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做最好的管理者
4460000000006

第6章 面对职责,修炼内功心法(4)

晚饭可一定要准时吃啊,年轻人可不能饿肚子。白老师,你家还住在清水吗?夫人还在高中教书吗?小孩子一定很大了吧?以前我抱过的老大,现在应该长得很好看了吧……”他的这番关怀,真的让人有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冲动!所以我每天到学校一定是满怀干劲的,用心教学,想方设法成为一位学校认可的好老师,只有这样才不会有愧于校长的厚爱。正是因为校长对老师的关爱,每一位老师一直都很努力地教学和做研究,逢甲大学自然而然地成为当时台湾私立大学中的名校之一。

天底下没有不可爱之人。管理者应该从工作层面、生活层面全方位地关爱每一个部属。如果他能力不行,你就要帮助他提高工作能力;如果他收入不行,你就要想办法提高他的工作效率,让他的绩效有所提高,使其获得更多的奖金。

管理者一定要以身作则,养成“早到晚退”“早15晚30”上下班的习惯,即每天早上提前15分钟上班,晚30分钟下班。早到的15分钟应该这样安排:先花5分钟看看自己昨天下班前拟定的工作计划有没有欠妥或需要调整的地方;然后利用5分钟时间查看现场设备、原料及工具有没有任何变化和遗留问题;最后5分钟,从自己的办公座位上站起来,走到办公室门口真诚地欢迎你的工作伙伴前来上班,并爽朗地与遇见的每一位同事打招呼:“早啊,你今天的脸色不错啊!”同样,当下班的时间到了,你应该先起身,大声对部属说:“各位辛苦了,大家收拾一下东西下班吧,明天见!”我相信,管理者如果能全方位地关爱部属,让每一个团队成员因为你的照顾与关心,愿意全心全意为企业服务,必定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6.进修

“六神丸”的第六要素是进修。进修就是要对工作多研究,多充电。

就像手机一样,白天拿出来用,晚上如果不充电,第二天就可能没有电。

做任何事情,不懂的时候会觉得很难、很累。只有多进修、多研究,积累经验和知识,才能由不知而知,不行而行。尤其在这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无人能拒绝学习,否则,就会失去适应未来环境变化的能力!

读书充实自己,贵在一点一滴的积累。今日学是因为明日要用;今日不学明日将如何用?因此,愈想追求卓越的管理者,当然不能因放弃再学习、再吸收的机会而致江郎才尽,甚至无知地摆出自傲自大的模样来吓唬人!

有人说,“一个自认老大、不肯学习的人,俨然一头老牛,肉虽然很多,但是动作迟缓!”所以,管理者一定要对知识抱有强烈的饥饿感和“空杯”心态,不断地对自己的知识体系进行更新换代。否则,一旦故步自封、夜郎自大,慢慢就会被时代的潮流淹没,成为新时代的“睁眼瞎”。

(第五节)做人、做事的“三无”精神

与20纪不一样,在21世纪,优秀管理者需要重视的不再是对事的管理能力,而是做人、做事的领导能力。要想提高这种领导能力,就要具备做人、做事的“三无”精神。

一、做人的“三无”精神

做人的“三无”精神只有六个字,即无私、无怨、无障。

1.无私

无私就是不要自私,不能只考虑自己,不考虑他人。

清朝“红顶商人”胡雪岩曾经说过:“做人上半夜想想自己不为过,下半夜总得为别人想想才对。”打个比方,作为培训老师,我在上面讲课时要时刻注意学员的反应。当我发现大家疲累了,就需要讲点小故事活跃一下课堂气氛,或者停止讲课,让大家休息十分钟。我不能由着自己高兴一直讲,那是不管别人死活,是自私的表现。与上一句话相似,胡雪岩还说过“算盘总是两边拨打,不能只拨上,不拨下”。作为管理者,你要考虑自己的立场,但也要考虑老板、部属的利益;既要考虑公司的利益,也要考虑客户的利益。如果你弄虚作假,客户买回去打开一看不是那么回事,谁还愿意继续买你的产品?此外,还要考虑自己做的事对社会、国家、民族是否有利。

2.无怨

无私之外还要无怨,就是不要抱怨。怨乃不足也,是因为能力不够,所以才会埋怨。

作为管理者,如果你总是跑到老板面前“咬耳朵”,抱怨“这个部属差,那个部属烂”,老板会怎么想?他会认为部属差是你的能力不够,他怎么可能安心把这个部门交给你?同样道理,如果管理者总是在部属面前批判老板如何差劲,部属会认为你这个上司与更高的领导都处得不好,那他跟着你也就没有未来了,与其抬头望不到“明月”,不如低头回故乡去。

停止抱怨是成长的开始。不信你可以试一试,也许忍一忍你就会发现原来你的抱怨是错的。有问题点出来没错,但更重要的是提出建议、对策。当你怪这个地方太乱时,为什么不动手把它整理好?当你怪老板给的薪水太少时,为什么不努力增强实力,提高效率与绩效,让老板有给你加薪的理由?千万不要一天到晚怪老板对不起你,而要反过来想一想自己是否有值得老板加薪的理由。中国人常说“莫怪他人古井深,只怨自家麻绳短”,就是这个道理。

3.无障

无障就是不要制造障碍。人生最大的障碍莫过于得罪人,这里得罪一个,那里得罪一个,到最后没有地方可去。

管理者永远要记住:人生非常短暂,有缘才会相聚,要多交朋友,而不是制造仇家、敌人。正所谓“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一定要把路无限宽广地拉开,广结善缘。

有一年,我在广州辅导一家企业。这家企业生产一种名叫“洁立得”的湿纸巾机,希望在国内招揽代理商,结果只武汉一地就来了八家。老板很难取舍,问我怎么办。我说“把他们留下来,第二天我会给他们上一堂课,讲一讲‘洁立得’湿纸巾机应该怎样拓展市场”。

就在我讲完课后,听众中有一位叫鲁丽丽的小姐突然跑到我面前,说:“老师,您刚才讲得非常好,纵然我今天没有得到武汉地区的代理权,光听您讲这堂课我就觉得这趟花的旅费是值得的。老师,这是我的名片,如果有朝一日您到武汉来,一定要告诉我,让我好好接待您。”我嘴上说着“谢谢”,礼貌性地把名片接过来,但并没有将此事放在心上,因为我从没有想过有一天我会到武汉去。

过了几年,台湾一个医疗团队想来大陆投资。由于在珠江三角洲一带没有找到满意的合作者,就想去武汉看看有没有发展前景。由于其中一位团员的太太上过我的课,又是我的好朋友,所以她打电话给我,希望我帮他们联系一下武汉当地的经贸委。她打完电话,我的脑袋先是一片空白,然后在有限的资料库里找到了鲁丽丽小姐的联系方式,并与她取得了联系。她听了我的事由后,马上表示没问题。

当大家兴高采烈地搭飞机从广州飞到武汉后,在接机的队伍里却找不到鲁丽丽小姐。又等了30分钟,还是没有见到。这时就有人说:“别等了,很多人都是出于礼貌跟你讲好话,事实上是做不到的。我看我们还是自己包车过去吧。”我说:“再等一下,我相信鲁总绝对不会是信口开河的人,我相信她。我们再等一等。”大家说好再等30分钟,等不到就走。没想到10分钟之后,鲁丽丽小姐和她那胖胖的老公跑着过来了。

她连忙解释:“老师,不好意思迟到了。武汉有两个机场,一个在市区,一个在郊区,我们原以为在市区,所以跑到那里接不到,就赶快跑到这边,结果出租车又被堵在外面。”到汉口已经中午了,她请我们吃饭,并把经贸委的负责人找过来跟我们交流。饭吃到一半的时候,鲁丽丽小姐突然对我说“老师,我失陪一下”,就出去了。没多久,她回来了,还拎了一个纸袋子。随后,她从纸袋子里拿出一套保暖内衣,对我说:“老师,武汉的温度比广州低多了,我刚才看你夹菜的时候手都在发抖,所以到对面的百货公司买了一套保暖内衣给您。您就将就着穿吧。”在场的人都被这一幕深深感动了。

在上面这个案例中,如果鲁丽丽小姐没有给我名片,就不会有我们后来的武汉之行。所以管理者千万不要短视,现在用不到的人,不代表以后也用不到。要广结善缘,多交朋友,不要人为地为自己的发展设置障碍。

二、做事的“三无”精神

做事的“三无”精神也是六个字,即无畏、无悔、无倦。

1.无畏

无畏,就是不要怕,世间的事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难。只要勇于去做,难事也会变成容易的事。假若你专门挑简单的事做,是不会成就大事业的。

记得我刚考上大学时必须去成功岭接受为期8个星期的军事训练。

在家里大家冬天都洗热水澡,可是到了军营里只能洗冷水澡。我们连队有些人非常怕冷,就说“先忍一忍,等星期天休息了,到外面的酒店租间房再洗”。可我说对自己说“不行,我一定要面对”,于是我在洗澡前先闭上眼睛,然后屏住呼吸,把一脸盆水往头上一倒,第一秒当然是冷得彻骨,但慢慢身体就适应了。

做任何事情,第一要无畏。胡雪岩讲得好,“无事不惹事,有事不怕事”。意思是说无事就不要去招惹是非,但有了事情就要勇于面对,不要怕,不要闪闪躲躲。

很多事情做起来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越怕做不好,就越不会做;而不做就没有效果,没有绩效,没有肯定跟掌声,所以勇敢地去做吧!

老板为你提供了发展的舞台,做对了是你的功劳,做错了由老板埋单,请问天下还有这么好的事情吗?当然,做任何事情一定要怀着做好的心,不能故意往坏里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