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写给孩子看的世界历史
4430500000028

第28章 智者和愚人

我相信你一定有过这样的经历:你和一群小朋友在自己家的院子里正玩得好好的,突然一个你们都不认识的孩子出现在院子门口,并对你们指手画脚,说你们玩的游戏这里也不对,那里也不对,他非要加入进来,教你们怎么玩才是最好的。这时候,你一点儿也不想让他在你身边喋喋不休,更不想让他加入进来。可是,这个孩子就是赖着不走,也说不清是怎么回事,慢慢地,他就加入进来了,且还真就指挥起所有的人来了。

在希腊北边,有一个叫作马其顿的小国家,它的国王名叫腓力二世。在雅典和斯巴达打仗的时候,腓力二世就一直冷眼旁观,在心里盘算着自己怎么能从中渔利。因为腓力二世不满足于仅仅当小国马其顿的国王,他还希望成为希腊的国王。而雅典和斯巴达因为伯罗奔尼撒战争耗尽了自己的国力和财富,腓力二世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认为这正是自己插手其中的绝好机会。腓力二世本人是一个很优秀的战士,可是,除非万不得已,他并不想真的同希腊交手,而是希望可以兵不血刃地占领希腊。而且,如果能让希腊心甘情愿地俯首称臣,那更是再好不过了。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腓力二世想了一条计策。

这条计策是这样的:跟我们一样,腓力二世很清楚希腊同波斯之间发生过的战争。而且,尽管希波战争已经过去有一百年了,可是希腊人每每说起这件事,还是对波斯人恨得咬牙切齿,更忘不了他们的先辈们曾经付出的牺牲和取得的胜利。因为年轻一代的希腊人总是会不断地从他们的父辈口中听到那时的故事,他们也非常愿意一而再再而三地阅读希罗多德的历史书,不断地温习曾经那段历史。

正因为希腊人对曾经的那场战争念念不忘,这就给了腓力二世可乘之机。他对希腊人说:“没错,你们的先辈是打败了波斯人,把波斯人赶出了希腊。可是波斯人回到了他们自己的国家,他们虽然没有得到希腊,可是也没有损失什么。你们为什么不乘胜追击,打到波斯人的老家去呢?你们应该让波斯人也吃点苦头,得到惩罚才对啊!别人打你一拳,你只是招架住了,并没有回击,这样说来,你们还是输给波斯了啊。要我说,你们也应该打到波斯去,能把波斯给占领了最好,让波斯也尝尝被攻打的滋味。”最后,腓力二世还别有深意地加上一句:“让我来帮你们,我会帮你们打败波斯的。”

没有人看破腓力二世的真实意图——除了一个名叫德摩斯梯尼的希腊人。

当德摩斯梯尼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立下志向,一定要成为一个伟大的演说家。就像我们小时候也都立下过各种志向,有人想要当医生,有人想要成为飞行员,有人想要当律师那样。

可是,就德摩斯梯尼自己的身体条件来说,他实在是给自己设立了一个最不适合的志向。首先,他的嗓音特别柔弱,他说话的时候,人们几乎听不清楚他在说什么。而更要命的是,他还有很严重的口吃,他几乎不可能流畅无误、不结巴地背诵下来一首短诗。每当他说话结结巴巴的时候,都会招来人们的嘲笑。所以,这样一个人居然立志要成为演说家,难免让人觉得自不量力。

可是德摩斯梯尼意志坚定,他拼了命地不停练习。他走到海边,在嘴里放上鹅卵石,这样来加大发音的难度。同时,他还对着海浪说话,把咆哮的海浪想象成他所面对的口味刁钻的听众,海浪巨大的轰鸣声几乎要淹没了他的声音,于是他更加努力地提高自己的音量。

就这样,经过长期刻苦的练习,德摩斯梯尼终于把自己训练成了一名优秀的演说家。他的演讲极为打动人,他可以触动听众的内心,让他们听了他的演讲能高兴地笑,也能伤心得哭。他甚至能只靠言辞就说服人们做他想要他们做的任何事情。

当腓力二世引诱希腊去攻打波斯的时候,只有德摩斯梯尼看穿了腓力二世的诡计。他明白腓力二世真正的目的是要想统治希腊,而非帮助希腊征服波斯。于是德摩斯梯尼做了十二次演讲来反驳腓力二世。他的这十二篇演讲统称为《斥腓力》,也就是反对腓力二世的意思。德摩斯梯尼的这十二次演讲非常著名,直到今天人们都还用来做学习演讲的范本,并把那些言辞尖锐、攻击有力的演讲叫“斥腓力演说”。

当人们听着德摩斯梯尼的演讲的时候,他们群情激昂,一致反对腓力二世的主张。可是一旦演讲结束,人群散去,德摩斯梯尼的话就从他们左耳朵进去,右耳朵出来,全忘记了!结果,尽管德摩斯梯尼费了不少口舌,还是没有人真正去阻止腓力二世的阴谋。

所以,最终的情况是,尽管德摩斯梯尼说清了所有的利害关系,可是腓力二世的阴谋还是得逞了——他当上了全希腊的国王。

然而,还没等腓力二世正式发兵波斯,他却被一个马其顿人给暗杀了,所以他带领希腊攻打波斯的计划最终并没有实现。

腓力二世有一个儿子,名叫亚历山大。腓力二世死的时候,亚历山大只有二十岁。尽管还很年轻,可是他在父亲死后立刻就成了马其顿和希腊的国王。

在亚历山大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有一天他看到一群人正在试图驯服一匹脾气暴躁的小马。这匹马不断地扬蹄子,让人没法接近。亚历山大请求父亲允许自己试一试看能否驯服这匹马。他的父亲腓力二世笑话他,说他居然想尝试大人都完不成的事情。在亚历山大的一再请求下,腓力二世最终还是答应了。

亚历山大心很细,他观察到了那些大人们没有注意到的一个细节。原来,让这匹小马害怕的其实是它自己的影子。很多小动物都会对黑暗的、又会移动的东西感到恐惧,就连小孩子不是也怕黑吗?

明白了这一点,亚历山大拉转马头,让它面对着太阳。这样一来,它的影子就转到身后去了。小马看不到黑乎乎的影子,也就不会再害怕得乱撅蹄子了。亚历山大飞身上了马背,在众人的惊讶和赞叹声中成功地驯服了这匹马。

亚历山大的父亲腓力二世看到自己的儿子如此聪明,高兴得不得了。于是他把这匹马作为奖励送给了亚历山大。亚历山大给这匹马起名叫布西法尔,并对它宠爱有加。布西法尔死后,亚历山大还给它建造了一座纪念碑,另外,有好几个城市也是用它的名字来命的名。

亚历山大是如此优秀的一个少年,而他更有一位优秀的老师来教导他。这位老师就是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是一位青史留名的伟大人物。因此有人认为,亚历山大之所以能有后来的丰功伟绩,有很大一部分得归功于他的老师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被人们认为是古往今来最伟大、最优秀的老师。如果还有比亚里士多德更好的老师的话,那就得还有比亚历山大更卓越的学生才对。

亚里士多德写的书包罗万象,有关于星体的天文学著作,有关于动物的动物学著作,还有很多书所涉及的领域可能你从来都没有听说过,比如心理学和政治学。

在亚里士多德之后的几千年里,他写的这些书都是学生学习使用的教科书,而且是唯一的教科书。今天,一本教科书在出版之后,过不了几年就会变得陈旧而不再被使用了。而亚里士多德的书能够亘古常青,在那么长的时间里成为人们学习的范本,可见亚里士多德的伟大之处。

亚里士多德的老师名叫柏拉图。柏拉图也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又是苏格拉底的学生,所以亚里士多德可以算得上是苏格拉底的“徒孙”。《圣经》上有所谓的“东方三贤”,而希腊的三贤就是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将来有一天,你也能自己读到这几位智者在两千年前写下的不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