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只有军事化管理才能救企业
4450700000018

第18章 制度建设:制定双赢的博弈规则(2)

制度就像是一把尺子,时刻衡量着组织内成员的行为处事。一旦成员的行为处事不符合制度,那么就要接受惩罚;要是成员做得很好,就会得到奖赏。军队用制度管人,便能够约束和指导士兵的行为,获取战争的胜利,所以要想让企业从商场“战争”中获胜,那么就用制度去管理人吧。

建立制度,贵在执行

明代名相张居正曾说过:“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意思是,天下的事情,难的不是建立规章制度,而是规章制度不能施行。建立制度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遵守和执行制度。所以几乎所有的军队都强调服从,强调军令如山,就是为了能够有好的执行力。试想,再好的制度,如果施行不得力,不落实到位,甚至用人情管理来代替制度管理,那么制度就可能会成为一纸空文。

不管是军队还是企业,首先应当确保制度能够得到有效的施行,对执行不到位的情况要重视并改正,如果不及时纠正,必然会对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造成损害,影响军队和企业的发展。

拿破仑·波拿巴是世界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是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执行官,也是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缔造者。拿破仑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创造了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成就。因而黑格尔曾赞赏说:“世界之所以平衡,是因为有上帝的存在,欧洲的天平之所以保持平衡,是因为有拿破仑,拿破仑就是神的存在。”英国首相丘吉尔索性直接赞美他:“世界上没有人比拿破仑更伟大!”那么,拿破仑做了什么,让这些人如此尊敬和喜爱呢?

在国内,拿破仑多次镇压反动势力的叛乱,保持了国家的安定有序,同时颁布了影响深远的《法国民法典》《商法典》《刑法典》,这些法典奠定了国家的社会秩序。对于国外,拿破仑充分施展了他的军事才能。他五次大破反法联盟的入侵,沉重地打击了欧洲封建制度;同时还不断对外扩张,当时欧洲除了英国以外,其他国家都曾向拿破仑臣服,形成了庞大的拿破仑帝国体系,创造了许多辉煌的军事奇迹。拿破仑一生经历战争无数,失败的次数却屈指可数,拿破仑难道是天生的领导者吗?他的军队为什么会这么强悍?

其实在起初,拿破仑的军队远远没有后来那么强悍、不可战胜,尤其是军队对于军令的执行往往不能到位,有时拿破仑明明下令要两天内完成,结果军队拖了一周都没有完成。拿破仑意识到这样的军队是不可能打胜仗的,因而他开始着手改正军队执行力弱的问题。首先,拿破仑发现规章制度上有不少问题。

1.制度规则不明确、不清晰。制度能否得到有效的施行,首先在于军队成员能否看懂制度,要是制度描述得不准确、不清晰,甚至模棱两可,必然会导致执行的差异化。如拿破仑发现不少制度的措辞不够严谨,有些明明很确定的任务,时间设定却是“大概”“也许”。关于赏罚的规定也不够明细,只有大概的奖赏和惩罚,没有进行细化,士兵不知道要做到什么程度能够得到奖赏或者遭受惩罚,因而造成执行力低下。

2.制度规则的可操作性不强。制度是用来遵守,是来约束和指导士兵

行为的,是为了能够在现实中实践的,如果制度的可操作性不强,无疑于形同虚设。如拿破仑发现有些制度要求士兵能够做到力大无穷,而且还给出了相应的训练方法,这是非常不科学的。

3.制度规则的执行没有明确责任主体。拿破仑发现制度中往往只是对军官的权力和职位有着很清晰的描述,对军官的义务和职责却没有描述。另外还有些任务没有规定责任的主体,也就是说士兵们能否完成任务,都不会受到惩罚,这样的话,士兵就会缺少动力。

军队是由士兵组成的武装组织,企业是由员工组成的商品生产组织,二者很相似,拿破仑发现的这三点,在很多企业中都存在。很多企业制度之所以执行不到位,就是因为制度规则的设计出现了上面提到的三个问题。那么,面对这种情况,拿破仑是如何做的呢?企业能够从中学到什么经验呢?

发现造成军队制度执行力低下的原因后,拿破仑便开始思考,如何才能完善制度,提高执行力,他询问了很多人,最终找到了解决执行力低下的办法。

1.完善制度,并且尽量细化。制度是全军要遵守的规则,因而必须要准确,要切实可行,因而对于那些过时的、不起作用的制度就要予以废除;对于那些交代不清楚、模棱两可的,就要加以改正;明确责任主体和赏罚制度;让士兵的一切行动都有规可循,就连士兵喊个报告,都有详细的条文;制度既坚持服务大局,又注重从实际出发等。

2.军队文化的建设。拿破仑发现那些历史上常常获胜的军队,无不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这种文化并不一定是指广义上的文化,有时可能是军队中常用的一句口号,比如,军队出征前必定喊几声“我军必胜”,这样就能够提升士兵的士气,同时也能够让军队有着极强的凝聚力,士兵们也能够自动、自觉地遵守规章制度。

只有加强军队的文化建设,才能营造制度执行力的有效氛围,形成具有高效制度执行力的管理团队。拿破仑开始注意提拔有才能的士兵,为全军树立榜样。拿破仑从普通士兵中先后提拔了26位元帅,同时还不忘塑造军事文化。

3.监督制度。拿破仑专门成立了一个监督小队,负责监察和监督军队执行制度的情况。这个监督小队有很大的权力,当发现有不符合制度的行为时,便会要求他改正,如果解决不了的,就会直接上报给拿破仑。同时还有考核制度:对各职位都有明确的要求,然后按照要求去考核在职人员有没有达到要求,如果发现执行不到位就会予以惩罚,相反,则加以奖励。

制度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是要制定制度;二是要执行制度。制度不能够得到有效的执行,就会成为摆设,就无法取得应有的效果,所以企业必须要采用相应的手段来让制度能够落实下去。对于企业来说,可以借鉴拿破仑提高军队执行力的办法,让企业的制度能够执行到位。

企业要想做到制度管人,就要提高制度的执行力,解决好执行过程中的障碍。保证所有成员在制度面前一律平等,把认真学习制度、严格执行制度的理念渗透到每个员工的行为准则中,让员工能够自觉地去执行制度,那么企业就能够像拿破仑所带领的军队那样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只要有制度,企业永远不缺管理者

经济全球化的到来,让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不断地学习各种管理方法,如战略管理、生产运营管理、目标管理、人本管理等,其实这些管理方法都属于同一个范畴,那就是制度管理。制度是指在一定的范围内,所有成员共同遵守的办事规则或者行为准则。

当然,至今仍有不少企业在采用人情管理,人情管理的好处就在于以情动人,以情感人,因而这种管理方式往往能够得到员工的赞同。然而人情管理存在不少弊端,尤其是对大型企业而言,依靠人情管理是非常不现实的,弊大于利。很多企业觉着制度管理过于冰冷,没人情味,觉着这种方式不可能将企业管理好,其实这是一种偏见。

管理是指在组织中管理者为了实现目标而协调组织成员的行为,以便完成预期的目标。任何一项管理活动的顺利施行必须满足四个基本要素,缺一不可。四要素是指管理主体、管理客体、管理目标、环境以及条件。

管理主体就是由谁来管理;管理客体就是被管理的人是谁;管理目标也就是组织为了达成什么目标所以才进行管理;环境及条件,是指在什么条件下进行管理。而制度管理必须满足这四个基本要素,并且还有详细的规定。事实上,所有的管理都必须按照制度来进行,因而制度是管理的依据。

在军队中,任何一项管理措施的实施,必须要符合制度的规定,如果不符合规定,管理就会受到质疑。如有的士兵不小心惹怒了军官,军官让人把他杀了,这时恐怕就没有人当这个刽子手,因为按照制度规定,士兵触犯军官,只要不危及军队安全,军官是没有权力斩杀士兵的。这就是制度管理的作用,它能够防止有权力的人滥用职权。用制度管理军队,必然会让军队如虎添翼,获取更多的胜利。

制度化管理是企业发展过程中必须要经历的阶段,这表明企业已经摆脱了最初的人情管理,开始走向科学化、正规化。在企业内,制度就是企业的法律,员工在进入企业后,往往会先接受制度方面的培训,等了解制度后,在平时的工作中就要严格执行制度,如果员工的行为违背了制度,必须按照制度规则来惩罚员工。

2002年11月,报纸上刊登了一则关于青岛啤酒的新闻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青岛啤酒即将与世界上最大的啤酒制造商美国安海斯—布希啤酒公司联手合作。国内有很多啤酒制造商,为什么青岛啤酒能够脱颖而出,并成为国内最大的啤酒制造商呢?

十年前,青岛啤酒还是个小厂子,年产量只有十多万吨,生产规模在国内排不上前三。虽然作为一家老牌国企,青岛啤酒有很高的知名度,但是由于管理不善,导致企业缺乏竞争意识、市场意识,不能够自我革新,缺少发展的动力,因而青岛啤酒逐渐在市场竞争中败落下来,发展十分缓慢。

然而在之后的十年里,青岛啤酒仿佛获得了新生,不断地发展,不断地创造奇迹,由一家老牌国企成为上市公司,逐渐成为国内最大的啤酒制造商。青岛啤酒的年产量一次比一次高,2003年上半年,青岛啤酒产量就达到了150多万吨,是十年前的十倍,在全国啤酒制造商中居首位。青岛啤酒之所以有如此大的转变,就是因为企业把制度当作管理的依据。企业制定了详细的规章制度,所有的管理都必须把制度当作依据,因而摆脱了原先管理上的混乱,让企业的面貌焕然一新,促使企业不断走向成功。

作为国企,青岛啤酒在管理上一直注重人情管理,但在上市后,公司便开始采用制度化管理,公司制定了详细的规章制度,如《董事会议事规则》《总经理工作细则》《监事会工作实施细则》《股东大会议事规则》等,规定了董事长、总经理、监事会在进行管理时必须要遵循的规章制度,同时按照制度规定,董事长、总经理、监事会主席三个职位分设,一个人不得担任两个职位,这样就能起到权力制衡以及相互监督的作用。

采用制度化管理后,青岛啤酒对企业进行管理时,如重大投资活动,就按照制度规定,召开董事会会议,在进行周密研究分析后,予以否决或者同意。事实证明,制度为管理提供了依据,保证了这些管理决策的正确性,从而使企业的运作机构既能保持高效,又能相互制衡。

青岛啤酒管理以制度为依据,因而能够抓住市场机遇,让企业发展壮大,成为国内最大的啤酒制造商。如今,青岛啤酒正在积极地开拓海外市场。因而企业管理要把制度当作依据,这样才不会在市场竞争中迷失方向,也能避免采用错误的管理措施。

当然制度化管理并不是完全正确的,也会给企业带来消极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制度化管理一定程度上会约束员工的创造性。企业管理以制度为依据,崇尚程序化和标准化,那么就会抑制员工的个性,打击员工的创造性,久而久之,企业就没有人再进行创新,而创新对企业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2.制度化管理会让企业经营风险增加。因为规章制度必定是写在文件上或者电脑上,信息是非常透明的,企业的各种信息尤其是事关企业发展的信息就不会再成为秘密,很容易被泄露,从而增加了运营风险。

3.制度化管理会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制定制度,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需要请专家、学者来帮忙审定,同时为了更好地执行制度,员工在入职之前,还必须接受制度的培训;制度刚开始建立时,不会那么完善,因而可能会造成冲突,因而加重企业的经营成本。

4.很多企业制度就是一纸空文,没有任何约束力。这种现象在国企中很常见,因为国企受人情管理影响很深,企业对于违反制度的人,也没有相应的惩罚措施,所以制度慢慢就成了一纸空文。

既然制度管理存在那么多的弊端,那么如何避免这些弊端呢?这就要从完善制度上着手,这一点我们在用制度管人中详细列举出了解决的办法。其实这世上并不存在完美无缺的制度,也不存在完美的管理方式,只有更加科学、更加有效的管理方式。而制度化管理就是经过反复验证的比较高效的管理方式。

企业如果仅依靠人来管理的话,这种管理模式是不能长久的。一个企业要想实现长久发展,管理岗位上就要一直有合适的管理者,这就要靠制度来保证,因为制度是管理的依据。有了依据,管理起来就能有据可循,即使有人新接手管理岗位,也能按照规章制度来进行管理,可以说,有了规章制度,企业就永远不缺乏管理者。

“火炉法则”的无形威慑力

一个士兵在战场上,即使面临再艰难的处境,也不会临阵脱逃,这是为什么呢?

饥饿难耐的士兵,看见了田地里又大又圆的西瓜,也不会去采摘,这是为什么呢?

士兵在队伍中,即使亲人就在前面不远处,也不会擅自离队,这又是为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