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写给孩子看的世界历史
4430500000027

第27章 当希腊人遇上希腊人

雅典的“黄金时代”是如此的辉煌,可是它却仅仅持续了五十年。

你猜猜,造成这个美好时代终结的原因是什么?

上一章提到的瘟疫是一个原因。可是更重要的原因,是一场战争。

不过,这一次战争并不像希波战争那样,是由外族人入侵希腊引起的。这次交战的双方是希腊境内的两个城邦,两个曾经多多少少保持过友好关系的城邦——嗯,或者,更准确地说,两个不算太友好,但也多少有些友好关系的城邦。你应该猜到了,对,就是雅典和斯巴达。所以这场战争可以说是希腊人自己的家务事,而打仗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斯巴达嫉妒雅典。

我们都知道斯巴达人是非常优秀的战士,而雅典人在身体素质方面也并不逊色。可是,雅典人地米斯托克利高瞻远瞩地为雅典建立了海军,这支海军在希波战争中还为击败波斯军队发挥了关键的作用,这让没有海上力量的斯巴达人非常眼红。除此之外,在希波战争结束之后,雅典非常迅速地成为当时世界上最漂亮、最富有文化成就的城邦。这样的成绩,也让斯巴达人望尘莫及。

对于雅典在建筑、文化、教育这些方面的成就,斯巴达人倒不是特别在乎,他们嫉妒的是雅典的海军。但实事求是地说,斯巴达是个内陆城市,离海还远,一点儿也没有建设海军的必要。可是,斯巴达人天生好武,竞争意识非常强,只要是涉及军事方面的事情,他们就一点儿也不愿落后于人。所以,斯巴达只要找到一点点借口,就伙同临近的小城邦去攻打雅典和雅典周边的小城邦。

在希腊国内,斯巴达所在的地区有个复杂而难念的名字,叫作伯罗奔尼撒。不过,在当时,斯巴达的小伙子们可不觉得这个名字难念。因为斯巴达怂恿了所有在伯罗奔尼撒半岛上的城邦一起反对雅典,所以这场战争也叫伯罗奔尼撒战争。

一场战争要是打上个四五年,那我们一定觉得打得够久了。可是你知道伯罗奔尼撒战争打了多少年吗?整整二十七年!有这么一句英语谚语说:“当希腊人遇上希腊人,那就是一场拔河比赛。”这句谚语就是来自于伯罗奔尼撒战争。如果要详细一点地说,意思就是:“像雅典和斯巴达这样两个势均力敌的对手打起来,谁知道要怎么收场。”

在伯罗奔尼撒战争这二十七年中发生了很多事,没法也没必要一一道来,我们只说战争的结果。这场旷日持久、血流成河的战争打到最后,把两个城邦都给拖垮了。雅典元气大伤,永远失去了昔日的荣耀;斯巴达尽管在战场上占了上风,可是为了战争也倾其所有,什么也没剩下。伯罗奔尼撒战争没有胜利者,两个城邦都满目疮痍,伤痕累累。任何战争都只能带来这样的结局!

在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雅典城有一个名叫苏格拉底的人。苏格拉底是一位哲学家,被认为是人类历史上最有智慧、人格也最为完美的榜样之一。作为一名哲学家,苏格拉底教导人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应该做的事情。不过,苏格拉底并不是直截了当地告诉人们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而是采取提问的方式。他不断地问人们问题,让回答问题的人自己从中慢慢发现他想要告诉他们的东西。这种不断设问的教育方式,从此之后就被称为“苏格拉底式问答”。

苏格拉底长得不好看,他是朝天鼻,又秃头,和俊美的雅典人比起来真算是挺丑的。可是全雅典的人都知道他,也都佩服他。这说起来似乎挺奇怪,因为雅典人热爱美,他们的艺术品都着力于表现美,而苏格拉底什么都好,就是不美。可是,我想,一定是苏格拉底人格的内在美让雅典人忘记了他外貌的丑陋。就像有些孩子会认为他们的老师是完美的人,那也完全是因为他们的教学水平高、对孩子们好。孩子们因为爱他们的老师,所以觉得老师漂亮。

苏格拉底的妻子名叫赞西佩。赞西佩脾气很不好,总是跟苏格拉底发牢骚。因为在赞西佩看来,苏格拉底成天在街上游逛,跟认识、不认识的人说些莫名其妙的话,却从不为了生计去工作,这简直是在浪费时间。有一天,赞西佩又跟苏格拉底嚷嚷起来。这种时候,苏格拉底从不回嘴,这次也是一样,苏格拉底只是自己默默地走出家门。可是,就在他刚踏出门口的时候,赞西佩兜头给自己的丈夫浇了一桶凉水过去。而苏格拉底很幽默地说了句:“打雷之后,必定会下雨。”

苏格拉底不相信希腊神话中的各位神灵。无论是宙斯、维纳斯,还是别的任何神祇,他都一概不信。只不过,他很小心地把自己的这种想法隐藏了起来。因为希腊人绝不允许任何人有任何亵渎神明的行为。你肯定还记得雕塑家菲迪亚斯,他只不过因为在自己塑造的雅典娜神像的盾牌上刻上了自己和朋友的头像,就被投入了监狱。如果有人胆敢宣扬不信神的观念,那这个人一定会被判处死刑。

可是,尽管苏格拉底很小心谨慎,可他担心的事情最终还是发生了——他因为不信神和“教唆”他人不信神而被判处了死刑。当时执行死刑的方式同今天不一样,苏格拉底被勒令喝下一杯毒药。当毒药送到他手上的时候,他的学生们,他的门徒们,都纷纷劝他不要喝这毒药。可是作为雅典的公民,苏格拉底不愿意违抗城邦的命令。于是,在他快七十岁的时候,他饮毒药自尽,死的时候他的门徒们都围在他身边。

尽管苏格拉底生活的时代离耶稣出生还有四百多年,当时也没有任何所谓的基督教徒和基督教思想,但是苏格拉底信仰和教导的两件事情同基督教徒的信仰是一致的。

首先,苏格拉底认为,在人们的心中自然而然地存在着良知。人们用不着读书或由他人教导,内心先天的良知自然会告诉他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其次,苏格拉底相信人死之后还有另一个世界,是人的灵魂居住的世界。

难怪他不畏惧自己的死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