是要管制的,甚至宣布拥有金银为非法,而由此给人民带来的伤害更是无穷的。

美元为什么能独步天下———创造贫穷

古雅典的一出话剧,表明他们在数千年前就对贫穷有着客观深刻的认识:贫穷是创造财富的引擎。

两个古雅典学者正在讨论怎样将雅典建设得更加美好,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形容枯槁、弓腰驼背、破衣拉撒、面目丑陋的妖人。学者一惊,忙问是谁。妖人说:我是贫穷。

学者叫喊着:滚开,我们不要贫穷,我们要把贫穷永远赶出雅典!

妖人说:好吧,不过我走了以后,不会再有穷人愿意为你们服务了。

学者们不屑地说:我们有奴隶,奴隶可以代替穷人。

妖人说:如果没有我,就没有人会去贩卖奴隶,去做那些肮脏的生意……

生物界有营养级之分,最低等的是植物,数量众多;食草动物居中;食肉动物居上,数量最少。人类社会当然也是如此,这个显而易见的道理,可人类为什么不肯承认呢?大概是因为富人不好意思,穷人觉得没面子吧。

在一个国家内部是这样,在世界范围内也是如此。

创造贫穷的第一步是从500年前的地理大发现开始的。在此之前,世界是割裂的,各个大陆的人们创造着自己的文明。欧洲第一批殖民者曾经惊叹于非洲精湛的冶铁技术、亚洲的富足、美洲遍布的黄金白银。但是在枪炮面前,这些还处在冷兵器时代、显得手无缚鸡之力的国家,瞬间就丧失了一切,甚至自己的历史。黄金、白银被掠夺,代表财富的贝壳、铜钱,在强大且有军事后盾的现代银行面前显得陋劣不堪。不要说人民大众,就是曾经富有的商人和达官贵人一夜之间也变成了赤贫。于是贫穷的国家出现了。

就因为这些国家贫穷,他们才愿意出卖自己的血汗,才急于出卖子孙的资源,甚至愿意出卖生命和良心。而付出这一切,目的就是换取殖民者的货币。因为有了殖民者的货币,新贵们才可以购置现代化的商品,可以在同胞面前张扬自己财富和地位。他们从盲目自大,到逐渐厌弃自己民族的历史和制度,梦想着有朝一日成为那个曾经欺凌过自己的国家的人民。

这样一来,殖民者就掌握了货币发行权。这意味着,你的劳动能换取多少纸币,纸币印多印少全凭殖民者说了算。我们都知道,“挣钱”远远不如“印钱”来得轻松和快捷。

这个阶段美国确实没有参与,因为那时美国还不存在。但是,这段历史为美元日后独步天下铺就了坦途。

美元为什么能独步天下———黄金流入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