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王家大院
44107200000006

第6章 战火纷飞的历史

灵石地势险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民国耿步蟾《灵石县志》称之为“平阳之屏蔽,诸路之咽喉”。其南北向为相对平坦的丘陵地,北接太原,南衔临汾,分别有冷泉关和阴地关扼守门户,成为两大盆地之间的枢纽。与南北平坦的盆地不同,灵石境内山地丘陵众多。东部太岳山自东向西倾斜;西部吕梁群峰壁立,乃拒敌之天然屏障。汾河自北向南流去,在纵向形成一条狭谷,就是名贯古今的“雀鼠谷”。雀鼠谷乃是晋南通往晋中、西北通往华北的咽喉之地,无怪乎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有“上戴山阜,下临绝涧,俗谓之为鲁般桥,盖通古之津隘矣,亦在今之地险也”。清王士祯在《冷泉关道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南经雀鼠谷,崎岖殊未休。路随千嶂转,峡束一川流。滩急长疑雨,蝉嘶畏及秋。云峰将落日,立马迥含愁。”寥寥数句,使此处的险峻地形一览无遗。

翻阅史书及旧志,可见灵邑大地果然不是太平之所,仅元明之交、明清之交就战火频仍。元顺帝至正十一年(1351年)天下大乱,灵石境内幸而有知县和元军先后相保,因此直到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前的一段时间里,并没有受到严重破坏。至正十七年(1357年)有红巾军北伐入晋。当此之时,得益于灵石知县杨文选的坚守,全县才得以保全。民国耿步蟾《灵石县志》特别提到他“廉惠严明,尤善用兵”。所以当时“流寇充斥,不敢窥境邑,民获安”。杨文选本人也由此进入名宦之列。三晋大地当时由察罕帖木儿和扩廓帖木儿(王保保)父子相继镇守,他们将晋中南的冀宁、晋宁两路视为心腹之地而倍加看护,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战乱的影响。明宋濓(lián)《元史》中记载了察罕帖木儿与孛罗帖木儿争夺山西中南部一事。面对元顺帝的调停,察罕帖木儿拒不接受,理由就是“以为用兵数年,惟藉冀、晋以给其军,而致盛强”。然而到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时,情况发生了剧变。这一年也是明洪武元年,正值元亡明兴之际。明军北伐逐扩廓帖木儿北遁后,便在全省境内,特别是北中部地区与元的残余势力进行了长期斗争,对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民国耿步蟾《灵石县志》有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知县张先恤民爱士的记录。其中提到“时当草创,修筑城池,整理县治,百废俱兴”。当时距明军北伐已历十年之久,却仍需修城治县,足见战祸之甚。

明正德六年(1511年),杨虎军转战山西境内,攻破灵石县城,县内及周边损失惨重。嘉靖、隆庆年间蒙古土尔扈(hù)特部酋长俺答不断入寇中原,给山西、河北广大地区的人民造成了深重灾难。灵石县境亦是生灵涂炭,满目疮痍。民国耿步蟾《灵石县志》记载了其恐怖屠城的史实:“不意(隆庆)元年(1567年)北虏猖獗,其酋俺达、黄台吉、插台吉……大举入寇。由兴岚、崞县直犯灵石……杀掳无算。破石州,屠其城。其为残毒,百年未有之变也。”至明末崇祯年间民变频生,崇祯四年(1631年)至七年(1634年)的四年间就有王家邱、八大王、张献忠等多批农民军深入灵石境内。而后包括李自成在内的各路农民军、官军纷至沓来,直至明王朝覆灭乃止。清顺治五年(1648年)又有灵石乡民侯和尚起兵,后因内讧而于顺治六年(1649年)失败。上述战事皆属有据可查,没有记载的更不知其数了。这样的经历,直接为王家大院的堡寨式建筑埋下了伏笔。