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最神奇的博弈论定律
4478400000036

第36章

第九章让对手永远猜不到你的下一步棋:

第一节信息博弈定律

按照参与者对其他参与者的了解程度,博弈可以分为完全信息博弈和不完全信息博弈。完全信息博弈是指在博弈过程中,每一位参与者对其他参与者的信息有完全的了解。如果参与者对其他参与者的信息了解得不够确切,或者说并没有掌握所有参与者的全部信息,其进行的博弈则被称为不完全信息博弈。此时,参与者所作的是努力使自己的期望支付或期望效用最大化。

从前,有一个三国迷。有一天,三国迷所在的村子里请了个戏班子,唱的正好是他喜欢的《空城计》。他特别想去看,可家里没人看家怎么办呢?总不能因看戏而使家里失窃吧?他在屋里踱过来又踱过去,左脑想着日夜想看的《空城计》,右脑想着怎么做才能看戏、看家两不误。猛然间,他茅塞顿开,放着空城计为何不用啊!于是,他敞开大门,把两只大红灯笼高挑在大门口两侧,屋上屋下也是灯火通明的。然后袖子一甩,安心地看戏去了。三国迷看完《空城计》回来,把家里所有的东西都清点了一遍,线没少一条,针也没短一根。“诸葛亮实乃神人啊!”他赞不绝口地感慨道。

时隔不久,他村里又来了班唱戏的。这回三国迷想也没想,敞开大门,点起蜡烛灯笼,就背着手看戏去了。他看完戏之后才回家,可这次屋里屋外被人倒腾得底朝天,连家里的大门都被小偷卸掉了。他见此情景,不禁放声大哭起来,一边哭还一边不停地大骂诸葛亮是害人精。他的动静如此之大,引来了很多街坊邻居。邻居中有一个讲三国的说书人,在明白事情的缘由后,开解道:“别骂了,您仔细想想,诸葛亮什么时候用过两回空城计啊!”三国迷听了,不知道如何对答,愣愣地站在那里。

这就是一个信息博弈,信息博弈利用的就是信息不对称,这种博弈策略是一次性的,只可成功使用一次。第一次使用时,对方(此故事中指小偷)可能看不出你的破绽。当你第二次再运用时,信息不对称就被打破,在博弈的过程中也就必败无疑了。

什么是信息?读过的书,经历过的事情,看到的万物,听到的别人的经验……这些都是信息。我们所感受到的一切都可以称之为信息。

《孙子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己知彼”强调的就是博弈中的信息对称,这是正确决策的前提。而紧接其后的“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中所说的“不知彼而知己”或者“不知彼,不知己”指的就是博弈中所说的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在此基础上就无法做出正确的决策,难以取得胜利。这说明掌握足够的信息对在博弈中胜出有很大的好处。

在日常生活中,不完全信息博弈的情况比较多见,例如,在人才市场上,招聘者与求职者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彼此信息的不对称,这直接影响着双方能否达成合作。其实,能否成功求职的关键就在于求职者如何有效地向招聘者传递自己受教育、工作经历等信息,让招聘者通过这些信息,相信你是值得雇用的好员工。

从某种程度来说,信息就是权力。在专制时代,统治者维护自身权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信息垄断。孔子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大意是,你可以引导人民怎么做,但不可以让他们知道为什么该这么做。语气越是肯定,对公众的影响力越大。因为公众不善推理,却很易受感染。勒庞《乌合之众》中说:“群体因为夸大自己的感情,因此他只会被极端的感情打动。希望感动群体的演说家必须出言不逊,信誓旦旦。”根据他的观察,夸大其词、言之凿凿、不断重复,绝对不以说理的方式证明任何事情,肯定的信息是说服群众的不二法门。

在不完全信息博弈中,如何充分利用信息这一变量来隐藏自己的弱点,限制对方的优势,是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仔细考虑的事。

通过不断调整自己的信息策略,让对手对自己的信息无从掌握,对方就更谈不上跟上自己的变化。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对手永远无法知道自己下一步将要如何行动,使自己永远处于主动地位;也只有这样,才能一方面掌握对手的信息和策略,另一方面隐藏自己的信息和真实意图。不按规矩出牌也是同样的道理,它们是十分有效的信息博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