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写给孩子看的世界历史
4430500000019

第19章 凄惨的宴会

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的爸爸妈妈总是对我说:“如果你不吃完饭,你就不能吃甜点!”

我估计,像这样的规矩,你的爸爸妈妈肯定也给你制定了不少吧。

不论我吃不吃得下饭,“不吃完饭,没有甜点”都是我们家雷打不动的规矩。我爸爸说,这个规矩“就像米底人和波斯人的法律一样”。

在我还小的时候,我对什么米底人、波斯人一点概念都没有。当然现在我知道了,这是古时候雅利安人的两个支脉,他们的国家同古巴比伦帝国相邻。上一章我们不是说过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娶了一位米底女孩为妻吗?米底人和波斯人的法律非常严格,人们一不小心可能就有触犯法律的危险。而且,这些法律一旦制定之后,就没有任何松动或者更改的可能。所以我们形容那些不容更改的事“就像米底人和波斯人的法律一样”。

米底人和波斯人的宗教信仰很独特,既不同于犹太人的一神论,也不像巴比伦人的多神崇拜。这两个民族的宗教起源于一个波斯人,他的名字叫查拉图斯特拉。查拉图斯特拉是一个很有智慧的人,像所罗门王一样聪明。

查拉图斯特拉不是君王,他和普通老百姓生活在一起,教给大家各种充满智慧的道理。他说的话和唱的歌被搜集起来,编成了一本书,这本书成为波斯人的“圣经”。

查拉图斯特拉告诉大家,世界上有两种不同的灵,即善的灵和恶的灵。

他说,善的灵是光明,而恶的灵是黑暗。他把善的灵魂,或者光明称作“玛兹达”。我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说过这个奇怪的名字。由于查拉图斯特拉的教导,波斯人相信玛兹达是光明神,而火就是他的形象。所以在波斯人的祭坛上永远都有燃烧不熄的熊熊火焰。他们还会专门派人看守祭坛,以确保火焰不会熄灭。这些看守祭坛的人可不是随随便便找来一个人就可以,他们被称为“麦基”,波斯人相信能被称之为“麦基”的人有特殊的能力,可以做到各种神奇的事情。在英语当中,“神奇的”和“魔术”这两个词的发音同“麦基”的发音差不多,这两个词就是从“麦基”这个词来的。

当时统治米底和波斯的国王,名字叫居鲁士,他是一个伟大的帝王。

不过,在开始讲居鲁士大帝的故事之前,我得先讲一讲另一个小国家。这个国家在离特洛伊城不远的地方,名字叫作“吕底亚”。吕底亚的国王名叫克罗伊斯,他是当时世界上拥有财富最多的国王。今天英语当中形容一个人很有钱,还会说这个人“像克罗伊斯一样富”。

克罗伊斯之所以如此富有,是因为吕底亚国内有非常丰富的金矿。除此之外,克罗伊斯还从全国各地征收赋税。

可是,在克罗伊斯当国王之前,吕底亚人并不像我们今天这样使用钱。他们想要买什么东西的时候,就拿自己有的东西去跟别人交换他们想要的东西。比如说,多少个鸡蛋可以换一磅肉,或者多少酒可以换一双鞋子。如果想要的是个大件儿,比如说一匹马什么的,他们才会用到金子或者银子。而且他们用的金银都不是铸成的钱币,而是些金块、银块。他们找杆秤,称一下金银的重量,以此来确定它的价值。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实在很难想象没有钱币的生活,可是古代的吕底亚人就是这么过的。

不过这样的交易方式确实有很多不方便的时候,因为不是每次买东西的时候大家都刚好随身带着秤。所以克罗伊斯想了一个好办法,他把大的金银切割成许多小块,然后称好每一小块金银的重量,把这些重量的数字用印章打在相应的金块或银块上面。同时打上去的,还有克罗伊斯的名字,或者他名字的缩写,这表示他担保这块金子或者银子的分量同打在上面的数字相符。就这样,这些印有克罗伊斯名字的金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钱币。只是这些钱币不像我们今天的硬币是圆的,上面也没有美丽的图案。

现在,该说说居鲁士大帝了。吕底亚的富饶让波斯王居鲁士大帝看红了眼。居鲁士大帝想要把吕底亚国内的金银矿都据为己有,于是他发动了战争,想要征服吕底亚。

居鲁士大帝大军压境,克罗伊斯心中着急,于是他派人到希腊去求问神谕,想知道谁会最终赢得这场战争。你还记得我前面给你讲过的德尔斐神谕吗?那时候的人们很迷信德尔斐神谕,遇到麻烦的时候,都想到那儿去占卜未来,问个究竟。

克罗伊斯从德尔斐那里得到的神谕是: “一个伟大的王国要消亡。”

克罗伊斯听了之后很高兴,因为他认为神谕所指的这个王国是居鲁士大帝的波斯帝国。神谕说得没错,但并不是克罗伊斯所想的那个样子。

因为,这场战争之后,确实有一个伟大的王国消亡了,它就是克罗伊斯的吕底亚。居鲁士大帝赢得了同克罗伊斯的战争,占领了吕底亚。可是这依然没有让居鲁士大帝满意,他继续挥兵前进,一直打到了巴比伦。

前面我们已经知道,古巴比伦人成天想的不过就是声色享乐,即使在居鲁士大帝已经兵临城下的时候,他们还在计划着举办宴会,饮酒作乐。他们觉得,自己有什么好担心的呢?巴比伦城的城墙那么高大、那么坚实,还有厚重的铜门,谁打得下这样一座固若金汤的城池呢?

你也应该还记得,幼发拉底河是从巴比伦城下穿城而过的,居鲁士大帝想到了这一点。于是一天晚上,当巴比伦年轻的国王伯沙撒还在宫中大开宴会,同一干娈童作乐的时候,居鲁士大帝已命人在巴比伦城外挖开了幼发拉底河,并将河水引往别处,使得幼发拉底河流进巴比伦城的一段干涸,露出了通往城内的河床。就这样,居鲁士大帝的军队毫发无伤地从城墙下沿着干涸的河床钻进了城去。巴比伦人还没有回过神来,就已经成了居鲁士的俘虏。也有人说,巴比伦的祭司当中有人为居鲁士大帝打开了城门,来了个里应外合。因为这些祭司看到巴比伦堕落成这个样子,觉得这座城实在是走到了应当被毁灭的地步。斯巴达勇士吕库古如果看到这一切,一定会忍不住说:“我早就说过的吧。只关心享乐的人一定不会有好下场。”巴比伦人这场凄惨的宴会发生在公元前538年。两年之后,居鲁士大帝下令释放被囚禁在巴比伦的犹太人。这时距犹太人被俘虏到巴比伦城已经有近六十年了,沦为“巴比伦之囚”的犹太人终于被允许回到他们的家乡耶路撒冷。

然而,这座曾经辉煌一时的巴比伦城,如今留下了什么呢?什么也没有留下。这座罪恶之都,这座奇迹之城,连同它的高墙铜门和巧夺天工的空中花园,全都湮没在了历史的尘埃之中,只剩一抔黄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