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写给孩子看的世界历史
4430500000031

第31章 踢腿又跺脚的“靴子”

虽然输掉了第一次布匿战争,然而迦太基人并没有被彻底打垮。他们退回迦太基城,养精蓄锐,等待时机,希望在下一次战争中扳回一局。迦太基人想,第一次布匿战争的时候,自己是从海上向意大利正面进攻,可是意大利人在正面的防守很强,所以自己输掉了战争。那么,如果从意大利背后攻打的话,会不会容易一点呢?于是迦太基人决定从西班牙登陆,然后绕到意大利背后,从北边进攻意大利。

为了实现这个计划,迦太基人首先得攻下西班牙,这样才能打通一条深入意大利背后的道路。当时,迦太基人出了一位伟大的统帅,名叫汉尼拔。在汉尼拔的指挥下,迦太基人轻而易举地拿下了西班牙,可是,随后而来的问题,才是迦太基人真正需要面对的大考验。

在意大利这只靴子的北部,横亘着一条绵延起伏的大山脉——阿尔卑斯山脉。阿尔卑斯山脉峰高路陡,终年积雪,即便是夏天,山峰上的冰雪也不会融化。不仅如此,山上的道路也非常陡峭。一边是悬崖,一边是峭壁,山间小道布满了滑溜溜的冰雪,人走在上面,一不留神就可能落入万丈深渊。

正是这座阿尔卑斯山,成了意大利的天然屏障。它就像一堵墙一样,挡住了任何想要从北边进犯意大利的敌人。罗马人认为绝不可能会有敌人翻过险峻的阿尔卑斯山,所以也就没有在北边布防。

然而,现实却是,每过一段时间就总会有些人,把此前人们言之凿凿的、认为绝不可能的事情给做成功了。

比如,人们曾经认为在天空中飞翔是绝不可能的事情。

可是有人造出了飞机,成功地翱翔在蓝天上。

人们也认为,不可能带领一支军队跨越阿尔卑斯山。

然而汉尼拔做到了。在罗马人还没有反应过来之前,汉尼拔成功地带领迦太基军队翻过了不可战胜的阿尔卑斯山,打进了罗马人的后花园。

等罗马人反应过来,这才开始阻击迦太基大军,可是这时候已经晚了。罗马人输掉了一场又一场的战役,丢掉了一座又一座的城市,眼睁睁地看着汉尼拔的大军离罗马城越来越近。如果最后罗马也被汉尼拔给攻占,那整个意大利都会沦陷于迦太基人之手了。

在这样极端不利的情形下,有没有绝处逢生,反败为胜的可能呢?我们说,有时候,如果一方守不住自己的阵地,那么拼尽全力去攻打对方的老巢,无论如何也要想办法把对方的后方基地拿下,也是一种围魏救赵的有效策略。

在这紧要关头,罗马人认为应该试试这个办法。迦太基大军压境,连汉尼拔这样的优秀将领都在阵前,那迦太基国内一定兵力空虚,这时候去攻打迦太基,比抵抗汉尼拔的进攻要容易得多。而且,一旦打得迦太基大后方不稳,那就能成功地迫使汉尼拔退兵。

于是,罗马派了一位年轻的将军西庇阿,命他率领一支部队去执行这个任务。

一开始,西庇阿挥兵指向西班牙,去包抄汉尼拔的后路,并成功地收服了西班牙。

这之后,西庇阿挥师向南,转向非洲,攻打迦太基本土。

在国内的迦太基人这下慌了神,看到罗马人打了过来,再看看自己,能征善战的大将汉尼拔和大部分兵力都远陷在意大利,而国内实在兵力空虚。于是他们赶紧召唤汉尼拔回兵来救迦太基。然而,等汉尼拔越过重重阻碍,好不容易回到迦太基的时候,一切都太迟了。西庇阿在迦太基附近一个叫作扎马的地方打了一场漂亮的战役,战胜了汉尼拔。罗马第二次将迦太基踩在脚下。这样,第二次布匿战争就结束了,时间是公元前202年。要记住这个时间和地点也很容易,就好比前面我们用过的电话号码簿的方式。

扎马——公元前202年。

罗马对迦太基现在是两战两胜,你一定觉得罗马应该满足于这个战果了吧。可是你错了。罗马人并不这样认为,相反,他们觉得还没有把迦太基教训够!他们觉得如果不把迦太基彻底打垮,那迦太基总有一天还会卷土重来。换句话说,除敌不尽,就好像灭火的时候没有把所有的火星都踩灭,那就还有死灰复燃的可能。

我们今天的体育比赛讲究公平加友谊的体育精神,如果你的对手已经输掉了比赛,那你再穷追猛打,就是不道德的行为了。可是,在古时候,两国交战,哪里管什么道德不道德啊,夺取胜利是唯一的目标。现在,迦太基输掉了两次布匿战争,已经被罗马人打得鼻青脸肿,再也没有实力“倒打一耙”了。于是,没过几年,罗马向迦太基发动了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布匿战争。这时候的迦太基已经没有任何实力抵御罗马的进攻了。罗马人获得了全面的胜利,占领了迦太基城,并将这座城市一把火烧成了平地。不过罗马人在摧毁迦太基之后,于公元前122年又在迦太基的废墟之上建立了新城,一度成为当时仅次于罗马的第二大城市。之后,迦太基城又遭受了几次严重的破坏和洗劫,不过那都是很久以前的事了,现在这座古城的所在地在突尼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