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写给孩子看的世界历史
4430500000035

第35章 “国度、权柄、荣耀,全是你的”

奥古斯都成了全天下的君王。他得到的罗马是砖城,而留下的罗马是大理石之城。他用他的名字命名了一个月份,甚至还被尊奉为神!毫无疑问,这世界上几乎没有谁能比他更伟大了!然而,就在奥古斯都生活的同一时期,却还有另一个比他更为伟大的人物。这个人物也是一位君主,他的国度比人世间任何一个国度都要大,这位君主的权柄比人世间任何一位君主的权力都要大得多,这位君主的荣耀也比人世间所有的荣耀加起来都要夺目。然而奥古斯都终其一生都没有听说过一点关于这个人的事情。这位伟大的人物出生在奥古斯都庞大帝国的东边,那个地方在罗马帝国的版图上简直小得都看不到。这个地方叫作伯利恒,这位大人物的名字叫耶稣。

在耶稣出生之后的很多很多年中,除了他的家人和朋友,几乎没人知道或者关心过他的出生。我们要从他早年的故事讲起。

耶稣是一个犹太人,他的父亲是一个木匠。耶稣从小就在他父亲的作坊里帮忙,直到青年时期,他都过着简朴平静的生活。直到三十岁时,他才开始向人传道。慢慢地,追随他的人越来越多,而他所讲的东西,也就是今天人们信仰的基督教的内容。

他教导人们,世界上只有一位全知全能的神。他教导人们要有兄弟之爱,要爱你的邻人像爱你自己一样。他教导人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他这样讲道:“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

他教导人们说,人死后有一个天国,在这世界上短暂的人生实际上是在为那个天国里的人生做准备的。因此活着的时候行善事,才能“积攒财宝在天上”,为死后在天国的人生有所积累。

穷苦的犹太人听了耶稣的布道,觉得很受用,于是就信了他所教导的一切。在那个时候,犹太人也生活在罗马帝国的版图之中。罗马人是统治者,犹太人并不喜欢罗马人。所以普通的犹太人希望耶稣能够来解救他们,把他们从罗马人的统治之下给解放出来。可是,犹太人中的祭司们,却对耶稣的教导大为恐惧。因为耶稣所教导的东西和他们宣扬的东西有很多对立之处,如果人们信了耶稣,就可能不再相信他们。于是,祭司们密谋抓住耶稣,然后将他处死。

可是,还有一个很现实的情况是,在当时那个时候,耶稣所在的地方是在罗马帝国的统治下,要审判并且处死一个人,并不是犹太人自己决定了就可以的,必须要得到管理当地的罗马地方官的允许。这位罗马地方官的名字叫彼拉多。于是,犹太祭司们跑到彼拉多面前,说耶稣在犹太人中间宣扬说他自己是王。耶稣倒是真的说过类似的话,可是他说的他是天国的王,而不是人间这个现实世界的王。犹太祭司们很清楚,彼拉多是罗马帝国的地方行政长官,他是不会干涉宗教的事情的。换句话说,耶稣宣传什么样的宗教思想,在彼拉多眼里根本就不算一回事儿。在当时的罗马帝国,各种宗教思想多如牛毛,有些相信神话里的神祇,有些崇拜泥塑木雕的偶像,有些敬拜太阳、月亮这些天体,如此等等。

多一个叫耶稣的人,宣传一种新的信仰,对于宗教驳杂的罗马帝国来讲,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可是,如果说耶稣是要自立为王,那就意味着他不认可罗马的统治,就等于是要造反!这可是非常严重的罪行,根据罗马帝国的法律,是要上十字架处死的。犹太祭司们非常明白这一点,所以他们到彼拉多面前告耶稣的状,不是说他宣传什么宗教思想,而是说他要自己当王。彼拉多实际上并不相信犹太祭司对耶稣的指控。犹太人自己的内乱对他来讲不过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而已,处理也罢,不处理也罢,对他都无所谓。只不过,彼拉多想要让自己管辖范围内的犹太人觉得满意,于是传下命令,同意将耶稣处死。就这样,耶稣被送上了十字架。

耶稣传教的时候,在追随他的人中间挑选了十二个人作为他的门徒。在他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之后,这些门徒远走他乡,到各处去宣扬耶稣的教导。因为他们将耶稣的思想继续传播下去,所以他们又被称之为使徒。而那些跟从耶稣的,或者在听了使徒的布道之后信了耶稣的,就成了最早的基督教徒。换句话说,耶稣和使徒是老师,一般的基督教徒是学生。

因为使徒们的辛勤传教,信仰基督教的人越来越多,这情形逐渐地引起了罗马帝国的警惕。罗马人觉得这些基督徒对自己构成了很大的威胁,他们有可能会自己建立一个新的国家,从罗马帝国中间独立出去。于是罗马人决定镇压基督教徒,把他们中间带头的人给送进监狱。为了避免被罗马当局逮捕,基督徒的活动变得非常小心翼翼。他们找那些不容易被发现的地方聚会,有时候这种聚会甚至在地下室里举行。

随着时间的推移,基督徒们的胆子慢慢地大了起来。他们逐渐从地下转到地上,开始公开地举行各种布道会。当然,这些基督徒心里也清楚,他们的这些行为罗马当局一定是不会同意的,他们迟早会被送进监狱,或者被处死。不过,因为他们对于耶稣思想深深的信仰,他们认为为了信仰而死,是一件光荣的事情,是在效仿耶稣。因为耶稣本人就是为了救赎人的罪孽而牺牲了自己。

在耶稣死后的一百年中,有很多很多的基督徒因为信仰被罗马当局处死。罗马人将这些基督徒视为叛乱分子,而基督徒自己,视这些因为信仰而牺牲的教友为殉道者。第一位殉道者名叫司提反,他是被人用石头给打死的,时间大约是公元33年。

在加害司提反的人之中,有一个人名叫扫罗。扫罗是罗马人,同其他罗马人一样,他对自己的这个身份感到非常的自豪。他认为基督教徒是罗马帝国的敌人,所以他做了很多迫害基督教会的事情。可是,突然有一天,耶稣的灵光照耀到扫罗的身上,扫罗的心思一下子转变了,他认识到了耶稣的大能,接受了洗礼,开始宣传从前他极为反对的基督教。从此以后,他全心全意地信奉基督,全心全意地做传教的事业。尽管他并没有见过耶稣本人,可是他变成了一个最为坚定的基督徒,也成了一个很有名的使徒,人们用他的罗马名叫他“保罗”。

保罗到了很多地方去传播基督教,他传教的热情非常高。但是,也因为他做这样的事情,终于惹怒了罗马当局。可是,我前面讲过,保罗是个罗马公民,按照罗马的法律,要处死罗马公民需要经过非常严格的程序,普通的法官没有这样的权力,而且罗马公民也不能上十字架。保罗向罗马皇帝上诉,可是,最终他还是被押到了罗马城,被关进了罗马城的监狱,之后被砍了头。保罗也成了一位为基督教殉难的人,所以后来的基督教徒就把他称为“圣保罗”。

在众多的基督徒中,彼得是另一位重要的使徒。他追随耶稣,耶稣本人曾经对他说:“我要把天国的钥匙给你。”后来,彼得也被关进监狱,并且被判决上十字架给钉死。他接受了这一判决,只是要求,上十字架的时候,允许把他的头低下来。因为耶稣也是被这样钉死的,所以彼得觉得自己如果能够和耶稣一样的死法,实在是莫大的荣耀。很多很多年之后,在彼得被钉死的地方,人们建起了世界上最大的教堂——圣彼得大教堂。

在耶稣出生之前发生的历史,我们都叫作公元前。而在耶稣出生之后发生的历史,我们就说是公元后。如此说来,耶稣出生的年份就应该是公元0年。这样想应该没错吧?

可是实际的情况并不是这么简单。因为人们开始纪年的时候,是在耶稣出生大概五百年之后,结果,人们在计算的时候,出了一些差错,以至于后来发现耶稣真正出生的年份,比当初人们认定的年份早四年。因此,耶稣实际出生的年份就成了公元前4年。所以尽管我们说公元前和公元后是按照耶稣出生的年份来划定的,但是耶稣其实是出生于公元前4年。这个错误人们后来也就没有改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