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只要活着,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4428900000030

第30章 珍惜时间,让每一天都活得充实(5)

当时,武汉针棉织品批发公司准备将仓库里积压的价值370万元的手套袜子内衣内裤一次性5折出手。汉正街很多人都知道这消息,可谁有本钱和胆量去一次吃进180多万元的货?就在别人摇头叹息之时,王氏兄弟俩却在家里密谋策划,设计了一个使“自己的风险最小化,所获的利润最大化”的方案。

第二天,兄弟俩找到武汉粮食局百货经营部,提出两家联手吃下这一笔生意。实施步骤是:王氏兄弟俩以1万元现金交给粮食局做抵押金,粮食局作保并开具一张为期一月,数字为185万元的远期支票给针棉织品批发公司,换针棉织品公司出货。王氏兄弟负责一月内将货销完并付清支票款。王氏兄弟进一步开出双方合作条件:利润二八分成,粮食局二,王家兄弟八。

如果王氏兄弟一月内不能销完货,将按支票额的20%向粮食局赔款。这时双方打着相同的小九九:粮食局有钱,但无经营才能,吃得了货却怕销不动;王氏兄弟没钱,但有经营才能,销得了货却吃不下货。双方一拍即合。

很快,这一优势互补的策划水到渠成。王氏兄弟将这批货按质量好坏和不同样式,照一定比例搭配成3万元至5万元一份,以原价75折发给了汉正街各批发商,一时间人人争抢提货。

其间,两兄弟又动脑筋——将市场细分,对症下药。按各批发商不同的经营风格和性格进行货物分配。比如老年人经营求稳求慢,周期较长,两兄弟就将质差价低的“死货”销给他们;而性格急周转快的年轻商贩,就发给俏销的货,以加快周转速度。就这样,仅20天,针棉织品批发公司积压多年的内衣内裤就被兄弟俩销售一空!最后,两人以1万元的本钱净赚60万元。

整个20世纪80年代,王氏兄弟一边紧守着自己的门市做稳定的长线产品批发,一边瞅准时机,抓住此类短线生意,狂赚一笔。此后,两人大胆反季节做儿童手套生意,成为汉正街“手套大王”。6月份价格最低时到嘉鱼县订做,资金分月投入,减少了压力;10月份出货,10天内售完。第一年11万双手套一天销空,第二年3万双,第三年销到了6万双,利润率达到110%!

王氏兄弟就是这样靠着自己的智慧紧紧把握住一次次的机遇,从穷人圈里脱颖而出,成为汉正街赫赫有名的资本大户。

中国有句俗语: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起跑领先一小步,人生领先一大步。在竞争激烈的时代,要如何在同辈之间冒出头?其方法就是要比别人多学一点点功夫,这一点点功夫常常就会在关键时刻,让你比别人多一些机会。在任何行业只要能够想到比别人领先一步,就能够抢占先机,在你的行业处于竞争优势。

永远都不要觉得已经太晚

我们总以为开始得太晚,因此放弃,殊不知只要开始,就永不为晚,永远都能学到东西。

为什么你不敢将理想付诸行动?是因为觉得为时已晚,还是害怕失败?别着急,现在开始为时不晚!只有懒惰的人,才会找各种借口推脱。

昨天当我牵着小狗莎莎在海滩上散步时,遇见一对来自西部的退休夫妇。他们对俄勒冈海岸赞不绝口。

“这片海滩多令人神往啊,”老妇人说道,“可惜我们10年前没下决心在这儿买一幢别墅。”

“现在你觉得太晚了?”我问道。

“是啊,那时买会便宜得多呢!”

我不知他们是宁愿守着一块并不喜爱的地方生活,还是会尝试一下冒险与挑战?如果我和他们很熟的话,一定会劝他们勇敢地去尝试。

曾有人说过:多数人是在失望中度过终生的。可是在期盼中度过一生,岂非更有意义?你所需付出的仅是对生活态度有意识的改变。曾见过多少人感慨“要是早点……生活就会大不同了”并大谈他本来会怎么怎么改变生活的。然而,他们最擅长的却是空谈。

多年来我一直参加各类比赛,以此作为消遣,也曾建议朋友们去尝试,因为从中能获得意想不到的乐趣。当—位朋友看到我获得的第4架宝丽来相机时,她感叹道:“哎,可惜我永远不属于那类会成功的人。”

我建议:“为什么不改变一下你对生活的态度?有时候必须尝试去做,并坚信自己会成功。”

这个女友以前从不给我打长途电话。上周的一天,我突然接到她的电话:“你猜怎么了?”她冲着话筒嚷道,“我下决心改变自己的态度,所以看到比赛通知就立即报了名,并相信一定能赢!”说到这儿,她激动得有些气喘:“他们通知我获奖了,所以我破费打长途告诉你——你的生活哲理真灵。”我欣慰地笑了。

你是否注意到失败者总乐于与失败者为伍,他们由此得到宽慰。我的看法是如果你想成功,去追寻成功人士的足迹吧!

我在课堂上一直鼓励学生们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对任何事情都要充满热情。最重要的是拥有对生活的信念。

从零开始,经营自己的人生,也许将会收获更多。

上帝把1、2、3、4、5、6、7、8、9、0这10个数字摆出来,让面前10个人去取,说道:

“一人只能取—个。”

人们争先恐后地拥上去,把9、8、7、6、5、4、3都抢走了。

取到2和1的人,都说自己运气不好,得到很少很少。

可是,有—个人却心甘情愿地取走了0。

别人说他傻:“拿个0有什么用?”

别人笑他痴:“0是什么也没有呀!要它干啥?”

这个人说:“从0开始嘛!”便埋头苦干,孜孜不倦地干起来。

他获得1,有0便成为10;他获得5,有0便成了50。

他一心一意地干着,一步一步地向前。

他把0加在他获得的数字后面,便10倍10倍地增加。他终于成为最富有的、最成功的人。

记不清我们的身边有过多少这样的事例,真是不胜枚举。我们的钦佩只因他们的勇气和意志。渴望生活美好的人们,请从0开始吧,追求你的梦想。需要的只是你的行动。

梦想,任何时候开始都为时不晚,只看你用怎样的信念和行为来完成它。好习惯就得从现在开始形成!

日语学习班开学报名时,来了一位老者。

“给孩子报名?”登记小姐问。“不,自己。”老人回答。

小姐愕然。屋里那些年轻的报名者也愕然,有的嗤笑。

老人解释:“儿子在日本找了个媳妇,他们每次回来,说话叽哩咕噜,我听着急。我想听懂他们的话。”

“你今年高寿?”小姐问。“68。”老人回答。

“你想听懂他们的话,最少要学两年。可两年以后你都70了!”

老人笑吟吟地反问:“姑娘,你以为我如果不学,两年以后就是66吗?”

是的,学与不学,两年以后都是70,差别是一个能开心地和儿媳自由交谈,一个依然什么都听不明白,干着急。

我们总以为开始得太晚,因此放弃,殊不知只要开始,就永不为晚,永远都能学到东西。明年我们增加一岁,不论我们走着还是跑着;明年我们同时增加一岁,可有人充实,有人依然空白——差别只在你是否开始。

活到老就要学到老

在现代社会中,知识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不努力学习,就会被淘汰。因此,即使是百岁老叟,只要付出,就会有收获,即使比不上别人,但跟自己比未尝不是一种超越!

世界上总有那么一些人在人生的道路上不能“更上一层楼”,不是因为过于自高自大,而是因为他们总是以时间、年龄、精力等一系列的借口,将自己束缚在一个不能继续学习、修行的位置上,他们从内心里就认为自己不能学习了,结果导致他们才学习不到任何东西。

在美国东部的一所大学里,期终考试的最后一天,一群即将毕业的学生们挤在教学楼的台阶上,正在讨论着即将进行的考试,几年的刻苦学习使他们充满了自信。毕竟这是他们毕业与工作之前的最后一次测验了。

其中,一些人在谈论他们现在已经找到的工作;而另一些人则谈论他们将会得到的工作。带着通过四年大学学习所积攒起来的自信,很明显地他们感觉自己已经准备好了,甚至都觉得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和知识来征服这个社会。

这些年轻人一点也不紧张,因为这场即将到来的测验将会很快结束——教授曾经说过,他们可以带任何书籍或笔记作参考的。唯一的限制,就是他们不能在测验的时候交头接耳。

时间终于到了,他们兴高采烈地冲进教室。教授把试卷分发下去。当学生们注意到只有五道评论类型的问题时,更加掩饰不住他们内心的兴奋。

三个小时过去了,教授开始收试卷。然而,这下年轻人看起来不再自信了,他们的脸上是一种恐惧的表情,没有一个人说话。教授手里拿着试卷,面对着整个班级。他俯视着眼前那一张张焦急的面孔,然后问道:“完成五道题目的有多少人?”

没有一只手举起来。

“完成四道题的有多少?”

仍然没有人举手。

“三道题?两道题?”

学生们开始有些不安,在座位上扭来扭去。

“那一道题呢?当然有人完成一道题的。”

但是整个教室仍然很沉默。教授放下试卷,“这正是我期望得到的结果。”他说。

“我只想给你们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即使你们已经完成了四年的‘修行’,但关于学习的事情仍然有很多是你们所不知道的。这些你们不能回答的问题是与每天的普通生活实践相联系的。”然后他微笑着补充道:“你们都会通过这个课程,但是记住——即使你们现在已是大学毕业生了,你们的教育仍然还只是刚刚开始。”

教授并非真的想用五道难题来打击学生们的自信心,他的目的仅仅是希望这些学生能够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以一种低姿态学到更多的东西罢了。

世界上有一些人令我们不得不刮目相看——工作后继续努力深造,考研的;老来上大学,补知识的;在科学事业上刻苦钻研,更上一层楼的……这些人对自己的人生、对待学习总是抱有一种不知足的心态,正是这种“不知足”的态度激励他们在日后取得更高的成就。

人活到老,学到老,每个人若要跟上时代的脚步,就必须不停地学习。在现代社会中,知识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不努力学习,就会被淘汰。因此,即使是百岁老叟,只要付出,就会有收获,即使比不上别人,但跟自己比未尝不是一种超越!只要行动起来,就比原地踏步要强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