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写给孩子看的世界历史
4430500000058

第58章 印刷术和火药——弃旧迎新

直到这个时候,欧洲都没有一本印刷出来的书。没有报纸,没有杂志,所有的读物都是手抄的。这样生产读物的方式显然太慢了,而且读物的价格也非常昂贵。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当时的手抄本也没有多少,只有国王和少部分有钱人才有能力拥有书籍。举个例子,一本手抄本的《圣经》,几乎值一栋房子,所以穷人是绝对不可能读得起书的。即使是在教堂里,《圣经》也得用链子锁起来,不然就有可能被人偷走。在今天西方国家的教堂里,《圣经》摆在每个人的座位上面,根本不是稀罕之物,也不会有人想要偷走。

你还记得我前面讲过指南针和火药都是从中国经过阿拉伯水手传入欧洲的吧,印刷术也是中国人发明的。印刷技术的原理和过程是这样的:首先,将所有文字用木头按一定的规格大小雕刻好,这一个个雕刻好的字称为“活字”。印刷工人根据书的内容,把需要用到的活字模按顺序摆好。然后,给这些摆好且经过固定的字上刷上墨汁。接着,把纸压在刷有墨汁的字模上,这就制成了一页副本。只要字模设置好,哪怕印个几千份也是又快又轻松。之后,工人可以又把这些排列好的字拆开,用它们重新组合做下一页。这就是印刷,而这种活字印刷方式就是活字印刷术。这个办法说起来其实不难,只是此前没有人想到这个点子而已。

今天,大家基本上都认为,是一个叫作古登堡的德国人在1440年左右改进了活字印刷术,并使之获得重大发展。你猜猜他印刷出来的第一本书是什么?毫无疑问,当时的欧洲人觉得最重要的书籍,还是《圣经》。这本古登堡《圣经》不是英文的,也不是德文的,而是拉丁文的。

而第一本印刷出来的英文书是一位叫柯克士顿的英国人印的,书名是《哲学家的名言录》。

在印刷术发明之前,很少有人懂得读书写字,即使是国王和王子,也不是人人都有这个本事。因为那时候没有那么多书来供大家读,也没有那么多书供有识字能力的人来读。因为书少,就算你会认一点字,似乎也没有什么大的用处。

你看,在中世纪,因为没有书籍、报纸,或任何印刷出来的东西,要让人学会一点东西,或知道一些应该知道的知识,是多么的困难。

而现在,当印刷术被发明出来之后一切都不同了。学校的教材、各种故事书,以及其他种种印刷品,都能够很容易地大量被印制出来,而且书的价钱也大大降低了。从前完全不可能拥有书籍的人,现在也可以买到书来读了。逐渐地,几乎人人都有条件阅读各种故事书,或者学习地理、历史,以及任何他想知道的知识。印刷术非常迅速地改变了这一切。

百年战争在印刷术发明出来之后不久,终于结束了。

就在同时,还有一些持续了一千多年的事物也走到了终点。

我们有好长一阵儿没有提到穆斯林了。他们在公元七世纪的时候试图攻占君士坦丁堡,但是被守城的基督徒用焦油和滚烫的沥青给阻止了。

到了1453年,穆斯林再一次攻打君士坦丁堡。这次前来攻城的穆斯林是土耳其人,他们没有再用箭来攻城,而是使用了大炮。我们前面讲了,在英法百年战争中的克雷西战役中就使用到了大炮。不过那个时候,大炮几乎没有什么威力。但这是一百年前的情况了,从那以后,人类使用火药的技术取得了极大的进步,大炮的威力变得大了很多。在改进后的大炮面前,君士坦丁堡的城墙变得不堪一击,城很快陷落到了土耳其人手中。一千年前查士丁尼大帝修建的圣索菲亚大教堂现在变成了一座伊斯兰清真寺。这一事件成了东罗马帝国最终灭亡的标志,而西罗马帝国早在公元476年就消亡了。

在君士坦丁堡陷落之后的1453年,火药和热兵器开始得到了广泛应用。封建领主制度下的城堡再也没有任何用处了,身披铠甲的骑士也失去了用武之地。在新式的枪炮面前,弓箭的威力简直不值一哂,全世界都充斥着一种新的声音,那就是炮弹爆炸的声音——轰隆!轰隆!轰隆!冷兵器时代的战争没有这么惨烈的声音,最多不过是获胜者的呐喊声和将死的人的呻吟声。1453年被看作是欧洲中世纪的终结,也是现代史的开端。

火药将中世纪送进了坟墓,而印刷术和指南针开启了新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