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做最好的管理者
4460000000005

第5章 面对职责,修炼内功心法(3)

(2)赏。赏就是对人不吝赞赏。大凡人跟人在一起,要嘴巴甜一点,能够审时度势,了解他人值得赞赏的地方,要毫不吝啬地赞赏。赞赏他人,你不会有任何损失,而被赞赏的人却能满心欢喜!比如说,当你去人家的公司,去人家的家里,看到人家的一切都要学会赞赏。比如,“你这个房子好漂亮啊,格局布置得非常好”“你们的小孩很会读书啊”“你的企业经营得很好啊”“你的这个产品很管用”等等。这些赞美的话一出口,我相信被赞美的人一定会很开心。

然而,在企业管理的实际运作中,很多人却吝于说赞赏的话,或不会用合适的话语肯定、赞美他人。

台湾有一位黄老板,经营自行车贸易。当时他的工厂在台中,但他每个星期必须有3天待在台北。在台北,他一直非常喜欢吃一道菜,就是北京烤鸭。因此,他每次到台北,朋友都会事先打听哪一家餐厅做的北京烤鸭最有特色,然后请黄老板去品尝。

有一天,黄老板在一家北京烤鸭店吃到了非常好吃的烤鸭,就把服务生叫来询问是哪位师傅做的。

当他见到那位同样姓黄的师傅时,满面笑容地说:“听说你姓黄,我也姓黄啊!黄师傅,你今天做的这道北京烤鸭特别好吃,我吃遍大江南北,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你怎么有办法将烤鸭做得这么棒?”黄师傅说:

“也没什么啦,我只是多用点心,在佐料的配方上多下了一点功夫而已!”随即黄老板用高薪请黄师傅每个周末去他家做烤鸭。

于是,在接下来的星期六的中午,黄老板回到自己家里就品尝到了黄师傅精心制作的北京烤鸭。吃完后,黄老板赞不绝口:“黄师傅呀,那天我在你们店里吃的北京烤鸭,跟今天你做出来的这道菜相比,我觉得还是今天的好!所以我非常信服黄师傅你的那句话:‘只要用心做,任何工作都可以做到尽善尽美。’就如同今天的你一样!”黄老板每次回家,吃完烤鸭都会对黄师傅大加赞赏。

就这样5个月过去了,黄老板由于忙于生意,每次回家都来去匆匆,就算品尝这道烤鸭,也再没有用心赞赏过黄师傅。到了第六个月的某一天,黄老板突然看到黄师傅送上桌的北京烤鸭好像跟上次的不一样,少了一条腿。于是黄老板就把黄师傅找了过来问:“黄师傅,你是不是对我有什么不满意呀?你看烤鸭好像少了一条腿。”黄师傅听完后说:“报告老板,现在的北京烤鸭本来就只有一条腿。不相信的话,您看窗外的那些鸭子,它们正躲在树荫底下休息,不是只能看到一条腿吗?”黄老板起身走向窗边,用双手猛地拍了一下,窗外的鸭子被惊动了,马上把另外一条夹在翅膀下的腿伸了出来,赶快跑到水池里去了。黄老板满脸通红地提高嗓门说:“黄师傅,你看,鸭子明明是两条腿啊!”黄师傅赶忙回答说:“老板,是的,假如我每一次上菜时您都能像刚才那样拍手鼓励,别说是区区两条腿了,就是8条腿,我也乐意变给您呀。说白了,我故意少放一条腿,就是在提醒您,您已经很久没有赞赏我了啊!”通常,成功的人与失败的人最大的差别在于:成功的人能“肯定自己,欣赏别人”,而失败的人却常常“肯定自己,否定别人”,露出一副自傲自大的模样。管理者要想带领自己的团队走向更成功的未来,让企业加速成长,就要从赞赏他人开始。“他人”既包括老板,也包括身边的工作伙伴和部属,当然还有客户。我相信,只要能将这股力量发散开来,你就会变成一个很有人缘的团队红人!

(3)心怀感恩。要学会感恩,经常把“感谢”挂在嘴边。因为感恩,才能遇到新的“贵人”,让对方愿意为你提供更好的发展舞台。对于管理者来说,忌讳的是“功高震主”。

如果你因为把企业治理得很好,就耀武扬威得意忘形的话,聘请你的董事会就可能把你“干掉”。一定要记住:没有人是不可替代的,你也一样。

(4)始终面带微笑。不管面对什么人,你都不要怒目相向、发脾气,而要面带微笑。因为微笑代表安全,代表稳重,代表健康,代表善意。

很多人说“我笑不出来,对任何人我都笑不出来,因为我天生这样”。其实,即便天生严肃,后天也可以改变。

林肯在担任美国总统期间,有一次,他的一位备受信赖的顾问向他推荐了一名内阁成员候选人,但林肯却不假思索就拒绝了。顾问询问原因,林肯说出了这样一句流芳百世的话:一个人,40岁以前的脸是父母决定的,但40岁以后,就应该是由自己决定了。一个人,要为自己40岁以后的长相负责!

林肯所言,当然不是指人的长相了,而是指人的脸部表情反映出来的精神气质,以及内心深处的思想和对生活的态度。一个人经常微笑,他的面部线条一定是柔和、亲切的,给人以安全感。如果一个人天天愤怒不已,指天骂地,他的那张脸一定是凶恶可怕的。

当然,微笑的好处绝不仅仅让人显得可亲,它还有更多的好处。

癌症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心情长期郁闷造成的。我在深圳有一个学员因为经营企业很累很难,结果得了抑郁症。为了治好病,他到佛教的发源地印度寻求解脱。结果,高僧告诉他解决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笑。

他回到深圳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让老婆跟着他笑。两个人在屋里笑完之后,就到公园里笑。早上在公园散步、运动的人看到两个人在笑,都过来跟着笑。结果,开朗的笑声越来越多,本来只有他们两个笑,后来发展到二十个、二百个……现在,他成立了一个爱笑俱乐部,会员也在不断增多。因为笑,他的抑郁症在不知不觉间消失了。

那怎么笑呢?如果像我们每次照相时,在对方按快门的一刹那,喊“茄子”“西瓜”,那太累了。其实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在碰到人点头微笑的刹那,你在心里默念字母“C”,嘴上对他说“你好”。人最美的就是笑容,不是大笑,不是狂笑,只要微微一笑。

二、用“六神丸”修己

管理者要想熟练地用“四神汤”待人,就要提高个人修养。这就像充电电池一样,只有先充好电,才能放出能量。那么,能量从哪里来?

就要通过“六神丸”来修炼。

1.乐观

“六神丸”的第一要素是乐观。即使天塌下来,也笑得出来,这就叫乐观。

乐观的人凡事会往最好的方向想:反正我已经尽心尽力了,输了就输了。输了,钱散去了,还可以再赚回来;事业垮了,还可以再站起来;人走了,还可以再找新人,所以不用杞人忧天,不用愁容满面。人要学会乐观,看淡挫折,转换压力。

2.肯定

“六神丸”的第二要素是肯定。既要不断地肯定自己,也要肯定别人。

“谢谢你,没有你的帮助,哪有我的今天?”就是肯定别人。

学会肯定,就是要多说“Yes”,尽量不说“No”。很多人说我就要说“No”,没有关系,你就照你的想法做吧。但我的经验告诉我:为人处世,脑子里不要有“No”。如果你有拒绝他人的本事,也有拒绝他人的必要,那么你可以学学老祖宗的智慧,委婉地拒绝。就是把“No”改为“Yes”,但后面要紧跟着说“But”,也就是有附带条件地答应。

比如,我曾经接到这样的电话:“老师,能不能邀请您到我们单位来讲讲课?但您也知道我们单位现在赔本,所以给老师的讲课费就先记账吧。等到我们赚钱了,会加倍还给老师,行不行?”当时我的回答是:“当然可以,但这段时间我很忙,等我有空的时候,一定打电话给你。”有人说我这样说很虚伪,但我这只是善意的谎言。在我看来,善意的谎言不叫欺骗,恶意的谎言才是罪加一等。我这么做是为了不伤对方的自尊心,不能当场拒绝他,出发点并无恶意。

3.包容

“六神丸”的第三要素是包容。就像天下没有长得一模一样的叶子一样,你也不可能找一个跟自己完全相同的人,所以要学会包容,包容他人的不同,宽恕他人的过错。管理者做到包容上司很容易,但能包容部属却很难。其实,你只要想一想,倘若部属的能力很强,他就不可能永远做你的部属,甚至会很快变成你的上司,你没必要为难他。

中国人说一个人有容人雅量时常用“宰相肚里能撑船”。在中国历史上,因宽容而留存于史书的人不多,汉朝的宰相刘宽就是其中之一。

《后汉书·卓鲁魏刘列传》记载:有一次,刘宽乘牛车出行时遇到一个丢失了牛的人,这个人指认刘宽的驾车牛为他丢失的牛。刘宽没有说什么,立刻卸下牛交给那个人,自己步行而归。过了一会儿,丢牛人找到了丢失的牛后将刘宽的牛送还,叩头谢罪说:“我对不起您这样的长者,任您处罚。”刘宽说:“事物有相似之处,事情也允许有错误,已经劳烦你来把牛归还我,为什么还要道歉呢?”还有一次,夫人想试着让刘宽发怒,于是她在刘宽穿好官服,准备上朝前,让侍女在送上肉汤时故意打翻碗沾污官服。侍女吓得匆忙收拾,而刘宽却神情不变,缓缓地对侍女说:“汤烫伤你的手了吗?”刘宽的性情气度如此,当时国内的人都称他是“长者”。

虽然刘宽包容他人的雅量不是人人都能学到的,但一定要明白一个道理:做人不要赶尽杀绝。

当一位非常有能力的部属表示想辞职的时候,优秀的管理者会包容地说:“如果你认为外面更有机会成功,那我愿意成人之美,你就去试试吧。凭你在公司练就的这几招,我觉得足以应对。一旦有困难,你就打电话给我。我能帮忙,一定会全力以赴。假设到了外面后你感觉不好,我这个部门还是非常欢迎你再回来的。只要缺人手,一定第一个考虑你,请你回来帮忙。”包容的管理者不仅会送上暖心话,还会为离职人员举办送别晚会,并送上纪念品,表达自己对离职人员的肯定。如此这般行事,离职人员还会在离开公司之后讲你的坏话,讲公司的坏话吗?肯定不会。

缺乏包容之心的管理者往往会用怒目相向来对待对方:“怎么?不想干了是不是?我告诉你,凭你的本事和能力,在外面顶多干三个月,到最后你想回来门都没有!”缺乏包容心的管理者往往抱着“我用不了,我也不希望别人用”的想法来对待离职部属,这叫“双杀”,等于为自己制造仇家。在中国历史上,这样的故事比比皆是,值得大家好好玩味。

冯梦龙《智囊全集》记载:楚庄王有一次把大臣们召集到一起喝酒。

为了给大家助兴,楚庄王命令自己的妃子出来陪酒。忽然,一阵大风吹过,灯烛全灭了,大殿里顿时一片漆黑。有个官员借着黑暗,斗胆拉了一个妃子的衣袖,而该妃子趁机拉断了对方帽子上的带子。妃子愤怒地对楚庄王说:“大王,有人趁黑调戏我。现在我已经把他的帽带拔了下来,请大王命令点灯,重重惩治那个帽带断了的人!”而楚庄王却说:“今天大家来这里喝酒,帽带没断的人就是没有喝好,就是嫌寡人没有招待好!”听楚庄王这么一说,大臣们赶紧把自己帽子上的帽带扯断。这时,楚庄王才命令宫廷侍卫把蜡烛点上,四周立刻灯火通明。大臣们又喝酒到半夜,才尽兴而去。

七年后,楚国讨伐郑国。楚国阵营里一员战将奋勇杀进敌阵,先后与敌方五员大将对阵,均获胜。楚国将士在喊杀声中像潮水一样向敌阵扑了过去,郑国被打败。获胜后,楚庄王询问勇者是谁。对方答曰:“我就是那一晚被扯断帽带的人。”有时候退一步才能进两步。中国人讲的“吃亏是福”,也是告诉人们要学会包容,不要斤斤计较。

4.忠诚

“六神丸”的第四要素是忠诚。中国人常说“拿人钱财,与人消灾”。

管理者是由老板请来为部门、为公司服务的。老板礼遇你、善待你,你也要以忠诚回报人家,尽心尽力为企业创造效益,绝对不能给老板丢脸,不能让老板失望。要像诸葛亮辅佐阿斗一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为什么要忠诚?因为“人在做,天在看”。如果出卖了企业,出卖了老板,你在这个行业里的口碑就坏了,哪家企业还敢聘用啊?你不要认为我们国家幅员辽阔,换个地方就没人认识你。现在网络如此发达,你只要做了对不起老板的事,通过网络,你的恶行就会在这个行业传播开,等待你的,只能是被封杀出局。所以管理者一定要洁身自爱,在哪个山头唱哪的歌。

具体到我所在的管理培训行业,培训师一定要扮演好“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的角色,绝不能跟企业斤斤计较,也不能做危害企业的事,让企业失望,这是最简单的忠诚。

在中国历史上,如果说诸葛亮的忠诚有愚忠嫌疑的话,那么春秋时期的管仲绝对是真正的忠诚。

孔子曾感叹说:“微管仲,吾披发左衽已!”意思是说,如果没有管仲,我们已经变成“夷狄”了。管仲能辅佐齐桓公小白还有一段曲折的故事。

当年,管仲辅佐的是齐国的另一个公子纠。为了帮助纠登上王位,管仲曾用箭射过小白,但没有射中,射在了他的铜制衣带勾上。争位失败后,管仲没有像召忽那样为公子纠尽忠而死,而是选择活下来,因为他要实现“建功立业,使齐国称霸诸侯”的远大理想。这一理想使他摆脱了对公子纠个人的忠,而选择了对国家的忠。

在鲍叔牙的劝说下,齐桓公任命管仲为相。为了报答知遇之恩,管仲决心鞠躬尽瘁、竭尽全力报效齐桓公。他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经济,重新给农民划分土地。由于他从小经商,也很重视和其他国家通商和发展手工业。他还对国家常设的军队实行严格的训练和管理,使之成为战斗力很强的一支军队。由于管仲的改革,齐国在几年内就兴盛起来,获得了“九合诸候,一匡天下”的地位,成就了齐桓公的霸业。

后来,管仲身染重病,齐桓公在看望他时,向其询问何人能继任他的相位,而管仲却反问齐桓公心里有没有人选。

齐桓公:鲍叔牙可以吗?

管仲:不行。我和鲍叔牙交情很好,但鲍叔牙为人清正廉洁、刚直不阿,看到不正直的人,便不去接近人家;一旦听到别人的过错,一辈子也不能忘记。

齐桓公:不得已的话,那么隰朋可以吗?

管仲:隰朋对胜过自己的人追羡不已,对赶不上自己的人则劝勉不息。

对于国政的细枝末节不去过问,对于分外的事不去了解,对于人不刻意去找小毛病。一定要我推荐宰相人选的话,那么隰朋是合适的。

齐桓公:易牙如何?

管仲:易牙烹其子讨好君主,没有人性。这种人不可接近。

齐桓公:竖刁如何?

管仲:竖刁阉割自己伺候君主,不通人情。这种人不可亲近。

桓公:开方如何?

管仲:开方背弃自己的父母侍奉君主,不近人情。况且他本来是千乘之封的太子,能弃千乘之封,其欲望必然超过千乘。应当远离这种人,若重用必定乱国。

管仲的这席话实在是逆耳忠言,让我们见识了什么叫真正的忠诚:

即使对知己鲍叔牙,管仲也能从国家利益出发,做到公私分明。

管理者明明知道老板的决策是错误的,还照着做,就不是真正的忠诚。

这种时候管理者应该挺身而出、仗义执言,运用自己的专业能力说服老板,不要让老板掉入陷阱,从而让企业发展得更加平稳。

5.关爱

“六神丸”的第五要素是关爱。管理者一定要发挥爱心,用“关爱”两个字来修炼自己。

记得我在台湾逢甲大学教书时,有一次晚上七点多,校长在行政大楼前面碰到了我。他说:“白老师,这么晚了还没下班啊?有没有吃晚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