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轻松看透经济,实现你的财富自由
44836200000014

第14章 商业银行———让你不再抱着枪睡觉(2)

从这个角度来看,高利贷也并不可怕。但是在法制缺失的社会,高利贷能高出多少就不好说了。如果使用“复利”,那就更没底了。

有朋友问了,银行的利率那么低,谁还会去借高利贷呀?

假设你是一个银行家,有一天,一位偏远大山里的农民找到你,说他儿子要结婚,想贷2万元办酒席,准备两周之后收了彩礼就连本带息还你。

请问,这单生意能做吗?

你一盘算,这点钱两个星期之后的利息也没几个子儿,这单生意没什么意思;

再者说,要是他彩礼收不上来怎么办?要是他耍赖不想还款怎么办?要是派人进山催款,路上人吃马喂的费用可比利息多多了,而且你雇佣的员工工资都很高,这一去一回耽误的工夫得少赚多少钱呀!万一催款不成再被打一顿,不但血本无归,而且还将蒙受更大的损失。

退一万步,假如他是你二叔,还款一定没问题,就贷给他吧。OK,开始办理手续吧!

很多农民或小企业是没有信用,或者信用级别不够,做不了信用贷款,所以必须做抵押贷款。

你二叔说:“我有两头牛,抵押给你吧。”你能要吗?你怎么处理这些牲口?你会饲养吗?用它们干活和卖肉可是两个价呀。

你二叔说:“我家有个小工厂,抵押给你吧。”你能要吗?这工厂是不是违章建筑,他有没有营业执照?效益怎么样?你能倒手卖出去吗?

你二叔说:“我家有五间房子,抵押给你吧。”你能要吗?宅基地在中国是不能买卖或者抵押的。

……

估计到最后你只能说:“二叔,实在对不起,我没办法给你贷款。”

难道你二叔就没办法借到钱了吗?不,他可以向村里的有钱人借钱,无非是利息比你的银行高一点。为什么村里人愿意借给他钱呢?因为他能不能收到彩礼、有没有还款的诚意,乡里乡亲的都有一个基本判断,这就是民间信用,和银行信用的本质是一回事;即便还不了款,他的牛、工厂也有办法处理。

要是你二叔就是不想还款,也不想把牲口或工厂赔给人家呢?那人家就坐到你二叔家不走,在你二叔家吃饭、睡觉,要打架奉陪!看你二叔给不给。要是还要不回来钱呢?如果在缺乏法治的旧社会,“那就拿喜儿抵债!”从这个角度看,高利贷也挺可怕的。

我们回忆和总结一下,贷款市场大致可以分为三级。第一级市场属于银行,都是好客户;第二级市场属于担保公司,大部分都是有点实力的;第三级市场属于民间借贷(高利贷),基本上都是不太靠谱的。

复利———驴打滚,利滚利

上一次我们讲到,你将一笔钱贷出去之后,需要每个月一点点地收回本金和利息。简言之就是“整着贷,零着收”。

但是这样就产生一个问题,一点一点回收资金的时候,这些小块儿的资金不好往外贷,只有等到积少成多之后才能再贷给别的客户。而在此期间,钱就不会生钱了。

有什么办法把收回的利息第一时间贷出去,让它一刻不停地产生利息呢?

有的银行家就琢磨了,要是把该收取的利息不收回,而作为本金再次贷给客户,和此前的本金一起计算利息,那不就一点时间也不浪费了吗!

真聪明,这就叫做复利,它是指:每经过一个计息期后,都要将所得利息加入本金,以计算下期的利息,即以利生利,也就是俗称的“驴打滚,利滚利”。

复利听起来也算合理,可我们都知道,黄世仁就是用这种方法逼死了杨白劳。复利就这么可怕吗?

那我们就看看复利的计算公式吧。

假如利息是n%,年数是m,连本带息的复利就等于:本金×(1+n%)m。

大家发现了吗?这个公式有两个特点。

第一,在利息很低的情况下,其计算结果变化并不大,也没什么可怕的。这就是很多保险公司标榜着复利,而实际回报率并不高的原因。

第二,但是随着利息微弱的增加,本息计算结果变化越来越剧烈,最终会呈几何倍数放大,大家自己算去吧。

m是计息期,一般计息期以“年”记。而黑社会当中也有计息期设为“月”的,或者更短,这无异于杀鸡取卵。杨白劳就死于稍高的“利息”和过短的“计息期”。

复利贷款一般人是不敢贷的,市场也很有限,只有当某个客户实在急需资金的时候才会接受这样的还款条件,并且是短期贷款。

同样,如果当一个人愿意用复利支付你贷款的利息时,你也要当心他的实际目的和还款能力,别让他跑了。毕竟复利是为了挣钱,不是为了索命。

银行的社会责任———不仅仅是唯利是图

银行总是给人一种唯利是图的形象,在现代社会,形象不好了也不好做生意,因此,很多银行也越来越多地担负了起社会责任。比如助学贷款,款项小,管理成本高,但是银行仍然愿意承担。当然了,这主要是国家支持的结果,因为学生在校期间的贷款利息由财政全部补贴。

银行作为国家经济运行的血管,也越来越多地担负起国家安全、生产、宏观调控的职能。比如对国有企业的低息、无息贷款和援外贷款、赠款。

可是银行是以盈利为目的的,要为股东负责呀,谁愿意把钱白送给不搭边的人呢?那么低的利息,怎么考核银行经理的业绩呀?万一国有企业经营不好,还不了款,那是血本无归呀!

别担心,国家让你干,自然有补贴,只管送出去,只管贷出去。

问题又出现了。银行多数为上市公司,财务需要公开,坏账率飙升会影响银行的形象,谁还敢持有银行的股票呀?谁还敢把钱存在这种银行呀?股东利益的损失谁来承担呀?

别着急,国家有的是办法。比如,国家可以成立资产管理公司,而你将那些收不回来的账做成债券,卖给资产管理公司,连本带息一并收回。由此一来,坏账一下子变成了优良资产。

有人问,那资产管理公司怎么办呀?这不用你担心,因为资产管理公司不是上市公司,因此财务无需透明。他把这些债券以其他形式转卖给财政部(用税收购买)或者中央银行(增发货币),即可收回成本。

又有人问了,怎么搞这么复杂呀,财政部或者中央银行直接把事儿办了不就完了,何必这样七拐八绕的?真聪明,你一下子就发现了真正的贷款路径。国家之所以不按你说的办法做,关键是太露骨,一下子就被民众看穿的话,马上就会涉及纳税人钱的去处和货币的信用(不能乱印钱)等敏感问题。

在金融界,眼花缭乱的操作,一般都是为了掩人耳目。

客户的信用等级和贷款利率———看人下菜碟

假如你是一位银行家,有一天,一家企业想在你的银行贷款,你贷给他吗?那可不能随便贷给他,怎么也得先了解一下企业的资产、负债、经营情况、人员构成,查一下企业的信用记录,对吗?

你这么一查就会发现,每个企业的状况,尤其是还款能力方面都存在差异,而且差异很大。打个比方,比尔·盖茨和一个大学毕业生同时想从你的银行贷款,你能同样对待吗?当然不能,从营销学角度,也要把客户分成三六九等。

国际上通常把贷款客户划分为AAA、AA、A;BBB、BB、B;CCC、CC、C;D等4个等级10个信用档次。其中BBB是信用一般,向上到AAA是信用极好,D是濒临破产。

从国外惯例来看,通常都把前四个等级定为投资级(AAA—BBB),表示收益正常,风险很小;而把后五个等级定为投机级(BB—C),表示收益没有保障,风险逐渐增大。

信用等级高的客户在银行界都是香饽饽,银行怎样才能尽量多地吸引信用等级高的客户呢?降低贷款利率就可以了吗?

那么不太符合贷款条件的人怎样才能拿到银行贷款呢?多支付些利息银行,或许就愿意了。

因此,我们可以推知,贷款利率应该随着信用等级的下降而不断提高,说白了,就是“看人下菜碟”。这也符合“低风险低回报,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理念。

在这里我必须补充一句,客户的信用等级按说应该由银行自己来做,但是由于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而且在当今的信用社会,企业的生存都依靠信用,因此,逐渐衍生出一个行业:评级公司。就像公证公司一样,他们生存的前提就是“诚信”。

次级贷———白手起家者的福音

假如你现在想买一套房子,需要向银行贷款。虽然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可是月薪对于支付月供稍微显得有些紧张,而通过节衣缩食你完全有能力也有信心承担这一切,但就是不符合银行一般贷款的要求(BBB级要求)。怎么办?

有家银行发现了你的苦衷,找到你说:这样吧,我可以贷款给你,但是你要比符合贷款条件的人多付2%~3%的利息,你愿意吗?OK,没问题,成交。银行和你的这笔交易,就是次级贷,属于投机级(BB~C)投资。相反,那些符合贷款信用要求的贷款称为“优惠贷款”。

简单地说,次级贷款就是银行为那些信用评级不太够,但是仍然有很强还款能力的人所提供的贷款。请注意,绝对不能贷给信誉差的D级。

次级贷的产生,受到那些白手起家、有创业精神的人的欢迎,帮助很多人实现了创业梦想;这些人愿意承担更多的贷款利息而赢得发展的机会。

由于这些人大部分是创业者,在最初的几年可能创业收入并不高,因此,这种贷款通常在开始的几年利息非常低,甚至可以是零利率,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利率不断提高。

有人问,申请次级贷的人会不会随着还款利率的不断提高而失去还款能力呢?当然会。因为次级贷款随着信用级别的下降,利率在提高,贷款数量在减少。即便出现损失,也在可以接受的范围。

有朋友问,银行怎么能干这种没谱的事情呢?有一点必须说明,银行普通贷款(优惠贷款)身份审核是极其苛刻的,门槛很高,因此将社会上一大批有潜在还款能力的人拒之门外。而次级贷稍微将贷款的门槛降低了一些,使他们获得了创业的机会;另一方面,次级贷对于银行来说也极大地扩大了业务人群,也是一项高回报业务。

有朋友又问了,听说次级贷款的违约率较高,对于银行来讲不是风险很大?你说的也对,但是银行办事很稳妥,能规避这种风险。怎么规避?请听下回分解。

次级贷的避险方法———旱涝保收

上次我们讲到,银行可以很好地避免次级贷产生的风险。怎么避免呢?

次级贷的全称是“次级信用抵押贷款”。也就是说,别管是“次级贷款”还是“优惠贷款”,贷款的前提是必须有财产作为抵押。抵押贷款说白了就是过去的当铺业务,如果典当的人没钱赎回抵押物品,当铺会赔吗?当然不会,典当行做生意,一定要旱涝保收。

比如你用一所市场价值100万元的房产作抵押贷款,银行也就只贷给你40万元。假如有一天你还不起贷款,他可能会把你100万元的房产以50万元的价格卖掉,拿走合同中属于自己的钱,如有剩余再给你。

很多朋友听了很心疼,那么贵的房子怎么卖这么贱?

原因之一,卖得越贱越好卖,卖得越快越好,剩下时间和精力还要去做其他金融业务,因为银行毕竟不是做房地产的;

原因之二,卖贵了对银行来讲也得不到更多的好处,因为它只能按合同拿走贷款的本、息和违约金,拍卖的多余部分要还给你,因此,银行没有将房子多卖钱的动力,没必要为你做嫁衣。

有人说,如果我没有财产怎么办?如果你没有财产,那就用你未来的收入作抵押,因此信用抵押贷款对身份甄别非常苛刻,尤其要求有稳定的收入来源。

就此看来,次级贷也是旱涝保收,确实很稳妥。

但是有的朋友按捺不住地要问,那美国为什么还会产生“次贷危机”呢?

因为次贷危机涉及投资银行,因此我们将在“投资银行”的章节里详细地给大家讲解。

还款———细水长流

如果你贷给别人一笔钱,时间是5年,你是贷出去后就不管了,等5年以后连本带息地收款呢?还是让他每个月都还一点呢?

一般人都想贷出去以后就不管了,5年之后再算总账。可实践证明,如果5年之内你一直都不和他联系,而到还款期之后你还能找到他,收回贷款本息的可能性极小。要么他倒闭了,要么他卷款跑了。有朋友说,他不是有抵押、担保、信用评估吗?一方面是这么长时间里他有足够的时间去做手脚;担保人也有足够的时间转移资产或者逃跑;要是信用贷款,就更不必说了。另一方面,企业即便有能力还款,也不可能一下子拿出那么多现金,因为企业的周转资金相当宝贵。

所以,贷出去的款一定要看紧了,还款要细水长流。怎么长流呢?就是每个月都还一点本金,还一点利息。一方面,及时观察还款人的经营状态,一方面也缓解算总账的压力。

一般还款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等额本息”还款,一种是“等额本金”还款。总之,5年到期,细水长流,连本带息全部还清。

每月的还款由两部分组成:本金+利息。

首先出现了等额本金还款方式。就是把本金平均到还款期的每个月,因此,每个月的还款包含数量固定的本金,再加上未还本金每月产生的利息。这样就产生一个问题,每个月还的本金是固定的,而未还的本金却在逐渐减少,因此,每月产生的利息也在逐渐减少。这就造成了一个弊病,还款压力不均衡:刚开始还款数量多,压力大,逐渐还款压力变小,并趋于零。而一般贷款企业,最开始的周转资金基本都投入了生产,而此时还款压力反而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