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轻松看透经济,实现你的财富自由
44836200000022

第22章 债券———只服务于利益的伟大纸片(2)

可是现在,全世界都已经进入信用货币时代了,流通的纸币或电子货币的多少全凭发行国家的信用,已经和金银没有关系了。

由于大部分主权政府都有自己的货币发行权,因此,可以把债券分为“本币债券”和“外币证券”两种。

对于本币债券政府并不担心,因为政府有随意印钱的权利。通货膨胀可以让本币贬值,也就意味着让本币债券缩水。

比如美国,虽然在国际、国内发行了那么多债券,只要一开动印钞机(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像中国这样的美债大户就很紧张。

外币债券值得政府焦虑,因为政府不能随意印刷别国的货币。因此,只能依靠国内企业出口创汇,收缴税收之后才能还债。

世界上总是有不按规则出牌的人。据说希特勒就曾经印刷过美元和英镑,伪造的质量之好,甚至可以在银行流通。拯救墨索里尼的行动经费就是从这里开支的。德国战败后,这些伪钞被装船并凿沉在大海深处,后来有一部分被潜水爱好者发现了,因此,就产生了德国将宝藏沉船海底的传说。

历史上还出现过这样的债券,就是你购买了某政府债之后,该政府将永世为你手中的国债付息,实际说白了就是不打算还你本钱了。你认为划算吗?如果你觉得不划算,可以到证券市场上把它卖掉。如果一个人在短期内没有很好的投资渠道,买点债券靠利息抵抗一下通胀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此,你一定能卖得出去。

有朋友问,如果政府还不起债怎么办?那就发行新债,卖的钱还旧债,直到大家都不愿意再买它的债为止。

债券的种类

说了那么长时间的债券,债券长什么样子呀?

国家最开始在国内发行债券,后来觉得不过瘾,又在国际上发行债券;企业觉得这种融资方式不错,也效仿发行了债券;后来金融界心里痒痒,也开始发行了债券。因此,从发行主体上分可以分为政府债券、国际债券、企业债券、金融债券。

有的债券标明了金额(你投入的本金),还标明了利率,利率还分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这就和你投资一样,过几年还本付息。这种债券叫“付息债券”。

有的债券只标明了金额和到期日,但卖的时候打折卖。比如,你花了70美元买了一张面值为100美元的债券,到期日是2015年1月1日。在到期日,你可以拿这张债券兑换100美元。这种债券叫“贴现债券”。

大部分债券是不记名的,因此在谍战电影中,间谍索要的报酬都是不记名的债券。还有一部分债券是记名的,并且有备案,因此,别人抢了你的债券也无法兑现。

有的债券发行的基础是有财产抵押,收益有保障,叫“担保债权”;有的债券并没有财产抵押,全凭发行者的信誉,因此叫“信誉债券”;还有的债券可以转换为公司的股份,简称“债转股”。

有的债券向公众销售,叫“公募债券”;有的只向少数特定投资者发行,叫“私募债券”。

有的债券可以在证券交易所交易,叫“上市债券”;有的就不能上市,叫“非上市债券”。

总之,债券的种类很多,长得样子也不尽相同。信誉好的债券可以作为货币流通,信誉差的被称为“垃圾债券”。对于我们普通人,如果想投资债券,究竟该买哪种好呢?别急,下次我们讲“债券的信用评级”。

债券的信用评级

朋友们,假如你到债券市场,面对数不清的、回报率不同的债券,你能马上知道该买哪种债券吗?

有朋友说,我选择回报率高的。但它的风险也高,万一它不能兑现怎么办?

有朋友说,那我选择回报率低的。一是没意思,而是它也有可能到时不能兑现。那这不是更吃亏吗?

总结一下,你最想知道的是什么?是债券的回报率吗?不是,每种债券都标明了回报率。因此,我们更关心的是债券发行者的信用。

很多购买证券的人都有着和你同样的烦恼。怎么办?别着急,有一批人整天混在债券市场,对每一种债券都很了解,你掏点钱就可以向他们咨询。

这些人也有自己的苦恼,因为同样的信息对一个买1万元债券的人和一个买10万元债券的人的意义是不同的,按说咨询费应该有差异,可是当他们咨询的时候,他们根本搞不清你究竟想买多少债券,都说自己随便问问,因此也没法收取更多的费用;而且市场上可以提供咨询的人很多,你的收费稍高一点客户就找别人去了;再者说,经常买债券的人对债券也有了解,也就不再咨询了。因此,收咨询费的这种盈利模式第一是挣不了大钱,第二是收入不稳定。

后来有人忽发奇想,用自己掌握的信息和经验,将市场上的主要债券评级,然后张榜公布。他这一公布可不得了,那些被评级比较高的,债券卖得很好,而那些被评低的债券就卖不出去了。于是债券发行者纷纷主动找到他们,塞给他们钱,希望能把自己债券的级别评高一点。因为利益极大,评级公司也应运而生。

有朋友说,那评级公司要是受贿赂,会不会昧着良心去评级呢?当然会,不过一旦如此,这家评级公司就会失去信用,离倒闭就不远了。

久而久之,滥竽充数、没有良知的评级公司被淘汰,一批坚持公正、信誉良好的评级公司脱颖而出,比如标准普尔公司、穆迪公司等。

问题来了,它们那么公正,那么它们怎样盈利呢?

随着时间的流逝,评级公司的盈利模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比如可以收取评级费用;可以出售评级信息;可以接受赞助;可以接受课题研究;可以收取广告费用等。在众多模式中,不能否认绝对不存在腐败或者政治目的,但是,“诚实”始终是评级公司的生存原则。

有朋友问,如果政府出资建立评级公司可以保证公正、避免腐败吗?如果这样,就会形成权力寻租,不但不能保证公正,反而会增生腐败,扰乱市场。

债券的评级与贷款客户评级大体相似,也分为AAA、AA、A;BBB、BB、B;CCC、CC、C;D等等4个等级10个信用档次。其中BBB是信用一般,向上到AAA是信用极好,向下到D是信用极差。

回报率和风险

如果你发行了一种债券,你是希望它的利率高呢?还是希望它的利率低呢?当然希望利率越低越好了,因为这些利息是需要你还的。

低到多少是个底呢?至少要高于银行储蓄利率,否则就没人买你的债券了。

如果偿债能力有风险,人们还会买你的债券吗?一般不会,但是可以通过提高利率引诱购买者。

因此,偿债风险越大的,信用等级越低,回报率可能越高;偿债风险越小的,信用等级越高,回报率可能越低。

债券的发行

债券的发行和股票的发行有些类似,原因很简单,发行债券的主体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没时间到市场上一张一张卖债券,他们一定会找一些包销商,把债券一股脑卖给他们,拿钱走人,无非出让一部分利益给这些包销商就可以了。这个市场就是债券发行的一级市场。

一级市场的发行可以分为“竞争性发行”和“协商性发行”两种。

竞争性发行就是很多包销商坐在一起报价,谁报的利息低,谁就中标。这很好理解,你作为发行债券的主体,当然希望还的钱越少越好了。

协商性发行就没那么多火药味,几家被邀请的包销商参加洽谈,最后决定有由哪一家或者哪几家包销商包销,或者每家包销多少债券。

一级市场历来都是低调的、利润丰厚的、充满内幕的富人的俱乐部。

这些包销商买了这些债券,把回报率高、信誉好的债券自己留够了,等待以后涨价后再抛售;把那些自己不想要的,或者要不了的(钱不够,买不完)再拿到债券市场去出售,这个债券市场称为二级市场。在二级市场,购买了债券的企业和社会大众之间也可以相互交易,热热闹闹地还挺吸引人。二级市场里,人们相互吵闹着把价格升高,一级市场的商人们可以伺机将手中保留的证券出手。

欧债危机———政府的债

欧债危机是现在的热点问题,我们已经讨论过,国债只是政府负的债,与国民无关。想了解欧债危机,首先要知道欧元区相对落后的国家为什么发行国债。

此前我们讲过发行国债的原因,大家可以套一套,是为了宏观调控吗?是要筹集大型工程资金或筹集战争资金吗?都不是,就剩下政府赤字了。

怎么产生的赤字呢?一方面可能是税收过低,政府可支配资金过少,而又面临庞大的公共开支;另一方面可能是公务员队伍过于庞大,公务人员待遇过高,政府办事效率太低,社会福利负担过重等,以至于税收资金捉襟见肘,入不敷出,出现赤字。

发行了国债,怎么还债呢?无非是靠税收。税收的来源于哪里呢?是企业和群众的收入。如果不够呢?提高税收比例。如果还不够呢?政府缩减公务员队伍,降低公务人员待遇,降低社会福利。结果涉及利益太广泛,游行、暴动就爆发了。

不知大家发现没有,世界上再贫困的地区人们也可以生存。要么自给自足,要么出卖劳动力,要么出卖智慧。而那些国家债务就产生于那些不能促进、指导、调控社会发展,寄生于人民身上的、缺乏执政能力的政府,无疑是国家发展的累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