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写给孩子看的世界历史
4430500000043

第43章 赶骆驼的人

每一百年叫一个世纪,可是奇怪的是,从公元500年到600年这一百年,叫作六世纪,而不是五世纪。从公元600年到700年这一百年,叫作七世纪,而不是六世纪。而公元615年、625年或650年,都是七世纪的年份。

好,我们现在来到了七世纪,第六个一百年。下面要讲的故事是关于一个男人的,他所做的事情改变了整个世界。可是,这个人既不是希腊人,也不是罗马人;既不是法兰克人或哥特人,也不是不列颠人;既不是国王,也不是将军,而仅仅是一个——你猜他是个什么人?

他是个赶骆驼的人!

这个赶骆驼的人住在遥远的阿拉伯半岛上一个叫麦加的地方,他的名字叫穆罕默德。有一次,穆罕默德为一位富有的阿拉伯妇人跑腿办事,他的才干获得了这位妇人的赏识,这位妇人对他倾心不已,决定嫁给他做他的妻子。穆罕默德当时一文不名,只是一个赶骆驼的下人,而那位贵妇则有很多钱。可是尽管如此,这两个人还是相爱并结了婚。婚后他们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过着平淡的生活,一直到穆罕默德四十岁之前,都没有什么值得记述的事情发生。

穆罕默德有一个习惯,他经常到沙漠中的一个山洞里去学习和冥想。有一天,他像往常一样来到这个山洞,坐下来祈祷。可是,这时候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他做了一个梦,或者,更准确地说,他眼前出现了幻觉——因为毕竟这是白天,他也没有睡着。在奇幻的景象中,穆罕默德看见天使加百列从天而降。加百列对穆罕默德说,神——或者阿拉伯人称呼的“安拉”,吩咐穆罕默德开创一支新的宗教,并用这支宗教的教义教导世人。

穆罕默德回到家后,告诉了妻子他所见到的神迹,以及安拉交给他的使命。他的妻子对穆罕默德说的话深信不疑,立马就成了穆罕默德的第一个信徒。穆罕默德随后真的开始了传教的事业。他先是在他的亲戚朋友中间讲述他所见到的神迹,告诉他们安拉要求他所做的事。他的亲戚朋友们也听信了他的故事,成了穆罕默德的信徒。

可是,穆罕默德随后的传教经历就不那么顺利了。不少人认为穆罕默德是个疯子,觉得他的这些言论非常危险,于是他们聚集起来,打算把穆罕默德除掉。穆罕默德听说了这些人的计谋,于是他打包好全部财产,带上妻子和其他信徒,偷偷地离开了麦加,逃到了另一个城镇——麦地那。这件事发生在公元622年,被当时人称为“希吉拉”。在阿拉伯语里面,“希吉拉”这个词就是“逃离”的意思。

我之所以要告诉你穆罕默德逃离麦加的年代,是因为这个年代对于穆罕默德所创立的宗教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你可以看到,随着时间的推移,穆罕默德创立的这个宗教发展得越来越壮大。到今天,世界上有差不多三分之一的人口信仰穆罕默德和他创立的宗教,这人数同信仰基督和基督教的人数已经不相上下了。换句话说,世界上有三分之一的人是基督徒,而另外有三分之一的人是穆罕默德的信徒(现在伊斯兰教仍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译者注)。穆罕默德的追随者将“希吉拉”发生的这一年,也就是公元622年,视作他们的礼法的元年。这如同基督徒将耶稣出生的那一年算作公元元年一样。同样的情形我们还知道的有,希腊人把第一次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的年代算作元年,而罗马人把罗马城建立的年代算作他们的元年。你看,因为历史和传统的不同,希腊人、罗马人、穆罕默德的信徒,以及基督徒分别有不同的纪年方式。

穆罕默德创立的这个新的宗教,叫作“伊斯兰教”,而信奉伊斯兰教的人就是穆斯林。穆罕默德自称他经常会收到从安拉那里得来的指示。穆罕默德自己既不会读也不会写,他有一个书记官,把他所得到的神示给记录下来。最开始,这些记录被写在棕榈树叶上面,久而久之,这些神示越来越多,最终人们把它们全部辑录成一本书,这本书就是《古兰经》。《古兰经》是伊斯兰教徒的圣经,指导他们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

因为穆罕默德出生在麦加,所以麦加成了伊斯兰教的圣城。对于穆斯林而言,无论他们居住的地方离麦加有多远,他们都要在一生当中设法去麦加朝拜至少一次。并且,每一个穆斯林在祷告的时候,都要将自己的脸朝向麦加的方向。在通向麦加的路上,随时都有朝圣者的队伍向麦加行进。穆斯林的礼拜堂叫作“清真寺”,他们会到清真寺里去做礼拜。除此之外,伊斯兰教徒每天还要进行五次祈祷。在清真寺里,有一个专门的报时人。每到礼拜的时间,这个人就站在清真寺的尖塔上,向下面的人群大声地呼喊:“礼拜了,礼拜了,安拉是唯一的真神。”这时候,无论是谁,无论他在哪儿,在做什么,只要他是穆斯林,他都得停下手上的事情开始祈祷。人们全都脸朝向麦加,双膝跪下,把头和双手放在地上行礼并祈祷。有时候,一些穆斯林会随身携带一张小毯子,这毯子叫作祈祷毯。在做礼拜的时候,就可以跪拜在这张神圣的毯子上。

在出奔麦地那之后,穆罕默德又继续生活了十年,到公元632年去世。穆罕默德死后,穆斯林中的领袖叫作“哈里发”,即“代理人”或“继承者”的意思。哈里发继续传播伊斯兰教。

阿拉伯人的势力壮大之后,开始向欧洲扩张。他们一路凯歌,建立了一个庞大的阿拉伯帝国。最后,阿拉伯人来到了君士坦丁堡。我们知道,君士坦丁堡是东罗马帝国的首都,这里的人们信仰的是基督教。守城的基督徒奋力反抗,他们用烧热的沥青和焦油泼向城下的敌人,迫使穆斯林军队退后。因为君士坦丁堡内基督徒们的顽强抵抗,阿拉伯军队没法在此前进一步。尽管阿拉伯军队不断地进攻,但是他们始终都不能攻下这座城市。最终,他们只能放弃从君士坦丁堡攻入欧洲的计划。

于是阿拉伯人另寻路线,绕过君士坦丁堡。他们从麦加出发,进入埃及,没费什么力气就征服了埃及,把这里的人全部变成了伊斯兰教徒。之后,阿拉伯人沿着非洲的海岸线一直前进,摧毁了一切阻挡在他们前进的东西,最终他们到达了非洲最西端。在这里,他们折而向北,乘船跨过直布罗陀海峡,侵入了西班牙。这还不算完,在征服了西班牙之后,阿拉伯人又一路向北,深入到了法兰克境内。在法国小镇图尔,阿拉伯人终于遭遇了他们的对手。当时的法兰克国王身边有一位得力助手,是国王的臂膀一样的人物,此人名叫查理。又因为他力大无比,一拳挥出像铁锤砸出一样,所以他又有一个绰号叫“铁锤查理”。查理当时的官职叫“宫相”,意思就是国王身边最大的权臣。可是,在实际的才能上,查理远远超出了当时的国王,国王的实权并没有查理大。

铁锤查理率领法兰克军战士迎击穆斯林军队。在图尔附近,双方打了一场大仗,最终穆斯林大军战败,停止了向欧洲进一步扩张的脚步。图尔大战发生在公元732年,刚好是“希吉拉”事件发生后的110年。在遭受图尔战败之前,伊斯兰教征服了从君士坦丁堡以南到法兰克的图尔这一线的地中海地区。(今天的中东和北非地区,依然是伊斯兰教的范围——译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